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成才的诚信道德基础

点赞:25518 浏览:117855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23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做人做事的基本道德,也是一个人发展成才的重要基石.目前,高等学校中间比较普遍地存在着大学生的诚信问题,这与整个社会的道德风尚、信用状况有密切关系,但是青年学生的可塑性很大,作为大学教育者和管理者应该使大学生在走上社会之前就具备较为完善的信用观念,培养起健全的诚信人格,成为合格的“四有”人才.

关 键 词:大学生;成才;诚信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以为人民怎么写作为核心、集体主义为原则、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报告中明确把“诚实守信”作为建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重点.大学生是中华民族的希望和未来,是社会建设的主力军,也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大学生诚信是整个社会诚信的晴雨表和风向标,因此,用积极、理性的眼光去分析当前大学生诚信问题,并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这一层面出发,深入探讨解决大学生诚信问题的可行之道,必将对整个社会的道德建设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诚信是大学生成才的品质基础和保证

诚信,就是诚实守信,能够履行承诺而取得他人信任.诚信是道德建设的根本,是一切道德赖以维系的前提.诚信,落实在大学生身上,就是诚实守信,努力做到恪守诚信,追求真理,对学习忠诚,对人忠诚.诚实信用,是大学生一切品质形成的基础和保证,是社会发展对大学生提出的必然要求.只有这样认识和实践,大学生才可能成为一个坦坦荡荡的人,才可能在未来社会中有一个良好的发展前景,才可能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有所作为.

(1)诚信是大学生成才的必备素质.一个人要成才,应该在各方面都得到全面发展.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在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明确把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全面小康社会的具体目标之一.诚信是人才思想道德素质的核心,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孔子曾讲“民无信不立”,孟子曾说“思诚者,人之道也”.诚实守信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也是现代文明的基石,它关系着个人的生存和国家的发展.没有一个不讲信用的人能够长久立足,没有一个不讲信用的企业能够发展壮大,也没有一个不讲信用的国家能够兴旺发达.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理应把培育诚信精神作为教育创新的重要内容,为学校实现培养目标、造就高素质创新人才提供强大精神支撑.

(2)加强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成才的必然要求.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石.市场经济愈发达,愈要求诚实守信,这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也是现代文明的基石与标志.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加速,诚信更加成为投资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甚至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主力军,作为未来WTO经济的主要参与者更应该遵守诚信道德原则.当代大学生应当把诚信看成与生命一样重要,视诚信为自身道德品质的生命,注重自身诚信意识的培养.否则,在社会上将难有立足之地,更谈不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事业.

大学生成才的诚信道德基础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大学生的论文范文文献 大学生适用: 学院学士论文、专科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9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3)加强对大学生诚信道德教育是由高等教育的本质目的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所决定的.首先,高等教育的本质目的在于培养合乎社会发展、社会进步需要的人.只有那些具有真才实学的合格人才,才能够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并反过来促进高等教育本身的发展,而不是那些无才无学的伪劣产品.因此,高等教育必须遵循诚信原则.其次,高等教育担负着促进社会发展、民族进步的重任,它必须严格遵循诚信的原则,才能培养出具有高尚道德水准的合格人才.我国的高等教育从诞生至今,一直非常重视对大学生进行道德的教化和人格的塑造,造就了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二、当代大学生的诚信品德状况及原因分析

高校不是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负面环境对学生的消极影响是不可避免的.大学生的品德状况从总体上来看是好的,但在部分大学生身上,诚信缺失却是个不可忽视的现象:到图书馆借书,拖一两个月不还;写论文,上网下载几段拼凑而成;做实验,把实际数据调整成自己所需理想状态的数据;考试经常;助学贷款拖着不还;就业协议不去履行;履历表做检测等.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有:

(1)外部环境原因.首先,受历史上封建思想的影响.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诸如“言必行,行必果”“抱诚守真”等诚信的经典佳句,但是在封建社会长期的封建专制下,人们的诚信意识也存在着扭曲的一面,例如“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见什么人说什么话”“愈诚信,人生之路愈不妙”等俗语古训,导致人们在潜意识中诚信意识的缺失,而这些又具有“世袭”特点,使大学生从小就耳濡目染.其次,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社会的负面效应,不少领域都存在诚信缺失的现象,如检测冒伪劣产品、坑蒙拐骗、贪污受贿等,这些使得正处于人生坐标十字路口的大学生有无所适从之势,从而导致大学生诚信水平的滑坡.

(2)学校原因.首先,高等教育体制远不能适应社会经济体制的发展,大学生道德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要求仍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如道德教育的简单化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复杂化,教书与育人分离、理论与实践相背等.其次,高校中的诸多管理领域和部门存在诸多弊端和漏洞,特别是在一些与学生关系甚为密切的职能部门.从学生综合测评的评比掺水到教师到处上课而不求质量或是忙于自己的事情而疏忽教学,诸如此类的不诚信现象在高校中并不少见,客观上助长了大学生诚信的缺失.最后,高校连年扩招,使高校的生源素质有所下降,人数大增也给高校的日常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带来极大的挑战,而且就业市场竞争激烈,部分大学生为取胜不惜采取了“伪造简历”这样不守诚信原则的做法.(3)个体成长的自身原因.首先,自我意识的偏差.当代大学生大多数是20世90年代出生的独生子女,他们在享受良好的教育的同时,也存在着艰苦奋斗不足,以自我为中心,只顾自己不顾他人的自私心态,在道德行为上的自我意识愈来愈强,个人主义的价值取向日益突出,在处理社会与他人的关系时,当涉及到自身利益,就常不惜牺牲诚信道德原则为代价.其次,大学生的道德心理还不够成熟.从人的心理发展来看,大学生最一般的心理特点是正在迅速走向成熟而又没有真正完全达到成熟.由于受许多诚信缺乏现象的不良影响,常常会引起心理矛盾的激烈冲突,造成心理发展中的失调和不平衡,因此,也易被社会上和身边存在的许多不诚信现象误导.

三、用诚信打造大学生的成才之路

大学生要以诚信为学习之根本、人生之根本.诚信应贯穿我们大学生活的始终,包括考试、借贷、就业、生活等方方面面,这样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有用之才.目前,由于多种原因的影响,高等学校中间比较普遍地存在着大学生的诚信问题,但是大学生的可塑性是很大的,主观的努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况且高校培养的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未来国家各个领域中间的骨干,大学生素质的提高有利于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也会对公民道德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引领作用.因此,高校应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

(1)着眼于人才的未来.首先要树立大教育现,打破以往以教育论教育,以道德谈道德的难以取得实效的空洞说教的教育观念.应把教育视点从原来的关注道德规范本身转移到“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容上来,着眼于人才的成长,以“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为出发点和归宿点,注入人文精神,使之培养出的人才能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时怎么发表展同步.其次,必须着眼于终身化.思想品质教育必须立足于人的全面发展,着眼于人才的未来,要考虑到长期效应与近期效应的结合,在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上,不仅要注重学生在校的现实表现,更应关注学生走向社会之后的长期效应,使学校的诚信教育具有跨越时空的效应,使学生在校就学会修身养性的方法、锤炼优良高尚的品性,终身受益.

(2)教育要生活化.首先,诚信教育要从具体事情入手,从他律引向自律.诚信教育是一个细水长流、润物无声的过程,其效果不能立竿见影.大量经验表明,最好的方法是通过具体事情入手,把诚信教育生活化,将大学生的诚信思想体现在具体的生活细节之中,使大学生在大量的生活细节中培养诚信行为,铸造诚信精神.其次,在实践上必须强调一致化.课堂教育要和现实生活一致:一方面,要重视对大学生进行引导,使他们对诚信由认识转化为信念,由信念内化为行动,努力践行知行合一;另一方面,也要规范学校的活动,特别是与学生密切相关的,学校必须为学生树立一面诚信的旗帜,真正做到公平、公开、公正,不弄虚作检测、不欺上瞒下,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体验到学校的自身行为和对学生的教育要求是统一的.

(3)教育要与时俱进.首先,教育内容要体现现代化.经济全球化和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进程要求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内容必须注入时代精神,走向现代化、国际化,特别是教育国际化发展进程在加快,标志着人才国际化趋势越来越明显,而“诚实守信”则是国际化人才的共同特征之一.因此,面对新形势,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在理论的内涵与外延上要进一步深化、拓展、创新,不断朝现代化、国际化迈进.其次,要把诚信意识和规则意识结合起来.规则和诚信是紧密联系的,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意味着规则意识必须强化.规则意识淡薄,诚信意识必然失落,我们应当把诚信教育和规则教育结合起来,让大学生懂得:规则是必须遵守的,不能违反的;规则面前人人平等.

(4)善于利用各种教育资源.首先,教育必须形成网络化.要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发挥社会、学校、家庭等全方位教育效果.要不断寻找新的教育载体,构建大学生诚信教育网络,以在最大的范围内实现最佳的大学生诚信教育效果.如引入现代的电脑多媒体网络工具,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结合,互相补充,共同渗透.其次,要注重舆论的宣传.高校要营造一种诚信的氛围,完善舆论监督机制,要善于借助舆论的力量,弘扬真、善、美,鞭挞检测、丑、恶,并敢于将不诚信的行为公开化,树立诚信的正确导向,使恪守诚信者受到舆论的肯定、宣传,获得成功,让不守信用者受到舆论的谴责、批判,难以立足.这样,大学生的诚信自然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在约束,并规范着他们的行为.


总之,诚信是每个大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道德素质,它与成才密切相关,因为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栋梁,是社会发展的希望.所以,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是高校教育重要的一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