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就业现状

点赞:20132 浏览:93493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0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一方面是由于大学生身份的特殊性,另一方面是它对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都有着非凡的意义.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大学生教育已从以往的精英教育慢慢转为大众教育,目前我国大学生已处于大众教育阶段.既然是大众教育,可想而知每年毕业的大学生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多,如何让大学毕业后就能顺利就业已不再是少数大学生的问题,而是一个共性问题.

关 键 词:大学生;就业;就业观

中图分类号:G473.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5)05-0086-02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环境的改变和国家对教育的重视,大学生这个原本在高高塔里的天之骄子已成为现在随处可见的大众教育中的一员.当一个群体不再是稀有群体时,社会对其要求也就更加严格.当代大学生正处在国家国际化的大环境里,机遇和挑战并存,如何能使自己成为当代社会发展的弄潮儿,是每个面临毕业的大学生应该重点考虑的问题.目前大学生就业现状如何?大学生社会就业环境如何?大学生应该如提高自身素质才能毕业后顺利就业?政府及各级部门如何改善就业环境为的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让大学生就业不再是难题?对于这些问题,本文从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目前大学生就业现状

当前大学毕业生一部分就业还是很不错的,这得益于这部分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高和所学技能过硬.但还有一大部分大学生就业现状不容乐观,问题集中表现为,国家体制内就业难、一线大城市就业难和高薪酬就业难.

(一)国家体制内就业难

2012年11月19日,哈尔滨市首次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事业编制环卫工人.尽管此次计划招聘的457名环卫系统员工全部为工勤技能岗位,却吸引了11539人报名,最终报名成功的7186人中,近半为本科学历,并且还有29名硕士.其实,本科硕士们争相应聘清洁工,并不是冲着这一工作本身去的,而是冲着编制和户口去的.因为按照哈尔滨市的相关规定,“对新进人员均按照财政拨款事业单位工勤人员管理,使用事业编制”.

近年来持续升温的“公务员热”就是大学毕业生对“体制内”偏好的很好说明.据统计,2014年度国家公录用网上报名人数总量达到1357056人.从报考情况来看,其中应届大学毕业生占60%.从以上现象可以看出,有很多大学生在就业问题上还是老观念,都还是国字头铁饭碗的传统就业观念,而国家正式编制是有限的,所以大学生体制内就业难已是不争的事实.

(二)一线大城市就业难

大城市经济发达、资源丰富、机会多是大学生首选到一线城市就业的主要原因.在2013年的国考报名中,有132个职位无人报考或无人通过资格审查.除了这些职位本身对专业、基层工作经历等的要求过严外,其多在西部地区和边远艰苦地区也是众多报考者将其排除的原因.面对大学毕业生“有业不就”的情形,我们也可以发现,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表现出来多数人希望到经济发达程度较高的大城市就业,他们过分强调和追求安逸舒适的工作岗位和环境,不愿意到偏远地区和基层单位工作.由于一线城市大批人才的涌入,供大于求的现象必然出现.同时,一线城市房价及各项生活成本很高,大学生想在一线城市扎根生存下去也是个不小的难题.

(三)高薪酬就业难

据调查显示,大学毕业生的月收入期待底线(是指大学生对自己毕业时第一份工作能够接受的最低月收入).2011届大学毕业生的月收入期待底线(2500元)比2010届(2207元)上升了293元.连续两届的月收入期待底线的上升与物价的上涨不无关系,但我们看到的却是大学毕业生对薪资水平的不断上涨的要求.大学生总是希望自己的工资能够再高一点.然而一个正规企业不会把高薪资一下子就给一名没有任何社会经验的应届毕业的.

从上面的分析不难看出,近年来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大学毕业生的城市就业难、体制内就业难和高薪就业难凸显了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

那么,造成大学就业难的因素有哪些呢?我们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二、城乡发展不平衡、体制内外待遇不平等导致大学就业观错位

大学毕业生为何如此留恋大城市,又为何这么钟情于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等所谓的体制内单位,关键问题就在于城乡发展的不平衡和薪酬、福利的不平等.

首先,国家在公共资源的分配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城市的社会保障条件明显要高于农村,再加上国家政策对城市的倾斜,所以城市比农村有更多的发展空间、有更大的生活保障.在这种情况下,大学毕业生对大城市趋之若鹜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其次,国家对体制内和体制外实行的也是薪酬、福利的双轨制.众所周知,体制内人员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均由国家发放,其退休生活方面基本不存在什么大的问题.而体制外人员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则大部分依靠自己缴纳,单位所给的补贴也仅仅是在单位效益好的前提下,就更不用说退休后的生活保障了.如此一来,正如哈尔滨市大学生对清洁工岗位的趋之若鹜一样,大家看重的就是体制内这一生活保障.

当代大学生就业现状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大学生类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函授毕业论文、学院学士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9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本科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三、高校对学生就业指导不到位个别专业开设不合理导致毕业就失业

高校作为培养大学生、为社会输送人才的重要场所,其对大学生就业指导和职业规划的不重视及指导不到位,个别专业开设太过陈旧,造成其培养出来的大学生竞争力不强,与市场需求脱节.

首先,目前高校就业指导理念存在误区,就业指导资料匮乏.我国大多数高校都开设有就业指导课程,但很少有高校将就业指导课程看作是一门学科来研究.同时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内容陈旧,师资往往是从学校的其他行政岗位转来的,师资水平不高,流动性大,种种导致大学生就业教育缺乏全程化的就业指导怎么写作.其次,现在个别高校开设专业过于陈旧,不经市场考察盲目开设一些专业,导致毕业学生要么供大于求,要么所学专业没有用武之地.基于以上原因,导致高校培养出来的学生脱离社会实际,不能满足用人单位对于人才的需求,从而导致大量大学毕业生临时或长期找不到工作,形成了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社会事实.

四、大学生自身原因

首先,当代大学毕业生自我认识不足,自我定位不准确.大学生在就业过程自我认知不足,就业期望值高,脱离实际,存在一定的盲从心理.目前,高等教育已逐步从“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社会对大学生的需求也不再那么强烈,但不少学生和家长却仍错误地认为高学历就能高标准就业,总觉得用人单位非我不用,不考虑自身实际情况,盲目追求高标准就业,出现了人们常说的“高不成低不就”现象.

其次,就业选择过于功利化,不能正确选择就业单位.在就业选择上,不少大学生缺乏正确的就业意识,存在着“铁饭碗”观念.他们过分强调和追求安逸舒适的工作岗位和环境,不愿意到偏远地区和基层单位工作.虽然大学生择业地点集中于东南沿海等大城市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择业地点的过度集中必然会导致发达地区人才的闲置和浪费,进而增加大学毕业生就业的难度.

最后,部分大学生综合素质欠缺,不具竞争力.目前有一部分的大学生的确存在人文素质不高、综合素质差、竞争力不强、就业能力明显不足的问题,手低眼高、盲目签约、随意毁约的现象屡见不鲜.使用人单位对应届毕业生聘用上存在恐惧心理,增加大学生就业难度.

五、用人单位片面追求高学历,用工制度不合理造成大学生就业难

首先,用人单位一味要求高学历,影响大学生就业.不少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动不动就提出必须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把211学校、英语四六级、计算机等级考试等硬性指标作为招聘人才的衡量标准.这无疑将导致人力资源浪费,同时也会人为地增加低学历毕业生的就业困难.其次,用工制度不合理.一些用人单位存在用人的苛刻性、薪资待遇低,用人制度随意性等原因,没有形成良性的留住人才机制导致好的大学生很难在单位立足同时一些单位还存在着用人机制比较滞后的问题,导致其招不到急需的人才.

综上所述,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第一,完善就业怎么写作,健全社会保障.通过对大学生就业现状的分析我们知道,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是在城乡发展不平衡,薪酬、福利不平等的情况下产生的.因此,解决这一问题就要从宏观入手,发挥政府在促进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在优化就业环境的同时,健全就业保障.第二,用人单位制定合理用人制度,为大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空间.第三,大学生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改变传统的就业观,让自己真正成为有用的人才.第四,高校在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上更加人性化,开设专业和课程与用单位紧密对接,真正让学生学有所用.第五,大力提倡自主创业,解决创业者自己的就业问题,在缓解社会整体就业压力的同时,也为社会提供了就业岗位、为国家创造了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