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究

点赞:6077 浏览:21295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0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浙江海洋学院

摘 要:所谓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自觉运用隐性课程理论,注重开发利用隐性思想教育资源,通过比较隐蔽的形式,使受教育者在无意识间获得某种思想或经验的教育方式.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作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和突破点,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有利于在教育过程中完善学生的价值观,陶冶学生的情操.规范学生的行为,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已经成为新时代思政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以现有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的现状的研究,探讨新形势下高校政治思想教育的意义和重要性,提出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的新方案.

关 键 词:高校隐性思想路径

一、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现状

我国理论界对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约始于2000年,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研究,应当说目前人们对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对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规律有所揭示.但存在的问题也是明显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首先,对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含义、特征、功能、途径等问题的认识仍处于初始阶段,且众说纷纭,未形成较统一的认识.其次,对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归属缺乏必要的研究,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到底属于与显性教育相对应的一种教育,还是仅仅属于一种教育方法,在理论上没有搞清楚.第三,对外域和历史上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必要的研究,研究的视野较窄;研究方法比较单一,目前多停留在定性描述水平,缺乏必要的定量定性相结合实证研究.总之,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在诸多方面需要进一步系统和深化.

探讨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认清高校隐性思想政治的教育规律,加强隐性思想教育在高校中的作用,有助于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体系.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应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思想政治教育学不仅要研究显性的思想政治教育,而且也要研究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因为,离开有效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显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就不能取得最佳的效果.目前我们对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种类、运用等问题知之甚少,对如何进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更是不得要领;为此,这就需要我们从理论上加深对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

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

(一)教育目的的内隐性

隐性教育是一种间接的、渗透式的教育方法.它与显性教育不同,它不直接言明教育的内容、目的,而是隐藏于各种活动及载体中,通过各种的活动形式,使受教育者在活动过程中,隐蔽性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摆脱了显性教育注入式的教育方式给学生带来的紧张感,隐性教育能使学生心理放松、情感共鸣,教育内容乐于学生接受.

(二)受教育者的无意识性

在高校教育中,受教育者多为叛逆期的青少年,显性的教育目的和强迫式的教育方法容易引起受教育者的排斥和逆反.在隐性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并不直接说明教育目的,通过活动等形式引导受教育者,熏陶教育者,使受教育者在无意识中接受政治思想教育.通过与显性教育相结合,提高了政治思想教育的的效果.

(三)教育过程的隐蔽性

隐性教育决定了该教育模式的隐蔽性,通过教育者有意识无意识的教育过程,将教学信息隐藏在各种实体化的人、事、物以及活动中,对受教育者接受教育具有很到的影响力.隐性教育存在于教学、管理、怎么写作的每一个环节,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无论是教师的思想、人格,还是演讲、辩论、社团活动等,都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影响.它们似乎来无影去无踪,其实教育的目的全隐藏在其中,学生在“无形”的“氛围”熏陶下,潜移默化接受影响,达到以“柔”胜“刚”的目的.

(四)教育方式的多样性

传统的显性教育目标明确,多充分利用各种公开手段、公共场所,有系统有组织地进行,多在短期内向学生灌输教育者的观点,以期达到迅速教育学生的目的.而隐性教育则采用渗透式,讲究以情感人、以情动人、以情育人、潜移默化、慢慢渗透,通过各种各样的校园活动或校园节日等,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

三、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路径创新

(一)将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

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育人为主要导向,以精神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等为主要内容,以校园精神、文明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是学校本身形成和发展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对引导青年学生的行为趋向和价值取向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充分利用校园文化中的育人因素,以校园文化为载体,实现隐性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做好校园文化建设,将隐性政治教育渗透到高校的各个角落,无差别地对所有在校大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

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究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类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专升本论文、大学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00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二)将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融入高校教师自身建设中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一名教师,尤其是高校教师,必须认识到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对大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辅导员、班主任队伍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最基本、最主要的力量,负责学生的日常管理和思想教育工作,他们对学生的教育是最直接和最有效的.因此高校教师尤其是辅导员和班主任,应该随时做好为人师表的典范,把教育理念贯彻到行为举止中,努力增强自身的政治理论素养和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能力,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不断以自己正确的政治方向、高尚的道德情操、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卓尔不群的人格魅力教育学生.

四、开发利用制度层面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制度是高校制度形态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载体.“学生一方面处于管理制度的规范约束之下,另一方面又以‘习得'的方式从中获取思想政治认知,并在不自觉间将这种‘习得'的思想政治认知与在书本中‘学得'的思想政治认知进行检验和比对.”合理的管理制度对显性教育道德规范能够起到正向的巩固和内化作用,消极的管理制度则将对显性教育规范起反向的消解和外化作用.

(一)树立依法治校理念

法律是社会的最高权威,是社会成员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制体系不断健全,法制观念已经渗透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高校在制定管理制度的过程中,必须树立依法治校理念,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绝不允许存在管理制度与法律相悖的现象.学校管理制度中体现“依法治校”理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养成学生遵纪守法的习惯,塑造其依法自律的行为品格.而相反,如果管理制度本身无法可依,甚至本身就是违法的,就会引起学生的抵触情绪,各项管理制度就无法推行,更谈不上各项制度规范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合理性必然会被质疑.


(二)树立管理理念

学生是一所学校的主体.各项管理制度要真正起到教育、规范、管理的作用就必须征得学生的理解和同意,否则就是一种对青年的“外在束缚”.作为成年人,大学生有行使权利、参与学校管理的要求,也具备相应的能力.引导学生参与学校管理,接受的教育和实践,有利于增强他们的意识,提升其行使权利的能力,促进他们的政治社会化进程,这一过程本身即是高校重要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因此,在制定各项制度的过程中,要遵循化原则,尽可能让大学生参与到讨论、制定和落实的实践中来,这样的学校制度才是的、现实的,是大学生自主要求的反映,而不是学校单方面意志的表达.高校可以通过设立“学生管理委员会”等管理机构,引导广大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的管理中,调动积极性和建设校园的热情,发挥主人翁精神,在参与学校管理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接受教育.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与显性思想政治教育相对的教育形式,在当代社会发展过程中,高等教育逐渐普遍到全社会,大学生在校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高校隐性思想教育在社会价值观念多元化的今天逐渐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如何利用现有教育资源、结合时代特点、高校已有隐性教育实际情况及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在各个高校创新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路径仍然是当前高校教育事业的重点,有待更多的学者进行研究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