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历史教学素质教育强化中学历史教学改革

点赞:22278 浏览:97717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10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当前我们提出的素质教育是与应试教育相对立的,素质教育的内容和任务表明,历史课堂以传授和记忆知识为主要特征的传统教学模式,已完全不适合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的需要,要把传授知识为主要任务,转变到以发展学生的智能主要任务;把以教师或教材作为教学的中心,转变到学生在教学关系上占主体地位;把注重学习的结果,转变到注重学习的过程;把侧重学习的内容,转变到侧重学习的方法.这是教学观念的大转变.从实践上说,则要抓好三个“注重”.

首先,注重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

这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素质教育的主体性原则告诉我们,要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下,广泛地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亲自实践;要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要发展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创造性思维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即要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的基础上,不断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其主体性进一步发展,把被动接受“要我学”转化为主动的“我要学”,实施学生参与式的教学方法.

其次,注重提高学生的全面发展素质.

素质教育的一条重要原则即是整体性原则,有的学者将其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素质教育对象的全体,二是要把素质教育的内容作为一个整体,三是进行多种内容的素质教育必须取向一致,使其协调发展,互相促进.

再次,注重素质教育过程中的能力培养.

培养提高学习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新大纲在历史课教学的目的中,明确提出了知识教育、能力培养、思想教育三大目的任务.全面阐述了历史教学的任务,即知识教育是基础,思想教育是灵魂和导向,能力培养是关键.大纲把能力培养放到中心位置,从五个方面阐明了培养能力的要求.第一,再认和复述重要的历史事实、历史结论和基本线索.第二,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进行分析,认识历史事实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形成正确的历史概念.第三,能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对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第四,对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历史资料进行分析和解释.第五,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理论,对某些现实问题进行正确的思考.这五项能力概括了历史学科能力的整体结构.大纲第一次明确提出“在考查学生历史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并要求高等学校入学考试应以本大纲为依据.这就把能力培养的目的与教学评估联系起来,把能力测试的要求作为学校命题的准则之一.

首先是学会阅读.历史阅读的范围十分广泛,但最基本的是要学会读教材、读相关的史料、图画、图表等.可以从教材入手,历史事件的论述是多方面的,但概括精要,揭示本质,最关键的表述往往只一句或几句话.

第二,学会用范例理论原理去认识和解决同类问题,使知识达到有效迁移.示范性的分析历史问题,向学生敞开教师理解问题的思想和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这是学生学习方法形成的主渠道.

第三,学会讨论.讨论是教会学生学习历史的重要途径.学生参予讨论历史问题,它的益处是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占有材料,展开思维的翅膀,进行争鸣,达到解决问题、深入学习、发展自我的目的.有个老师曾布置了“应该怎样秦始皇的暴政”的问题让学生讨论.这个问题涉及面广,需要充分的分析、综合、比较,课本没有现成答案(只限于结论),但与现实联系密切,同学们热切希望了解这个热点问题.课堂上学生争论激烈、形成两种不同观点,(史学家也有同不看法),但通过舌唇剑,统一了认识.讨论使学生理解了历史的要义,训练了他们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历史辩证法的理论观点,又解决了认识上的一些误区,学会了历史思维,从而达到提高素质水平的目的.也可以进行小范围的讨论训练,如对岳飞、曹操等历史人物的评价,但注意指导学生既要注意具体史实又要和阶段性特征相结合,从而得出客观的、正确的结论.


世界各国为增强综合国力,各国的教育改革都更关注国民素质的提高,关心学校教育,我国正处于社会巨大变迁的历史转折时期,迫切要求培养和塑造出适合时代要求的具有新素质新的精神面貌的一代新人.素质教育的主要对象虽然是年青一代学生,但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对历史教师的要求——教师本身也需要提高整体素质.时代呼唤历史教育工作者必须有所建树,为完成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多做探索,多努力.

注重历史教学素质教育强化中学历史教学改革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素质教育的论文范文数据库 大学生适用: 专升本论文、电大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0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学术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