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在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中的应用

点赞:19328 浏览:83717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30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通过积极心理学在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中的应用,从“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出发,教授学生具有积极的态度,用赏识的眼光看待学生,注重挖掘学生自身潜在的积极因素;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实施正向引导,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养成积极的情绪、良好的人格特质,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 键 词:积极心理学;中职;德育课;应用;

国家高度重视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当前德育课和专业课程一样,是中职学校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之一.中职学校开展德育课的意义在于在学生思想发育阶段培育学生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培养其具备良好的人格品质;心理学与德育之间有着不能割舍的关系,心理学是德育教学的基础,德育思想的发展要靠心理学的制约,心理活动的方向又受思想活动的制约,二者相互制约,相互辅佐,相互借鉴,德育的发展离不开心理学,心理学的发展也离不开德育.

而积极心理学是目前心理学领域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它主要强调以人的的积极的品质来面对世界[1].其研究重点主要放在人的积极品质、美德和善端方面,其内在主旨是正确看待成功与失败,强调用一种积极的、开放的、欣赏性的眼光去看待别人,注重人的美德、品质与积极的情绪,致力于帮助人们养成积极的情绪体验、积极的认知过程、积极的品格的养成等一系列心理行为现象,提倡用积极的心态激发人的积极情绪,帮助人们快乐,引导人们走向成功,最终达到幸福的彼岸[3].

积极心理学在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中的应用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积极心理学的论文范文素材 大学生适用: 专科论文、硕士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0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一、积极心理学与德育课之间的关系

中职学校的德育课教学活动始终将人文关怀的理念注入其中,从理论到实践,从内容到实质,都以学生为重点,关心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文化和社会的全面和谐;而积极心理学刚好契合了德育课人文关怀的理念,它为德育课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心理支持、思想保证、文化条件和舆论环境.同时积极心理学还可以促进德育课中个体性功能的完善和发挥,通过个体层面去增强个体情感积极体验和塑造积极的人格特质,从而促进个体整体的和谐,提升个体整体的幸福感,因此积极心理学可以存进德育课中个体性功能的发挥,两者内在间存在着一定的契合关系.

当今社会,提升幸福感变成了大家一贯要追求的终极目标之一.而相关研究认为德育课是培养学生拥有幸福感的基础,幸福感又可以促进学生培养良好的品德、高尚的情操,使学生拥有对人生和未来充满信心.积极心理学的应用就是为了让人们在心理上感受到幸福,理解并且帮助他们获得幸福,同时通过各种途径感知幸福.由上述关系可知,幸福感是积极心理学和德育学之间的桥梁,关注个体幸福感就是要将上述两者有效地联系起来.

二、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国家和社会都非常重视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不断加强对学生德育课的教学力度,对德育课的重视程度逐渐增加,但目前,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仍然存在部分学校及老师教学单纯以灌输为主,忽略学生积极主动地去获取知识,忽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体验和积极潜能的开发,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差,“厌学”情绪严重,最终为了应付考试被动的接受相关知识.

三、积极心理学在中职学校德育学教学中的应用

中职学校的学生大多学习成绩较差,其在校学习时间短,其目的主要是为了学习掌握某种专项技能,学习态度相对较懒散、缺乏学习的主动性,部分学生分道德品质欠佳.为此,作为中职学校德育教师,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良好人格和道德品质?本人尝试将积极心理学的理念融入德育课教学的过程中,充分挖掘学生固有的潜在的正能量,促进学生的发展,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积极性,课堂教学效率也得到了提升.

(一)创造机会,体验取得成功的幸福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有一种自我实现、获取承认、取得成功的愿望和需要,成功和失败在学生的心理上会引起不同的情绪.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结合着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将学生分成几个组,让学生参与课前备课活动和课中探究学习中,同时每节课让学生自己评出最好的小组并给予奖励.通过学生自己收集有关资料,发动每个学生,积极参与通过参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对每个参与者给予肯定,这不仅消除教学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些单调感、厌烦感,而且还减少学生学习的消极情绪体验,让学生在参与中增强了信心,体验到成功的幸福.

(二)表扬鼓励,感受被认可的幸福

积极心理学认为:鼓励是表达对学生的信心,激励学生去尝试、学习和行动.本人在教学中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不同的表扬和鼓励.如对于胆小不敢回答问题的学生,回答完问题后,我会说“回答的真好,希望下次你还能回答问题”.而且我还会经常把我的表扬留便条在作业本中.通过这些表扬和鼓励建立了积极的师生关系,帮助学生树立信心,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感受到被认可的幸福.

(三)适当批评,体会被关注的幸福

批评是老师对学生的不恰当思想和言行给予的否定的评价.俗话说“忠言逆耳利于行”.老师怎样才能把“逆耳”的“忠言”变得顺耳,使“苦口”的“良药”变甜,从而达到效果呢?在对待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时,我们不能劈头盖脸就是一番痛批,这无疑会对学生的心理造成很大的伤害,有可能会造成学生故意顶嘴,或消极抵触的学习,而一味地批评最终会让学生越来越听不进教师的话.我们批评学生首先要以尊重和爱护学生的自尊心为前提,选择恰当的场合和时机,运用恰当的方式,多肯定,少否定;用赞扬代替批评,巧妙地指出“美中不足”,既可以让学生知道哪里错了,又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还暗含了对他的理解和期望,起到激励学生的作用,增加他们对政治课学习的信心.如在课上有些学生自控力差,上课用手机上网聊、发微信等,对于这种学生,我会说:“利用上网掌握知识是很好的,但是要注意时间那就更好了”.面对这样的批评建议,学生们总是愉快地接受并努力地纠正.

综上所述,将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应用到中职学校学生的德育教学实践中,可以用积极的态度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实施正向引导,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养成积极的情绪、良好的人格特质、全面的人格,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