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人为本”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点赞:5302 浏览:15664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05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745(2014)04-0460-02

摘 要: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条件下,在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环境中,大学生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受到各种思想文化的影响明显增多.因此,加强高等院校中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仍然是十分的重要和必要,及时、全面、准确地把握大学生思想特点,正确认识教育对象和教育环境,是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准确判断形势,认真分析和全面掌握大学生思想特点,坚持全面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在思想教育的实践中充分发挥广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从而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关 键 词: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大学生

一、“以人为本”的理念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一)坚持“以人为本”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必须以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其中的核心和本质,它对提高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赋予创造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深远的现实意义.因此,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符合党、国务院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针和政策,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紧跟时帮步伐的体现.

(二)坚持“以人为本”可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教育,对人来说,是一种外在的作用和影响,这种形式是否有作用,关键要看受教育者的态度和接受教育的程度.受教育者自愿接受教育,表明受教育者愿意把外在教育的内容化为自己的思想.因此,只有将他教转化为自教,教育者所传授和推行的思想才能变为受教育者的思想.现代教育逻辑支点的核心是不断提升人的自身的建设水平.最广泛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最充分的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克服传统教育过程中,仅把受教育者单纯看成被动接受说服训诫的“客体”,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和改进的着力点所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就是要激发学生的主体性,一改过去一味强调灌输的做法,尊重受教育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培养其独立思考、独立创造的能力,这对于促进高校学生的自我学习和创造能力无疑会起到思想上的解放作用,从而使他们能够更好的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增强历史使命感,提升自身应对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的能力,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进而更好地奉献社会.

(三)坚持“以人为本”可以促进师生的和谐发展

近年来,变化的环境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但是多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学生思想实际结合得不够紧密,实效性不够强,不能有效地、深刻地解释社会生活中一些与主流思想理论不合拍的现象和问题,不能及时、有效地回答、解决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面的一些困惑与偏差.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老师在教育管理中主动深入学生的程度不够、存在对学生的关心较少的问题,另一方面也有学生对老师的不理解的问题.实行以人为本的教育方式重点在于教师和学生交流沟通方式的转变,传统的教育模式过于突出了教师的主体地位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教育方式一般是采用普遍式强制教育而忽视学生需求的差异性,与学生的沟通也仅仅停留在教学内容的上而忽视了对学生的生活和心理上的指导.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将教师和学生放在同等的位置,强调教师和学生在同等地位上的沟通与交流.

坚持“人为本”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自考毕业论文、学士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5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二、在实践中贯彻“以人为本”理念的途径

(一)坚持以学生为本,积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学校的怎么写作对象是人,而不是工作;教育的目的是培育,而不是管理;优秀集体的创造者不是活动,而是学生.对待学生的教育方式当然是“以学生为本”.只有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师才能得到学生的信任,只有真正的关注于“学生”才会赢得学生的心.以学生为本就是要尊重学生的性格、兴趣、重视对学生成长成才怎么写作,关心学生的需求.凡事从学生的利益出发,致力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把学生看成事有主见、有感情的个体,注重引导学生,让学生独立思考,在对学生的正确引导中实现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提高.作为高校应该坚持平等的态度和的作风,要为广大学生营造自我发展的良好空间和氛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就是要给予学生最大限度的尊重与关怀,老师要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帮助学生更好地树立信心,培养其坚强的意志力和精神.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综合业务素质

新世纪要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这意味着要求教师具有相当程度的综合素质,具有多种知识技能,成为复合型人才.学生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思想困惑、心理障碍、人际交往、专业学习、发展方向、职业选择等诸多问题要得到正确的引导.这首先要求教师应具备较强的教育学、历史学、职业咨询、法学、社会学、心理学和管理学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其次,要求教师熟悉大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特征,掌握大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的一般规律、方法和基本知识,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调查研究能力以及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并且在工作中能“以学生为本”,能够面对不同的对象、事情、场合、因材施教、采取不同的态度、手段、方法;再次,要求教师能够善于观察、勤于总结、勇于创新、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能够不断研究新问题、新情况、提出新思路、新举措.然而我国目前的教师资格认定过于简单,教师自身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相对比较匮乏,这就需要对教师队伍进行定期的再教育,使得教师在思想道德和专业能力上都能得到不断的提升,以适应新形势下的需要,从而为更好的实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提供保障.


(三)灵活运用教学方式,开展丰富的教学实践活动

目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普遍面临一定的困难,尤其是存在着教育方法陈旧、手段有限的情况.为了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我们必须在借鉴以往的经验的基础上使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十分鲜明的时代特点,要用富有时代特色的价值标准充实思想教育的内容,灵活的运用教学形式.形式的吸引力可以增强教育的效果.不同的教育内容,不同的学生心态,需要不同的形式来创造良好的情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会起到事半功倍的积极的效果;反之,则事倍功半,甚至导致教育工作者的负效果.开展丰富的教学实践活动,还需我们了解学生的现实情况,掌握学生的思想特点,把握学生每阶段的要求,有计划地安排教育内容,不同阶段有不同的侧重点,就容易震动大学生的心灵,引起他们的共鸣,充分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使学生在更多的参与和实践中实现理想的预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