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的三个数字

点赞:3660 浏览:13184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0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从生成之日起,厦门就被赋予了与众不同的特质和责任.

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江夏侯周德兴为配合海防需要,下令修筑厦门城,寓意“国家大厦之门”.此后的600年间,这座城市不辱期冀,始终以鲜活的生命状态凭海临风于海峡西岸:明中叶以后东南地区私人海上贸易勃兴,厦门开始从军事据点演化成贸易重镇;明末郑成功占据厦门作为抗清基地;其后,清廷平定台湾,划定厦门为闽台贸易的重要枢纽,奠定厦门与台湾之特殊关系;1842年,在屈辱中被迫开埠的厦门成为我国重要的对外经贸交往口岸;1895年,日本割据台湾,厦门转而成为闽省面向东南亚华侨集散地;1902年,有18个国家于此设立领事馆,中西方文化在这里融合碰撞;从1871~1949年的79年间,厦门及周边地区的华侨投资占到全省的92%等


东方风起,春暖花开.1981年10月15日,随着位于市区西北部湖里第一声开山炮响,“国家大厦之门”骤然敞开,这座肩负“试验田”、“窗口”和“排头兵”历史使命的城市,踏上了新的时代征程.群山翘盼,海不扬波.1984年2月8日,八十高龄的一路仆仆风尘从深圳、珠海走来,他将深邃的目光投向海峡对岸的台湾,他将“把经济特区办得更快些更好些”的殷殷嘱托撒播在特区人的心田里,他将香樟树的根脉深埋在鹭岛的沃土上等

随后的岁月中,厦门努力发挥示范、辐射、带动作用,始终秉持“开明、守信、开拓、竞争、奉献”精神火炬,把一个昔日封闭的海防前哨、海岛小城建设成为繁荣发达、文明和谐的现代化海湾型城市,并全面推进了体制、机制和制度创新,建立起开放型的经济格局,探索出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和祖国统一大业中,发挥了积极作用,积累了宝贵经验,做出了应有贡献.

今天,我们通过三组数据,打开进入这26年短暂而又漫长之路的时空之门,以此种方式感受时代的强劲脉动.

特区面积

2.5平方公里――1569平方公里

2.5平方公里,相当于3个标准足球场大小.在1981年金秋,随着一声开山炮的轰响,正是这“一眼望穿”的2.5平方公里改变了厦门的前途命运.1984年早春二月,站在厦门经济特区管委会办公楼顶举目远眺.这年3月18日,领导人在中南海会见外国客人时宣布:现已决定把厦门特区的范围由原来的2.5平方公里扩大为整个厦门岛(面积131平方公里).1988年,面对台湾省对大陆政策有所松动的机遇和大量台资企业的涌入,厦门向请求设立“台商投资区”.翌年5月20日,国务院批准海沧、杏林为台商投资区,同时明确指出厦门特区就是台商投资区.五年后,国务院再次批复集美为台商投资区.至此,中国四个台商投资区就有三个落户厦门,厦门经济特区的面积也因此由最初的2.5平方公里增加到1569平方公里,13年间扩大了627倍!

同时变化的还有厦门的城市定位、结构形态和时代任务的不断升级.

1983年10月福建省批准的厦门总体规划中,城市性质定为“社会主义海港风景城市”,城市形态为“六片一环”的组团式环海布局;1985年5月,国务院对厦门经济特区实施方案正式批复,厦门特区的定位为“建设成为以工业为主,兼营旅游、商业和房地产业的综合性、外向型的经济特区”.国务院专门下达对一个地级市经济发展和城市功能定位文件这是建国以来第一次;1988年底,为了全面推动台商投资区建设,国务院“破例”批准厦门市计划单列.1994年3月,全国人大授予厦门地方立法权,祖国大陆第一部地方性涉台法规《厦门市台湾同胞投资保障条例》出台;1990年6月,厦门市城市总体规划调整方案(1988~2000~2020年)获批,城市性质为“海港风景城市和经济特区”,首次划定城市规划区的为厦门本岛、鼓浪屿、集美、杏林、灌口、海沧、刘五店;2000年11月,国务院下文批复(1995~2010年)版的厦门市城市总体规划修订方案,指出“厦门是我国经济特区,东南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港口及风景旅游城市”;上述方案实施以来,厦门港口风景旅游城市的特性和格局基本形成,迎来了新世纪的飞速发展,许多设定指标很快超过了原来的预测,为此,近期(2004~2020年)版的厦门市城市总体规划方案已上报国务院审批,正在实施中的厦门市《“十一五”规划纲要》的城市发展定位是“现代化港口风景旅游城市和海峡西岸重要中心城市”.

经过改革开放近三十年的努力,厦门经济特区的体制优势基本形成并得到发挥,经济实力迅速增强.从形态变化看,厦门经历了由一个海岛型城市向一个海湾型城市的转变过程,特区的功能和内涵不断得以丰富;从结构变化看,厦门经历了从本岛向岛外拓展的战略性大转移,逐步形成层次分明的城镇体系,城市的辐射半径逐步扩大.1985年2月厦漳泉三角地区被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让厦门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地位明显增强;从时代任务变化看,由最初出口加工区的“窗口”的作用,到经济特区的“大门”作用,厦门的地缘和区位优势得以充分发挥,特别是对台交流的“桥头堡”作用更是无人可代.在以往成就基础上,2005年5月,福建省委书记卢展工站在全省、全国乃至全球格局进一步提出厦门要树立“特、港、创、建、带”的战略思维,加快建设海峡西岸重要中心城市,在发挥“龙头”带动作用中,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为推动祖国和平统一大业作出历史性贡献.实践证明,三十年来,国家和福建省对厦门城市的定位是准确的,既对发展成就予以充分肯定,又为今后发展指明了方向.

生产总值

7.41亿元――1375.26亿元

每到年关,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都要展示这年的发展成绩单.2007年厦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375.26亿元,是1981年时7.41亿元的186倍,在15城市排名中处于末位.不过,这样排位却让厦门市民感到满意.

同样是数据和排榜,却有着不同的说服力:2007年,厦门全市人均GDP(按常住人口计算)为56595元,比上年增长11.3%,达7398美元,这样成绩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属于前列,而全国的人均GDP为2460美元;在2005和2006年连续两年的中国200个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名中厦门位列第九名,2007年虽然未能进入前10名,但在总体品牌、宜居和环境三个分类排榜中,厦门则分列第7、3和9名.

不是最多,但可能是最优之一,这就是厦门市民感到满意的缘由所在:2006年,厦门以占全省6.3%的常住人口和1.3%的土地,创造出约占全省15.8%的生产总值、26.9%的财政收入和55.3%的外贸进出口总额,每平方公里土地面积创造生产总值约7392万元,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而万元GDP综合能耗约0.63吨标准煤,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等

火车跑得稳跑得快要靠火车头带动,在厦门,这个“火车头”就是一直以来保持良好发展势头的工业经济.

特区创立之初,厦门就明确提出了“以工促贸,以工业发展带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战略,26年来始终坚持以工业为主,生产型、技术先进型、出口创汇型的“一主三型”产业发展方向.工业总产值从1981年的10.65亿元,跃升到2006年的约2430亿元,年均递增24.1%.工业支撑作用和产业集聚效应日益凸现,2006年全市工业增加值约占GDP比重48%,电子、机械、化工三大支柱产业的年产值约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6%,高新技术企业总产值约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六成.运行效益不断优化,2006年,厦门国有工业经济以仅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资产3.7%的份额,但工业总产值、利税总额,分别约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22%、实现利税总额的31.1%.2005年,厦门正确地分析判断形势,坚持把发展工业作为推进新一轮跨越式发展的突破口,通过工业的快速发展,壮大第三产业,提升第一产业,促进三次产业在更高层次上的协调发展,三次产业结构从1981年的26.5:51.6:21.9调整为2006年的约1.7:53.9:44.4.

不断提升的工业经济规模和效益,让厦门的城市财力充分地殷实起来,也让市民的腰包鼓了起来.2007年,厦门市财政总收入首次超过300亿元,由1981年的1.95亿元达348.44亿元,为全市生产总值的25.3%,运行结构和质量良好.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81年的482元,提高到2006年的约18370元,年均递增15.7%;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从1981年的264元,提高到2006年的约6853元,年均递增13.9%,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由1981年的60.5%下降为2006年的约35%.

“一城如花半倚石,万点青山拥海来”.26年来,厦门的方方面面在时时刻刻间都发生着改变,惟有不变的是对生存、生活环境的保护和完善:高达43%的森林覆盖率让市民徜徉在花海绿洋之间,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质量考核成绩名列全国重点城市前列,特别是由昔日的死湖、臭湖蜕变而来的“绿色心脏”湖,更是让人感受到厦门市民呵护家园的执著力量.

既能以“蓝天、碧水、绿色、宁静、洁净”的灵秀而亭亭玉立,又能以“金戈铁马,狂飙突进”的发展气势而雄劲屹立,这就是独属于厦门的和谐乐章.

集装箱吞吐量

0.33万标箱――462.7万标箱

如果有人问厦门有哪项重要的经济指标可以排上世界前25名,那么答案只有一个:港口.2007年,厦门全港集装箱吞吐量达到462.7万标箱,世界排名第21位,而在1983年厦门港的这个数据仅为0.33万标箱.

“港口兴,城市兴”.厦门在历史上的每一次大发展,都与港口息息相关.

明末清初,郑成功创办一支庞大的海上贸易队伍,以厦门为基地,往来于台湾与南洋,厦门港第一次完成了面向南洋,通向世界的历史性转折,出现了“斯大小帆樯之集凑,远近贸易之都会”,“岁往台湾及南洋贸易者,以万计”的繁荣景象,港口与厦门城市兴盛的关系,由此可见.

1978年,面朝大海的厦门港迎来了春暖花开的时节,这一年港口货物吞吐量为150.01万吨,到2007年,这个数字升至8117.2万吨,29年间增长了54倍.与港口规模飞速扩张相对应的是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形成了开放型的经济发展格局.26年来,厦门经济特区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形成了经济特区、台商投资区、出口加工区、保税区、高新技术园区等多层次、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成为境外资本的重要聚集地.据统计,厦门每年的引资数额大体相当于整个西北地区.到2007年,全市历年累计批准直接利用外商投资项目7892个,合同利用外资284.56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68.66亿美元,约占全国的1/33.

世界500强企业中已有38家在厦投资67个项目,外商投资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84.5%.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外贸口岸城市.到2007年,厦门已与世界上21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合作关系,从1981年到2007年,累计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2374.19亿美元.国际交往日益频繁.到2007年,厦门已同国外10多个城市结为“友好城市”,连续举办11届的“98”投洽会成为全国最大的招商引资平台,国际马拉松、世界合唱节等国际性赛事频获成功举办,厦门的国际知名度日益提高.

浅浅的海峡,隔不断两岸同胞的脉脉亲情.1997年4月19日凌晨,“盛达”轮满载着集装箱,缓缓驶离东渡港.这是两岸隔绝48年后,海上货轮直航台湾的“破冰之航”.十年来,这条“黄金通道”已累计完成集装箱吞吐量300多万标箱.2007年,厦门对台进出口贸易额约30.5亿美元,口岸台湾水果年进口金额占全国1/3,成为祖国大陆规模最大、进出最便捷的台湾水果销售集散中心.从1994年至2006年,累计入出厦门口岸的台胞达500多万人次.自2001年开通与金门客运直航以来,累计运载旅客近170万人.厦门已成为台胞出入祖国大陆人数最多的口岸之一和两岸文化交流最热络、最活跃的地区之一.三十年来,认真履行促进祖国统一大业历史使命的厦门成为台商投资最为集中的城市,到2007年,全市累计批准设立台资项目2721个,实际利用台资35亿美元,到资率、开业率和投资率在五个特区中均居首位.

厦门的三个数字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工业经济的论文范例 大学生适用: 高校大学论文、自考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5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选题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厦门经济特区创办之初,即确立了“以港立市,港口经济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战略,提出要搞大港口、大交通、大腹地.如今,早在1983年10月正式通航的厦门国际机场,于2003年在全国首开“第五航权”,到目前已开辟国内外航线147条,通达城市75个.从世界大港的普遍发展规律看,决定港口规模的重要因素取决于有没有足够宽广的内陆腹地.如今,随着福(州)厦(门)、厦(门)深(圳)以及龙(岩)厦(门)国家铁路干线的开通,这座从来都不缺乏热情和的城市,定会左右牵手长三角、珠三角,阔步走向广袤的中部腹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