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三年制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的实践与

点赞:6792 浏览:18128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1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是三年制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中重要的一环,而实践中存在着课程内容枯燥,课程授课时间短暂,课程教学效果难以衡量等诸多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与建议.

关 键 词: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三年制;以人为本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三年制高职学生的一门公共必修课,课程设置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打下扎实的思想道德和法律基础,提高自我修养,做一个遵纪守法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三年制高职学生的入学年龄一般在18~19周岁之间,已经成年并且形成了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拥有独立的见解和辨别是非的能力,思想逐渐成熟.而且进入高职学习的学生,高考成绩一般不太理想,普遍低于本科的录取分数线.虽说高考成绩并不意味着一切,但是很大程度上也体现了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方面的差异.几堂思想道德修养课很难达到树立正确的“三观”的效果.

一、当前课程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1.课程的教材内容

关于三年制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的实践与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法律基础的论文范文检索 大学生适用: 高校大学论文、学院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8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技巧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教材内容大同小异,无法体现高职特点,更不用说专业特色.教材的编写中较多理论陈述,较少实例,无法吸引对此类内容缺少兴趣的三年制高职学生.

2.课程的教学过程

许多教师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过程偏重理论阐述,缺少实例列举,不能吸引学生注意力.内容不吸引人,教的也不吸引人,又遇到不太自觉的学生,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3.课程的设置时间

一般情况下,该课程一周仅两、三节课,和其他理论课程一样,仅对知识进行教导,鲜有渗透深入的过程,到了期末再通过考试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就算完成了思想道德修养的教育.如此的课程安排,较难达到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

4.课程的成效衡量

思想道德修养课程的教学成效难以衡量,标准难以界定.一个人的思想道德修养水平很难用形式单一的卷面成绩来体现,死记硬背的理论也不能说明学生已真正理解掌握并转化成为自身素质.

二、关于问题解决的思考

1.课程教材的内容要体现高职专业的特色

在思想道德修养课程内容的安排上,应注意处理好思想道德

修养课与专业课的关系.思想道德修养课程教师要与专业教师进行沟通,了解学生未来就业岗位的要求,在教学中结合学生的专业需求进行教学.


2.课程教学的过程要注重联系实际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联系实际,例如,教学中注意多举实例,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在课堂中可以开展案例分析的课堂讨论活动,就是只提供案例,不提供现成的结论,让学生经过思考和讨论自己来完成.教师则采用逐步引导的方式,使学生学会分析问题,独立得出结论,以达到教育的目的.教师在其中的主要作用就是鼓励学生尽可能多地表达不同的想法和观点,并且引导学生在

这些不同的观点中学会做出正确的选择.

3.课程设置的时间要贯穿整个学制

教学的时间要贯穿整个学制,分不同阶段对学生的思想道德

修养进行不同方面的教育.对刚进校的新生注重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对二年级的学生应注重法治教育,对三年级的学生应强调职业道德教育.

4.课程教学的成效衡量标准

让学生回答纯粹的理论题,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考核学生的

思想道德修养是违背初衷的,建议可以采用撰写小论文的方式,结合时事,让学生对某种问题、某种观点展开讨论,在此过程中可以看出其思想道德修养.同时,学生在课堂的表现,如,是否按时出勤,听课是否认真,回答问题是否踊跃,是否敢于表达自己的看法,作业是否按时完成等方面,可以对他们的素质做出评价.学生在课外的表现,如,是否乐于助人,是否勤劳勇敢,是否积极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是否作为志愿者参与公益活动等等,这些也可以作为素质评价的一部分.

三、课程教学的“以人为本”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成为一个思想品德优秀的人,爱护自己,尊重他人,关心国家大事和社会生活.但是你无法培养出模式化的学生,每一个学生的思想其实都是开放的,处于变化中的.凡为教的目的在于达到不教,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让学生成长为一个拥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并会自我调整去适应变化的人才是目的所在,能够解放思

想,实事求是,方是实现了“以人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