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数的组成教学

点赞:10652 浏览:45484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3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数的组成是数概念教育内容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大班开展10以内数的组成教育,引导幼儿探索、体验、感受其中所蕴含的一些简单的数量关系,如总数与部分数的包含关系、等量关系、互换关系、互补关系、分合的有序性,应该说是赋予幼儿一种获得新知识的智力上的潜在能力,帮助幼儿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对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然而,目前在组织组成教学中也存在教学误区:

(1)、教师认为组成中的很多关系概念对幼儿来说太难,他们试图缩小知识内容的范围,减缓“知识”的难度系数,但却造成了数学概念模糊不清或不准确.

(2)、先观察教师演示材料进行分合操作,得出数的组成规律,后请每位幼儿依样画葫芦操作的现象依然存在.

(3)、教师过分强调幼儿的主体作用,盲目地让幼儿自己去探索、去实践,而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感到手足无措,不知该如何组织操作后的交流归纳、更不知道怎样帮助幼儿提升概念.在很多时候,采用一种“放羊”的形式.

这些误区让幼儿在学习组成中出现很多的偏差,主要原因是教师本身对于概念的模糊不清和理念上的偏差.然而数学具有抽象性、精确性以及严密的逻辑性的特点,且强调必须遵循幼儿思维活动规律和年龄特点.因而教师对于数学这门学科的知识内容、教育目标的把握显得至关重要,对于10以内组成,教师应先梳理好以下几个问题,这样才能使幼儿对组成之间的逻辑联系有所感受和理解,并逐步建立起相应的认知结构.

1、探索发现将数字分成两个部分时,可以有不同的结果,并能分出所有组数.

2、能够在观察的基础上,分析比较多组分和记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能用符号表示,体验互换、互补关系.

3、积极尝试用语言、数字符号概括和表达自己的分合过程和探索发现.

4、在操作观察的基础上,能够分析比较发现多组分合记录单中哪种分合顺序分得既快又不容易遗漏,体验分合的有序性.

幼儿园大班数的组成教学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幼儿的论文范文素材 大学生适用: 电大论文、专升本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1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本科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针对组成学习中需处理和解决好的几个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明确每个环节的重点、每个环节需要幼儿积累的相应经验,还要清楚地认识到每个环节应运用何种教学方法引导幼儿分析比较、综合概括,帮助幼儿理解组成关系.下面就略谈几点我们的思考:

一、操作在先,自主体验

我们知道学习组成最好的办法是让幼儿操作,通过自身的体验去发现数的分合规律,进而掌握数的组成.而幼儿参加学习活动的主动性完全来自于好奇心发展起来的求趣心,使幼儿产生兴趣、参与学习、获得快乐,因此幼儿数学教育必须创设游戏情境,充分利用幼儿的求趣心,寓教于乐.设计有游戏情节的操作活动,可以将“摆弄材料”,变为有趣味的手脑并用的活动,可使幼儿多次反复操作而不感到枯燥乏味,有利于幼儿保持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效果.例如,在活动中我们设计了保龄球馆这一游戏情景,能立刻吸引孩子孩子的兴趣,并愉快、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在击打球的过程中,让幼儿把投中与未投中的结果记录下来,发现其中总数与分成的两个部分数之间的关系.同时,每个孩子在轮流记录的过程中,感受到将数字分成两个部分时,可以有不同的结果.在这里,我们让幼儿操作体验在前,教师的引导归纳在后,这样更有助于幼儿对组成要领的理解和掌握.

同时教师在组织活动中,注重引导幼儿自主地探索,而不是将知识灌输给幼儿.从游戏前,教师抛出问题:“看看这张记分表,它告诉我们什么”?通过探索、交流、讨论后达成共识――形成记录的方法;之后幼儿自由选择伙伴进行组合,并通过三人协商进行分工合作,一人击球、一人记录、一人拣球,在这样的自主合作探究中可以使幼儿得到同伴的启发,而这一切又会激发幼儿的灵感、表达的潜力,通过交流梳理信息,明晰事物之间的关系及探究历程.在记录分数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错误或争议,幼儿通过相互的激烈争议中能够达成共识,使他们对经验和概念的建构更加深入.

二、归纳规律,提升概念

“数的组成”教学中的互补、互换规律是一个重点也是难点.在活动中,教师引导幼儿通过自己的方式来发现这两个规律.

游戏中孩子除了与材料之间的互动,活动后教师与孩子的互动无疑是十分关键的,教师在关键时刻的“提问”更是起到一种“支架”的作用.如幼儿在交流整理归纳的过程中,教师的问题呈阶梯式抛出:初步性问题:“你发现了什么?你有更简便的方法记录吗?”通过这样的交流帮助幼儿梳理记录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情况,并一一罗列;关键性问题:“找出两组相似的记录,用自己的方示表现出来.”这实际上就是教师匠心独具的适时“支架”,引导孩子能够在观察的基础上,分析比较多组分合记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交流讨论、自己操作,来体验互换关系.为寻找结果中的孩子的学习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支持.挑战性性问题:“怎样的记录最容易让人记住,又不会漏掉和重复呢”,引导幼儿思考如何排列更有序等


这些问题无疑为孩子提供了一个深入探究与讨论、互动与思考的有效平台,提升了活动的内涵.让幼儿在开放的环境中自主的探索、发现,学着自己来归纳数的组成中几个重要的关系.这样,不但符合了幼儿的学习特点,同时也提高了幼儿学习的兴趣和能力.

三、重在运用,迁移经验

数学来源于生活实践,也应用于生活实践,儿童的思维是感性的、具体的,只有应用于生活的数学教育活动,才能使他们真正体会到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对于数的学习,我们更加重视经验的迁移,运用在生活中,我们通过“颁奖”活动――游戏情境的延续,让幼儿在领奖过程中迁移自己的已有经验,“每个小朋友抽一张奖券,每张奖券只能领两种奖品,而这两种奖品的合起来刚好是奖券的面额.巩固对10以内数的组成的理解,从而来解决游戏活动中的问题.而且幼儿在活动结束时通过相互分享的情感化形式来相互检验结果.使整个学习活动始终让幼儿在快乐学习中得到更加自主的发展.

当然在学习数的组成过程中,仅仅依靠正式的集体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在正式教学之前,可以利用废旧材料,设计制作简单、耐玩,又具有数组成功能的学具,放在幼儿容易取放的地方,便于幼儿选择、调换、整理、取放.让幼儿通过与材料的充分接触,积累相关的具体操作经验,使这些非正式活动的操作经验为幼儿正式学习组成奠定初步认知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