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养成教育

点赞:2618 浏览:8685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0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养成教育是一个价值理性、生命体验、习惯养成的过程,是高校必不可少的育人环节.高校养成教育并非一种诉诸非理性的救赎式、苦修式教育以及一种规训式的主体性教育,实为一种诉诸理性之生命化、人文化、实践化和最终受纯理性支配的交互主体性教育.如是,高校养成教育应以素质养成为基本出发点,从教育理念、阶段特征、工作机制、育人平台等方面对高校养成教育重新定位并作出理性选择.

关 键 词:高校养成教育;价值意蕴;缺失原因;现实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13)06-0026-04

收稿日期:2013-08-13

作者简介:刘潇(1963-),男,湖南临湘人,湖南外贸职业学院学生工作处处长,副教授、高级政工师,主要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党建与高教管理研究.

当今社会,“从经济政治到文化领域,越来越多地走向开放,社会呈现的不再是单一的价值体系,而是多元共存的价值图景”[1].体制转型、社会结构变动以及社会形态变迁,导致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理念发生了强烈的撞击,社会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多元、多样、多变的趋势,给大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带来新的挑战.加强当代大学生的品德养成教育,已成为高校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养成教育的价值意蕴

所谓“养成”,就是培养而形成,即人们按其公认的准则或规范,通过家庭、学校、社会等思想教育途径,经过反复的训练、教育、培养,使受教育者逐渐把合乎社会的规范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关于养成教育的定义或含义,有的把养成教育等同于单纯的习惯教育,有的把养成教育作为德育的一种方法或途径,有的把养成教育等同于德育或者思想政治教育,或者把其看成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改进或补充.杨雄认为,养成教育是人的能动建构过程,是个体醒悟、领悟与觉悟的统一,是知与行的统一[2].唐凯麟、刘铁芳认为,养成教育包含两个过程,即个体道德理性的启蒙教育和个体道德习惯的养成教育[1].林德宏认为,养成教育是一种生态教育.他认为教育本来具有生态性,可是近代以来的机械教育破坏了教育的生态性,而养成教育则有助于教育向生态性教育回归[3].孙抱弘则把养成教育看作人的理性提升过程,他认为要同时注重知识技能的工具理性和注重的工具理性,在信息社会尤其要注重人的价值理性[4].尽管学界看法不一,但其共同点是:养成教育是一个价值理性、生命体验、习惯养成的全过程;养成教育把人的德行、心性、品质与习惯作为养成的重点,以渐进性提升为基本要求,终极目标是以人为本,提升人的理性,促进人的全面、健康、和谐发展.养成教育具有导向功能、制约功能、认知功能、加工功能、凝聚功能等方面的特征.

我国传统十分重视完善人格的诱导、教育和培养.古人将养成教育摆在基础性教育的重要位置,强调蒙养、养正、养心,注重幼儿养性,蒙童养正,少年养志,成人养德;认为人自幼就应学会并养成礼仪谦让、明辨是非、诚信勿诳、端整洁净、端正守常、勤勉节欲的品性和行为习惯.

在西方许多教育家眼里,人的品性、德行养成是基于习惯而形成的,而道德品质、习惯的培养来源于生活实践.在亚里士多德看来,“人的卓越性(德性)不是身体的卓越性,而是灵魂的卓越性,而灵魂的卓越性(德性)又分为两种:“理智德性”和“灵魂德性”.理智德性有赖于人生阅历的丰富,德性则是基于习惯而形成的”[5].20世纪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提出“生活即教育”的思想,主张通过学校的“典型的社会生活”培养“有利于社会秩序”的道德习惯.他认为“道德教育集中在把学校作为一种社会生活的方式这个概念上最好的和最深刻的道德训练,恰恰是人们在工作和思想上的统一中跟别人发生适当的关系得来的”[6].

现代教育中,将人的品性德行摆在突出位置,如以德为先,立德树人,其主要手段还是通过素质养成来实现.在教育实践中,人们常常把养成教育与素质教育混为一谈,或者认为素质教育就是培养学生科学文化素质,或者以素质教育取代养成教育,这其实也是对素质教育的误解.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教育,它是与应试教育相对应的一种教育理念或模式.养成教育是素质教育实施的基本手段,是素质教育中的基本组件.养成教育在于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道德规范,包括道德认知、道德觉醒、行为内化、实践强化等,既有正确行为的指导也有良好习惯的训练.两者的共同点是具有过程性、综合性、实践性和长期性.从培养健全的人格、提升人的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来看,高校养成教育还具有规范、约束、矫治、内化以及价值澄清的特点.

高校养成教育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养成教育的文章 大学生适用: 硕士毕业论文、高校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6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二、养成教育是高校必不可少的育人环节

高校要不要讲养成教育?回答是毋庸置疑的.杨叔子说,大学之道在于“育人”而非“制器”.在大学功利主义极其盛行的时期,芝加哥大学校长赫钦斯却坚持地认为大学教育的目的在于发展人的理性,养成智性美德,实现最高的智慧及最高的善,从而培养出真正的完人[7].大学教育作为小学、中学教育的延伸,虽然培养目标各有侧重,但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的培养从本质上来说是相关联的.从人的认识发展过程来说,人的知识是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甚多,人的行为习惯、价值取向、人格品质等成型、成熟也是一个不断认识、反复实践、不断固化的过程,不通过“驯、育、培”,是难以达到养成教育之功效.在现行教育体制下,学生进入大学前,基本上是以高考为中心,按成绩论英雄,素质教育让道于应试教育.学生进入高等教育阶段,正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定型期,人才素质与素质养成不解决好,等到学生进入社会再进行素质养成就已来不及了.

对于高校来说,养成教育不是“补课”的问题,而是学生成长成才的一个必然过程,同时也是高校加强学生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那么,高校养成教育包括哪些内容?有的强调良好习惯养成,有的强调职业能力养成,有的强调创新人格养成.笔者以为,高校养成教育包括三个维度,即品德修养、专业学养,职业素养.品德修养是个人素质或者道德修养在生活中的体现,即培养学生高尚的品质和正确的待人处世的态度,求取学识品德之充实完美;专业学养,主要是从学识积累和实践技能操作层面上提的要求.职业素养是为学生走向职场的前期准备,是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在职场上的体现,是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等方面.上述三个维度,从养成教育的角度表述,即品德修养注重良好行为习惯的修炼,专业学养强调的是虚心好学、实事求是的态度,职业素养讲究的是敬业乐群、甘于奉献的品质.品德修养是成人成事的基础,专业学养、职业素养是适应社会需要、建功立业的重要因素.

三、高校养成教育的缺失及原因

如前所述,无论是从适应形势的要求还是适应社会的期盼方面,当今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手段、投入已是今非昔比,但从实际运作来看,教育效果差强人意.造成德育工作低效甚至无效的原因固然复杂纷繁,但其中养成教育的错位、缺位是重要原因.


一是以思想政治教育包揽养成教育.养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种手段,应有自身的特点.而一些高校恰恰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或包揽、或淡化了养成教育,搞“一锅煮”,造成人才培养的“夹生饭”.养成教育的错位、缺位,直接影响了学生行为规范、生活习惯、价值取向、个人品质、心理素质等的综合养成.

二是高校社会责任感的淡化弱化.受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影响,部分高校倾向于企业化、市场化运作,热衷“短、平、快”项目,重表轻里.急功近利的社会浮躁心理,使得一部分大学责任意识虚化、弱化,大学精神游离于大学之外,不太注重大学内涵建设,忽视了人才内在精神品质的培养,忽视了学生思想品德培养、校园文化滋养、人文精神濡养,有意无意地造成学生综合素质的“短板”,把养成教育的责任推向了社会.

三是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与品德养成目标不适应.在人才培养方面,部分高校仍然未走出“重知识传授,轻技能培养;重专业学习,轻行为习惯养成”的误区,高校校训、校风等沁润已久的非物质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脱节,忽视了学校规范和制度在学生品德养成中起的作用.

四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机制不够健全.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建设机制不够健全,缺乏科学合理的准入、培训、考核和流动机制;一些学生管理人员方法过于简单,思想政治工作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重管轻理,重管轻育,以管代育,一管了之.

四、高校养成教育的现实考量

毋庸讳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入,社会各种思潮的相互激荡,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多元化、个性化价值追求提供了多种选择的可能.如同道德教育一样,养成教育“并非一种诉诸非理性的救赎式、苦修式教育以及一种规训式的主体性教育,实为一种诉诸理性之生命化、人文化、实践化和最终受纯理性支配的交互主体性教育”[8].这就要求我们重新审视高校素质教育,在多重价值汇集和多元变化整合的动态中探寻高校养成教育的坐标,从教育理念、阶段特征、工作机制、实践路径等方面加以思考并躬行.

第一,廓清思路,明确教育目标.具体而言,养成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育人.教育家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习惯,则是一种积久养成的生活方式.在大学阶段就是求知、做人、修身的行为习惯与方式,包括具备良好的人品,技能专长,吃苦耐劳精神,有创造性思维,较高的情商,高尚的情操等等.高校人才培养的第一要义是立德树人,这是育人的根本.我认为,这个“立”,是与“破”相对应的,即不破则不立.破,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破除不讲教育规律、不顾教育对象实际情况、急功近利的思想,摈弃一切救赎、规训、灌输的社会心理定式,在正确的道德认知上重构道德价值.立德先在养德,养德莫过于养心,养心就是理想信念的确立、性格习惯的养成,这里必然有一个不断学习、不断实践、去伪存真的过程;其次在于养性,养性莫过于化性.人的心性品质在于历练与磨砺,所谓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再次就是养能,即适应社会需要的能力素质.优良学风养成、高尚品行养成、健康心理养成、规范生活养成、人文素质养成均是养之义,行为训练、习惯养成、品质锤炼都是养成的价值意蕴所在.说到底,养成的终极目的在于人的精神品格成型与社会化,即内化成一个人的心性品质、综合素养和怎么写作社会的能力素质.

第二,把握特征,遵循教育规律.高校养成教育,不仅仅包括思想品行、习惯行为的觉醒与认知,也包括良好学习习惯、人际交往、遵纪守法意识、良好心理素质的养成,同时还有个人人格和综合素养的评价、选择与内化成型等等.大学养成教育不是“大包大揽”,应体现在专、精、特、实.即把握阶段特征,针对大学生思想实际,使养成教育内容规范化、细目化、序列化,不失时机地进行教育,确保教育效果.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的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形势政策教育、遵纪守法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有重点地加强对学生的思想熏陶、行为习惯的养成;注重专业文化课程教学与人文精神的契合,将思政教育与德育实践贯穿于教育教学各个环节;科学把握“认知→实践→内化→养成”等环节,使之既具有青少年阶段养成教育传承迁延的特点,又有其接受高等教育阶段的学识水平、价值取向、校园文化,促使学生在养成教育过程中成长、成人、成才、成功.

第三,创新机制,探寻养成教育合理路径.施教之功,先在激趣,巧在授法,重在练能,贵在养习.我们在审视大学生个人品质、行为习惯养成的时候,一定要结合大学生人生成长规律和学生个体特征,加强养成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把握教育重点、教育方法、教育环节,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因此,必须建立健全德育首位机制、素质提升机制、空间(网络)交互机制、社会实践机制、环境育人机制、评价督导机制,寓教于学,寓教于乐,寓教于做.一方面,唤醒学生品德修养、专业学养、职业素养意识,通过教育目标和德育实践对接,使之成为大学生思想道德和职业能力提升的一把利剑;另一方面,发挥养成教育的矫治、价值澄清、行为内化功能,对大学生思想品质、行为习惯、心理素质中与社会主流价值取向背离的成份进行调适与矫正.这样,通过课内与课外的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学校与社会结合,德育与心育的结合,线上与线下的结合,注重实践、内化、积累、升华,达到“外化于形,固化于制,内化于心,实化于行”的目的.

第四,利用育人平台,助推素质养成.“知行合一”是内化的前提,是养成教育的关键.一是搭建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育人平台.教育的本质是文化育人,以文化人.强调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在个体身上的契合,实现专业学养、职业素养、品德修养三者的有机统一,培养全面发展的完整的人,需要高校校园文化的沁润、熏陶、濡养.“承载大学人文精神的不仅是大学的专业知识,而且有那代代相传的学术传统风气与社会个人观念,还有大学社团活动、卓越教授的个人魅力、同学的聚合、乃至古老的校园建筑与林木古藤等”[9].二是借助多姿多彩的社会生活平台.高校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为主线,以诚信、奉献、责任、感恩、自律意识为重点,以锻造“爱心+责任心”的德育实践活动为平台,以勇于进取、传递青春正能量的时代精神为主旋律,使大学生养成教育变成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自觉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