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可这样读

点赞:31998 浏览:153148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1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义务教育的课程标准作了重大调整,新教材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初中《历史与社会》新教材坚持以社会生活为主轴、以时空观念为基础、以历史线索为主导的编写理念,采取“从今到古”与“从古到今”两种叙述相结合的方式,弥补了原先教材中存在的如学科知识不够系统、交叉知识比较多等不足,使历史进程的脉络更为清晰――学科味更浓、学科要求更高.

作为综合课程,《历史与社会》强调的是史地知识的有机交融和合理整合.但这种编写方式带来的跨越性大、交互性强的情形,给学生的系统知识体系构建带来了困难.学生会感觉前后知识缺乏呼应,无法有效衔接.第二专题第三部分“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列强侵略和专制统治的斗争”讲述了戊戌变法和义和团运动.但是“辛亥革命”的内容,却放在专题三第一部分“20世纪的革命与战争年代”讲述,这就会给学生造成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列强侵略和专制统治的斗争到义和团运动为止的错觉,人为形成知识的割裂与内容的跳跃.因此,《历史与社会》教材保留综合性、增强学科味的新编写思路也给广大教师解读教材提出了新的课题:如何让非学科专业的教师体会历史的阶段特征?如何让年轻教师深刻领会历史的基本概念?如何让教师总结历史规律,使学生举一反三地学习历史?尽管《历史与社会》八、九年级的新教材还未能与广大教师见面,但其课程标准已经出版.本文依据《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结合《历史与社会》教材的特点,谈谈教材解读的策略,希望能未雨绸缪,帮助广大教师形成对教材解读的共识.

一、教材解读要具有“通”的意识

《历史与社会》新教材的最大变化,就在于在保持中外混编这一基本思路的同时,力求体现出通史的特征,例如:旧教材把“汉唐盛世”作为一课进行教学,把横跨大半个古代中国的内容浓缩在一起,以“新的大一统”“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帝国新政”“盛唐气象”以及“盛世文化”和“丝绸之路与大运河”这几目的内容,讲述中国古代史上最为著名的两大王朝,学生在学习时明显感觉知识的跳跃性大,王朝的更替性不明,很难从中得出历史的时序线索.高中教师普遍反映进入高中阶段以来,学生还搞不清楚中国古代的王朝更替情况,更不清楚历史发展演进的过程.而新教材对这块内容作了如下拓展:

第三单元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一)――统一多民族帝国的建立和发展

第一课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基业

第二课秦末农民大起义与汉朝的建立

第三课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

第四课开疆拓土与对外交流

第五课昌盛的秦汉文化

综合探究三探寻“丝绸之路”

第四单元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二)――“多元一体”的格局与文明高度发展

第一课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

第二课隋唐:开放更新的时代

第三课宋元:多元文化的碰撞交融与文明高度发展

综合探究四从《清明上河图》看北宋的都市生活

很明显,新教材弥补了旧教材缺乏时序线索的缺点,让学生明显感受到历史的发展沿革状况.虽然其历史的系统性尚不能与单科的历史相媲美,但历史味确实要浓郁很多.面对这样的调整,在教材解读上应该如何有的放矢地进行深化呢?笔者认为,首先要具有“通”的意识.

一切社会历史现象都是互相依赖、互相制约的.恩格斯说过:“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由一幅种种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整个社会历史就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而且是有系统、有结构、有层次的整体,任何一种历史现象,只有从它的产生、发展和灭亡,即从它的历史发展去观察它,才会有正确的认识.也就是说,认识事物就是反映事物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因此,这里的“通”,指解读教材时应该具有时序线索――不管知识如何跳跃、内容如何交叉,我们应该让学生明确任何事件的产生都有其特定的时空,这就是事件产生的背景.背景交代清楚,学生就能有效串联知识,形成系统体系.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都发生在列强进入到帝国主义掀起瓜分狂潮这一历史时段,随着侵略的加深,民族危机不断加剧,中华民族陷入“亡国灭种”的危急关头,面对这样的形势,中国不同阶级、不同阶层为挽救民族危亡,进行了自我拯救.因此,三者虽然发生的时间不同,领导者也不一样,但按照这样的意识解读这段历史,就能形成知识的整体感.

“通”的意识还包括中外联系的意识.“工业文明的来临”属于新旧教材都涉及的核心内容,在解读教材时我们应该梳理出一条清晰的时序线索,从宏观上构建教材解读的框架.

工商业的兴起是工业文明来临的先决条件,它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与发展;随着资本主义的萌芽与发展,他们需要资本的原始积累,我们很能理解16~17世纪欧洲社会对黄金如此狂热的需求.正是在这种狂热的驱使下,他们开辟了新航路,客观上使世界走向整体.而新航路的开辟,又引发了“商业革命”与“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在经济上拥有巨大的优势的新兴资产阶级,不仅需要政治上的发展,也需要思想的解放――冲破思想的牢笼,这就是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兴起的原因;在以上资产阶级革命的阶级基础、思想基础和经济基础都具备的前提下,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就成为一种必然趋势,新体制开始创立;由于资本具有无限的扩张性,因此,资产阶级对原料、市场和劳动力具有无止境的追求――资本主义的发展必然要对外扩张.而当时的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资源丰富,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理想的扩张场所.加上当时的清政府闭目塞听、愚昧无知,如同“落日的余晖”,虽然有一定的光芒,但已经日薄西山――中国无法回避,面临挑战.

这种“通”的意识,不仅能引导教师登高放眼,总揽教材,又能俯身细察,解释关系,以简洁的途径把握知识的系统,是内化教材的有效手段.二、教材解读要保持“高”的思维

历史教材是按照历史事件发生的年代顺序编写的,条理较为清楚.然而,教材毕竟是平面的,为了适应一堂课的教学需要,其章节篇目较为细化、繁琐,缺少严密的逻辑性和系统性,有时会让学生产生历史事件中断或分散的感觉.教师在解读教材时应该始终保持“高”的思维,挖掘教材中蕴含的阶段特征、历史规律等体现思维含量的内容,提高教材解读的效度.

原有的教材由于缺乏历史的时序感,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难把握历史的沿革特点.而新教材基本按照历史发展的时序展开,呈现出历史发展的几个基本阶段,这就需要教师解读历史的阶段特征,对形成高效的思维能力是非常有帮助的.

历史阶段特征是历史基础知识的组成部分,对其的把握有助于我们有效学习历史.如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实际上教师在解读教材时就应该牢牢抓住这两个特征:这个时期,政权出现了怎样的分立情况?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分立?最后由谁完成统一?统一应该有哪些基本的条件?这个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又一个民族汇聚时期,这个时期的民族汇聚有何特点?民族汇聚对我国的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这样的解读有助于教师总体把握这个历史阶段的总体框架,这对深入浅出地开展教学是非常有帮助的.同样,第五单元“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三)”中的“农耕文明的繁盛与近代前夜的危机”第二课(新旧交织的明清文化)和第三课(皇权膨胀与近代前夜的危机)也非常明确地交代了这个历史阶段的特征,教师在解读时一定要用心把握:明清时期的文化新旧交织体现在哪里?为什么这个时期的文化会出现新旧交织的现象?这个时期的皇权膨胀有何具体表现?皇权的膨胀反映了怎样的历史现象?怎么理解“近代前夜”这个概念?为什么说当时出现了危机?当时的中国面临怎样的危机?按照这样的思路去解读教材,能够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保持“高”的思维还在于在解读教材时能否挖掘历史的基本规律.所有的历史事件不可能是完全相同的,但历史的发生总会让人感到似曾相似,这种似曾相似的感觉就是我们必须挖掘的历史规律.学习“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就必须迁移“新文化运动”的有关内容,这样就能明确:辛亥革命后,为什么五四运动能够取得巨大成功?为什么五四运动能够一改辛亥革命缺乏群众基础的不足,成为一次声势浩大、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革命运动?这就需要探究规律:任何一次重大的变法与改革之前必须有一次思想启蒙运动,而这次思想启蒙运动必须完成两个任务――破旧,反对旧制度如封建专制和神学统治;立新,提出代表自身利益的思想主张.唯有双管齐下,启蒙才会彻底.文艺复兴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启蒙运动为法国大革命拥有如此宽泛的群众基础作了很好的铺垫,正因为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都实现了这两个任务.而由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辛亥革命前虽然有章炳麟、邹容等思想家提出了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主张,但他们始终未能提出反对封建正统的儒家思想,这个任务直到新文化运动才得以补课,这样我们就很能理解辛亥革命缺乏群众基础的原因了:由于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底层群众还处在对“天地君亲师”的崇拜中,还停留在“皇恩雨露深”的期盼中,他们怎么可能产生革命的念头呢?同样,变法与改革是历史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以及王安石变法等几乎都涉及土地制度,为什么有的能成功,有的会失败?怎么样的情况下会成功,怎么样的情况下会失败?对这种规律的探究,能让学生找到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举一反三地学习历史.

三、教材解读要凸显“变”的态度

林语堂先生说过,(阅读)“所以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增学问、广识见、养性灵”,可见,阅读不是一种漫无边际的遐想,而是有意识、有目的、有条理的分析与思考.历史是过去发生的事情,我们无法去亲身体验,但我们可以通过所掌握的材料(实物的、书面的)去论证、推理,从而揭开历史的迷雾,把过去发生的事情真实地展现在人们面前.也就是说,只有把这些感性的历史现象进行哲理的升华才能总结出科学的规律,为后人所接受.因此,从教材解读的层面来说,教师必须凸显“变”的态度,在解读中随时迁移、适当拓展,使僵硬、死板的教材知识,转化为鲜活、灵动的学科认识.这样,才能达到得新知、广识见的效果.

所谓迁移,就是在解读教材时能始终保持联系的思路与对比的意识.“新旧交织的明清文化”一课,讲述了“群星璀璨的晚明科学巨匠”,教师在解读该课教材时,一定不能只简单地陈述晚明科学家的成就,更要总结作为科学家的基本素质.但光把教材解读的思路停留在这样的层面,还是显得狭隘的.教师还应该明确:晚明科学家的生活时代大致发生在世界的哪一个历史时期?晚明时期的科学成就具有哪些特点?晚明时期的这些科学成就有没有可能在中国掀起一场类似于西方国家的工业革命?为什么?有些问题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难的,但教师在解读上应该让自己站得更高,才能深入浅出地教学生以知识.同样,“中国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一课,我们一定要相互迁移,始终形成这样的思路:中国抗击日本的侵略不是孤立的,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具有重要地位,抗日战争开始最早,抗击日军最多,牺牲最大.正如罗斯福所说,如果没有中国的抗日,日军不知可以抽调多少师团,投入其他战场,这是多么地不可想象.这种迁移,能跳出机械识记、复述的历史教学陋习,培养师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究的意识,加深对历史本质的认识和掌握探究历史的方法与过程.

所谓拓展,就是在解读教材时要充分利用有效的教学资源,根据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精心选择学材,生动呈现历史.由于教材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难于理解的概念和稍显枯燥的观点,适当增加史料、案例和有助于前后衔接的史实,能增强学生的证据意识和问题意识.宋元时期,文明高度繁荣,尤其是北宋的社会经济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与其按部就班地陈述,不如适当拓展,让学生鉴赏《清明上河图》,通过鉴赏得出结论.我们知道,《清明上河图》被称为宋代都市生活风情卷,里面蕴含着非常丰富的历史信息.但广大师生对此重视不够,以为只是历史上众多名画中的一幅而已.实际上画作中“24小时营业”的招牌,酒肆、商店与民居杂居的布局,商店门口悬挂的布招以及围在一起听说书的人群,都体现出宋代独有的风情,这样的拓展是有助于学生思维的提升以及兴趣的激发的.同样,每次论及日本侵华,总有许多学生义愤填膺地说,我们要报仇,也要制造一些“大屠杀”.因此,教学仅仅是让学生了解一些史实吗?应该怎样进行合理的爱国主义教育?是否可以从人性的高度来拓展思维呢?我们可以让学生解读美国一所学校的校长写给老师的信:亲爱的老师:

我是纳粹集中营的幸存者.我亲眼看到人类所不应当看到的情景:毒气室由学有专长的工程师建造;儿童由学识渊博的医生毒死;幼儿被训练有素的护士杀害;妇女和婴儿被受过高中或大学教育的人们杀.看到这一切,我怀疑:教育究竟是为了什么?我的请求是:请你帮助学生成为具有人性的人.你们的努力绝不应当被用于制造学识渊博的怪物、多才多艺的变态狂、受过高等教育的屠夫.只有使我们的孩子在具有人性的情况下,读写算的能力才有价值.

文本可这样读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可持续发展的论文范文素材 大学生适用: 大学毕业论文、学士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5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这封书信已经超越了知识传授的狭隘思路,从人性的高度来理解教育的真谛,这种拓展绝对能够起到振聋发聩的作用,是一种真正的心灵洗涤.

四、教材解读要养成“细”的习惯

教材解读是对文本的一种再创造,是对教学内容的一种细梳理.新课程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按照“以学论教”的思路,教材解读时就应该关注:哪些知识是学生应该掌握的?哪些活动是可以让学生参与的?哪些内容是应该让学生拓展的?学生应该怎样思考这些问题?因此,解读教材时一定要养成“细”的习惯.

(一)细致的主题梳理

初中《历史与社会》教材往往采用主题呈现的方式――在保证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基本线索连贯、基本事实完整的前提下,根据中外历史的内在发展规律集中在一个主题下,这就需要教师理解主题内涵,理清教学主线.九年级第二单元“开辟新的发展道路”,教师首先应该明确:何为新的发展道路?新在哪里?通过梳理,我们可以明确这么几条新道路:

(1)社会主义道路.俄国十月革命是第一次成功的社会主义革命,它建立起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它不仅改变了俄国历史的发展方向,还影响了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

(2)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在十月革命影响下争取国家的独立和自由的斗争.“西亚病夫”的崛起,土耳其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东亚病夫”的苏醒,中国开始进入新主义革命阶段,历史翻开了新的篇章.虽然这个时期,中国革命经历了很多的曲折,但最终同志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道路.

(3)资本主义的自我调整.由于经济大危机的影响,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面临崩溃.为此,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改变自由资本主义的传统思路,实行国家干预经济的措施.新政的核心在于解决资本主义的生产与销售的矛盾,其“国家资本主义”的新模式,为战后资本主义提供了新的发展道路――资本主义迎来新的发展高峰.

上述教学内容,围绕“新的发展道路”这一主题,让学生把分散的知识整合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有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与深化.

(二)细心的逻辑疏通

作为文本,教材的呈现体现了编写者的意图,反映了编写者对历史事件的认识与感悟.然而,教材毕竟是平面的,它需要教师细心疏通,把握隐含于其中的逻辑关系,才能把平面的知识转化为立体的学科认识.在讲述古罗马的历史时,在原有教材中曾用“从共和国到大帝国”这一标题,许多教师对此所蕴含的逻辑关系不甚理解,认为共和制是进步的,怎么会向帝制发展?这到底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这就需要深层的解读:(1)古罗马的共和国是怎样形成的?与我们现在的共和体制一样吗?(2)如何理解古罗马从共和制到帝制的转变?(3)古罗马为什么能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地跨欧亚非三大洲)?只有这样的逻辑疏通,才能让学生明确历史发展的基本方向.

同样,《历史与社会》新教材九年级下册设计了四个单元:

第五单元:冷战时期的世界;

第六单元:新中国的建设与改革;

第七单元:跨世纪的中国与世界;

第八单元:共同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

粗略一看,这四个单元内容相差很大,缺乏逻辑联系,但只要我们细心解读,就能梳理出教学的主线.按照课程标准的设计,九年级下册的主题是“发展的选择”,上述四个单元的内容,完全可以整合成两条逻辑主线:“当代世界的变化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和谐世界的追求与可持续发展的选择”.按照这两条逻辑主线整合教材,就能让学生进一步明确20世纪以来国际社会的突出特点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与共同面对的挑战以及可持续发展对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性.这样不仅突出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也有利于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人文意识和公民意识.


(三)细腻的观点剖析

运用所学知识,认识和解决社会问题是《历史与社会》学科的基本要求,然而,社会现象的错综复杂,决定了对它的认识与把握肯定不应该是单一的、片面的.杜威的“儿童经验中心整合论”主张用整体的、变化发展的、联系的观点来看待学生和课程,也就给我们的《历史与社会》教材解读作了鲜明的论证:解读需要有细腻的观点剖析.

(1)视角要独特――要关注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例如,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的进程,使当今世界的社会生活也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应该如何认识现代社会生活的文明规范?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现状如何?如何在可持续发展这一基本前提下,从经济利益、资源条件、区位优势、居民生活和环境质量等方面综合考虑上述问题?当今国际竞争有何新特点?如何应对?这些问题都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相关,会影响他们的价值判断和今后的人生走向,具有积极意义.

(2)解读需多维.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习不是简单地从书本中汲取知识,而是要从社会、现实中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把握认识社会与现实的方法与手段.因此,多角度看待问题,有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形成,培养严谨的思维与能力.例如,讲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就必须联系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呈现中国传统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在工业文明冲击下发生巨变的史实――强调知识的横向联系;讲“巴以冲突与动荡的中东”,则要联系这一地区的地理环境、自然环境、领土纠纷、宗教信仰和传统文化、民族矛盾等,从历史渊源和现实利益两方面评析――强调知识的现实应用.这样,思维更发散,分析更严谨.

(3)观点应鲜明――用严谨的态度和科学的观点认识、分析社会问题.如分析地理条件对文明多样性的作用,就必须明确:讲地理条件的作用,是指文明的多样性,而不是地理环境决定历史进程;讲人类活动的影响,既有对自然条件的积极利用和改造,又有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及其消极后果.课程标准引导学生关注普通人的生活,认识民众在社会变革中的作用;重视女性在历史上作出的贡献,这实际上告诉我们一个鲜明的观点:妇女地位的提高是衡量社会进步的主要尺度.通过对这些观点的深刻反思和吸纳,我们的思维必然会变得更为深刻,认识必然会变得更为全面,观点必然会变得更为科学.

教材解读是教师的基本功,教材解读的深度决定着课堂教学的高度.我们经常强调教学必须要有高立意、要体现高水平,其前提是教师应该对教材有科学、合理的解读.解读不通,就不能把握教学的主题;解读不透,就不能理解教学的重心;解读不细,就不能明确知识的内涵.因此,教材解读有助于知识体系的构建与完善,有助于对学科功能的认识与探究.我们只有认真解读、精心设计,才能焕发《历史与社会》课程旺盛的生命力,这也是广大课程开发者和一线教师所衷心期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