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的就业现状

点赞:15377 浏览:69314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1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对实现全民素质的提升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同时也削弱了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大学生就业问题也逐渐成为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文中通过探究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制约大学生顺利就业的因素,并提出了一些积极可行的应对之策.

大学生就业现状对策从1999年国家提出扩招的政策以来,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迎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新阶段.随之而来的是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虽然国家相继推出了“西部计划”“三支一扶”“教育特岗计划”“大学生村官计划”“大学生入伍学费代偿”“鼓励大学生创业”等一系列鼓励就业政策,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依然严峻,未就业学生人数庞大.特别是近年来的全球性金融危机更加剧了这一状况.2011年我国的高校毕业生超过660万人,教育部公布的初次就业率为77.8%,也就意味着有145万人没有按时就业.而根据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状况和人口结构和分布现壮,这种状况在短时很难改变.

一、大学生就业难产生的原因

1.大学生的教育质量跟不上市场需求

人数的众多必然导致教育质量的下降,总体来说,大学生的含金量在降低.现有的教学资源无法满足学生的自习、实习、实验等需求,且课程体系的陈旧也造成了大学生的教学质量跟不上市场需求.基于这样一种现状,更加纵容了一些学生的懒惰心理,平时上课不认真,学习知识不扎实,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学习的知识与用人单位的要求存在差距.“宽松”的学习环境不能让学生们学有所获呢,这是学生素质下降的学校或社会因素.

2.毕业生就业地区向大中城市集中化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北上广深为代表的沿海和中心城市发展迅速,其经济、文化、教育等的发展远远快于西部地区.提供了许多可以让大学生实现理想抱负的工作岗位和创业机会,而且高薪、高福利、高待遇和更大的发展空间也是相比小城市的优势所在,许多大学生形成了“宁要省城一张床不要老家一套房”的就业误区,造成毕业生就业地区向大中城市集中化的局面.但人才的过多涌入,使大城市的就业市场出现过度饱和,供大于需的现象普遍存在.为了在城市中能有自己的一片天地,“先就业再择业”的思想日渐深入,无形中降低了大学生的价值.

当代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大学生的论文范文数据库 大学生适用: 自考论文、高校大学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3 写作解决问题: 毕业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毕业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3.毕业生期望值居高不下

伴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大学生的期望值却没有与市场形势相吻合.一项调查显示:大学生的理想起薪是4000元以上,所占比重为15%左右;能够选择1500元以下的人只有3%;而大多数的人都选择了1500~2500元.部分大学生对自己刚毕业的薪酬的期望值仍然居高不下.同时通胀因素也推高了应届生的薪酬期望值.但企业所给的薪资标准往往与学生的实际能力、工作价值、工作经验是成正比了,这样造成大学生薪资期望值与实际的落差.其中还有部分学生本着“宁缺勿滥”的想法,第一份工作往往在薪酬、工作地点、发展机会都要求“称心如意”,部分学生有业不就.形成了现在的“公务员热”“考研热”“选调生热”等社会现象,影响大学生的就业率.

4.就业怎么写作体系不完善

高校缺乏有效的就业机制,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体制不完善,其相关课程教师专业水平参差不齐、就业部门工作人员业务能力欠缺.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存在的跨度太大不能贯穿大学生教育全过程,理论课堂教学过多实践教学太少,大班授课突出一对一辅导缺失等课程缺陷和大学生对课程的诉求之间也存在着矛盾也使得课程及教学不能满足大学生的实际需求,导致课程效果下降.同时大学生就业指导部门的行政管理职能比较突出,怎么写作职能欠缺,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质量不高,就业指导课形式单调,没有将就业指导贯穿于大学全过程.


二、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解决方案

1.高校合理定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高校应该根据用人单位反馈的信息,进一步优化和整合课程设置,打破传统的学科课程间壁垒,重新设计和调整各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淡化专业界限,拓宽专业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和专业应变能力,使得人才培养能够与市场需求相匹配.

2.多渠道解决就业问题

高校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必须加大有效信息收集力度,即将毕业生最关心、最需要的用人单位需求信息快速有效地传递给毕业生,这就充分说明与用人单位保持联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当前大学生与用人单位间信息了解不对等,所以相关的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应该定期对市场需求进行调研,了解就业形势与人才需求,调整学生的就业心态,获得更多更有效的就业信息.通过建立校友就业信息资源共享平台,为在校学生提供求职信息.

3.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新科技、新经济、新发展、新机遇、新挑战的需求日益迫切,人们对高素质的人才的渴求愈加急迫.因此,高校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把实践教育、创新能力的培养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努力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质、业务素质、身心素质,强化竞争意识、市场意识和主动就业意识,把他们培养成为知识面广、文理兼通、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合作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4.加强就业准备教育,深化就业指导的内容与形式

通过完善高校就业怎么写作体系,建立职业规划测评系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就业准备水平.在日常管理中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价值观教育,引导他们逐步把个人需要和社会现实协调起来.同时通过建立职业生涯规划工作室、就业心理辅导中心等加快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咨询建设,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融入到校园文化中使得职业规划教育和就业指导贯穿整个大学时代等方式提高职业规划教育的效果.

总之,大学生就业是一个涉及政府、企业、高校、大学生群体自身以及学生家庭的问题.而且是关系到国家发展的民生问题,是影响国家经济健康有序发展,关系社会稳定的大事.必须从高处着眼,宏观规划,相关政府部门应切实承担起引导学生就业的责任,及时发布真实可靠的就业怎么写作信息,规范和监督人才招聘市场的运作保障大学生的利益.教育主管部分与人力资源要保证做好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的对接.高校要注重对大学生的就业心理辅导,制定政策引导大学生进入基层就业,在财政支出上加大对促进就业的倾斜.避免人力资源的浪费.真正让大学生学有所长,学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