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的

点赞:4545 浏览:18531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0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绿色建筑是一个生态住宅、节能建筑、环保住宅、健康住宅的和谐统一体.它贯穿建筑物的整个寿命周期,为人们提供舒适.健康和高效的使用空间.本文探索了对绿色建筑的初步认识和理解.

关 键 词:绿色建筑 概念 认识误区

一、概念的提出

2005年建设部公布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给绿色建筑下了一个完整的定义.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水、节地、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归结为“四节一环保”.

进一步说,绿色建筑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贯穿于建筑物的规划、设计、建筑、使用以及维护的全过程,覆盖建筑物的整个生命周期.绿色建筑充分利用建筑场地周边的自然条件,尽量保留和合理利用现有适宜的地形、地貌、植被和自然水系;在建筑的选址、朝向、布局、形态等方面,充分考虑当地气候特征和生态环境;建筑风貌和周围环境保持协调,保持历史文化与景观的连续性等,为居住者提供健康舒适的空间.它关注建筑材料与能源的合理利用与节约,因而建筑物建造与使用过程的每个环节都应最大程度地节约能源与材料.绿色建筑将环保技术、节能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渗透到居民生活的各个方面,总之,绿色建筑是自然环境的一部分,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绿色建筑的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绿色建筑相关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学校学生论文、研究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9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技巧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二、认识误区

误区一:绿化率高的建筑是绿色建筑

绿色建筑对绿地面积有着严格的要求,比传统建筑给居住者更多的绿色自然感受,但那不是绿色建筑,只是绿色建筑中的一个子系统.绿色建筑的评定是包括能源、水、声、光、热、绿化、环境.绿色建筑在我国是一个刚刚萌芽的新事物,近几年来,成为许多房地产商朗朗上口的新词儿,让人们误认为绿色建筑就是绿化率高的高档建筑.

误区二:节能建筑是绿色建筑

绿色建筑肯定是节能建筑,但节能建筑不一定就是绿色建筑.节能建筑是降低建筑物的能耗,而绿色建筑是生态住宅、节能建筑、环保住宅、健康住宅的和谐统一体.

误区三:智能建筑是绿色建筑

专家认为绿色建筑可以称之为生态建筑,可持续建筑,与智能建筑意义相近.智能建筑是利用信息化、网络、控制等技术,实现居住的舒适、健康、安全,节能.智能建筑只是实现绿色建筑一种手法.

误区四:绿色建筑是高价和高成本建筑

绿色建筑强调建筑材料的循环使用和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从而有可能实现最低成本的投入.如西北地区的“窑洞”利用黄土的物理特性,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并且利用了地层本身的储冷储热作用,起到了冬暖夏凉.由于充分利用本地的资源,投资成本还是比较低的.


该文来源:{$getarticleurl}

误区五:绿色建筑是高科技建筑

绿色建筑是提倡采用最简单的技术、最小的环境代价,建造最适宜的生活环境.如:新疆有的建筑使用的材料是当地的石膏和透气性非常好的秸秆,保温性很高.

误区六:绿色建筑不仅局限于新建建筑

新建建筑在建筑节能上是强制性规范,要达到真正意义上的绿色建筑,还需要日后完善.

根据我国国情,近几年来,已逐渐对既有建筑进行了改造.如:对既有建筑原有的串联供热改为分户计量集中供热.

误区七:绿色建筑不只是政府的职责

推广绿色建筑不只是政府的职责,也需要广大居民积极配合.如:在装修过程中,不要拆装墙,改换窗户等,会破坏了原有建筑的节能和环保.

三、结束语

本人通过对英国的BRE环境楼、瑞典的哈马比新型建筑小区及马尔默市B001住宅区,清华大学超低能耗楼等经典绿色建筑案例研究,深深认识到:绿色建筑观念的普及,多学科的合作,生态技术产业化,政府的大力推行是推动我国绿色建筑建设的基本条件;绿色建筑指导思想是在设计时务必要体现并符合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即为可持续发展原则在建筑设计上具体的体现和形象代名词.

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建筑与自然的和谐:即要求保持环境、利用环境、防御自然,保护生态系统并减少及其他的大气污染物的排放,保持建筑周边环境生态系统的平衡;充分利用太阳能、地热能进行供暖、供热、采光以及通风,充分考虑绿化配置,软化人工建筑环境;考虑建筑物的朝向等

2.应用减轻环境负荷的建筑节能技术.即降低能耗、长寿命化以及利用环境友好的材料、节约能源、以及能源的再利用、使用耐久性强的材料、可循环再生材料的利用.

3.循环再生型的建筑生涯,循环利用始终贯穿到整个建筑生涯.

4.创造健康、舒适室内环境.包括健康持久的生活环境,优良的空气质量.

5.使建筑融入历史与地域的人文环境.即继承地方传统的施工工艺.继承和保护城市与地域的景观特色,保持城市的恒久魅力和活力.

6.要体现时间因素的影响,建立建筑系统全寿命的观念;且要考虑空间的因素,控制建筑系统对生态系统的空间置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