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能力培养的西方经济学教改

点赞:4477 浏览:13423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30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西方经济学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不过,在教学大纲设置方面存在忽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倾向.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角度出发,针对课程衔接、教材建设、教学方法等方面的问题,指出应从分层次教学、强化案例教学、改进考核方式等方面,增加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关 键 词: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2-0057-02

引言

西方经济学是对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一般抽象和概括,是经济管理类相关专业基础课程.西方经济学依研究对象,可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通过学生对于西方经济学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博弈论、经济增长及波动等知识.在本科阶段,要求应用供求分析框架分析经济现象,理解宏观经济政策工具及其应用范围,培养经济学直觉,为后续相关课程学习打下坚实基础.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深入理解和驾驭市场经济基本运行规律成为必然趋势,学习反映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西方经济学重要性凸显.20世纪80年代,西方经济学课程就成为中国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的核心课程,在二十多年的引进、消化、吸收的基础上,中国西方经济学的教学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不过,相对于中国《高等教育法》中载明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强的高级专门人才培养要求仍然存在很大差距.基于创新型、应用性人才的培养要求,西方经济学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核方法改革迫在眉睫.鉴于此,笔者结合个人多年的西方经济学授课实践及思考,提出有利于提高学生创新、应用能力的教改方案.

经济管理类教师和学生已认识到西方经济学的重要性,但该课程涉及到数学基础、实证分析等知识,课程体系复杂,讲授难度大.许多学者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等角度,对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蔡秀玲、邓春宁(2007)结合中国西方经济学的教学实践,提出应处理好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封闭式教学与开放式教学、基础教学与实践教学、结构式教学与创新性教学几个方面的关系,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李丹(2011)则从课程教材建设、考核分析改革等角度,分析如何提升学生的经济学分析能力.卫志民(2011)鉴于中国大量应用西方教材,缺乏对中国经济发展实践关注的现实,提出应努力运用中国经济实例阐述西方经济学基本原理,并据中国国情对西方主流教科书的内容进行取舍、调整,编著以学生为本的教科书,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独立思考和逻辑思维能力.詹新宇,蒋团标(2011)指出在西方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应做到语意模型、几何图形和数学模型三位一体的“意、形、神”相结合,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果.田国强(2005)则对西方经济学基本框架作出了总结,认为规范的经济理论框架有五个组成部分:界定经济环境、设定行为检测设、给出制度安排、选择均衡结果、对结果进行比较评估,为经济学的学习提供了参照系.方鸿(2012)总结了中国非经济类专业开设西方经济学课程现状,认为存在教材使用性、针对性差,课程考核不合理等方面问题,并提出一些相应改进措施.刘越(2012)进一步从培养学生经济学思维、加强方法论、教学方法与手段多样化、创新考核方式、教师备课要充分等角度,分析改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的建议.

一、西方经济学教学过程中主要问题分析

1.课程设置的衔接问题.西方经济学课程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一般是在大二下学期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学习之后开设.大多数高校西方经济学课程设置为96学时,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各48学时,微观经济学中信息经济学、激励理论、公共品供给;宏观经济学中开放经济宏观均衡、宏观经济流派限于教学时数,教师难以有充分时间介绍相关理论.学生在论文写作及复习考研过程中只有自学相关理论新进展.在西方经济学日益数学化的今天,数学在经济学中得到广泛应用.本科层次的中级西方经济学需要相应的数学基础,令人遗憾的是,各校由于学时限制,在高等数学讲授过程中,往往只讲到不定积分,例如,对于在经济学中已得到广泛应用的常微分方程基本不讲.这对后续经济学学习产生了不利影响,降低了学习效果.尤其是经济学高级课程的学习,需要更为深厚的数学基础,因此,在课程培养方案的设计中,应强化数学课程的训练,为高级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基于能力培养的西方经济学教改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西方经济学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学位论文、本科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4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2.西方经济学教材建设问题.教材是教师教学及学生学习的载体,教材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在教材中强化经济现象的分析与解读,有利于提高经济学的分析、理解能力.目前,国内西方经济学教材更侧重理论介绍、相关定理证明,缺乏相关经济现象的解读与分析.特别是现有教材主要集中于中级水平教学,以在国内大学中应用范围较广的高鸿业主编的《西方经济学》为例,就属于中级水平教材.相反,在国外西方经济学教材体系建设中,有成熟的初级、中级、高级教材,教材目标定位明确,为分层次教学打下了坚实基础.

3.教学手段、方法落后.西方经济学课程更侧重于经济学经典理论的分析及介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更习惯于介绍相关理论分析框架,解释相关模型、图形.缺乏对于相应理论分析工具的经济学含义的解读.师生互动缺乏,为应付考试的需要,学生被动地记笔记.相应地,对经济学工具如何用于分析经济现象,培养经济学直觉则相对缺乏.


二、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建议

1.设置分层次教学目标.根据学生专业、数理基础的强弱,因材施教,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增设初级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课程,强化对经济学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及训练.鉴于现有教材体系,基本以中级教材为主,初级教材比较缺乏.使用范围较为广泛的教材以曼昆所著《经济学原理》为主,该教材具有很好地经济学直觉培养和训练.不过,该教材经济现象及案例分析以美国本土案例为主.因此,我们应组织力量编著能够反映中国经济转型实践的初级教材显得尤为迫切.在编著初级教材的基础上,对各专业学生进行分层教学,经济学专业在先修初级课程基础上,再继续学习中级课程.非经济学专业,只需学习西方经济学初级教程,培养经济学直觉,采用经济学方法分析问题的能力.2.强化案例教学,提高创新能力.生动有趣的案例,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提升学习效果.例如,用简单的供求曲线分析为什么“看病贵、看病难”从经济学角度难以成立.看病贵的问题表达的是上涨,可以寻找近二十多年医生、护士等供给变化相关数据,再寻找就诊人数变化的统计数据,通过比较供给和需求的变化,医疗怎么写作上涨的原因.从基本的供求定律来看,上涨将引导资源向医疗部门转移,增加医疗怎么写作供给,进而降低医疗怎么写作.为什么上述机制难以起作用呢?关键在于机制发挥作用的条件受到制约,医疗行业的行政管制,限制了资源向该行业转移.进而才会出现“看病贵、看病难”的现象.通过类似案例分析既可以加深对供求定律的理解,同时,也让学生了解在理论应用于分析现实时,应注意经济分析中检测设条件变化的重要性.

3.改进考核方式.现有的考核方式,多以期末闭卷考试方式为主,往往造成学生对于课程学习集中于期末考试前几周时间,影响学习效果.试卷内容也以知识要点考核为主,缺乏联系实际的案例分析,阅卷过程也以标准答案为主,该考核方式注重的是学生知识记忆能力.因此,在试卷设计环节,应增加现实案例分析类题型,注重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经验表明,在经济学学习过程中,课后习题的训练有助于帮助学生提高相关知识点理解程度,提高学习效果.同时,我们也应将考核日常化,例如,对日常的课后作业,适时进行批改、总结,给予反馈.对于阶段性学习任务的完成,应进行阶段性地考试,保证学习效果.考核形式也应多样化,如采用课程论文,案例分析形式,应用西方经济学理论工具分析经济现象,并进行课堂讨论,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思考、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提高学习效果.

4.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方法上,应改变满堂灌形式,注重案例教学、情景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正如,有学者认为,应在教学过程中,熟练运用经济学的“三种语言”(生活语言、经济语言和数学语言),营造妙趣横生的经济学课堂,引导学生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以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刘金石、刘方健,2011).首先,用生活的实例,尝试着用经济学的语言进行表达和转换,从生活中品味经济学,这样可使经济学概念变得更为形象、直观,易于理解.其次,在学生养成经济学思维习惯之后,尝试着让学生将其转化为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用图形及函数关系进行表达,进而通过构建模型进行经济学的研究和学习.

在教学手段上,在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内容完善的同时,改进多媒体课件表达形式.引入课程网络互动式教学,组织教师在线答疑,搭建第二课堂,提高教学效果.虽然多媒体课件在图、声、形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但是,我们也应注意到过于依赖课件的现象.传统板书能够让学生清晰地理解图形和数学的演绎步骤,更好地理解经济模型背后的含义.因此,应综合运用多媒体课件及板书,发挥各自优势,提高教学效果.

].中国大学教学,2011,(9):87-89.

[6]田国强.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与研究方法[J].经济研究,2005,(2):113-124.

[7]卫志民.关于经济学教科书中国化的几个问题[J].中国大学教学,2011,(10):87-89.

[8]詹新宇,蒋团标.西方经济学“意、形、神三步走”教学法及其实践[J].教学研究,2011,(7):39-43.

[责任编辑陈丽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