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感恩教育存在的问题与

点赞:28046 浏览:130424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2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比如,父母的养育之恩,老师的教育之恩,同学朋友的帮助之恩,社会的关爱之恩等等.这些感恩的传统需要我们平时的教育与熏陶,需要从小就在潜移默化中养成.因为一个经常怀着感恩之心的人,心地坦荡,胸怀宽阔,会自觉自愿地给人以帮助,助人为乐.由此可见,感恩教育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课.

学生感恩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感恩教育的论文范文检索 大学生适用: 高校大学论文、学年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8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学术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1.感恩教育对于中小学生的重要意义

感恩教育无论是对于学生本人,还是对于学校与家庭,对于整个社会都是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的,通过感恩教育不仅可以为社会培养更好的全面发展人才,而且也完全就是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题中之义,这里笔者仅就感恩教育对于学生本人谈几点认识.

1.1通过感恩教育可以引导学生学会感动,发现自我.感动是感恩的基础,只有首先感动于别人为你做的哪怕是极细小的事,你才会在感动之后懂得去感恩.通过引导学生学会感动,可以引起学生对生活中有争议的道德意义实践的讨论和思考,并从中去感受,启发学生的人际意识与社会意识,引导学生学会关心、学会感受.

1.2通过感恩教育可以促使学生懂得感谢,促进学生道德养成.感谢,是一种朴素的情感,亦是一种纯净的品性.也是我们首先要教会孩子的一种生活习惯.让孩子在承蒙周围的人关照与帮助时说一声谢谢,意义却是十分重要的.

1.3通过感恩教育培养学生善于感恩,促进学生情感发育.通过感恩教育可以营造富有生活气息的感恩氛围,渗透情感教育,可以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完善结合起来.可以在情感教育中增加具有生活气息的情境,以知觉、感染、渗透等形式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心理体验和心理对比,使学生在心灵震撼中,在被激发的内心冲突中,自觉地调整道德认识,积淀情感体验.这对如何教会他们去珍惜眼下美好的生活,使他们养成感激暗夜里照亮归途的灯光,感激口渴时亲人递上的一杯热水等良好的道德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2.当前中小学感恩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学校对感恩教育不重视.感恩教育属于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一个学生如果连感恩都不会,那么学校的德育教育是彻底失败的.以当前的情况看,一些学校不重视感恩教育主要表现在:思想认识存在重智育轻德育现象,在课程的设置,活动的开展等方面,一般都未能将德育同智育平等起来,即便设置了思想品德教育课程,也往往流于形式,不能打动学生的内心,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只重分数、成绩,忽视了对孩子的品德、修养方面的引导教育;对学生的评价存在偏差,在现行考试制度的影响下,学校以追求升学率为第一要务,社会评价学校、学校评价教师、教师评价学生,都是以考试成绩、升学率为尺度,而没有真正从思想和实际行动上重视德育工作,也就更谈不上加强学生的感恩教育了.

2.2家长对感恩教育的缺乏认识与实践.当今家长对孩子的行为养成负有很大的责任,任何事情都不愿意让孩子去干,结果养成了孩子什么事都不会干的陋习,更严重是促成了孩子不愿伸手的思维习惯,根本就不具备感恩的意识.比如,在家里大多数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愿意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部分孩子在家里稍不顺心就与父母吵架,只知道无限制地向父母索取,却从不懂得关心父母;一些孩子盲目追风,挑吃捡穿,相互攀比,不懂得体贴父母的艰辛,甚至抱怨父母无能.

在许多学生看来,学习是我的天职,感激父母暂时还没想到.在现实生活中,有不少“小皇帝”心安理得地大把挥霍父母的血汗钱,享受父母细致周到的照顾,偶有一点不如意,就给父母以脸色,甚至以离家出走、相威胁.因此,父母要有自己的尊严,应与孩子保持适当的距离,不要对孩子过分关爱和亲密,让各自都有生存和发展的空间,让亲子之间彼此尊重,这对双方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2.3全社会“感恩意识”的淡化甚至匮乏.自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家庭的收人不断增加,购写力日益增强.由于小学生还没有足够强的区分事物好坏的意识与能力,很容易受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这就使学生的“感恩意识”的淡化与匮乏雪上加霜.

3.推进和加强感恩教育的对策与建议

3.1利用阅读陶冶学生的性情,为感恩教育夯实基础.阅读可以陶冶人的性情,使人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通过阅读,学生与书中的文字与图画互动,感受文中的情感,受到心灵的启发,从而达到教师、家长言行说教无法达到的效果.因此,学校和家长要广开渠道,为学生提供阅读的机会.感恩教育要让学生认识到别人为他付出的一切并非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父母的养育之恩、教师的教导之恩以及朋友的帮助之恩不能不知.

3.2创设各种感恩情境,创新感恩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唤醒学生的感恩意识.唤醒学生的感恩意识是进行感恩教育的重要一环.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感恩教育的情境,如说明情境,体验情境,体谅情境等,让学生自己体会感恩的意义和必要.

比如,对父母讲话态度恭敬,语气亲切;听从父母的教导,不顶嘴,不发脾气;平时出入家庭要和父母打招呼,告诉父母时间、地点,免得亲人挂念;吃饭时要等父母一起吃,好菜要先让父母吃,还要为父母盛饭;记得父母的生日,向父母表示祝贺,并做一件让他们高兴的事;父母不舒服要主动问候,生病时要为他们端水送药;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并尽力帮助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等等.在学校,应该认真履行学生的职责,圆满完成老师交给的各项学习任务.作为社会的一员,享有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分享公共资源,使用公共设施的权利,也有遵守公德,维护社会秩序,爱护公共设施,节约公共资源的义务.

3.3教师、父母要以身作则,引导孩子知恩图报.敏锐捕捉学生日常生活中的道德表现进行随机教育,通过课堂道德教育,了解自身的定位,形成“知恩”的道德共识.要引导学生对自己在社会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的认识及对其重要性有明确的认识;通过课堂上对自身角色定位及成长历程的探讨,让学生认识到别人为他们所付出的一切不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要让他们知道,无论是父母给予他们生命,还是朋友给予友情或者教师教他们的知识和智慧,这一切都是恩情.也就是在“谢谢”中让学生懂得礼貌用语,在“谢谢”中,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综上所述,笔者以为,感恩教育不仅仅是通过教育使一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拥有一颗感恩的心,会用一双感恩的眼睛去审视世间万物,更重要的是,还要培养他们对生活对人生充满希望,从而理智地面对人生旅途中的一切挫折和不幸的意志与毅力.只有拥有了感恩的心,才会懂得如何去珍惜、创造、给予和奉献;只有拥有了感恩的心,各种其他优秀的品德便会在善良、美好的情愫和心灵中应运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