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育伴行高考

点赞:27034 浏览:128694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05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一、高三心育导师制的提出

国内外心育实践研究表明,心育不仅是一种教育方法和技术,还是一种重要的教育理念.各国通过心育实践,已经探索出了多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如,我国有教育辅导式、四结合式、五结合式、六结合式、系统式等,国外则有发展性辅导式、辅导—目的性行为式、辅导—心理教育式、辅导—全员怎么写作式等[1].近几年,国内已有一些高中,如南京市第一中学、深圳中学、北京八十中等学校进行了导师制的有效探索.

心育伴行高考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班主任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函授毕业论文、自考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4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笔者所在学校曾经通过《普通高中课改形势下的导师制探索》这一课题试行了一种“完全导师制”,导师对学生完全“承包”,给学生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这一实践虽只是在小范围内试行,但积累了较丰富的心育经验.

对照高中三个年级学生的心理状况可以发现,高三学生背负着较重的心理压力,尤其在家长期待的目光中,在社会“金榜题名”光环的渲染中,更易表现出紧张、焦虑、抑郁等症状,有的甚至出现严重的心理障碍[2].因此,为了帮助高三学子积极应对紧张的高三学习生活,形成良好的考前心态,保持健康的体魄和积极的心理素质,并顺利度过“高考”这一人生重要关口,学校进行了高三心育导师制的实践探索.

二、高三心育导师制的实施

(一)导师的遴选与工作机制

心育导师制在高三年级全面展开,要求师生全部参与.由于学校教师全部通过了广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C证培训,许多老师还取得了心理健康教育B级证书,完全能担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所以,学校决定由学生自主选择一名自己喜欢的科任老师担任自己的心育导师.然后,根据班额(高三年级每班约为50位学生)每班设6位导师(含班主任),每位导师负责所教班级的十三四名学生(一般每位心育老师任教两个班级).

1.导师的主要职能

导师负责跟踪该生各个阶段学习、心理及成长情况,其辅导内容不仅注重学习心理教育,更重视学习焦虑情绪调节、考前心理调适等.这意味着导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情况,更要维护学生心理健康,帮助学生在应对高考挑战的过程中得到成长,从而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开发学生心理潜能.心育导师的工作包括以下内容:

(1)计划:参照高三年级学年工作计划制定心育辅导计划,并以各班班主任为组长,根据本班实际作相应的调整.

(2)行动:以座谈会和谈话的形式与学生交流,师生相互了解,明确全年的学习和生活安排,并共同制定学习辅导计划.

(3)观察:记录心育过程,开展师生思想汇报、学生的主题活动报告,再根据学生各阶段的表现等进行观察和分析.

(4)反思:整理和收集资料,对辅导计划进行反思,及时总结,按需要调整或改进实施方案.

2.辅导时间安排

心育辅导的常规时间一般安排在每天下午最后一节活动课和晚修时间(每名老师每周每班辅导不少于两节课).此外,每个月考试后,各班班主任要召集心育导师开展座谈交流,就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开展集体“会诊”.同时,协同学校专任心理老师对存在较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跟踪辅导.

(二)不同时期的心育要点


根据高三学生在不同阶段学习生活的心理特点,学校心育工作采取不同的辅导对策.

第一阶段:心理压力突发期(8月)

这一阶段,学生刚进入高三,课业负担加重,家长、老师的期待等诸多因素让不少学生产生了心理压力.这一阶段,心育团队发现学生普遍出现紧张、焦虑、压抑、郁闷、烦躁不安等不良情绪.对此,心育团队运用多种辅导方法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如关心体贴、及时鼓励、稳定“军心”等,帮助学生树立自信,稳定情绪.

第二时期:心理压力发展期(9月——12月左右)

经过一个月的磨合,大部分学生逐渐适应了高三的学习生活,原来紧张的心理压力得到舒缓与减弱,有的学生的心理压力甚至完全消失了.这个时期,心育团队开展了多种主题辅导活动,如通过畅谈理想和目标的“一个也不放弃,一个也不能少”的师生交流会,“备战高考,你准备好了吗”主题班会,“我是高三学生,屏住气,做到最好”主题活动等,使学生保有适度的心理压力.

第三时期:心理压力增长期(1月——2月左右)

心理压力增长期,是指市级第一次模拟考试临近期.这段时间,一些心理比较脆弱的同学会产生失眠、焦虑不安等问题.期间,心育导师因人而异,通常采用大事化小的方法,开展减压辅导.如一位原本学业优秀的同学,突然出现上课开小差、打瞌睡的情况,成绩有所下降.导师通过多次谈心,了解到该生失常表现源于考试焦虑,之后经个别心理辅导,逐步化解了他对考试的过度关注,失眠和焦虑状态也逐渐得以缓解.

第四时期:心理压力疲劳期(3月——4月左右)

这个时期,学生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了高考上.但由于家长的殷切期望,学生自身成绩的变化,往往会让他们焦躁不安.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一时期是最难熬的.在这个心理压力疲劳的特殊时期,心育导师要坚持细心观察、亲密交谈、不断鼓励的工作原则,引导学生把心理压力转化为学习动力.心育团队以导师为小组开展“吹气球”“两人三条腿”“同舟共济”等团队心理减压活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学生的心理压力.

第五时期:心理压力激化、转化期(5月——6月左右)

第二次市级模拟考试以后,距高考仅有一个多月的时间,这意味着备考工作已经进入了冲刺阶段,学生逐渐感到身心疲惫.要在这个阶段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促使学生以最佳状态进入冲刺阶段,完全有赖于导师的激励作用.此时,心育导师可以重新布置教室环境,张贴有针对性的名人名言,并要求学生书写最激励人心的话或座右铭,把带有学生签名的班级口号放置在教室的醒目位置,让学生感受到积极上进的氛围,激活迎接高考的动力和勇气.在高考前的一个星期,导师可把自己对学生的期望与祝福通过语言、书信、板书告诉每一个同学:“你是最棒的!”“你有巨大潜力!”高考当天,导师可在学生走进考场之前,给予一句诚挚的祝福、一声温情的叮咛以及一个温暖的拥抱,让学生在一刹那间感受到导师一年来的关爱,从而激发内心对成功的渴望.

一年来,全体心育导师始终热情投入于“心育伴行高考”的心育实践当中.心育工作促成了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得高考成绩振奋人心,频频刷新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