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教学与教育漫

点赞:32548 浏览:154688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0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时代的要求和历史的呼唤.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现在的中学生是国家未来的栋梁,是参与国际竞争的生力军,因此,在中学素质教育中,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一哲学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的独特作用和优势

各学科之间具有互补性,应根据学科的特点,正确定位,发挥优势,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高中的哲学教学对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具有独特的优势和作用,主要表现在:

1.从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看,哲学教学更利于培养W型创新人才

哲学是对自然知识、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具有把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联系起来的优势,而沟通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是培养创造性人才的重要条件.有学者把人才分为三类:即I型、T型、W型.I型人才:只具备某一领域的专业知识,知识面窄,缺乏社会经验;T型人才:既具有某一专业的纵深知识,又具有知识面较广的综合知识,但缺乏社会经验,不善于与人合作;W型人才:具有较高的聪明才智,掌握广博的知识信息,能对知识信息和事物敏捷、灵活、正确、深刻地加以理解和处理,富有创造才能,善于与人沟通,合作共事.可见W型人才是最佳人才.高中哲学教学因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历史观进行科学的教育,更有利于培养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W型人才.

2.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和发展看,其本身就是创新的结晶,是学习怎样创新的典范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过程,是在马克思、恩格斯概括和总结自然科学成果的基础上,批判地吸收黑格尔辩证法思想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融进自己发现的过程,从而实现了哲学理论的突破和创新.


哲学思想和哲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是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揭开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新篇章.

哲学教学中,适当介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和发展,稍加点拨,学生不难理解:批判地接受继承可创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亦可创新.

3.从教学看,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为创新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

具体来说,创新的唯物论基础主要是坚持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坚持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的统一.

创新的辩证法基础主要是:把握对立统一规律,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坚持内因与外因相结合,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把握事物联系的多样性;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反对因循守旧,支持新事物;把握辩

证否定,既肯定又否定,既吸收又批判,取精华去糟粕,勇于推陈出新;把握量变、质变规律,在积累的基础上勇于突破,促进事物的质变.

创新的认识论基础是实践.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基本观点,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目的、动力和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不仅仅“实践出真知”,而且随着实践的发展,认识应不断发展.

二转变教学观念,构建合理的教学模式

由此看来,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哲学教学理所当然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的过程.要使这种潜在的优势发挥出来,最关键的是要转变教育观念,并在正确的教育观指导下,构建合理的教学模式.

1.确立创新的哲学教学观

知识经济时代,更新教育观念是每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哲学教学中,教师更应确立正确的哲学教学观,具体讲来,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要坚持方向性.必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我国新世纪的宏伟战略目标,紧紧围绕培养高质量创新型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这一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结合时事热点和国情进行哲学教学和教学改革,突出创新素质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第二,要确立综合观.哲学是以各门具体学科为基础建立和发展而来的,在哲学教学上,须打破学科界限,确立综合观和整体观,这里的综合,不仅是哲学学科内综合,也不仅是政治学科内综合或是文科内综合,而是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思维科学各门学科的大综合,博览群书对我们来说尤为重要,否则,仅以传统的、相对封闭、比较狭窄的专业知识是教不好哲学的,更不能培养出创新型人才.

第三,注意学法指导.现在的教学,要求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知识的引导者.哲学教学亦如此,教师的主导作用应是导思路、导方法、导规律、导创新,要使学生得到创新的金钥匙,就必须变“学会了哲学原理和方法”为“会学、会用哲学原理和方法”,因而应把学法指导贯穿于哲学教学的全过程.

第四,重视个性发展.教育的大趋势是从注重共性教育向重视个性发展、因材施教转变,这正是适应了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创新的根本在于尊重个性,培养学生创新素质,就必须承认每个学生是不同的,是具有个别差异的,在哲学教学中要鼓励学生敢说、敢做、标新立异.如“哲学对话”、“时事述评”给了外向型学生施展的空间;“哲学小论文”则更倾向于为内向的学生创造条件,让他们享受成功的喜悦.

只有在正确的教育观指导下,教师才能正确处理和利用好教材,独具匠心地利用看似平常的材料,化“平常为神奇”,发挥教材的优势,把哲学课上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营养丰富的课,发挥它在创新素质培养中的优势.

2.构建开放型的教学模式

只有构建开放型的教学模式,为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营造良好的氛围,才能使课堂成为启蒙和培养创新素质的场所,哲学道理才能内化为学生的思想觉悟,才能为创新素质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世界观基础和人文精神的支持,才能引导学生尽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素质提高的认识行为模式.

这里所说的开放的教学模式,并非一种模式,固定化、程式化的教学,本身就缺乏创新,谈不上培养创新素质的人才;它应是诸多“模式”,如引导发现式、情境陶冶式、主体活动式等有机构成的模式群,具有、开放的特点.“”指既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更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开放”则是指从教学内容形式到问题答案的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不封闭、不单调.具体说来,开放式的哲学教学有以下特征:第一,要营造开放的教学环境.新技术使人类进入信息传播全球化时代,它们消除了距离的障碍,正十分有效地参与塑造明日的社会,面对这种全球知识共享的时代,教师应“把教学过程延伸到校外”,“在内容方面建立所学课程与学生日常生活之间的某种联系,让学生自由选择和学习”,为此,应鼓励学生接触社会、接触网络、媒体,初步辨别真、善、美与检测、恶、丑,再定时、定点让他们交流心得体会,并从哲学的高度进行分析评价.如:在高三复习阶段,我们开设了一个“网络时代”的专题,其中涉及的哲学问题有:(1)互联网的出现包含哪些哲学道理?(2)互联网是新事物吗?为什么?(3)如何辩证地看待互联网上的信息?(4)信息时代我们该怎么办?

第二,创设智力上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既然创新都源于问题的解决,不是教而得之的,那么,教师就应注意给学生营造不同的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一系列的思维加工发展自己的创新思维和能力,如,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的调整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哪些道理?既然意识是物质的反映,为什么还要求主观必须符合客观?等引导学生多进行发散性思维,从问题的解决中领悟创新的技巧和乐趣.

哲学教学与教育漫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论文范例 大学生适用: 本科毕业论文、函授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4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第三,给学生创建心理安全的课堂气氛.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如果在思想上和行动上都有独创和革新的精神,那他还须承担犯错误的风险,无论是对问题提出可供选择的解决方法,还是保持一种松弛的沉思态度,都要求不必过多地考虑错误的危险性.因此,教师对于学生的“错误”(错误的回答或沉思不答)一定要有高度的容忍精神,应注意遵循以下原则:(1)尊重学生提出的怪问题;(2)尊重学生的想象或别出心裁的想法;(3)让学生知道他们的选择是有价值的;(4)气氛要轻松活泼;(5)鼓励猜测,特别是猜测具有一定道理的时候.只有在轻松的氛围中,深奥的哲学道理才能如涓涓细流,滋润学生的心田,也才有利于学生独创精神的培养.

4.引导学生知行结合、学以致用

哲学教学的目的不在于教,也不在于学,而在于用;只有通过实践、运用,学生才能将知识内化,养成创新品质和习惯.因此,引导学生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中的创新“金眼睛”和“金钥匙”去观察世界、分析问题乃至解决问题显得尤为重要.为此,可开展丰富多彩的“用哲学”活动,如哲学小论文、社会调查研究、时事述评(用哲学原理评述时事热点)、哲学对话(就某一哲学原理或方法论进行讨论、辩论)等既能巩固所学知识,又能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这些是创新的必备素质.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在知识经济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在培养创新人才上必定大有作为,值得我们上下而求索!

〔责任编辑:肖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