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师德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点赞:5599 浏览:18812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05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师德评价是高校加强师德建设的基础和重要内容.然而,如何建立科学的师德评价指标体系和完善的师德评价机制,一直是高校师德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在对当前高校师德研究进行综述的基础上,从高校师德建设的内涵出发建构了师德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一致性分析并运用AHP对实证院校进行了实证分析,探讨了师德量化评价的方法、途径和机制.


关 键 词:高校;师德评价;层次分析;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4-0313-06

“不管中国还是世界,文化最重要”.这一著名论断,是哲学家罗素1922年在《中国问题》一书中提出的.文化之所以重要,就在于文化的作用是“化人”,也就是通过一定的社会教育和精神感化,使人们接受特定的社会价值规范,成为拥有特定价值观的人,他们通过对共同的理想、信念、取向、态度等价值观念的认同和传承,形成社会凝聚力,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鲜明地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任务,全面部署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各项工作,发出了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的动员令.传承优秀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是当代大学的宗旨和使命,也是大学师德建设的重要内容,高校教师重任在肩,责无旁贷.

本研究针对当前高校师德建设中普遍存在的评价指标不清晰、过程不规范、主题不明确等问题,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亲身实践,构建了新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实证分析和研究.

一、关于师德的文献综述

所谓师德,是指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社会赋予师德比其他一般道德更高的道德标准.

古往今来,人们对师德这一最宝贵的教育资源展开过多次讨论,也对师德建设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分析各位学者关于师德的论述,可以将其归纳为以下五个主要方面,即关于师德概念内涵的研究、关于师德特点的分析、关于师德构成要素的探讨、关于当前一些教师师德失范原因的剖析以及关于重塑师德的途径研究.

高校师德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践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师德建设的论文范文检索 大学生适用: 专升本毕业论文、学年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3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关于师德概念的内涵,国内很多学者进行过深入的研究.王晓莉,卢乃桂对师德概念的内涵进行过界定[1],上海师范大学王正平教授、江苏省教育专家、南京师范大学金陵女子学院院长钱焕琦教授、安徽师范大学文秉模教授等多位专家都对师德概念进行过定义[2].几位学者对师德所下的定义虽然角度有所不同,但其都强调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的观念、意识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在这一点上,专家们的观点是一致的.

对于师德的特点,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不同的观点.例如,丁红、李革认为[3],高校师德属道德范畴,道德对人们的约束作用主要依靠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来调节人与人之间、个人与集体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王晓莉,卢乃桂在与国外教学道德维度的比较研究中指出[1],师德是衡量教师的首要标准,其范围不仅涉及教师的工作,还包括其工作之外的各个领域,其层次不仅指向教师外显的教学行为,而且还更侧重教师个人内化的德性.2009年9月,时任教育部部长的周济在第四届全国师德论坛上强调,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自律是关键,他律是保障.厦门大学博士卫荣凡则认为[2],高校教师师德自律的主要特征主要体现在:他教性与自教性的统一;必然性与能动性的统一;内在性与外在性的统一;约束性与进取性的统一;师德自律形成的方法与师德自律境界升华的统一.

师德不是一个完全抽象的概念,其包括非常具体而明确的构成要素.关于这一方面,许多学者也进行了详尽地研究.例如,作者丁红、李革认为[3],高校师德是大学教师在长期教育实践中逐步形成的道德观念、情操、行为和意志.赖闽辉认为[4],高校师德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爱国精神;(2)奉献精神;(3)诚毅精神;(4)敬业精神.而文秉模、汪应峰在他们主编的《大学教师学》一书中认为[5],高校师德规范的结构由道德原则、道德规范、道德范畴、道德要求组成.

关于教师师德失范的原因,有多位学者进行过深入的研究和剖析.学者们的研究表明,在教师队伍中出现的思想政治观念淡化导致信仰迷茫、耽于个人得失缺乏奉献精神、诚信缺失滋生学术腐败、敬业精神不足职业道德下降等都导致了教师师德失范.师德建设跟不上教育事业的发展将对整个民族的进步以及学生的培养和提高产生非常严重的影响.因此,深入分析师德失范的原因,将有效地起到防范于未然的作用.

师德是为师之魂,是教师素质的精神支柱.师德离不开思想教育和制度约束,但最终起决定作用的还是每位教师内心的感悟和呼应,这就是精神的升华.因此,重塑师德,不仅仅要从思想教育入手,而且应该建立健全相应的规章制度.在这一方面,国内的众多学者有着比较统一的认识,这是重塑师德的必然途径之一.

二、师德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对于师德能否进行评价存在两种不同的声音.对师德进行评价持怀疑态度者认为:道德是形而上的,不能也不应拿个量器来称量.比如崇高、美好、善良、纯洁等,它们是永远缺乏度量衡的.如果执意用某种评价体系来称量,会带来很多负面效应.量化师德是在扼杀师道尊严,对师德进行考核并与工资挂钩,只会导致教师精神品质的败坏.而对师德进行评价持赞同态度者则认为:师德评价用量化的办法值得肯定,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促进师德建设的作用,有利于客观评价教师.采取这种方式进行师德评价,在分数面前一律平等.每位教师的师德状况一目了然,比较客观、公允,克服了以前评价的主观随意性.在目前许多学校还盛行人治的情况下,这种做法无疑是一个进步.

分析质疑者的观点是,其主要依据是:道德是形而上的,形而上的东西是很难评价的,评价的体系与方法不宜量化.然而他们却又找不出合适的方法,其观点本身存在明显的不可知论.我们认为,正是由于目前中国高校师德评价主观随意性过大、可操作性不强,才造成了师德水平提高乏力,师德建设无处着力的问题,因此,要搞好师德建设,师德不仅能够评价,而且必须进行评价.中国当前对师德进行评价的依据就是教师法中关于师德的规定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 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第52条加强师德建设中对师德的概括,可以说,还没有一个具体的衡量和评价标准,尽管各高校均“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聘任(聘用)和评价的首要内容”并采取了教师考核“师德一票否决”制,但是评价的办法、内容和指标体系各不相同.为此,我们首先需要分析确定高校师德的内涵,只有清晰高校师德的内涵、目标和任务,才有可能提炼出其师德的构成要素,这是构建高校师德指标体系的基础.

(一)高校师德的内涵

高校这一关 键 词就完全界定了其师德的范围和层次,确定了高校师德的内涵必定要体现高等学校的功能定位,即育人道德,科研道德,社会怎么写作道德和文化创新与传承道德四个方面.可以从三个层次予以表述.第一层应是对中国一名普通公民的要求,教师首先应是一个合格的公民,要有一个公民应有的人格素质和道德水准.第二层应是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高校教师的职业特点和职责,要求教师忠诚人民教育事业、热爱大学生、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诲人不倦、无私奉献等传统美德.第三层应是高校教师所担负的将内化之后道德再升华并外化的弘扬和创新民族文化和精神的神圣使命.综上,师德不应只是单一的道德问题,而应该是以它所特有的方式渗透于每一个与教师密切联系的事物之中.所以,师德评价也必然会广泛地体现到对于教师本人言行及与之密切联系的人和事物评价之中,此评价也就应该是一种定性与定量结合的综合性评价.

(二)评价指标体系

我们在对相关文献进行较全面的综述之后,借鉴前人之经验并结合自身对高校师德内涵、特点以及结构的理解,尝试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三、高校教师师德的定量分析——基于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作为一种系统分析方法,通过分析复杂系统所包含的因素及其相互关系,将问题分解为不同的要素,并将这些要素归并为不同的层次,从而形成一个多层次的分析结构模型.该法能够将一些定量、定性混杂的指标进行综合处理,特别适用于那些难于完全定量分析的问题.本文应用层次分析法对高校教师师德进行量化分析,并模拟对高校教师师德进行实证研究.

建立结构层次模型

(三)进行层次总排序

四、高校教师师德的定量分析

本部分我们利用上述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指标体系对北京市高校教师师德进行定量分析——以北京联合大学5名教师为例.结合指标体系,对应设计了调查问卷,并对北京联合大学某年级100名学生进行调查.发放问卷100份,收回100份,有效问卷96份.通过分析得出排名结果.

五、结束语

尽管在我们的研究中存在评价指标可能还不尽完善,指标内涵可能还不甚清晰等这样和那样的问题和不足,但是有一点是我们坚定不移的共识,那就是: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关系亿万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国家的前途命运和民族的未来.在呼唤和期待教育兴国的今天,师德的力量决不可轻视.正如总书记的讲话中指出,“高尚的师德,是对学生最生动、最具体、最深远的教育.”作为一名高校教师要自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带头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不断加强师德修养,把个人理想、本职工作与祖国发展、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神追求,甘为人梯,乐于奉献,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努力做受学生爱戴、让人民满意的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