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学有关问题

点赞:25852 浏览:119102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1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工作的发展趋势,也是会计专业学生的必修课,本文主要分析会计电算化系统在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与对策,提出了在会计电算化系统下如何加强和完善会计教学的效果问题,并就教学方式等几个方面阐述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 键 词】会计电算化;高职院校;教学;问题

会计电算化是利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会计账务处理,完成对会计信息的核算、分析、预测和决策的会计管理工作.它的使用,大大提高了会计信息处理的速度和准确性,促进了会计核算的规范化,也促进了会计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提高.高职教育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怎么写作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强调的是人才的应用性,在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都具有与本科不同的鲜明特点.如何加强会计电算化教学,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会计电算化人才,是高职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

一、会计教学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职业院校会计电算化教育的发展,与社会不断提出的更高要求相比,目前的发展还相对滞后,职业教育在培养会计电算化技术人才上还存在着严重的缺陷和不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对会计电算化的认识还不到位.部分教师认为电算化仅仅是“以机代账”,软件只需一次投入即可,出现了只重视硬件换代,不注意软件升级的情况.致使所选教材、财务软件仍停留在老的版本上.

(二)教材质量、内容不利于人才培养.教材质量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目前,在财会专业中,手工会计模拟实验实训教材较多,而适合高职高专会计电算化实验实训的教材很少,多数来源于软件公司的培训资料,这些资料对于项目管理、采购管理、存货管理、成本及销售管理等方面涉及的很少,经济业务过于简单有时与实际不符,不能充分使用软件所提供的各项功能,直接影响实验实训的教学效果.另外,相当多的教材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两类缺陷:一类是只讲述基本理论,缺乏与应用软件配套的操作内容;另一类是仅讲述核算的操作过程,忽略了会计电算化的基础理论.同时,教材内容也往往落后于各种实际技术的发展,由于会计电算化所涉及到的会计要求和计算机技术等发展变化很快,而这些新的知识和技术在教材中无法及时调整补充,造成教材与现实脱节.

(三)教师能力制约电算化发展.高职教育培养高技能人才的能力,取决于它是否有一支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专业教师大都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但缺乏真正的专业实践,缺少从业经验.教会计的教师没做过会计工作,大多数教师没有专业技能证书,真正意义上的“双师型”教师比例远远不足;讲授计算机类课程的教师大多是计算机科班出身,会计专业知识相对贫乏,在教学过程中难以将计算机技术与会计技术融会贯通,合二为一;另外,传统的学校教育观念使得很多学校没有把提高教师的实践技能摆在重要的位置而给予应有的重视,对教师走出校门,到企业实践和体验没有相关的政策支持和保障,教师的教学研究主要是围绕评聘职称进行的.从而造成会计教师在观念上对会计实践教学的重视度不够.

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学有关问题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会计电算化的论文范文资料 大学生适用: 电大论文、本科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7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四)会计电算化课程设置、实验方面不合理性

在目前的会计专业课程中,还普遍存在计算机内容与会计内容相脱离.一些会计专业课程不涉及信息技术知识.而大多数会计专业课程在信息技术环境下都增加了许多新的内容和新的方法,由于教师缺乏信息技术方面的能力以及一些客观条件的制约,在课堂上不能补充讲授与信息技术有关的知识,从而使课程的内容不能与时俱进,缺乏新观念、新思想、新方法,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职院校比较重视手工会计模拟实验,大多建有手工会计模拟实验室并配备专门的实验指导老师,而会计电算化的模拟实验普遍没有受到重视.

二、解决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中存在问题

(一)提高认识与时俱进.科技的发展推动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新型教育环境推动着教育思想的转变,产生了更多更新的教育理论,高职院校的师生必须提高认识,要求学生学会运用当前国内最优秀的几种会计软件如用友、金蝶等进行日常账务处理;掌握利用会计软件进行财务核算的一般流程,掌握应用相关软件进行工资管理、存货管理、销售管理、往来账项管理.并能熟练运用软件进行会计处理工作.学校应该增加对会计电算化系统实验室的投入,硬件、软件适应教学需要,适应信息化发展的需要,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在学会操作的同时,在找工作方面更有竞争力.

(二)提高教材质量、丰富教内容.一方面可以组织教师开发、编写能反映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以、新方法以及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和教材,在教学上真正做到有的放矢.教材主要根据一些案例编写而成,其中案例来源可通过以下途径取得:教师通过与企业零距离接触,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深入企事业单位,收集实际工作的案例;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帮助企事业单位做一些实际工作,既锻炼动手能力,同时也可收集一些会计资料作为教学案例;教师可以根据有关资料,结合实际工作情况,根据企业生产状况经过整理作为教学教材.在设计和选择会计案例时应注意,教学案例必须符合企事业单位的工作实际,不能主观造成,教学案例要有代表性典型性,能反映经济业务的共性,同时教学案例要有一定的难度,不要过于简单,让学生充分使用软件所提供的各项功能,利于提高学生的业务综合能力.另一方面,也可选择适合学生特点的教材贯彻“学以致用”的原则,删除过时和不实用的内容,节省教学时数,增加案例教学内容和实践教学环节的内容.

(三)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教师应主动地再学习,力求知识更新.一方面学校可以有计划有组织地安排教师到高等院校进修,以更新知识储备,完善知识结构,另一方面老师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自身一定要有实践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组织、指导学生实践.充实教学内容,学校可以聘请既有理论知识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事业会计电算化专业人员到学校来进行案例讲座和实践指导,把企业里会计业务处理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传授给学生和教师,也可聘请一定数量的校外经验丰富的会计人员来校,承担一些课程的讲授任务,培育好这支队伍,让它与学校专职教师队伍形成互补,动态调节、优化整体师资队伍结构.并且对专职教师要加大培训力度,让教师带着课题到企业第一线实践,及时了解企业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的热点问题,从而提高教师专业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优化课程设置、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和设备

因会计电算化系统课程内容体系比较复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只有根据教学目标来安排教学内容.会计电算化系统教学内容既应该包括规范的理论教学内容,也应该包括实验教学内容.为此开设会计电算化的综合实训非常必要,这是培养和检查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同时也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它包括两大部分的内容.即:会计电算化的专业知识实训与企业运作平台的信息化实训.第一部分包括:①小型企业基于在线的会计处理及财务管理;②中型制造业基于ERP的会计处理及财务管理;③集团式企业的大型ERP系统会计处理与财务管理.第二部分基于ERP企业经营电子沙盘.将会计电算化放在企业动态经营的过程中,用实践去检验与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另外,多媒体网络教学使得教师在有限的课时内可以向学生传授大量的知识,弥补课时的不足.高职院校要充分引进并利用这一先进的教学设备,教师和学生通过网络紧密联系起来,即“教师—网络—学生”.师生由此可以实现双向交流和多向交流,实现“教育平等,因材施教”的原则.

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教育必须积极应对新型教育环境下出现的各种问题,不断探究新的教学方法,以适应新环境对会计人才的需求,更好地怎么写作于经济社会.会计电算化的普及与蓬勃发展需要大量的电算化复合型人才,而我们这些职业院校承担着为社会、为企业输送优秀人才的责任,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