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的健康心理塑造

点赞:8357 浏览:33523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16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社会化、市场化是改革开放以来一贯的主题,高校的发展与社会进程一致的前提下才具有生命力可言.特别是在社会转型的时期,高校学生的社会化受到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影响,心理呈现多动性的特征,波动周期日益缩短,变化频率日益频繁,各种社会心理问题频发.对于高校学生工作的而言,面临教育内容孰先孰后的选择,即特定时空下教育重点倾向的问题.笔者认为,对大学生健康心理的塑造不啻为有效的路径选择.从对问题的描述和原因的分析,理清大学生健康心理塑造的途径是本文遵循的一般逻辑.

关 键 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心理塑造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09)02-308-02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迅速发展,特别是涉及大学生切身利益的各项改革的逐步深入,大学生面临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日益复杂多样,来自学习、经济、就业、情感等方面的心理压力普遍增大,给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挑战.因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优化育人环境,实现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高度协调,成为保持校园稳定,促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高效、有序地开展有效前提.

一、大学生心理发展面临的问题描述

原国家教委曾对12.6万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和测试,发现存在明显心理障碍者达20.23%,每年全国高校学生因失恋、考试失败、人际冲突、生活受挫等者达数十人之多.据上海高校的调查,在200多种令大学生烦恼的原因中,人际关系、学生、异性、对未来的担忧各占20%.大学生心理问题呈上升趋势,已是不争的事实.随着大学生独生子女的增加,这些心理问题更加突出.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决定了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成长发展中的困惑与矛盾.

(一)对环境适应能力差

适应环境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从中学进入大学,多数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调适,基本上能适应新的环境.但也存在转化迟钝的情况,甚至少数学生不能顺利完成这个转变.在问卷“你是否适应大学生活”中,有48%的学生“很快适应”,但仍有13%的学生一年后仍“不能适应”,环境调适的失败导致少数学生出现了人际关系紧张,思想苦闷,精神压力过大,神经衰弱等问题,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二)情绪不够稳定,人生态度不够乐观积极

美国学者马斯洛提出人心理健康的标准之一就是:能适度宣泄情绪和控制情绪.在现实生活中,不少学生情绪飘忽不定,情绪控制能力较低.表现为情绪波动较大,大悲大喜,大起大落,时而积极情绪占据主导,时而被消极情绪主宰.遇事不冷静,喜怒无常,这种过度化的情绪反应实质反映了隐藏在其背后的不健康的心理特质.

(三)意志力脆弱

意志力是人们为实现一定的目的,主动调节自己的行动去克服困难的心理活动过程,它体现人们在实践活动中的主体性、积极性和能动性,是成才者必备的优秀心理品质.当今大学生较少经历过艰难困苦的磨练,在意志坚韧性上表现较差,有些人无法承受大一点的困难挫折,有些人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感情、情绪和行为.存在抵触他人和社会的状态,缺乏对困难的超越和解决.

(四)心理上自我调适能力较差

有人形容当今大学生是“被抱大的一代”、“被宠坏的一代”,应试教育的弊端,使部分学生养成严重的依赖性和惰性,到大学后需要自己独自面对、解决问题和困难时,缺乏自立的能力.一旦问题和困难得不到妥善解决,心理上便陷入苦闷、不安、焦虑、紧张,出现人际交往障碍,易引发人际冲突,陷入孤独、逃避、自我心理设防.

大学生的这些心理健康问题,严重阻碍了人格的全面发展,心理问题的出现与意志、适应能力、耐挫能力、自信心等非智力因素,即心理素质的强弱密切相关.心理健康问题实质上反映的是一个人心理素质的强弱.心理素质是人的素质全面发展的关键素质,是人全面发展的整体素质的相似度检测和载体,也是人们成长的基础和保证.它关系到人们生命的质量、人生的成败.要有效的促进大学生的健康发展,必须深入研究问题存在的原因,为问题的解决奠定良好的前提.

二、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探析

(一)宏观社会形势的压力

大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随着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大学生就得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新技术,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对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心理所承受的压力也越来越大,这无形中加重了大学生的精神压力,出现心理障碍,引起身体不适等心理疾病,进而影响机体各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长期的积累引发的心理烦恼是造成大学生心理疾病的一个主要原因.

(二)人际关系改变的影响

调查显示,有近半数的大学生是第一次离开家独立生活,由于受地域文化、生活习惯、家庭背景和个人性格等方面的影响,有许多新生进入大学后不能很快融入新的集体,不能适应大学的教学方法,出现同学间关系不协调,情绪不稳定,遇事容易偏激,易产生沉重的内心苦闷和心理障碍,处于“亚健康”状态.

(三)情感因素的影响

大学生处于生理和心理成长的转变期,对情感的需要是种正常的需求.部分同学错误理解同学关系,进行情感体验的同时,造成烦恼、悲伤、痛苦不能自拔,而使精神压抑,最终感情会受到一定程度的伤害,处理不当轻者影响学业,重者会发生恶性事件,甚至酿成悲剧.

(四)家庭因素的影响

大学生家庭收入存在明显差距,家庭经济优越的大学生有意志薄弱现象,而家庭经济拮据的大学生则出现苦闷、自卑、压抑的心理状态,以及不合群的性格和人际关系障碍等.另外,家庭负担过重、家庭成员不和谐、家人出现意外或生病等,极易引起学生情绪波动,这也是造成大学生心理疾病的一个原因.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因此,认真研究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并通过多种途径加以教育和引导,从而切实优化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是高校学生工作面临的紧迫任务.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塑造的途径采撷

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是多种社会形态综合作用的结果,只有各个相关主体的参与,从不同的角度努力,以多元的视角和途径培育健康的心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才具可能性和可行性.这种多维性的互动主要涉及高校、学生和社会的互动,只有网络性的协作才能真正促动当代大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

(一)高校对心理健康塑造的行为责任

1.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有机结合

心理健康教育是思想品德教育的基础,为思想品德教育提供依据和前提,两方面配合得当,可以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正确的思想、认识指导着人们形成健康的心理,而健康的心理又是正确思想形成的基础.大学生能力的提高、道德品质的完善离不开正确的认识、健康的情感、坚强的意志、规范的行为等基本的心理因素.因此,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在要求.此外,心理学理论和方法的有效运用,有助于思想品德教育效能的充分发挥.随着心理诊断、治疗技术的不断创新,运用先进的心理学理论和方法能更好地解决学生的一些思想问题.

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并不是要替代德育工作,正确处理两者关系,将两者有机结合,取长补短,相互配合,才能使教育更有成效.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的有机结合,首先是教育目标和内容上的有机结合.其次是教育方法和手段上的有机结合.诸如心理教育和心理咨询应根据中国大学生将自我调节作为首选的解决心理问题方式的特点,改进过去那种坐等学生上门,个别保密交谈的单一方式,借鉴德育工作的方法手段,可采用课堂教学、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普及心理健康理论和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心理自我调节能力,以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健康发展.

当代大学生的健康心理塑造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大学生的论文范文检索 大学生适用: 专科论文、专科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7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2.加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是高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把心理健康教育列入高校教学计划是保证其科学性、有效性的最好办法.目前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还很不完善.尽管已经出版了多种版本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心理咨询等教材和书籍,但在课程建设方面,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还不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主要是讲座、心理咨询和选修课,还没有真正地纳入到高校的课程体系建设中去,并使之成为一种有机的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还很不全面,学生对此往往是一知半解,不能解决学生的根本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要正式纳入到高校整体教育体系中,成为高校课程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高校的公共必修课,在高等学校普遍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加强大学生心理意识的正确引导和人格教育,传授心理卫生知识,使学生学会运用心理学知识进行自我调适,保持心理平衡,促进心理健康.对待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同对待其他课程一样,也要进行必要的考核.

3.建设专业性强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

加强专职心理辅导教师队伍的建设,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各高校规模都有很大发展,每一所高校都应有一定的专职心理教育教师编制.心理辅导教师负责学校心理健康的规划和实施方案的设计,建立学生心理档案,为学生开设心理教育课程和讲座,开展各种心理辅导培训和心理咨询、治疗工作.加强专职心理辅导教师的培养和系统的专业训练,使其掌握新的心理测量技术、心理咨询、治疗手段和方法,提高专职队伍的专业水平,适应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需要.

4.优化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环境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环境指高校的校园文化环境、教育教学活动以及师生关系等对大学生心理形成的影响.高校应充分发挥各校的有利条件,充分挖掘其环境潜力,为心理健康教育创造适宜的条件,形成自己的特色.校园文化和环境属于学校潜在课程范畴,它的作用有时比正式课程对学生的影响还大,因此,必须重视校园文化和环境的建设,形成优良的校园文化环境,对大学生的心理施加良好的影响.


(二)社会传媒的积极性引导

心理健康教育不应该只是一种单纯的知识体系,更应成为一种大众文化.大众传媒具有强大的引力,能吸引一种思想深入人心,化为行动.大众传媒对一个人,尤其是对青少年的影响具有引导性.高校应调动电视、电台、因特网、报纸、杂志等大众传媒的力量,开展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实施大众化教育.高校要根据大学生好学、上进的特点,通过大众传媒经常开展一些有意识教育和无意识教育,努力帮助大学生建立一种健康的心理态势.有意识教育就是让学生有意识地去接受某种教育,如通过大众传媒进行道德教育、端正学习态度和明确学习目的的教育、法制教育、性教育等,从而达到受益的目的.无意识教育就是组织学生参加一些有益的活动,如电视歌手大奖赛、报纸和杂志征文大赛、网上阅读竞赛等,使其在活动中不知不觉地受到某种教育和启迪,或者受到情操的陶冶,得到某种情感的满足,逐渐形成良好的人格特征.这就需要高校的校、院、系领导,共青团委,班主任、班干部以及其他有关人员的共同努力,通过大众传媒,采取生动活泼的形式搞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深入细致地做好大学生的德育工作.

(三)学生主体的自觉行为

学生心理问题的预防根本在于自我保健,心理素质的提高需要自我持之以恒的训练.外界帮助的目的应是让主体自身学会自助.一方面,要有自助的意识,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会自助,具备自助的能力.具体要求学生对外来劣性刺激学会自我认识,正确对待,对内心冲突,学会自我化解,对心理压力,能够自我缓解,对自我的不足、缺陷,勇于进行自我矫治,对自己解决不了的心理疾病,不讳疾忌医,敢于主动求助.在同龄的学生之中,也蕴藏着巨大的心理互助潜力.学生之间的相互关心、宽容、接纳、支持、鼓励、帮助、尊重,是学生满足心理上的温暖感、安全感、归属感、力量感、尊重感的重要途径.同时同龄人的相互理解,为其心灵的开放,打开了大门.相互的倾诉、倾听,为其宣泄心理压力,发现问题,提供了方便.学生间平等的交流、开导,更易被接受、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