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教师师德内化机制建设的

点赞:5180 浏览:17389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1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文章在对青年教师师德内化机制建立的必要性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青年教师师德内化机制建立的建设性意见,例如营造尊师重道的校园氛围,关心教师成长,加强师德理论与实践教育等,通过制度建设和载体运用,增强青年教师从业的责任感、荣誉感和幸福感,从而自觉将师德师范内化为自身的行为准则.

[关 键 词]青年教师师德内化

[作者简介]岳强(1978-),女,吉林吉林人,东北电力大学社会科学学院,讲师,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吉林吉林132012)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3)08-0074-02

内化指个体将“外显知识”转化为“内隐知识”的过程.青年教师师德的内化是指青年教师通过教书育人的职业活动,在校园环境中逐步形成对师德规范的自觉认同,激发起师德情感,形成师德意志,最终使师德成为教师的自觉意识的过程.青年教师是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事业发展的生力军,在目前形势下,如何加强对青年教师的教育和培养,使他们成为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骨干力量已成为各级各类学校发展中面临的重要课题.在当前的青年教师师德建设工作中,不仅要注重外部约束机制的建立,更应侧重对师德内化机制的研究,通过制度建设、活动的开展为青年教师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从而增强青年教师的责任感、使命感、幸福感和荣誉感,努力使青年教师将遵守师德师范内化为自觉的行动.

一、建立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内化机制的必要性分析

(一)师德优化的根本在于师德的内化

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指出,内因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师德作为教师从业的道德规范,只有被教师所认同,才能内化为自觉的道德要求.因此,在青年教师师德建设工作中,一方面要加强外部制约机制的建设,但更重要的还是应加强师德内化机制的研究,从而进一步增强外部制约机制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内外结合全方位的努力来促进师德建设.

(二)教师职业具有特殊性

教师职业的特殊性造就了教师职业道德的特殊性.教书育人是教师职业中的应有之意,这就决定了教师的德不仅具有其他职业道德规范的共同特点,即作为对从业者从业行为进行约束的规范,保证从业行为被限定在法律和行业规范允许的范围内,同时教师的道德还是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所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在这样的前提下,只有教师真正理解并认同本行业的职业道德规范,将其内化为自己的内心感受,才能使自身工作中的德育部分得到真正地落实,才能使教育教学效果充分实现,而这些仅仅靠外部的约束力量是不可能达到的.

二、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内化机制建立的设想

(一)营造尊师重道的校园氛围是师德内化的前提条件

1.学校要充分尊重教师的权利.教师作为高等教育的主导因素应受到充分的尊重.首先,高校对于国家、省市相关部门及高校自身关于教师权利、待遇等方面的政策要落到实处.其次,高校领导要做尊重教师的表率.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殿堂,在塔中知识理应受到尊重.高校领导的身份是高校的管理者,是怎么写作于教师和广大学生的公仆,决不能成为高高在上的官僚.如果高校的领导不尊重教师,仅仅将教师视为发号施令的对象,那将是教育的悲哀.教师是育人者,尊重学生是教师应恪守的道德规范之一,而尊重教师则是师德存在的前提.拥有爱才能给予爱,同样道理,被尊重才能给予尊重.青年教师刚刚登上讲台,对教育事业处于认识和适应期,对未来抱有无限的憧憬,在这一关键时期,能否得到尊重将影响他们的教育观,进而影响高等教育的未来.

2.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强化尊师内容.学生对教师的尊重是教育效果实现的一个重要前提.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贯彻尊师的内容,引导学生尊重教师,从而促进教师油然而生对学生的挚爱和对教育的责任,将师德要求内化为教书育人的实际行动.高校中,校园文化是大学精神的重要载体,大学生校园文化活动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途径,在师德建设中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活动的重要作用.一方面,注重硬环境的建设.高校要在校园规划布局过程中,充分考虑到师德建设的内容,在建筑设计和景观布局上体现尊师的意蕴.在教学楼环境的布置上,要渗透尊师的内容,使学生身在其中,自然而然体会到师德的高尚、师爱的伟大,油然而生对教师的敬意,同时也能够使教师时时体会责任的重大.另一方面,加强软环境的营造.在日常校园文化活动中加强对师德典型的宣传;开展师生共同参加的科技活动、文化活动,在教学相长的过程中增进师生感情;利用教师节等特殊节日开展尊师感恩活动等.校园文化活动中强化尊师内容要形成长效机制,而不能心血来潮,应一时只需.例如,可以每年设立将9月设为尊师活动月,抓住教师节的契机开展活动,营造大学校园中的尊师氛围.

(二)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是师德内化的核心内容

1.落实导师制.导师制,即为刚刚走上教学岗位的青年教师配备思想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作为导师,在教学、科研方面给予帮助和指导.青年教师虽已走上工作岗位,获得了教师的称谓,但从初入教学科研之门的意义上来讲,他们还是学生,需要导师的引领和帮助,以便尽快完成角色转变.导师制的施行不应流于形式,要明确责任,有目标、有计划.导师要根据青年教师个人的具体情况,与之共同制订教学科研计划,并由院系对相应的落实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导师制的建立,能够增强青年教师的归属感,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我,并形成事业有目标,发展有人助的良好局面.事业发展问题是青年教师所面临的最关键最紧迫的问题,由此入手开展师德建设工作,一方面可以发挥师德优秀的老教师的示范作用,另一方面可以使青年教师尽快适应教师角色,形成爱岗乐业的积极态度.一旦教师职业成为青年教师事业的起点和增长点,他们一定会更加珍惜教师的称号,从而自觉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2.充分利用职业生涯规划管理这一有效载体.近些年随着高等教育向大众化的发展,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因此各高校非常重视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并开设了相应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但对于作为教育主导者的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与管理却很少有人问津.事实上,教师的职业生涯同样需要规划,尤其是青年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管理同样是他们职业发展的重要环节.因此,从青年教师事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入手,将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充分利用职业生涯管理这一科学有效的载体帮助青年教师在发展问题上答疑解惑.在高校青年教师的职业生涯管理工作中,就青年教师自身而言,在科学的自我评估的基础上努力做好自我生涯规划,是自身发展的关键环节.然而要真正实现职业生涯的成功,还要充分了解组织的发展目标与发展规划.教师的职业生涯管理的具体实施权力应下放到院系,院系要结合学校发展规划制定院系的发展规划,并将学校和院系的长期及近期发展目标告知青年教师,使教师能够很好地将自身的发展目标和单位的发展目标结合在一起,从而科学地制定自己的教学、科研及深造的目标和计划,同时院系要根据实际情况相应给予指导和帮助,并尽可能为期发展提供有利条件,以推动青年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顺利实施.

青年教师师德内化机制建设的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青年教师的论文范文文献 大学生适用: 大学毕业论文、专科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9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发展才是硬道理.当青年教师身处事业有目标、发展有人助的环境时,就会加倍珍视教师职业在自己一生中的重要作用,并且充分认识到成为一名师德优秀的教师与自身利益、自身长远发展是休戚相关的,从而促进师德的内化.

3.积极帮助青年教师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在人的一生中,每个年龄段都会面临不同的问题.对于高校青年教师,一方面面临事业发展的问题,另一方面还面临着恋爱、婚姻、生育子女、照顾老人等问题.高校在青年教师的师德建设工作中应充分认识到青年教师所面临的生活上的实际困难,并抓住主要矛盾,对青年教师的生活多多给予关注和关心,在他们遇到困难的时候及时地、真诚地给予帮助.青年教师刚刚走上工作岗位,处于对职业适应和认识的关键时期,当他们遇到困难时如果能够得到真诚的帮助,必定会极大地增强其归属感,从而使他们树立起主人翁责任感,在被关怀中充分体验作为一名教师的光荣.

(三)加强师德理论与实践教育是师德内化的必要环节

1.加强师德理论的学习.早在20世纪初,列宁就在《怎么办?》一书中提出:“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主义的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由此可见,在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工作中,从他们步入教师队伍起,首先就必须进行师德理论教育,这将是师德内化的基本理论前提.岗前培训可以说是一个很好的集中进行理论培训的契机,学习的内容不仅包括教育法律法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还应包括马列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关理论及教育学、心理学的相关知识,从而为依法执教、科学执教提供必要的理论准备.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可以以政治理论学习、党团活动、教研活动等为载体,结合教育教学的实践活动,针对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深入研讨.比起岗前培训,阶段性理论学习显得更为重要.因为青年教师刚刚走上教师岗位,对教育的理解还不很深入,而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经验的积累后再进行理论学习,则能够在更高的层次上理解实践、指导实践.

2.发挥师德典型的示范作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高等学校是知识深、学历高的青年才俊们聚集的地方,他们充满着对未来的憧憬,具有较高的觉悟,因此榜样示范的教育方式更容易为他们所接受.在师德教育工作中,可以通过发挥师德典型的示范力量教育和感染青年教师,促进其道德情感的升华.高校相关部门要及时将师德高尚的优秀教师的事迹进行宣传并组织学习.师德学习的榜样可以是省内外乃至国内外的先进人物的典型事迹,同样也要有身边的模范人物.师德的模范人物也是来自现实生活,是普通人中的一员,在宣传学习的过程中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在弘扬高尚师德的同时,也要让学习者看到模范们平凡的另一面,如果一味拔高,将学习的榜样完美化,变成高不可攀的梦想,那么榜样示范的力量将会大打折扣.

3.开展师德问题研讨.高校青年教师学历高、知识面广、思维比较活跃,在师德教育过程中采取研讨的方式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研讨需要首先选择师德方面出现的典型显现和暴露的典型,针对具体问题组织青年教师进行研讨,深入剖析和挖掘问题产生的原因,剖析问题的实质,解释行为的危害性,以促进青年教师的深入思考,从而增强他们对师德规范的理性认同.

[参考文献]

[1]田桂平.高校教师师德内化问题及对策研究[J].思想道德教育,2008(2).

[2]傅之平,吴明永.新时期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机制探析[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1).

[3]禹旭才.师德教育:化师道为德行[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