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点赞:30251 浏览:142283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25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金融创新,衍生品和金融工具日趋多样化,表外业务显得越来越重要,随着经济发展的日益深入,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使货币的定义与计量变得困难;削弱了银行控制货币供应量的能力;降低了货币需求函数的稳定性.

【关 键 词 】金融创新;货币政策;金融工具

一、金融创新的含义与特点

“创新”一词首见于著名经济学家熊彼得(J·A·Sehumpeter)的经济发展理论中,他将经济活动过程中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称之为“创新”,认为创新是来自内部本身的一种创造性变革,而且创新的实现过程就是经济的发展过程.援引这一思想,我们认为“金融创新指金融机构内部要素的变革,具体表现为一个金融体系不断成长与革新的过程.金融创新在内容上主要包括金融产品、金融工具的创新;金融怎么写作的创新;金融市场的创新;金融机构职能的创新.金融创新的发展,以60年代全球经济迅速发展、资本流动加快为背景,以70—80年代的放松管制为契机,一直保持着长盛不衰的势头.目前,国际金融创新主要呈现如下四个方面的特点:

(一)金融产品金融工具的创新多样化:主要表现为以下四种类型:l增加流动性创新包括所有能使原有的金融工具提高变现性或可转让性的金融工具和交易技术,如C存款长期贷款的证券化等;2.信用创造性创新.能使借款人的信贷资金来源更为广泛,或者使借款人以传统的信用资金来源转向新的来源如票据发行便利;3.股权创造型创新.包括使各类经济机构股权资金来源更为广泛的金融创新如可转换债券,附有股权认购书的债券等能使金融工具由债权变为股权;4风险转移创新.包括能在各经济机构之间相互转移金融工具内在风险的所有新工具和新技术如期货交易、货币与利率互换交易.

(二)融资方式证券化.近年来,商业银行在吸收存款、发放贷款方面的优势在弱化,而逐步向筹集资金方便、成本低选择强流动性高的证券融资方式转化.一般讲,融资方式证券化包含两个方面:1.金融工具的证券化即通过创新工具来筹措资金;2.金融体系的证券化:尽管银行和金融机构借款比重下降,可通过提高可转让金融工具(对第三方发行)的相对比重来实融体系的证券化证券化过程与金融创新有密切联系,因为证券化过程是通过一系列金融工具来完成的,而这些金融工具又是金融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这个角度来讲,金融资产证券化趋势是金融创新的必然结果,也是衡量一国金融和金融市场是创新还是呆滞、僵化,是深化还是抑制的标志和尺度.

金融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金融创新的论文范文文献 大学生适用: 硕士论文、硕士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5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三)表外业务的重要性日趋增强表外业务是商业银行所从事的未列人资产负债表,以提供担保怎么写作佣金和怎么写作费的业务活动.表外业务的种类包含:1.银行提世的各种担保如票据承兑、跟单信用证等;2.贷款与投资的承诺业务如票据发行便利、承诺;3.外汇写卖与投资业务如互换业务期权业务、远期利率协议等;4.利用现有银行的人力、技术设备为客户提供相似度检测怎么写作如代收费业务等.

(四)金融市场一体化趋势:由于资讯的进步,使全球金融市场连成一体,形成全球营业一体化同时离岸金融市场、金融期货、期权市场的发展,使资本与货币市场呈现“无边界的扩张”,金融市场日趋国际化这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外汇市场已成为二十四小时连续不断营运的市场2.欧洲货币市场的迅速发展与壮大.

二、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金融创新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整个金融市场、金融体系格局及其运行机制.因而不可避免地影响货币政策.一国的货币政策主要是通过对货币供应量的调控来实现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银行在调控货币供应量过程中遇到问题有三个:一是货币能否正确定义与计量;二是货币供应量能否有效控制;三是货币需求函数是否稳定.以上三个方面中的任何一方面出了问题.都会削弱货币政策效果.

下面分别从这三个方面来具体分析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一)金融创新使货币的定义与计量变得困难在金融创新出现之前,货币定义比较容易,因为能够充当交易媒介的只有流通中的与活期存款,作为交易媒介的货币与作为投资的其他资产界限比较明确.但金融创新以后,各种金融资产的流动性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金融资产之间的替代空前加大,打乱了原有货币定义中的界限——作为货币的货币与作为资本的货币难以区分,交易账户与投资账户往来频繁,广义货币与狭义货币互有兼容,界定M、M、M等层次的货币的内涵变得十分困难,具体表现在:(1)难以判断什么是货币:金融创新的持续化使得货币的定义得以不断发展.目前,不但、账本的存款数字是货币,在计算机的存储器和磁记录媒体中那些肉眼看不见的信号也是货币.当银行允许顾客超过存款额进行透支时,在允许的限度内可签发支票和使用信用卡结算,这时,货币不仅不存在于衣袋内也不存在于账户和磁媒体中,而只是存在于一种负债的允诺形式之中.虽然各国银行也花费了大量的精力试图严格界定货币的定义,但终因金融创新的层出不穷而削弱了这种努力的效果.(2)难以计量货币的数量.由于金融创新,央行关于货币的信息是不充分的.许多新的金融业务往往不在原有要求报告的内容之列,而且因为国际金融市场的各种创新活动,使得融资方式得到极大拓展,更加之巨额游资的投机性流动等一系列外界影响的冲击,使得央行难以把握货币的计量.


(二)金融创新削弱了银行控制货币供应量的能力.

1.金融创新干扰了银行对货币乘数的准确预测

由于任何一个时点上的货币供给量都可以视为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的乘积,因此,在央行提供的基础货币既定时,货币乘数是至重要的变量.我们从传统的货币乘数出发,货币乘数表示为:K:(1+c)/(rd+it·t+e+c)其中:c等于C/D(通货比率),C是公众手中持有的通货,D是活期存款;t等于Dt/D,Dt是定期存款,D是活期存款;rd,rt分别是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的准备金比率;e为超额准备金与活期存款的比率;在影响货币乘数的众多参数中,只有rd和rt是银行自己能决定的,其余三个变量e、e、t均受外部因素影响而金融创新的出现迫使c、e、t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第一,金融创新使c减少.通货比率c主要取决于可支配收入、持币的机会成本、公众偏好与支付习惯、金融制度的发达程度等.金融创新从提高持币的经济成本和促进金融制度发达两方面对通货比率产生变小的压力.前者通过提高通货以外的金融资产报酬率而增大持币机会成本,使公众减少持有通货量;后者则是通过提高转账结算的速度与便利程度降低成本费用,改变社会支付习等,使公众愿意保持有活期存款而相应减少持有.第二,金融创新使e减小由于银行资产的流动性增强,银行保持超额准备的机会成本得以提高,从而使银行尽可能调低e.第三,金融创新使t减小.在金融创新中非存款性金融工具大量涌现,金融市场发达,证券市场怎么写作日臻从而提高了银行存款以外其他金融资产的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当银行定期存款作为价值贮藏手段的吸引力降低时.公众在资产组台的调整中就会将一部分定期存敖转换为证券类金融资产.因此,定期存款在总的存款中所占的比例减小.从以上分析可看出,c、e、t各参数困金融创新影响变得不稳定,在很大程度上干扰了货币当局对货币乘数的准确估计,加大r其控制调节货币供应量的难度.

2.金融创新改变了传统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效果

首先,金融创新弱化了法定存款准备金的作用力这主要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一方面,缩小了法定存款准备金作用范围.因金融创新使融资证券化趋势日益加强,大量资金从商业银行流向非存款性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绕开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约束;同时也改变金融机构的负债结构比例,尤其是商业银行,存款在其负债中所占比例逐渐下降,而通过同业拆借,发行金融证券等借款的比重却稳步增加.这些变化导致整个银行体系的存款太为减少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作用范围明显缩小另一方面,降低了实际提缴的法定准备金.由于法定存款准备金是无息的,这就意味着增加了商业银行的融资成本,尤其是在高利息时期这种矛盾更为突出,刺激商业银行创造出介于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之间或者逃避计提法定准备金的新型负债种类来减少实际提缴额.其次,削弱了再贴现政策的效果.由于在调整再贴现率的政策中,银行本来就处于被动地位,只能坐等金融机构来申请再贴现时才能发挥作用.而金融机构对再贴现业务的依赖程度,取决于从其他途径借准备金的难易程度,再贴现只是众多弥补流动性的途径之一.由于金融创新的不断涌现,金融机构可通过出售证券.同业拆借、贷款证券化,从国际金融市场上借款等多种方式满足其流动性需要,以上均使得金融机构对再贴现的依赖程度下降,削弱了央行再贴现窗口的需要性,再贴现政策的作用效果因此打了折扣.

综上所述,金融创新对于货币政策有着多方面的影响,我们实际的运用中必须增加风险管控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