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立体化实践教学

点赞:5077 浏览:19221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12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提要]为本文以创新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为出发点,运用系统理论,从审计立体化实践教学的内涵、目标、原则、体系构建、核心内容、支撑平台以及保障机制等方面,设计和构建立体化审计实践教学体系.


关 键 词:审计人才;创新应用型;立体化;审计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基于创新应用型审计人才培养的审计立体化实践教学研究

收录日期:2012年4月11日

知识需要在实践中深化,能力需要在实践中磨砺,素质需要在实践中提升.各种实践教学环节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尤其重要,离开高质量的实践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就是空话.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不可逆转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更好地顺应时怎么发表展的潮流,培养出一大批既有远见卓识、又有较强务实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型的审计人才,是目前普通高校审计教学中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然而由于传统审计教学方式存在实践教学的认识不足、实践教学体系不完整诸多的问题,因此为适应国际大环境下对审计人才培养的需要,必须创新审计实践教学.

审计立体化实践教学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实践教学相关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专科论文、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6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一、审计立体化实践教学的内涵与构建原则

(一)审计立体化实践教学的内涵.审计立体化实践性教学是通过围绕培养创新型、应用型的审计人才培养目标,运用系统工程思想,按照审计理论教学和审计实践教学相结合、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分别从时间维、逻辑维和专业维的三维结构角度构建起全程化、多元化和复合化的审计实践性教学体系(李四聪、李坚,2010),以达到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得到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培养的教学目的.

(二)审计立体化实践教学构建的原则

1、以培养创新型、应用型审计人才为目标.教育部于2006年启动的“国家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全方位创新理念,使创新性实践教学体系应运而生.因此,审计专业及其实践教学目标应定位在培养创新型、应用型审计专业人才,以满足审计市场需求.

2、系统化原则.为了保证审计实践的有效进行,必须对审计实践环节进行统一管理,建立一个完整的审计实践教学体系,使实践教学体系的各个环节做到互相衔接,彼此关联,具有连续型,并贯穿于全部学习过程.

3、整体优化原则.不仅要做到实践教学活动各要素之间的协调统一,还要从人才的全面素质和能力发展的要求出发,满足学生包括心理素质、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在内的综合素质发展要求.

4、规范化原则.在培养方案中要规范实践教学内容、形式,制定出相应的考核标准和要求.实践教学的内容多样,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制定规范的考核标准.

5、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必须建立在理论指导的基础上,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只有在教育理论的指导下,确定实践教学内容,才有可能建立实践教学的科学体系.

二、审计立体化实践教学的主要架构与核心内容

(一)审计立体化实践教学的主要架构.本文借鉴李四聪、李坚的“地方高校管理类专业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中的模式来构建审计立体化实践教学,即从时间维、逻辑维和专业维三个维度来体现其立体结构.时间维主要反映审计实践教学从规划到实施、反馈的阶段性工作,包括确定根据市场需求确定审计实践教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审计实践教学体系的分析、审计实践教学体系的优化、审计实践教学体系的决策、审计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逻辑维主要体现审计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思路和实现途径,即审计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逻辑步骤,按照体系的规划、构建、实施、评估和运行反馈五个梯次推进并在循环反馈中不断动态调整.专业维是要根据社会对“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创新型、应用型审计人才的需要,在实践教学体系中应该建立“审计基础课程实践—审计专业基础课程实践—审计专业课程实践”相应的模块化的审计实践课程的知识结构.

(二)审计立体化实践教学的核心内容.审计专业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的核心内容就是要构建起多元化的审计实践教学平台体系,即立足于审计实践教学要求和审计人才培养目标,从学生的基础能力培养—专业能力培养—创新能力培养三个层次研究审计立体化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

1、基础能力培养的审计实践.本阶段对学生基础能力的培养主要是通过设计单项性(知识点)审计实践教学模块进行的.该模块所涉及的实践内容主要是操作性实验,此类实验着重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数学分析能力、数据挖掘与分析能力等能力.主要采取三下乡、基础学科竞赛、论坛、SRP、学术讲座等形式.通过这一模块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态度,并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提供基础知识.

2、专业能力培养的审计实践.对学生审计专业能力的培养主要是通过设计专业课程实践教学模块实现的.该模块主要运用分析设计性实验训练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此阶段,审计实践的形式主要采取案例分析、课程论文、执业资格训练、专业技能竞赛、单项情景模拟实践等形式;涉及的实践课程可分为审计专业基础课和审计专业课两类,涉及审计专业基础课程的实践课程有会计实践、税务实践、财管实践、资产评估实践等,涉及审计专业课的实践有审计基础实践、财务审计实践、税务审计实践、金融审计实践等.

3、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的审计实践.本阶段的审计实践主要是对学生的专业能力进行提升.这一能力的培养主要是通过设计综合性审计实践教学模块、校外实习基地教学模块、创新实验教学模块和跨专业综合性实践教学模块四个模块来实现的.综合性实践教学模块主要是强化学生实务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和创新能力.校外实习基地教学模块用于巩固学生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并能将其应用于实践,提高学生的分析判断、独立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实验教学模块是把创新实验与学科竞赛、教师科研以及社会怎么写作相结合,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跨专业综合性实践教学模块的实践中将涉及多个相关专业的实践内容,即审计综合实训中学会运用工商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和会计等多个专业的知识,以培养学生运用综合知识独立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在这一阶段主要采取的形式有毕业论文、综合性仿真模拟对抗实战、毕业实习(社会实践)、创意设计大赛和创业计划大赛等.

三、审计立体化实践教学模块的支撑手段

为保证审计立体化实践教学各个模块的顺利实施,还必须为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工具,利用开放实验运行机制,通过综合竞赛、大学生科研项目、专业实践教学、开放式在线实验以及审计实习基地为其提供支撑平台.作为第二课堂延伸的综合竞赛有助于营造文化素质教育的氛围,因此学校应拿出一定资金给予资助,也可与学生的学分挂钩.大学生科研项目有助于结合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实验,提高创新实践能力.因此,应拨出专款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与学生评估奖励、综合测评结合起来,同时鼓励教师给予更多的指导而加计工作量.专业实践教学是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工具将财经、审计仿真软件引入课程教学并开设最新实务课程.这个平台就是由六个阶梯式审计教学模块组成.开放式在线实验要求建立审计综合实验室,实现在线远程实验演练.而且其他专业的学生通过该平台也能得到审计知识的基础训练.审计实习基地是指利用校内外的资源建立校内和校外实习基地,如果有自己的校园企业则可直接建立校内实习基地,如果没有,可与会计师事务所联系,建立合作关系,建立校外审计实习基地.

四、审计实践教学的保障机制

为了保证审计立体化实践教学的正常运作,就必须提供必要的保障措施和制度,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建立审计立体化实践教学的保障机制:

(一)领导重视,提高审计教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认同性,为审计实践教学提供思想保障.领导重视不是口头上的重视,而是要付诸于实践,即应该建议包括院级和系部管理部门的审计实践教学的组织机构,因为只有领导到位才能保证这个体系发挥作用.审计教师对应用型审计人才培养的认同性应体现在其有到审计一线进行社会实践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以提升自己的审计实践操作技能与积累审计实务经验.

(二)加大投入,开发实践教学资源,营造高仿真的审计实践教学平台,为审计实践教学提供硬件保障.目前很多办有审计专业的学校,没有系统的且适宜的审计实践教材,其审计综合实验室都属空白,未购写与实践教学相关的审计软件,更谈不上仿真实践平台了,从而学生无法实践审计的电算化和无纸化操作.因此,学校应在充分利用现有实践资源的基础上,加强在审计实践教学资源的开发、加大审计实验硬件设施的投入力度,建立校内外审计实习基地.

(三)建立科学的审计实践教学管理体制,为审计实践教学提供制度保障.没有制度不成方圆,因此在保障审计立体化审计教学前提应是制定审计实践教学的管理制度,包括建立审计实践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审计实践教学督导检查制度、审计实践教学课程考核制度、审计实践教学质量评价制度以及审计实践教学激励制度等内容.为改变学校实践经费支出不足的现状,可从社会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对审计实践教学的经费投入.

(四)打造理论实践都过硬的“双师型”实践教学团队,为审计实践教学提供人力保障.“双师型”教师是指既具有理论教学水平又具有指导技术操作的实践能力的教师,既具要面对学生又要面对企业、社会.为了培养这种“双师型”教师,学校可以内部培养,但应制定教师实践能力培养培训的实施办法,使教师在实践能力培养过程中,经济上不受损失,在晋升职称等方面享有更优厚的待遇,激发教师主动到企业挂职、下厂锻炼以提升实践能力的积极.学校也可以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实现培育创新型、应用型审计专业人才的有效途径,是实现审计专业实践教学的根本保证.也可以外部引进既具有扎实的审计理论功底又具有丰富的审计实践经验的审计师等高级人才.还可以将二者结合,即深化产学结构,建立新型的联合培养机制,建立“校企互通、动态组合”的教师队伍,教师来源,建立校外教师资源库.

主要参考文献:

[1]李四聪,李坚.地方高校管理类专业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中国市场,2010.22.

[2]王静.高校实践教学创新体系的构建与应用[J].榆林学院学报,2010.1.

[3]郭秀珍.会计实践教学全仿真操作设想[J].会计之友,2006.6.

[4]扬录强.校企联姻培养应用型审计人才的实践教学研究[J].中外企业家,2009.7.

[5]姚吉祥.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缺失及对策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生学报,2010.6.

[6]李曼红.实践教学能力与“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10.3.

[7]李寿喜.创新教育与审计人才培养[J].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2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