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之推与卢梭的家庭教育思想的契合之处

点赞:21880 浏览:96638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颜之推和卢梭都极其推崇家庭教育,其教育思想主要见于《颜氏家训》和《爱弥尔》中,二者都提倡早教、重视德育和环境熏染,并且其中的很多家庭教育思想在当代社会仍有不可小觑的指导意义.

关 键 词家庭教育;颜之推;卢梭;颜氏家训;爱弥尔

重视家庭教育是我国的优良传统,而近来的“药家鑫事件”以及“李双江之子案”又让我们对家庭教育陷入了深深的思考.《颜氏家训》是颜之推根据自己的人生经历而撰写的一部家训,以此在多方面告诫子孙.转眼看西方世界,卢梭在《爱弥尔》中也提出了一套全新的自然教育理念,实现了从夸美纽斯的“客观自然”到“主观自然”的转变,对西方教育的发展和突破具有里程碑的意义.细品两部巨作,不难发现其中的家庭教育思想存在许多相似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提倡早教

颜之推在《颜氏家训·教子》开篇即提出“古者,圣王有胎教之法:怀子三月,出居别宫,目不邪视,耳不妄听,音声滋味,以礼节之.”由此可见,颜之推主张有条件的家庭,儿童教育要从胎儿时期开始,因为他相信“人生幼小,精神专利,成长以后,性情纯洁,未然恶习.”人在年幼时期,心理纯净,各种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尚未形成,可塑性很大.他认为早期教育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包括认真接受父母的习惯在内,能够“使为则为,使止则止”.

卢梭认为“教育是随生命的开始而开始的”,婴儿从他出生的那一天起,就开始接受大自然的教育.为此,他提出了全新的儿童观,指出:“在万物的秩序中,人类有它的地位;在人生的秩序中,童年有它的地位:应当把成人看作成人,把孩子看作孩子”.与此同时,他根据儿童的生理特点将儿童的年龄分为四个发展阶段:出生到两岁、两岁到十二岁、十二岁到十五岁、十五岁到成年,并设计出适合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教育内容及方法;他肯定童年在人一生当中的重要地位,主张教育不能忽视或超越童年的存在,而应该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进行循序渐进的教育.

二、重视道德教育

颜之推是儒家思想的忠实拥护者,因此,其道德方面的教育具有浓厚的儒家色彩.他以儒家思想为根据,强调了立己、达人、爱人、凉人、恪守父慈子孝、朋友诚信、兄友弟恭的基本思想.他提出做人应该言行一致,不可贪图虚名,否则可能会贻笑大方.“名之与实,犹行之与影也.德艺周厚,则名必善焉;容色姝丽,则影必美焉.今不修身而求名于世者,犹貌甚恶而责妍影与镜也.”由此可见,在颜之推看来外表只是一副皮囊,内在的真善美才是值得我们毕生追求的.

卢梭在《爱弥尔》中也提到了道德教育.他认为道德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善良的情感、善良的判断和善良的意志,而其核心是博爱.卢梭认为,人生的目的无非是爱人类,使一切人达到幸福的境地.他说,“要教育你的学生爱一切的人,甚至爱那些轻视人民的人”.

就道德培养方式来说,二者皆注重实践和榜样的作用.颜之推认为“身教”重于“言传”,单纯的语言说教对孩子来说无大益,并且易让儿童感到厌烦.对于书本知识必须阅读查考原文;实践的知识也必须经过自己的亲身体验而获得.另外,颜之推还强调父母的榜样作用,“夫风化者,自长而行于下者也,自先而施于后者也.”父母是儿童生活中的老师,父母的一举一动都会对儿童的行为产生影响.卢梭也曾说过:“我要不厌其烦地一再说明这一点:要以行动而不以言辞去教育孩子,他们在书本中学不到他们从经验中学到的那些东西.”他强调从做中学,因此十分重视儿童的道德实践行为,认为学生必须参与社会实践,身体力行才可以获得最真实的道德体验.

三、环境熏陶

颜之推与卢梭的家庭教育思想的契合之处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家庭教育的论文范例 大学生适用: 专升本毕业论文、本科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00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颜之推在《慕贤》中提到,“人在年少,神情未定,所与款狎,熏渍陶染,言笑举动,无心与学,潜移暗化,自然似之;何况操履艺能,较明易习者也?”颜之推在少年时期,品行未定型,受朋友熏染而变得和他们极度相似.这很好地印证了中国的一句古话“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因此,择友很重要,“是以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外而自臭也.”

在十八世纪的欧洲,卢梭认为当时的城市是坑陷人类的深渊,他主张把儿童带到农村去,使其超脱,获得新生.甚至主张当妇女怀孕之时就到农村去,那里的空气清新,远离城市的喧嚣纷扰,这样就可以从源头上保证小孩心灵的纯洁性和身体的健康.

综观现代家庭教育,大多数家庭唯独重视儿童的智力因素培养,而严重忽视其非智力因素培养,尤其是道德方面的缺失,不得不让人感到汗颜.为此,家长在家庭教育中要做到严慈相济,将教育和爱护巧妙地结合起来;更重要的是要以身作则,给孩子做一个好榜样,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使孩子的各方面素质得到全面而协调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