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俄苏霍姆林斯基现状

点赞:3602 浏览:10729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1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苏霍姆林斯基是中国教育界最熟悉的人物之一.在苏氏去世42年后的今天,在他的故乡乌克兰和俄罗斯,这位伟大的教育家是否仍享有较高的知名度?乌克兰和俄罗斯的学者从苏霍姆林斯基去世至今对他的研究状况如何?人们以怎样的方式纪念他?本文将根据全乌苏霍姆林斯基研究会、苏氏的女儿苏霍姆林斯卡娅的介绍及网络资源等多方面资料来回答上述几个问题.


关 键 词:苏霍姆林斯基;乌克兰;俄罗斯;研究现状

中图分类号:G5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9094(2013)01-0033-05

瓦·亚·苏霍姆林斯基是中国广大教育者最熟悉的人物之一.据中国知网学术文献搜索显示,题目中含有“苏霍姆林斯基”的论文有8141篇之多[1](题目中涉及“杜威”的论文数量是6022篇[2]).中国教师读苏霍姆林斯基、中国学者研究苏霍姆林斯基、不少苏霍姆林斯基的追随者还在办中国的帕夫雷什学校.那么,在苏氏去世42年后的今天,在他的故乡乌克兰和俄罗斯,这位伟大的教育家是否仍享有较高的知名度?乌克兰和俄罗斯的学者对他的研究状况如何?人们以怎样的方式纪念他?

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回答上述问题:一、以互联网搜索结果来比较苏霍姆林斯基在乌克兰、俄罗斯与中国的受欢迎程度;二、根据乌克兰苏霍姆林斯基研究会提供的数据等分析乌克兰、俄罗斯研究苏霍姆林斯基的现状;三、根据乌克兰苏霍姆林斯基研究会提供的信息和网络信息了解乌克兰近年来举行的纪念苏霍姆林斯基的活动.

一、苏霍姆林斯基在哪里最受关注?

(一)中、乌、俄三地对苏霍姆林斯基的关注度

在中国搜索引擎百度上输入“苏霍姆林斯基”,找到相关结果约2,920,000个(2012年10月26日);同日,在俄罗斯搜索引擎Yandex上输入“苏霍姆林斯基”的俄文拼写“Сухомлинский”,找到相关结果约794,000个;同日,在乌克兰搜索引擎META上输入“苏霍姆林斯基”的乌克兰文拼写“Сухомлинський”,找到相关结果约41,100个.以上数据显示,苏霍姆林斯基在百度的相关结果约为Yandex的四倍.由此可见,苏霍姆林斯基在中国的被关注度高于在独联体国家的被关注度.①

在全球性搜索引擎谷歌(Google)上分别输入“苏霍姆林斯基”的中文、俄文、乌克兰文、英文,找到相关结果数量分别约为3,110,000、372,000、195,000、6,820(2012年10月26日).由此可见,对苏霍姆林斯基的关注程度在中国最高,俄罗斯、乌克兰等独联体国家次之,其他英语国家对其关注度较低.

尽管各搜索引擎得到的结果数量并不精确,且每天显示的数量略有差异.但据笔者在不同时间的数次搜索显示,无论以“百度-Yandex-META”搜索,还是谷歌搜索,中文搜索“苏霍姆林斯基”比俄语搜索得到的结果都多出数倍.由此可见,中国大众对苏霍姆林斯基的关注程度远高于俄罗斯、乌克兰等独联体国家.

(二)其他国家(地区)对苏霍姆林斯基的关注度

苏霍姆林斯基在全世界众多国家和地区都享有一定的知名度,其著作先后被翻译成53种文字,各种著作总印数约1500万册.[3]

在全球用户可自由编辑的网络百科维基百科上可以检索到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2012年10月26日搜索结果显示,在苏霍姆林斯基的页面上除乌克兰语、俄语、英语、中文外,也有用白俄罗斯语、立陶宛语、日语、越南语和印度的泰米尔语编辑的内容,尽管后几种语言显示的编辑内容较少.由此可知,苏霍姆林斯基在除独联体国家、中国以外的日本、印度等国也具有一定的知名度.

二、乌、俄苏霍姆林斯基研究的三个阶段

苏霍姆林斯基生于1918年,逝世于1970年.自1970年至今,苏联和俄罗斯、乌克兰的学者对苏霍姆林斯基的研究从没有间断.他们的研究工作大致可以分成三个阶段.跌宕起伏的第一阶段:自1970年苏氏去世至1991年苏联解体;乌、俄研究并行的第二阶段:自1992年苏联解体后至2000年;面向世界的第三阶段:2001年至今.

在苏氏诞辰70周年、逝世20周年、诞辰80和90周年,即1988年、1990年、1998年、2008年四年中出现了大量有关苏氏生平的回忆性作品和相对较多的教育学学术性论文.就教育学学术性论文而言,在副博士阶段以苏霍姆林斯基为选题的数目尚有一些,但到博士阶段数量就相对少了许多.

(一)跌宕起伏的第一阶段:1970年—1991年

从苏氏去世至苏联解体这20年的时间里,学术界对这位教育家的看法经历了一些转变.苏霍姆林斯基在距离自己52岁生日还有26天的时候不幸去世,时任苏联教育科学院院长要求在苏氏葬礼上发言的院士只说“他是位出色的教师,有理想的校长,卫国战争中保卫祖国的勇士,一位好父亲”,“无论如何也不能说他是一位教育理论家,不可说他是位道德论述的作家”.[4]当时在苏联教育科学院中、在苏共高层,人们已把苏霍姆林斯基视为异己.在《教师报》上有人批评他是“抽象的人道主义者”.这样的争论在苏氏去世之后持续了约十年的时间.

在各种争议存在的同时,对于苏氏的英年早逝,《共青团真理报》《消息报》《教师报》《乌克兰真理报》等苏联的各大主要媒体发布了悼词.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相关部门研究决定出版苏霍姆林斯基八卷本的选集.选集出版编委会负责人乌克兰苏共教育学院士解伟林(Дзеверин)在前言《优秀的苏联教育家》中称苏霍姆林斯基是“马卡连柯思想上志同道合的人和追随者”,马卡连柯的名字在这篇文章里竟出现了27次之多,甚至使人怀疑这篇文章究竟是在纪念哪位教育家.1979年至1981年间,苏联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了三卷本的苏霍姆林斯基选集.在这次的前言《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学遗产》中没有过多的激进的意识形态化表达,而是给予了苏霍姆林斯基与沙茨基等苏联教育家同等的地位.在苏氏去世后的第一阶段,苏联学界对苏霍姆林斯基的评价经历了跌宕起伏的过程.就全乌苏霍姆林斯基研究会所提供的部分资料来看,在这一阶段苏联学界对苏氏的态度经历了从批判和争论到肯定与赞扬的转变,最后将其视为与卢那察尔斯基、克鲁普斯卡娅、马卡连柯等齐名的教育家.

(二)乌、俄研究并行的第二阶段:1992年—2000年

在这一阶段,有两个关键年份对苏氏教育学遗产的研究与应用影响极大,分别是1993年和1998年.这两个峰值分别与全乌苏霍姆林斯基研究会的成立和苏氏诞辰80周年纪念有关.

在乌克兰,对于苏霍姆林斯基的研究有了新的教育历史学的研究倾向.但总体来看,对苏氏的研究并没有成为一个更加热门的专题.曾任职乌克兰教育部副部长的著名学者萨芙琴科院士是最关心苏氏的学者之一,先后发表了42篇分析苏氏的评论文章.她后来成为90年代初成立的全乌苏霍姆林斯基研究会的会长.她领导的研究会对苏霍姆林斯基研究的开展起到了重大推动作用.该研究会不仅将乌克兰所有学习、研究苏氏的教师、学者联合起来,还为全世界的苏霍姆林斯基追随者提供了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更加可贵的是,该协会每年举办的年会主题密切关注教育面临的热点话题,从而使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成为真正的活的教育学,成为能与时俱进、解决当代教育问题的财富.关于研究会对苏氏的著作、苏氏的生平和研究苏氏的文学统计等做的大量工作,将在下一部分重点介绍.

在俄罗斯,推动苏霍姆林斯基研究发展的重要组织是以奥伦堡为中心的乌拉尔苏霍姆林斯基追随者协会.该协会会长伦达克女士(В·Г·Рындак)是苏霍姆林斯基的学生.她在奥伦堡师范大学建立自己的学术流派,研究实践中的教育问题,低年级学生的道德精神培养问题、家庭教育、教学法、社会问题和尊重个性是伦达克最关注的问题.而学派最大的特色正是源于苏霍姆林斯基的创造性发展理论,伦达克致力于将其应用到教育环境当中去.她发表的文章包括《苏霍姆林斯基的课》[5]《苏霍姆林斯基老师:晨课》[6]等.

此外,俄罗斯积极研究苏氏的学者还包括俄罗斯教育学博士,教授,国际教育科学院院士,苏霍姆林斯基奖获得者穆新(М.И.Мухин).他的教育学博士论文答辩题目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经验中人道主义传统的发展》(1995年).他在这一时期的研究有:《学生的自我意识发展:(苏霍姆林斯基工作经验中的)专题课》[7]《苏霍姆林斯基的智力教育》[8]《苏霍姆林斯基的个性全面发展教育》[9]等.俄罗斯作家协会通讯院士,教育学博士鲍古斯拉夫斯基(М.В.Богуславский)在苏氏诞辰70周年和90周年之际也在俄罗斯教育类期刊上发表了纪念文章.

乌、俄苏霍姆林斯基现状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教育学的论文范文素材 大学生适用: 专科毕业论文、学校学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8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三)面向世界的第三阶段:2001年至今

最近不到十年的时间里,无论是苏氏教育学遗产研究与应用的文章数量,还是苏氏研讨会的次数都急剧增加.此外,每一年都有一定数量的回忆性文章发表②.伦达克、鲍古斯拉夫斯基等学者在这一时期也陆续发表了作品.例如,伦达克2011年在乌克兰教育评论期刊上发表了《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学遗产中培养小学生对世界的尊重态度》[10];鲍古斯拉夫斯基在《人民教育》上发表了《瓦西里·亚历山德罗维奇·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的目的和意义》[11].

这一时期的研究特点是国际学术会议交流使各国研究者有了更加国际化的视野.各国学者到乌克兰参加国际苏霍姆林斯基年会、参观帕夫雷什中学,各式各样的交流活动使外国人有机会近距离接触这位伟大的教育家的故土,同时也让乌克兰人了解了苏氏在全世界的影响.

作为苏氏的女儿,俄罗斯科学院院士、世界苏氏研究会副主席苏霍姆林斯卡娅为苏氏思想体系的整理和传播做出了极大努力.她将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传播到国外,尤其和中国研究苏氏的学者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和稳定的联系.在中国举办的多次国际苏霍姆林斯基研讨会都邀请了包括苏霍姆林斯卡娅在内的乌克兰友人参加.中国教育工作者办的帕夫雷什式学校也令乌克兰朋友刮目相看.在与中国学者交流以前,苏霍姆林斯卡娅并不了解苏氏在中国的受欢迎程度,当她得知苏霍姆林斯基在中国教师、学者心目中的地位时感到十分欣慰.有的乌克兰学者在中国之行之后在网络上表达了《为什么苏霍姆林斯基体系在中国而不是在我们这里被运用着》的思考,并向乌克兰其他关心教育的人介绍了苏霍姆林斯基在中国被学习和敬仰的情况.[12]中国的苏霍姆林斯基研究热潮在一定程度上也对乌克兰学界产生了影响.

三、全乌苏霍姆林斯基研究会

苏联解体后成立于乌克兰的全乌苏霍姆林斯基研究会是乌克兰,乃至全世界苏霍姆林斯基追随者的基地和家园.该研究会对苏氏的著作、苏氏的生平和研究苏氏的文学统计等作了大量工作.

(一)全乌苏霍姆林斯基研究会的成立与工作

苏霍姆林斯基的夫人、助手、教育工作者安娜·伊凡诺夫娜·苏霍姆林斯卡娅在苏氏去世之后编纂了四册的图书索引《瓦·亚·苏霍姆林斯基生平著作目录》.苏联解体后,乌克兰在1991年即成立了全乌苏霍姆林斯基研究会,由威望很高的乌克兰教育科学院院士阿·雅·萨芙琴科(А·Я·Савченко)女士担任会长一职.该协会集合了乌克兰各地热心研究苏氏思想的学者.

自1993年起,该研究会每年举办一次“苏霍姆林斯基与当代”全乌教师研讨会,每年选择一个切合时代特点的主题.曾经讨论过的主题包括:儿童生态学、个性与环境、个性培养中的自由与责任感问题、学校与师范教育的文化学转变、教师的个性等等.[13]

此外,研究会每五年在苏氏的家乡——基洛沃格勒举办一届国际年会.参与国际年会的教师、学者来自乌克兰、俄罗斯、波兰、白俄罗斯、中国等国家.我国学者肖甦作为第一位来自中国的学者参与了该协会于1998年组织的第二届年会.此后每届都有中国学者或教育工作者参加国际年会.参加研讨会的还有来自以德国兰河畔马尔堡市为中心的苏霍姆林斯基协会、以俄罗斯奥伦堡为中心的乌拉尔苏霍姆林斯基追随者协会的代表.其中乌拉尔苏霍姆林斯基追随者协会的主席是苏氏的学生、教育学博士伦达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