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是座“桥梁之城”

点赞:5257 浏览:19437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1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当苏州河把上海市区分割为北岸与南岸而没有便畅的交通,上海就没有可能成为一个工业与商业的中心;当黄浦江把整个上海分割为浦西与浦东而没有便畅的交通,上海就更没有可能成为国际化大都市

上海是座“桥梁之城”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桥梁建筑的论文范文检索 大学生适用: 专科论文、专升本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9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上海是座怎样的城市?上海的耀眼光彩、上海的崭新面貌、上海的完善功能、上海的基础设施、上海的经济地位等等,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以独特的眼光来进行审视,概括出各自的上海形象来.作为在上海生活了将近60个春秋的“老上海”,我说上海是座“桥梁之城”.

凡地处江南水乡的城市如苏州、绍兴等都有桥,大桥小桥、木桥石桥、旧桥新桥数量众多.但是,它们与城市本身的整体发展关联度并不大.上海则不然.上海从700多年前的元朝政府设立上海县起,至今已成为知名的国际大都市,其间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在上海的城市发展演变进程中,桥起到了特殊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一般的城市发展,基本上是建筑与道路的齐头并进,互为作用.上海的城市发展却是建筑、道路与桥梁三者的协奏曲;而且只有在桥梁的建设出现突飞猛进的时候,上海才真正地脱胎换骨,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城市等级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上海的桥不仅在规模等级上,是水乡城市的桥梁所不能比拟的,而且它们在城市发展阶段中带有标志性意义.所以说上海是座“桥梁之城”,并不为过.

上海老城厢是上海的发祥地,是把上海哺育成特大城市的胚胎.老城厢的向外扩展,第一个问题就是如何解决水道河流密如蛛网的水乡地区交通,办法无非两条:一是填没河道,二是架设桥梁.填没河道工程浩大,费工费时,不能立时见效,于是造桥是最好的选择.在近代工业时代到来之前的漫长时间里,上海出现的桥也只能是木桥和石桥,它只能解决诸如方浜、侯家浜、洋泾浜、陆家浜之类小河小浜的沟通.西马桥、东马桥、馆驿桥、陈家木桥、斜桥、打浦桥、大木桥、小木桥等等,就是架在这些小河小浜上的桥.尽管现在许多河浜被填没了,桥也被拆除了,但这些桥名却被作为地名而保留了下来.上海还有不少以桥名命的热闹区域,如太平桥、打浦桥、提篮桥等,也是这种情况.

即便在今日,上海仍是多河道的城市.在上海中心城区范围内的河道就有201条(段),其总长度达336公里,其间有不少桥.虹口是中心城区河道和桥梁最多的地区,流经的河流有虹口港、沙泾港、俞泾浦等.有人统计过,从虹口港进入沙泾港这一河段的桥就有15座,其中哈尔滨路桥、桥、海伦路桥、沙泾桥等都是我们熟知的.还有流经四川路的俞泾浦上有各种各样的桥13座,北四川路横浜桥因地处闹市中心,更是全市闻名.

在上海开埠之前,由于西方先进的工程技术还没有输入,像在黄浦江和苏州河这样的大型河流上架桥,当时既没有先进的技术支撑,也没有现代建筑材料来保障,过河的交通只能靠摆渡来解决,于是有了渡口.黄浦江附近的董家渡、周家渡,苏州河附近的曹家渡、谈家渡等地名就是这样形成的.然而,当苏州河把上海市区分割为北岸与南岸而没有便畅的交通,上海就没有可能成为一个工业与商业的中心;当黄浦江把整个上海分割为浦西与浦东而没有便畅的交通,上海就更没有可能成为国际化大都市.所以尽管上海有达江通海的优势,但在漫长的时间里,它只能是与其他沿海城市处于同样的地位,得不到长足的发展.


大约在一个世纪前,近代工业开始在上海的出现,使上海进入发展的快车道.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是,差不多在同时,苏州河上也开始出现沟通南北两岸的用钢材与水泥等工业材料建成的桥梁.绵延125公里的苏州河犹如一条玉带,将太湖与上海连接起来.自从上海开埠以后,在东段的苏州河上曾先后架设了10余座各式桥梁,其中最著名、也是最早架设的桥梁就是外白渡桥,它的前身叫韦尔斯桥.外白渡桥是老上海标志性建筑之一,已与上海相伴百年.去年外白渡桥移桥修缮,勾起不少上海市民的怀旧情结.在此之前,苏州河上仅有屈指可数的几座简易桥梁,南北交通主要靠渡船来连接的.

英美租界在苏州河两岸开辟以后,工商业逐步繁荣起来,人口也日益增多,迫切需要在苏州河上架设桥梁以便利南北交通.一个叫韦尔斯的英国人发起组织了“苏州河桥梁建筑公司”,耗资1.2万银元,于1856年在苏州河与黄浦江交汇处建成了一座横跨苏州河的木桥,取名为“韦尔斯桥”.1907年,外白渡桥改建成国内第一座钢铁结构的桥梁.与外白渡桥毗邻的是乍浦路桥,它原是一座浮桥,1873年工部局将浮桥改建为木桥俗称“二摆渡桥”,1927年又改建钢筋混凝土桥.河南路桥亦称三摆渡桥,1925年又改建成钢筋混凝土的带悬桥,因北岸桥堍下建有天后宫,故又称“天后宫桥”.福建路桥又称作老闸桥,因这里留有古代建造的石闸.与老闸桥相对应的是新闸桥,一座载重量仅3吨的钢架步行桥.苏州河上还有以垃圾来冠名的桥梁――新、老垃圾桥,老垃圾桥即浙江路桥,新垃圾桥即西藏路桥,也称“泥城桥”.此外,还有四川路桥、乌镇路桥、造币厂桥(江宁路桥)、三官堂桥等这些大都建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桥与苏州河融为一体,构成上海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同时,由于它们带来了交通的便利,苏州河两岸也成为当时上海近代企业和仓储最为集中的地区,为上海成为全国工商业中心奠定了基础.上世纪30年代,上海空前繁华,于是有了“东方巴黎”的美誉.

上世纪90年代初,浦东开发开放成为上海发展的又一次历史机遇,是上海要成为国际化大都市的推助器.开发浦东的一个首要的条件就是浦东与浦西的贯通,南浦大桥成为黄浦江上第一座市区连接浦东的大桥,不久又建成了杨浦大桥,这两座大桥被人们戏称为“公母双桥”.杨浦大桥是1993年国庆通车的,笔者还碰到了一件与之相关的事.这年7月,笔者在浦东新区的一次会议上得知,同志已为杨浦大桥题写桥名,我写了消息第二天在《解放日报》头版独家见报.当时正谣传的健康问题,此消息使谣传不攻自破,因此新华社、《人民日报》都作了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