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教育思想

点赞:29462 浏览:140564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孔子的教育思想有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并重、以约驭博、寓教于乐等,分析其教育思想对当今教学方法有重要启示.

关 键 词:孔子,教育思想,当代教育

中图分类号:G40-092.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22022303

孔子(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一生非常重视教育,创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所私学,毕生从事教育事业,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孔子的教育思想中含有丰富的唯物辩证法因素,因此至今仍有不朽的生命力,它对今天的教育仍然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从中我们可以获得极大的教益和启示.

1倡导“有教无类”,主张“因材施教”,发展学生个性与全面教育相结合

孔子,作为我国第一所私学的开创者,主张“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提倡在教育面前人人平等,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力.孔子在招收弟子时,不重身份,不看财产多少,也正因为如此,孔子的弟子很多,各个社会、各个年龄段的人都有,还有父子二人同学于孔子的,如颜回、曾参等.孔子的这种思想观点,奠定了后世教育大众化的理论基础,开历史之先河,在中国教育史上留下了光辉的篇章.

教学中不能没有统一要求,但不从学生实际出发,忽视学生在资质、性格、才能、兴趣等方面的差异就无法达到统一要实现的目标.孔子将因材施教与全面教育巧妙地结合起来,解决了教学过程中的这一矛盾.在《论语》中,有不少生动的事例表明,同一个问题,孔子对不同学生有不同的教法,例如,在(《论语•,颜渊》)篇中记载,樊迟、司马牛、仲弓和颜渊均曾向孔子问仁,孔子做出了四种不同的回答: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仞.”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颜渊问仁,子曰:“克已复礼为仁,一日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等非礼勿视,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樊迟的资质较鲁纯,孔子对他就只讲“仁”的最基本概念――“爱人”,司马牛因“多言而躁”,孔子就告诫他:做一个仁人要说话谨慎,不要急于表态,仲弓对人不够谦恭,不能体谅别人,孔子就教他忠恕之道,要能将心比心推已及人,颜渊是孔门第一大弟子,已有很高的德行,所以孔子就用仁的最高标准来要求他――视、听、言、行、一举一动都要合乎礼的规范.这样,根据每个学生基础和造诣的不同,孔子对同一问题做出了四种深浅不同的回答,既切合学生的思想实际,就都符合“仁”的基本概念.

“因材施教”这个概念孔子本人并没有直接提出,是朱熹在概括孔子的教学经验时,指出:“夫子教人各因其材”,遂有了“因材施教”的名言.但孔子的教学实践却充分体现了这一原则,他始终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各方面才能的人.孔之之所以做到了这一点.与他对学生有深刻、准确、全面的了解是分不开的.孔子十分注意利用各种机会,通过各种方式,观察了解学生,他非常熟悉学生的特点,能够用精辟的语言相当准确地概括出学生的特征.如:“由也果”(认为子路果敢),“赐也达”(子贡为人豁达、大度),“求也艺”(冉求多才多艺),“柴也愚”(高柴较迟钝),“参也鲁”(曾参较耿直),“师也辟”(子张较偏激),等等.对每一位学生的才能特点、性格特征,孔子心里也都有数.并且他还把学生的性格特征分为三种类型:“狂者”、“中行”、“狷者”,他说:“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即人有偏激、拘谨和介于二者之间的三种不同性格.


再如,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母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共西华曰:“由也问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孔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同样的问题,由于询问者的情况不同,孔子的答复也不同,“一进之,一退之,所以约之于义理之中,而使之无过不及之患也”.由于学生的个性特点不同,所以在他们问仁、问礼、问政、问孝的时候,孔子的回答往往是深浅难易、繁简详略各不相同.

在因材施教的同时,孔子非常重视对学生的全面教育.《论语•,述而》篇中说:“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史记•,孔子世家》也记载:“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子弟”.孔子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但同样学习文行忠信、诗书礼乐,程度不同,能力也各异.有的“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有的“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之宰”,有的“束带立于朝,可与宾客言”,同样是身通大艺者,也各有特长,“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我们从孔子运用“因材施教”这一原则的经验中,可以受到两点启发:第一,教育和教学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避免盲目性,第二,既要坚持共同目标和统一标准,又要善于发现和注意培养学生的某些特长,避免一刀切.

2启发诱导的教学方法

谈到“启发式教学”,许多人都会想到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以“产婆术”著称的启发教育,但事实上,孔子不仅一贯坚持启发式教育,而且“启发”这个名称本身也是由孔子所创造的.孔子所创造的启发式教学其内涵要比苏格拉底更丰富、更为深刻.我们不妨将之称之为“产婆术”的苏格拉底启发式对话与孔子的启发教学作一下比较.

一位名叫欧谛德谟的青年,一心想当政治家,为帮助这位青年认清正义与非正义的问题,苏格拉底运用启发式方法和这位青年进行了下面的对话(以下都苏问,欧答)问:“虚伪应归于那一类”答:“应归入非正义类.”问:“偷盗、欺骗、奴役等应归于那一类”答:“应归入非正义类.”问:“如果一个将军惩罚那些极大地损坏了其国家利益的敌人,并对他们加以奴役这能说是非正义吗”答:“不能.”问:“如果他偷走了敌人的财物或在作战中欺骗敌人,这种行为该怎么看呢”答:“这当然正确,但我指的是欺骗朋友.”苏问:“那好吧,我们就专门讨论朋友间的问题.检测如一位将军所统帅的军队已经丧失了士气,精神面临崩溃,他欺骗自己的士兵说援兵马上就到,从而鼓舞了斗志取得胜利,这种行为该如何理解呢”答:“应该算是正义的.”问“如果一个孩子有病不肯吃药,父亲骗他说药不苦、很好吃,哄他吃了下去,结果治好了病,这种行为该属于哪一类呢”答:“应属于正义类.”苏格拉底仍不罢休,又问:“如果一个人发了疯,他的朋友怕他,偷了他的刀子和利器,这种偷盗行为是正义的吗”答:“是,他们也应属于这一类.”问:“你不是认为朋友之间不能欺骗吗”答:“请允许我收回我刚才说过的话.”

从这一段生动的对话可以看出,苏格拉底启发式教学的特点是:抓住思维过程中的矛盾,启发诱导,层层分析,步步深入,最后导出正确结论.

下面再看孔子的启发式教学.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按照宋人朱熹的解释:“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未达其辞.”可见,“愤”就是学生对某一问题进行积极思考,急于解决而又尚未搞明白时的矛盾心理.这个时候老师应该对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适时给以指导,以帮助学生启发思路,这就叫“启”.“悱”是学生对某一问题已经有了一段时间的思考,但尚未考虑成熟,处于一种想说又难以表达的状态.这时教师应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弄清事物的本质属性,然后用比较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这就是“发”.孔子启发式教学虽然只有八个字,但它却生动地表现出孔子进行启发式教学的完整过程,而且还深刻揭示出学习过程中遇到疑难问题时将会出现的两种心理状态,或者可以说两种不同的思维矛盾,以及这两种矛盾的正确处理方法.和苏格拉底对话法相比较,可以发现二者的共同之处是:彼此都十分重视学生思维过程中的矛盾,但二者处理思维矛盾的方法完全不同:苏格拉底是通过教师连续不断地提问,迫使学生陷入自相矛盾的状态,从而把学生的认识逐步深化,使问题最终得到解决.由此可见,苏格拉底的对话法实际上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完全被老师牵着鼻子走,这种启发式教学虽然能够是学生印象深刻,但由于学生的主动性发挥得不够,对于较复杂问题的理解恐怕难以深入.

而孔子则是由教师或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由学生自己去思考,等到学生处于“愤”的心理状态,即遇到思维过程中的第一种矛盾而又无法解决时,教师才去点拨一下.然后又让学生自己继续认真思考,等到学生进入“悱”的心理状态,即遇到思维过程中第二种矛盾且暂无法解决时,教师再点拨一下,从而使学生柳暗花明,豁然开朗.可见孔子的启发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始自终处于主动地位,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让学生主动去发现去探索,教师只是从旁边加以点拨,起指导和促进作用.两相比较不难看出,尽管两种启发式教学都很有效,都能促进学生进行思维,但是,显然孔子的启发式有更深刻的认知心理学基础,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因而具有更高的理论价值.

3求知应求实,勤奋,学思并重

孔子说过:“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他主张求知应先端正态度,求知应先求实.一个有智慧的人贵在自知,明白自己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一个人能够做到自知,就能真正认识到自己的差距和不足,也就能通过学习来丰富自己的知识.另外孔子曾说过:“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论语•,述而》)他对当时人们对历史上不确凿的事任意牵强附会大为不满,教导学生做学问要实事求是,要向古人学习,古人对待历史不确凿的作法就是存疑.存疑,并不是有疑问不提出来而有所保存.恰恰相反,他是指在自己实事求是进行研究的基础上,要敢于对自己认为不确凿的问题提出疑问.“尽信书,不如无书”,在当今的教学实际过程中恰恰就需要这种思想,要鼓力学生用批判的眼光看待自己所接触到的事物,要敢于从课本中走出来,不要唯书本马首是瞻,对自己认为有错误的问题要敢于质疑.否则,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一旦失去,在学习上就永远不会有实质性的进步了.

在求知的方法上,孔子主张勤奋,强调学习的重要性,以自己的亲身体会告诫学生要发愤学习,他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卫灵公》)“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学如不及,犹恐失之”.(《论语•,泰伯》)孔子认为,在学习方法上是没有什么捷径可走的,只有勤奋学习,才能得到知识.他倡导学习要“学而不厌”.“学而不厌”说起来容易,但真正做到就比较难了,问题就出在无恒心上.一个人一时一事有恒心,一段时间有恒心,但未必一生有恒心.要做到“学而不厌”,关键是学习目的要先明确.学习的目的是为了“道”,不是欲求功利.若求功利,如在一定时间内未达到目标,必会对求知灰心丧气.若求知的目的是为了信仰,为了事业,则会在求知的过程中体验到快乐,从而感到学无止境,学习本身就是目的,这样去做了,必会“发愤忘食,乐而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

孔子教育思想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教育思想的论文范文检索 大学生适用: 本科毕业论文、学校学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6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孔子用此语教育弟子从师要广泛,谁有道就跟谁学,不管其年长、年幼、尊卑贵贱,应广博地学习,采百家之长而为已用,只有这样才迅速提高自己.“三人行,必有我师”,也可以说孔子再次从另一角度阐述其学而不厌的求知方法.世人皆可为师,只要你虚心,且善于发现,勤于学习,任何人都会对你的学习和道德修养有帮助.

与此同时,孔子又强调思考的重要性:“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事事处处都应运用思考力,极力反对那些“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人.同时孔子强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可见,学习就应该将读书与思考结合起来,否则只读书不思考是读死书,就不会理解书中的深意,将会越读越糊涂.但如果只是思考而不读书,那就是空想,就是神思殚竭也不会有什么好的结果.孔子这种不仅强调苦学,还强调善思的学思并重的思想是其对中国教育思想的又一贡献.

4由博反约,对知识进行概括归纳

孔子说:“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论语•,雍也》)子夏说:“博学而笃志”.孔子的话说得很清楚,博学是为了获得较多的知识,知识多是为了“笃志”,为了“约之以礼”.这里孔子第一次提出了学习过程中由博返约的认识飞跃的问题.“博”和“约”是学习过程中的一对矛盾.“博”是拓宽知识面,“约”是概括归纳提高,二者是辩证统一的.没有“博”就不能正确的概括归纳,就谈不上“约”,相反,没有“约”,不把知识进行概括、综合、归纳,形成基本的概念、思想和观点,那么知识仍然是零碎的杂乱的.人不能掌握精到的知识,认识没有中心,便不能付诸行动.所以,“由博反约”是思维高度概括的表现,是驾驭知识的一种能力.

孔子还主张学生应当“多闻”、“多见”,知识面宽广.孔子本人也是勤学好问,“每事问”、“无常师”,因而成为学识广博、多才多艺的人.但是,知识面广,不能杂乱无章,必须有一个中心加以统帅.他说:“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欤对曰:然,非也,予一以贯之”.见识多思路广,对事情的理解就会深刻而全面,解决问题就会左右逢源,能够“一以贯之”就能以简驭繁,触类旁通.以约驭博就如同用一丝红线串起无数散落的珍珠而成为一件完善的艺术珍品,有珠无线或有线无珠,虽然有用,但其价值就大大地降低了.

5积极倡导乐学,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孔子是“乐学”的积极倡导者.《论语》开篇的第一句话就是对乐学的认识:“学而识习之,不亦乐乎”,指出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孔子还把“乐学”作为治学的最高境界,他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所以,孔子学习起来“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孔子不仅自己乐学,而且还极善于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他总是巧妙地把学生领入一个个引人入胜的境地,使他们美不胜收,孔子是如何培养学生“乐学”呢

一是注重创设一定的愉悦情境.孔子教学时,常边弹琴边讲授,使学生陶醉在美妙的旋律之中,不知不觉地接受礼义道德,文化知识的熏陶.《论语》中有不少关于孔子及其弟子“弹琴”、“鼓瑟”、“击磬”、“弦歌”的记载.在这样的情景中学习,学生怎么会不感兴趣呢二是注重“”教学.《论语•,先讲》篇记载了孔子和弟子的一次谈话式教学,在优美的音乐中,孔子启发学生各言其志,他教学态度谦和、、诚恳、友爱,让每个学生都有畅所欲言的机会,不加干涉.教学气氛轻松和谐,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参于意识.三是表扬鼓励.当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出聪明才智或进步时,孔子总是及时给予肯定和赞扬.例如,他表扬子夏“起予者商也”,称赞子贡“告诸往为而知者”,赞赏颜回“闻一以知十”等等.这样就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他们乐此不疲.孔子“乐教”,他“乐教”的成功经验,至今仍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上述五项原则都是侧重在教学方面的,而且涉及到教学过程中的几个矛盾,反映了教学过程的某些基本规律,它们之间的关系密切相联系,不能孤立地强调某一项原则.这些虽然不是孔子有意识地建立起来的教学原则的体系,但是他的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成功的教学实践确实有内在逻辑,蕴含这样原则体系.孔子最得意的学生颜渊曾用一段精采的语言称赞他的老师的人格和教学艺术:“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之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乐,虽欲从之,末由也已”.细加品味正是概括了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并重,以约驭博,寓教于乐等五项主要教学原则.总之,研究孔子关于教学原则的主张及其在发展演变中的成功经验,对于充实当今教育实践将会有极大的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