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培训

点赞:30166 浏览:142107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03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新生代农民是农民工的主要组成部分,他们顺利就业不仅关乎其日后的生存发展,更关乎经济的转型升级和社会长久和谐稳定.本文试图站在高职院校的角度,从现存问题入手,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维度解读并探究对策,以期实现新生代农民工在新时期能规范有序流动、加速其城市融入进度.

【关 键 词】高职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对策

【中图分类号】G7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4)16-0194-02

2006年,国务院相关部门对我国的农民工情况进行了调查,从最终的《调研报告》来看,当年中国的农民工数量已增加至一亿两千万人,而在这个庞大的农民工群体中,开始出现了明显的二元分化现象,形成了一个新的社会群体――新生代农民工.2010年,一号政府高层政治文件中首次使用了“新生代农民工”一词,这是该词第一次在正式的文件中应用,政府“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提出,使“新生代农民工”问题更加引发了社会的关注,并成为当年“”热点.要解决农民工在现代城市生活,但现实层面难以融入城市这一矛盾,最根本有效的途径是对他们进行技能培训,提高自身的城市生存能力.目前,国家正在大力实施农民工转移培训,新生代农民工自身也具有较高的职业理想、创业意识.积极对我国农民工的就业培训模式进行探索,深入查找高职院校在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探寻解决对策,意义重大.

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培训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农民工的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学士学位论文、研究生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00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选题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本科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一新生代农民工的界定

农民工是在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体制下而形成的一个特殊社会群体.关于农民工的概念最早是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农民工身兼“农民和工人”的双重使命,“农民”是身份,“工人”是职业.

现有研究普遍认为,新生代农民工参照物是传统农民工,专指20世纪80年代后出生、90年代中期外出务工经商的农村流动人口.细分为两类,第一类为农民工的后代,第二类为出生并生长在城市,但无城市户口,身份为农民的新生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与其父辈相比,无论在个人特征、进城目的、未来期望还是社会融入度等方面都有本质区别.第二代新生代农民工多数接受了更高更好的文化教育,有相对较高的教育水平,较高的教育水平造就了他们更高的物质和精神享受需求,也使他们对职业的期望标准更高,同时,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也使他们的吃苦耐劳精神有所退化,工作忍耐力有所降低.

新生代农民工已成为近几年来备受社会公众关注的一个特殊群体.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问题是传统农民工问题在新的社会时期表现出的新形式.

二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培训的重要性

2010年,国家农民工常规监测数据和专项调查结果显示:全国新生代农民工总人数为8487万,在农民工中的比例上升至62.5%,已代替传统第一代传统农民工人员成为新的农民工主体.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企业对农民工的要求不断提高,新生代农民工作为过剩经济条件下出来谋生的一代,显得尤为缺乏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就业教育培训成为缓解或解决新生代农民工个人就业期望高与专业技能又相对欠缺的根本矛盾的关键所在.

新生代农民工稳定就业的基本手段是大力开展技能培训.稳定就业是实现新生代农民工真正融入城市生活,成为现代城市一份子这一愿望的根本保证,要提高农民工就业能力就必须全面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的整体素质,尤其是要提高他们职业技能.通过技能培训全面提升自身素质,增强自身就业生存能力不仅是新生代农民工的迫切要求,也是我国全面实现国民素质提升,尽快完成产业升级向新型工业化迈进的重要保证.农民工在我国人口比重中占有很大份额,要实现全面提升国民素质的国家战略,就不能忽视农民工素质的提高.新生代农民工是加快国家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有生力量,只有全面提升广大农民工素质才能有力推进国家建设的全面发展.对农民工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可以从根本上提升他们就业生存能力,实现更好就业,这是提高我国产业竞争力,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现实要求,也是响应国家加快城镇化建设号召,补给城市人口老龄化的需要.

三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培训中的突出问题

近年来,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加大了对进行农民工的就业培训力度,但培训工作仍存在许多现实问题.宏观层面:政府重宏观政策把握,轻微观规划制定.中观层面:高职院校的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培训师资呈现“双师型”教师匮乏和低层次性教学;大多企业出于自身利益考虑,重成本控制,只开展上岗短期培训,轻员工长期发展需求,忽视发展性提升培训.微观层面:新生代农民工个体因为更关注眼下的工作与收益,侧重短期培训,轻职业生涯的长期规划和终身学习.


四高等职业院校在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培训中的策略

社会对技能型人才需求的不断扩张与新生代农民工人数的不断增长间落差的凸显,证实我国职业教育的规模还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要实现新生代农民工合理流动、社会融合,需要政府、学校、企业、农民工个人各司其职、共同努力,大力开展教育培训.

1.宏观层面:政府狠抓政策措施落实,规范考核评价体系,努力促使业培训法规化

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越来越重视,但现实情况是精神众多地方没有真正得到贯彻执行,国家努力推行的加强农民工培训方针政策由于缺乏制度保障而执行无力,致使农民工培训停留在纸面和口头上.当务之急需要各地把已颁布的各项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更需要各级地方政府加强对培训工作的具体规划建设和培训形式研究;国家还要加快进行相关政策法规建设,进一步健全完善配套措施.政府要加大对企业扶持力度,为企业营造宽松、良好的发展环境.采用各类传媒加大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宣传,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使社会各阶层充分认识深入开展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2.中观层面:高职院校要加强“双师”队伍,优化课程体系,加强校企合作,实现订单式培养高职院校是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的重要途径,为增加教育培训效果,各大院校要紧密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各方面条件建设.

第一,高职院校加强“双师”队伍,优化课程体系.高职院校要坚持职业培训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怎么写作为宗旨,将人才培养应用型、师资队伍双师型、专业设置市场型、教学模式实践型等办学优势纳入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中.配置合理的教师资源库,努力造就一支结构合理、业务精湛、专兼结合,适合新生代农民工需要的高素质专业化培训师资队伍.倡导高职教师深入企业一线,了解新生代农民工的需求,在实践中制订教学计划、提升教学技能,增强教学实效性,实现“学做”合一;通过市场调研,动态调整培养内容,优化课程群,打造适合新生代农民工学习需求的培训课程.此外,为满足部分有志农民的创业需求,将“创业教育”纳入到培训内容体系中,通过创业心理品质、创业基本知识和创业必备能力的教育培训,进一步增强农民工的自主发展能力.高职院校除了立足课堂式培训学习外,还应探索多层次、多门类的培训形式.

第二,外联实习企业,加强校企合作,实现订单式培养.高职教育实践性、应用性的办学特征和教育的社会功能,决定了高职院校在承担培训任务时要主动与企业对接,深化校企合作,与企业共同开发培训核心课程和实训教材.根据企业员工培训时间、岗位需求、培训内容等具体情况设定培训计划,共建、共享校内外实训基地.校企合作为新生代农民工技能提升提供实践场所,形成富有特色的培训项目.高职院校要“订单式”培养,为企业新生代农民工提供岗前引导和在岗培训.最终目的是通过校企强强联合,积极为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怎么写作,共同营造“多赢”的局面.

3.微观层面:新生代农民工要转变思想观念,加强自我发展完善,努力提高综合素质

高职院校在制定切合实际的培训方案时,要针对企业需求创新培训方法、手段,要加强对新生代农民工本人就业形势培训,增强新生代农民工参加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新生代农民工本人应及时转变观念,养成自觉学习、终身学习的意识,抓住提升自我的每一次机会,充分利用各级政府提供的各类免费培训和公共怎么写作.通过不懈努力,努力提高自身能力素质,争取获得相应的合格证书、技能资质证明等,提高与用工企业薪酬谈判的筹码,以实现更高层生活的追求.

总之,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是一项循序渐进的系统工程.高职院校只有针对当前社会形势及农民工内在需求,不断调整和完善培训体系,配以各方共同努力,使高职院校的教育培训真正取得实效,让新生代农民工迅速成长为适应产业转型升级要求的高素质产业工人,实现新生代农民的社会合理流动和城市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