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国贸专业学生职业能力提高

点赞:6019 浏览:19937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当前地方本科院校国贸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不高,主要是由于人才培养模式的同质化、理论化,教师实践能力欠缺,校企合作成效不大等原因造成的.通过科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形成专业特色,提高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探索校企高校合作新方法,推进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组织多种模拟实践活动等途径来提高国贸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

关 键 词:

国际贸易专业;地方本科院校;职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

F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18-0072-02

1社会对国贸专业人才职业能力要求的调查分析

职业能力是个体从事职业活动所必须具备的本领,它主要包括与岗位有关的专业能力和社会能力.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开始放眼全球市场,众多企业国际化发展正处在转型的过程之中,因此对人才的要求有了全面提升,对国贸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要求也比较高.调查显示,有外贸业务的企业对国贸专业人才的职业能力要求主要如下:

地方高校国贸专业学生职业能力提高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实践教学的论文范本 大学生适用: 在职论文、电大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1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1)要求国贸专业学生具有较强的外贸实务操作和英语应用能力,如单据制作、信用证的审核、报检、报关、结汇、以及英语会话、函电处理及撰写的基本能力;还要有良好的沟通和交流等延伸能力,因为涉外企业需要通过互联网和参加国内外商品展览会来发展新客户,从而不断拓展国外市场.

(2)较强的学习能力.当前,新产品、新技术、新规则不断涌现,外贸人才要有较强的学习能力,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提高工作技能,才能适应社会和企业发展的需要.

(3)具有一定的抗压能力.从事外贸业务工作,特别是国外市场和客户的开发,有时是一个漫长和艰辛的过程,需要一定的耐心和坚持,因此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抗压能力,即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

(4)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意识.要求学生具备正确的职业价值观,要有职业道德和诚信,不随意泄露公司及客户信息;此外,还要具有较强的团队意识,能与他人进行良好的合作,以团队利益为出发点,不计较个人的得失.

(5)需要持有一些必要的资格证书,如外贸跟单员证、外销员资格证、报关员资格证书、报检员资格证、电子商务师等;同时,大学英语六级证、BEC国际商务英语证和计算机等级考试证书也是企业评价应聘者英语和计算机水平的重要依据,用人企业可以通过这些资格证书判断外贸人才的实际从业能力.

2地方本科院校国贸学生职业能力不高的现状

大学生的职业能力是影响和决定大学生成功就业的内在要素.从近三年国贸专业相继被麦克思评为就业红牌、黄牌警告专业来看,国贸专业学生的就业情况比较严峻,尤其是占绝大多数的地方本科院校的国贸专业学生,其职业能力欠缺也是个不争的事实.目前,地方本科院校国贸学生职业能力不高,主要表现在:许多地方本科院校培养的国贸学生知识结构偏向理论,专业技能不高,学生实践操作技能与职业岗位操作要求有一定的距离.比如做外贸工作,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外语应用能力,但一些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的学生英语口语较差,英文信函的撰写和翻译水平较低,这些不足降低了学生的就业能力,在面试环节可能就会被淘汰.此外,一些国贸专业学生表达能力不强,不能有效地和他人进行沟通,不能胜任开发客户工作;还有少部分学生心理脆弱,面对就业、工作压力,容易产生自卑、焦虑、悲观或不满等负面心理;在企业工作中,有的学生自我意识过强,缺乏团队精神和职业道德,岗位适应能力差,容易频繁跳槽等.

3地方本科院校国贸学生职业能力不高的原因分析

导致地方本科院校国贸专业学生职业能力不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3.1国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同质化、理论化

从地方本科院校的定位和国贸专业的实践性来看,地方本科院校国贸专业应该培养面向企业的应用型人才,使学生既接受系统的理论训练,又有一定的专业技能,这与重点院校培养的学术型人才有很大的区别.但是,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当前地方本科院校国贸专业培养模式通常与重点高校趋同,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上侧重于学科专业理论知识的完整性,基本沿用学术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仅重视架构系统的专业知识体系,忽视学生的社会化和基本工作技能的培养.这种重理论、轻能力,千校一面、缺乏个性与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对多层次、多模式、多样化人才的需求,同时也加剧了新增劳动力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当前地方本科院校国贸专业培养模式对提升学生职业能力体现不充分,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较低,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学生的职业能力不强.

3.2国贸专业教师实践能力欠缺

作为一个应用型较强的专业,在国贸专业学生的培养中,教师的实践能力在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中起着重要作用.但是多数地方本科院校国贸专业教师实践能力欠缺,其实践教学的积极性也不高,这也是导致国贸专业学生职业能力不强的一个重要原因.目前,我国地方本科院校在专业教师的引进中,主要考察应聘者的学历背景和科研水平,而对其职业背景和实践经历不太注重,许多高校刚毕业的研究生或博士生被引进高校,他们多是从理论到理论,鲜有企业工作经历,真正从事过外贸工作、实践能力强的高学历教师少之又少.这些高学历的国贸专业教师虽有扎实的理论功底,但缺乏专业领域的实践经验,实践能力比较欠缺,同时他们也少有时间和机会到企业挂职锻炼,因此,对涉外企业的实际运作管理了解并不透彻,在实践教学中,教师也只是纸上谈兵,流于形式,严重影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3.3校企合作成效不大

校企合作是学校接触社会,了解企业用人需求,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的教育资源与教育环境,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共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近年来,许多地方高校经管类专业开展了校企合作,并积累了一些经验,但许多校企合作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建立起长效机制.由于国贸专业的就业岗位多是外销员、跟单员、报关员等核心岗位,企业实习岗位有限,且相关的实习既影响了企业的正常工作,又会涉及到合同、报价单等涉及企业的商业机密,企业很难接收大批量学生的顶岗实习,因此多数学校国贸专业与企业间的校企合作,常出现学校“一头热”,企业不积极的现象;另外在一些校企合作中,学校针对企业提出的人才的意见和建议,并不能在教学改革中做出实质性的改变,依旧沿袭学术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导致校企合作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成效不大.3.4学生自身的因素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扩招,许多经管类专业特别是国贸专业成为招生大户,而高校门槛的不断降低,使得高校生源的质量下降,一些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也进入地方本科院校的国贸专业.对这些学生来讲,他们很难适应目前高校这种学术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他们对众多理论知识的学习既不感兴趣,学起来又非常吃力,导致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不高,理论知识掌握的较差,如一些国贸专业的学生不及格现象比较普遍,少部分学生英语很差,在毕业时都没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实践技能更无从谈起.此外,部分国贸专业学生忽视自身综合素质的锻炼和提高,仅满足于书本理论知识,课余时间很少主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社会能力较低,成为“眼高手低”、“高分低能”类学生.

4提高地方本科院校国贸学生职业能力的途径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进入“大众化”,高等教育职业化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已提出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因此,作为地方本科院校,要努力适应大众化教育的趋势和要求,主要通过以下途径来提高国贸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

4.1明确国贸专业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定位,建立自己的专业特色

地方本科院校要明确国贸专业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定位,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建立自己的专业特色.一是根据就业市场需求改革国贸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基于岗位职业能力来设置课程内容,合理设置一批具有行业特色的核心课程和科学有效的课程体系,实现从“重知识”到“能力和知识并重”的转变;二是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安排,精简教师课堂教学内容,要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式、角色式、讨论式、项目式及双语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在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沟通能力、表达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三是要改革单一的以闭卷考试分数为主要评价依据的方式,加大学生实践课程和社会实践的考核力度,促使学生改变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积极参与各种实践活动.

4.2注重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实践教学能力

一是聘请企业外贸工作经验丰富的人员与校内专职教师合作授课,共同对学生考核,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二是建立与实践教学有关的激励机制,如评优评先制度和津贴分配制度,奖励那些积极进行实践教学且效果良好的教师以及指导学生竞赛、成绩突出的指导教师,并在职称评定时对实践能力强的教师予以优先考虑,从而激发教师实践教学的积极性,进而带动教师主动提升自身实践能力的积极性;三是加强教师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训,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积累实际工作经历,提高实践教学能力.

4.3探索校企合作新方法,提高校企合作的成效

地方本科院校应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的新方法、新途径,吸引企业与其建立起长期、稳定的、互利共赢的校企合作模式.如利用学校资源,为企业开展相关的讲座或业务培训,获得企业的认可;由企业和学校共同主办专业技能竞赛,并将大赛予以冠名,安排企业主管和国贸专业教师共同做评委,最终由企业颁发企业冠名的获奖证书,企业可挑选表现优异的学生进入企业实习.这种技能竞赛旨在考查国贸学生的专业核心技能,是全方位检验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生的学习效果的途径.另外,还可与企业签订协议,根据企业用人要求,校企联合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国贸专业学生与企业的“无缝对接”等.通过这些方法,提高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促进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为国贸专业开拓校外实习基地开创良好局面.

4.4积极推进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

调查显示,拥有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已经成为国贸学生就业时的硬件.许多地方本科院校,由于国贸专业建设历史短,学校与企业、社会相关行业的联系非常有限,没有形成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的宣传、推广、培训等机制,更谈不上形成有效激励、积极报考专业资格证书的职业文化氛围.所以,要积极推进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鼓励学生参加职业资格证书考试.通过研究职业资格考试内容与专业课内容的相关度,打通专业课程与职业标准壁垒,使其实现职业标准与专业课程融合.

4.5组织多种模拟实践活动和鼓励学生多做社会实践

由于国贸专业的特性,国贸学生的企业实践受到了许多限制,可通过组织多种模拟实践活动和鼓励学生多参与社会实践,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如学校组织或校企共同组织“外贸达人”、“商务英语大赛”、“商务模拟谈判”、“创业杯大赛”、“金牌营销员大赛”等知识竞赛,通过“以赛促学”,有效地激发国贸专业学生对专业技能的学习动力和兴趣,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