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思想政治《文化生活》教学

点赞:3760 浏览:9802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2009年,内蒙古自治区的新课程改革拉开了帷幕,不知不觉间已进入了第四个年头.在高中思想政治学科中新增了《文化生活》模块,对于许多教师来说这是一门全新的课程,其中的很多内容是我们在以往的教学中很少涉及的.这对广大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认识和解决教学中的问题,需要不断探索.在这里,我谈谈在《文化生活》教学实践中的一些想法.

一、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和提高青少年学生的文化素养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学习和研究中华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当今全球文化的交融激荡中,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而青少年学生离传统文化渐行渐远的事实,对传统文化的发扬和传承来说,却已构成了严重的挑战.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中华文化的传承,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在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中,《文化生活》对于培养和提高青少年学生的文化素养是十分必要的.

二、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统领思想政治教学过程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性质决定了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指导,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以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为主要内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也是统领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内容的灵魂.根据这样的理念,我们可以很容易地掌握《文化生活》教学的指导思想,那就是我们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用不断发展的马克思理论指导我们的教学实践.

高二思想政治《文化生活》教学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文化生活的论文范文素材 大学生适用: 函授论文、本科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0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三、合理使用案例素材和综合探究,充分利用教学操作空间

学生很乐于学习《文化生活》,因为教材设置十分贴近生活.在教学过程中,面对“讲什么”和“如何讲”“泛泛讲”或“不必讲”等问题,教材留给广大教师很大的掌控空间,教师发挥主动性、创造性的机会是很多的.当然,在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会产生另外一种心态,既困惑于知识结构的陌生,又茫然于课程知识的平淡,有种缺少知识点的感觉,其实是缺少对知识点的认同感,即如何看待和理解知识点.这既反映在教师的观念上,又存在于教学的技巧中.

新教材以生活主题为出发点,以达成基本观点为落脚点,从而赋予教学过程以特定的使命:充当连接课本教学案例与学生这两个端点的“桥梁”或“纽带”.而架设桥梁、编织纽带的过程,就是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自主获取新知识的态度和能力的过程.所以,在教学实践中更应关注学习主体亲历亲为的思维和操作过程,应以“能力发展为主导”而不是以“学科体系为主导”的生成方式.

教材内容设计遵循了学生认识规律和心理接受过程,把教材内容分为两大部分,即第一、第二两单元从一般意义上讲述文化的有关专题;第三、第四单元立足中国,讲述中国文化建设的有关专题.在逻辑上按“是什么”“为什么”“怎么看”和“怎么办”的顺序,环环相扣,自成一个体系.我们应该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和学科体系的课程模式,处理好生活主题与学科知识、生活逻辑与理论逻辑的关系,努力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在教材中,有哲学知识但不是讲哲学,有历史知识但不是讲历史,有文学知识但不是讲文学,有艺术知识但不是讲艺术.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掌握分寸,合理应用技巧.这也给我们广大教师提供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广阔空间.我们要让学生从“不明事理”变成“以事明理”,不能就事论事,而要就事说理.

如,讲传统文化的表现,是为了说明文化继承的意义,支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种观点,而不是系统探讨传统文化的内涵和外延,所谓面面观而已.对教材所提供的相关内容,包括“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统思想”等,固然可视为“知识点”,却需要有一个程度、侧重和权重的把握.也就是说,既不能把它们当做传统文化的全部内容来讲,又不必对它们各自的内涵和外延展开说明.

在教材案例素材的使用上,我认为使用教材中的案例素材并不在于它本身的知识性,而应看重这些素材所引申、提炼、发掘出的意义,即与持相关观点的意义.把教材的活动设计,同相关的观点、原理、结论的文字直接相连,这样才能发挥它们应有的效果.同时,我认为,用什么、如何用、用多少,可以由教师灵活处理,自由掌握.如,在讲文化传播的方式和途径时,为了说明人口迁徙对文化传播的意义,教材提供了秦统一中国的过程中出现的大规模人口迁徙的史实,其素材无疑是典型.但在实际教学中我采用了热播的电视连续剧《闯关东》,它可能更富有生活意味.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广泛应用,为教学素材增强了视听效果,激发了广大学生的探究热情.但同时,应注意在使用素材时,或文字,或戏剧,或音乐,或文物等,切勿迷失了思想政治的教育目标,注意把握好过程性与结果性的关系.


由于《文化生活》教材自身设计的特殊性,教师对于教材内容的相对陌生,从而在教学过程中很难准确把握分寸.在知识点与案例素材之间、教学重点与难点之间、理论与学生生活实际之间还存在着诸多不能有效掌握、灵活应用的问题和矛盾.相信,随着教学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以及课程教材自身的不断完善,这些问题会逐步得到解决的.

(作者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临河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