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循环经济的建设

点赞:17551 浏览:80382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16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目前,大部分农村大量使用杀虫剂、除草剂等化学农药和化肥,人畜垃圾随便排放等,消耗大量资源,环境污染严重,形成了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状况.为了解决传统生产方式带来的诸多弊端,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农村循环经济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论文通过了解农村循环经济的现状,了解其缺点,然后建立了农村循环经济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并采取了相应的对策措施,把畜牧业发展、治理污染、农村能源开发、物质循环利用、减少林木砍伐、沼液肥田、保护地力等结合在了一起,形成了有特色的节约型、生态型农业,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统一.

【关 键 词】循环经济;农村循环经济;建设

一、前言

目前,传统生产和消费活动中残余物几乎全部进入公共领域,重新返回大气圈和生物圈,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农业生产的增长也是以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为代价的.现行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对自然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直接危及生存空间,必然导致经济停滞、下降,破坏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的统一和平衡.为了解决传统生产方式带来的诸多弊端,在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农村循环经济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循环经济以资源循环利用为途径,以保护环境、节约资源、能源为重点,以减量(Reduce)、再生(Recover)、再用(Reuse)和循环(Recycle)(4R原则)为原则,实现经济的循环发展,首先要避免产生废物,特别重要的是减少废物的排量及其危害性;其次是利用和用来获取能源.而农村循环经济是在农业生产和农村工业发展过程中,在资源开发、生产活动、产品消费和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中,通过产业组合使资源得到循环利用、生态环境得以有效保育、农村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农村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得到协调的发展模式.

二、发展农村循环经济的好处

1.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加快了农村经济发展.

以沼气为纽带,发展畜、菜、果、沼、鱼等生态型、环保型、经济型的农村循环经济模式,产生的经济效益显著,实现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2.有效地调整了农村用能结构,保护了农村生态环境.

农村循环经济改变了过去对秸秆和柴薪燃烧对大气的污染,而改用沼气供能,创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家园,将传统农业生产、生活方式向“减量、再用、循环”的农村循环经济模式转变,采用与环境相容的绿色环保型、资源可再生利用型,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3.有效地补充了农村能源供给,节约了不可再生资源.

农村沼气的供应有力地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煤炭的消耗.根据农业部测算1立方米沼气燃烧热值相当于2kg标煤,一口沼气池,一年产生的能量分别相当于840kg标准煤、130kg液化气.因此沼气的应用保护和节约了煤炭资源,实现了循环经济中减少不可再生资源消耗(减量化)的原则.

4.保护了森林植被,改善了生态环境.

发展沼气用作生活燃料,改变了农民的燃料构成,每口8~10立方米沼气池户年产沼气450立方米以上,年均可节柴3.16吨,相当于保护0.33公顷的林木,因此,它控制水土流失、保护了森林植被,改善了区域内的生态环境,实现了循环经济中资源低耗原则.

农村循环经济的建设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循环经济的论文范例 大学生适用: 函授论文、自考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7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5.提高了土壤地力,改善了农业生产环境.

沼肥是优质高效的有机肥,有利于土壤改良,培肥地力.沼液对农作物病虫害发生有防治和抑制作用,用于种植农作物及果蔬产品,可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减少农业生产环境污染和农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残留量,实现了再利用生产,净化了农业生产环境,有利于无公害农副产品的发展,保护人民健康.

6.改变了农民生产生活方式,促进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

沼气池建设与改厕、改圈、改灶结合,改变了农民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农户使用了优质的沼气能源,瓷砖灶台取代了泥砖灶台,厨房干净又整洁,厕所由“脏、烂、臭”向无害化卫生厕所发展,从而改善了村容村貌和环境卫生,增强了农民环保意识,提高了群众健康水平,促进了农村精神文明发展,有利于建设农村小康社会.

三、农村循环经济的现状

(一)循环经济的观念缺乏

农民往往只顾眼前利益而忽视对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一些地方领导对农村循环经济建设的重要性及紧迫性尚未引起足够重视,有的甚至还提出一些不利于农村循环经济建设的口号和建议.对农村循环经济发展的舆论宣传缺乏力度,宣传渠道和形式单一,缺乏应有的环境.这种观念的缺乏致使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资源短缺、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已成为制约农村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缺乏系统的促进农村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法规

虽然我国已颁布《节约能源法》、《清洁生产促进法》和《环境影响评价法》等法律法规,并制定一系列促进企业节约和综合利用资源的政策.但我国的环保法律仍基于末端治理或分段治理,过于强调污染发生后的被动措施,某些条款仅有一些方向性和概念性的笼统表述,专门针对农村循环经济发展的法规还没有制定,不能适应发展农村循环经济的要求.

(三)技术研发滞后

科学技术是农村循环经济发展的支撑,而且循环链越长,所需的技术就越复杂、越精细.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不仅农村循环经济发展中急需的技术无法得到满足,而且已有的技术推广应用也很不到位.总体看,我国农业技术的整体水平相对较低,而且推广应用效率低.

(四)农民文化素质较低

农民素质是影响农村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只有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才能担当发展农村循环经济的重任.但我国的农民素质还远达不到这一要求.农民素质低下将会影响农村循环经济的发展.

(五)财政支持力度不够

表现为:一是财政补贴制度设计不合理.现行政策中考虑资源综合利用与环境保护的财政补贴仅限于少数几项间接补贴,如,利润不上缴、减免税收、先征后返等,缺乏针对性和灵活性,影响补贴的效果.缺乏明确的立法来实施农业支持政策,致使我国农业补贴政策不系统、不稳定,具有明显的随意性,不利于农村循环经济的发展.二是税收优惠政策存在缺陷.我国在制定税收优惠政策时,尚未引入循环经济概念.因此,现行税收优惠基本遵循了“末端治理”原则,不能体现循环经济理念.另外,我国农村循环经济方面税收优惠手段还比较单一.如对清洁生产、节能的税收优惠政策基本采用减免这一措施,没有充分利用加速折旧等间接优惠措施.对涉及环保的技术进步与创新的优惠不足,而且这些优惠政策过于零散,相互之间的协调配合作用难以充分发挥.三是政府投入有限.资金是农村循环经济发展中不可缺少的“血液”.尤其在发展前期,必须有较大的资金投入和基础设施建设,才能满足发展农村循环经济的基本要求.但我国农村循环经济与循环工业最大的不同之处是农村循环经济的施行者和受益者大多是资金缺乏、信息闭塞、技术落后的农户,不仅投资基础薄弱,而且以个人力量难以满足中长期农村循环经济发展对大量资金源源不断的需求.发展农村循环经济必须依靠国家财政的大力支持,但我国财政资金投向农村循环经济发展的数额还很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