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高等教育精神的反思与追寻

点赞:31072 浏览:144288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1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高等教育应该具备精神,激烈的社会变革和转型给高等教育带了较大的冲击和影响,将当今高等教育放在社会背景下观察与审视,功利性的倾向、工具性的凸显、片面性的强化等对精神的偏离与转向应该引起我们的深刻反思.根据马克思关于人的解放、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深刻论述,在现阶段,我们应该追寻创造型的非功利性、超越型的非工具性、理想型的非片面性的价值取向,只有符合现代精神的、合乎人性的高等教育才能承担起人类文明延续与传承的使命.

当代高等教育精神的反思与追寻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高等教育的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本科论文、电大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3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高等教育应具备精神.当代中国正处于激烈的社会变革时期,市场经济的冲击带来了道德观及价值观的转变,高等教育也受到社会转型的影响和制约.将当今高等教育放在社会背景下观察与审视,从中对精神的偏离与转向应该引起我们的深刻反思.马克思关于人的解放、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论述意蕴深刻悠远,对于我们思索当代高等教育精神的追寻与取向,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

一、高等教育应具有精神

教育一直是应负有使命的.德国教育思想家斯普朗格说过,教育如果仅仅是向学生灌输现成的知识,那么培养出的人有悟性却没有灵魂,有知识却没有精神,有活动却没有道德.所以,他强调教育决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所以为教育,正因为它能唤醒人们的人格心灵.这种人格心灵的唤醒就是对人的生命感、价值感、文明感、道德感的唤醒.

1.从历史的发展来看,培育精神是教育的前提与使命.对这一问题的认识,追溯到对教育本身的认识与理解.既涉及到教育的本质、功能与作用,也关系到教育的产生、发展与走向.“教育素以教人为善、醇化民风为己任,教育对精神的培养自三代始就成为对社会、对人生具有终极意义的人类特有的社会活动,成为作为一个族类的人,一步步脱离动物的世界而迈向人的世界,一点点去掉自身的原始性、野蛮性,而增加社会性、文明性的一个重要过程.精神的培养,既是其产生的前提,也是其使命,教育存在的价值的合理性就在于此.”[1]因此,教育从古至今,不仅仅是其时技能的简单传授与传递,它所承担的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延续与发展,见证着人类对理性、价值、意义的追寻脚步与印记.尤其是对于近现代产生的高等教育来讲,更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产物.“历史确实表明,大学本是超世的,即令在科学已经兴起之后,它也并不是立即对其产生兴趣的”.[2]在人类诞生和衍化的过程中,教育与是融为一体的,行为动力是对传统文明的尊重和对现代文明发展的使命感,所以说培育精神是教育的最初始的意义,也是教育的前提和使命.


2.从社会发展的需要来看,高等教育应该是社会发展的精神支柱.“教育既然是一种社会现象,它就不是一个自我封闭的系统,它与外部环境、社会生活的各领域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参与全部社会生活的复杂运动.”[3]因此,无论教育怎样发展,它都不可能游离于现实社会之外.教育是人类自我完善的相似度检测,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环节.尤其是高等教育,在继承与传播、探索与创新、对真善美的终极追求中不断凝练与总结,这过程中产生的精神财富最终会伴随和引领整个社会,具有现实存在的必然性和可能性.高等教育反映社会的政治、经济发展的需求并且主动与其相适应,这些都根植于人类社会的发展需要.不仅如此,成熟的大学对社会有超前性、批判性、创造性,为人类揭示自然界的本质以及发展规律,揭示科学真理的意义所在.“五四运动”即是最好的例证,源自北京大学的“科学的、民族的、大众的”新文化引领了中国近现代文化发展的一次飞跃,标志着中国现代精神之兴起,这种精神穿越时空,矫正着我们的社会行为.因此,高等教育是不断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成为引领社会发展的精神支柱和辐射源.

3.从个人的发展需要来看,高等教育应该实现人的本质.“高等教育就是要完成两个解放:把人从自然的质朴性中解放出来,把人从自然中解放出来”[4]也就是说,高校承担着人的本性的塑造功能,表达了人对幸福生活的理解与追求,这从终极的意义和理想的层面对高等教育价值的规约.黑格尔说,“教育的绝对规定就是解放以及达到更高解放的工作,就是说,教育是推移到的无限主观的实体性的绝对交叉点,这种的实体性不再是直接的、自然的,而是精神的,同时也是提高到普遍性形态的.”[5]因此,高等教育的目的就是实现人的本质,使个体成为的存在,实现人类的自由和解放.哈佛大学的“以柏拉图为友、以亚里士多德为友,更需要以真理为友”,指出了遵循事物内在规律的原则,鼓励人们追求真理.大学是人类认识未知世界、探求客观真理、进行知识创新的前沿,更是人类孜孜以求追逐真理、思索人类价值与意义的场所,人之为人的追求向来没有停止过.高等教育失去了精神的指引,个人的追求也就失去了基本的立足点,难以有独立的人格、正确的价值判断.在大学的文化有机体里,缺乏了精神,人类对自身的探索和追寻变失去了土壤和内涵,寄托着人类推动自身研究和探索的高等教育便会不断“异化”.

二、当代高等教育的精神的审视与反思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成为了社会的主导,引发了整个社会的包括高等教育的巨大变革.市场经济带来了人的存在方式的改变,也就是处于马克思“对物的依赖"阶段.这一变化在给经济和人们水平带来提高的同时,而且更重要的是道德观、价值观、存在观的转变.在这样一个错综复杂的文化现象和社会发展变化的世界当中,高等教育面临着众多的考验,亟需对中国的高等教育的精神进行审视与反思.

1.利性的倾向.市场经济是对人性的一次极大解放,人摆脱了对人的依附,个体的地位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个性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张扬.但这种不彻底的解放使人陷入了物质的泥潭,人始终无法获得独立性.“中国现在的大学没有那么多诗情画意,在近几十年的风雨历程中,特别是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大学非常现实.”[6]高等教育的功利性、世俗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它越来越热衷于追求那些外显的效益和实实在在的功利,学术领域产生的种种问题给我们带来很多的困惑,学术研究带来的众多利益已经远超学术研究本身,学科发展与专业设置直接与市场需求相挂钩,育人只追求数量,而质量却很少也无从考量,功利心触发了一定程度的学术浮躁和部分研究者的学术失范.可以说,日趋膨胀的功利性追求已经让高等教育忘掉了自我的定位和价值.池田大作在与汤因比的对话录中指出:“就教育来说,确实可以从中得到很大的实利效果,但这终归是作为结果而自然形成的.若把实利作为动机和目的,这不是教育应有的状况.在现代技术文明的社会中,不能不令人感到教育已成了实利的下贱侍女,成了追逐的工具.”[7]在这样一个特殊的转型时期,高等教育从某种意义上已经成为了名利的标识物,教育停留在一种实利的层次上,既无法提升个体获取幸福的能力,又不能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支柱.若是对功利的追求遮盖了教育价值中蕴涵的道德精神,这无疑是对教育的亵渎和对人类尊严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