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挫折教育

点赞:11918 浏览:54441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10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作者阐述了幼儿挫折教育的含义和必要性,并对如何加强幼儿挫折教育提出了建议,旨在促使幼儿通过动手、动脑解决问题,扫除障碍,逐步摆脱对成人的依赖,培养环境适应能力和挫折承受能力.

关 键 词:幼儿教育挫折教育教育途径

一、幼儿挫折教育的含义

幼儿挫折教育,是指在科学的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创设必要的情境,设置一定的障碍,启发幼儿通过动手、动脑解决问题,跨越障碍,乐于尝试,勇于克服困难,敢于经受挫折,从而逐步摆脱对成人的依赖,培养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挫折的承受能力.

二、幼儿挫折教育的必要性

幼儿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其在这一时期所形成的能力和个性对其今后的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对幼儿进行科学的挫折教育具有特殊意义.

(一)有利于实现幼儿的社会化,提高素质与能力.社会化是指个体形成适应于生存环境的社会与文化的人格和社会所公认的行为方式.个体必须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才能实现个体社会化,这一过程较为漫长.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一定的挫折承受力是幼儿社会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衡量尺度.幼儿适当经受一些挫折有利于丰富人生阅历,增长知识,提高能力.

(二)有利于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当前幼儿园中普遍存在“小学化”现象,重视知识灌输、技能训练,忽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与当今社会提倡的终身教育相悖.其实,非智力因素如动机、兴趣、态度、价值观、性格、气质等才是决定孩子是否成才的重要条件,只有高度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才有利于幼儿全面发展.

三、关于加强幼儿挫折教育的建议

加强幼儿挫折教育,其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幼儿良好的心理品质,使幼儿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社会、幼儿园、家庭三方面必须通力合作.

(一)全社会应关注幼儿挫折教育.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家庭条件的普遍提升.城市独生子女家庭众多,家长溺爱孩子;农村家长多外出打工,留守儿童多由爷爷奶奶代为照顾,一些祖辈往往由于教育观念陈旧,教育方式不当,过于放任孩子,一味满足孩子的各种要求,由此引发一系列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建立起从中央到地方、从城市到农村、从家庭到学校、从学校到社会、从学校教育到各行各业都关心和参与的全方位挫折教育网络,以便对幼儿进行全方位的挫折教育.这样才能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使城乡孩子都能健康顺利地成长.

(二)幼儿园应重视幼儿抗挫折能力的培养.幼儿园是对幼儿进行挫折教育的重要场所,应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系统的挫折教育.

1.在园内营造挫折教育环境,让幼儿认识到挫折是寻常的、可贵的.在幼儿园里,幼教工作者要根据幼儿的能力有目的地创设情境,如用易拉罐制作“梅花桩”;用绳索制成软桥、抓网,还有单杠、双杠、秋千等器械,让幼儿在反复的尝试中体验失败和成功,体验受挫感和胜利感.

2.根据幼儿的年龄和个性特征,有意设置一些难度不同的障碍.正常情况下,幼儿遇到的大多是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困难,幼儿教师可在日常生活中故意设置一些困难,并及时给予幼儿语言和行动上的鼓励和支持,让他们自己想办法解决困难,提高生活能力.如对五六岁的孩子可创设挫折情境,如上街迷路了怎么办?把玩具弄坏了怎么办?和小伙伴闹矛盾了怎么办?让幼儿自己想办法解决,并鼓励他们多多与他人交流合作,寻求他人的帮助,培养他们勇于面对困难、竭力解决困难的能力.同时,幼儿教师应教给他们一些摆脱困境、克服困难的方法,让他们学会运用方法解决问题.

3.组织各种活动,增强幼儿的体质.可鼓励幼儿主动做值日生,为集体做事,参加体育、公益和种植活动等.如冬季即将到来,鼓励幼儿在家早起晨跑,下雪天,可组织孩子们打雪仗,既愉悦他们的身心,又磨炼他们与严寒做斗争的意志.

4.赏识教育与挫折教育并重.通过获得赏识,幼儿会提高做事的积极主动性,建立自信,与他人相处融洽;通过接受挫折,幼儿会懂得世事的劳苦、人生道路的不平坦,从而提高抗挫力.当幼儿有闪光之处时,幼儿教师应不吝赞扬之词,真诚地赏识他们,使他们在肯定和褒扬中树立正确的观念,巩固正确的行为;当幼儿面临困难甚至失败时,幼儿教师应充分肯定他们的努力,通过眼神、手势、语言等,让他们及时发现并改正自己的错误,抓住机遇,获得成功.

(三)重视家庭挫折教育,培养幼儿的意志力和个性.当前部分家长的教育思想、行为和方法等存在偏差,应引起足够重视.家长应高度认识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的重要性,不仅要积极配合社会和幼儿园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而且要在家里创造和利用一切有利时机培养孩子坚强的意志和克服困难的勇气与信心.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挫折,有些挫折看似不起眼,却有可能影响孩子的一生.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是一个长期的、循环往复的过程,并非一朝一夕可成,也并非刻意追求可成,关键要顺其自然,顺应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


1.根据实际情况,正确引导.生活中挫折无处不在,可以说,挫折伴随孩子成长的每一步.当孩子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挫折时,家长应教育孩子克服畏难思想和依赖心理,鼓励孩子独立面对困难.如孩子走路摔跤,有的家长赶紧跑过去把孩子扶起来,还哄孩子说:“这路真不好走,让宝宝绊一跤,来,我们来打它.”这样孩子就会把摔跤归于外因,不能正确面对“摔跤”这一小小挫折.孩子生病时,有的家长总是哄孩子说,打针一点儿都不疼,事后孩子觉得受了骗,下次就会拒绝打针.家长要向孩子解释产生挫折的原因,并帮助他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遇到上述两种情况,家长可事前告诉孩子:“走路眼睛要看着路面,才不会被绊倒”.“打针有一点儿疼,吃药有一点儿苦,但打了针、吃了药,病很快就好了”.孩子思想上有了准备,就不会因为摔跤而大哭不止,也不会因为吃药、打针而犯难.这样的教育机会在生活中比比皆是.

2.发挥榜样作用,侧面引导.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幼儿模仿性和可塑性极强,家长应以身示教,时时处处做孩子的榜样.家长遇到挫折时,应正确对待,积极应对,通过言传身教教会孩子如何应对.除了自己做榜样外,家长平时还要注意观察,将孩子的同龄人作为榜样,如平常带孩子去公园玩滑滑梯时,胆小的孩子可能会说:“妈妈我怕,我不滑.”这时妈妈可以说:“别怕,你可以的,你看别的小朋友都能滑下去,你也一样能做好.滑滑梯多有趣啊,只有勇敢的小朋友才会玩滑滑梯.”在榜样的影响下,孩子会善于从鲜活的生活事例中得到教益,越来越有信心,越来越勇敢,增强战胜困难的信心.

3.正视现实情况,直面挫折.不可否认,当今社会,贫困家庭不在少数.孩子看到别人写了好吃好玩的东西总会羡慕,甚至以撒泼哭闹“要挟”家长满足要求,一类家长会节衣缩食满足孩子的要求,一类家长则会当众斥责孩子不懂事,其实家长应以适当的方式把家中的困难告诉孩子,让孩子逐渐认识到生活中也会有各种各样的不如意,并非事事都一帆风顺.在孩子正视现实的同时,家长要有意识地引导孩子以积极乐观的心态看待这些不如意.不要小看孩子的理解力和同理心,因为他们都是以纯真的心来看待这个世界的,他们会理解的,会迅速成长的.

“有十分幸福童年的人常有不幸的成年”.孩子是温室中的花朵,极少经历风吹雨打,但最终他们都要走进社会,一步步地成长.无论是快乐还是痛苦,都要让孩子自己体验、经历.只有体验了经历了,或成功或失败,有快乐有痛楚,才是丰实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