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教学提升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

点赞:29052 浏览:133097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16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计算机基础课程在高校基础教育中非常重要.传统的授课模式大多停留在教师多媒体演示和学生上机自主实践的模式,学生被动学习,很难达到能力培养的目标.为了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跃起来,让教学效果好起来,提出了多元化教学模式,将271模式、分层分组、情景教学、任务驱动等教学法相结合,灵活应用于实际的教学当中.实践证明,多元化教学模式在提升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方面效果明显.

关 键 词 : 多元化教学; 271模式; 情景教学; 任务驱动; 分层分组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8228(2013)04-58-02

Diversified teaching to enhance students' programming ability

He Yuanxiang, Shi Baoming

(School of Electronics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Gansu Lianhe University, Lanzhou, Gansu 730000, China)

多元化教学提升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计算机基础的论文范文数据库 大学生适用: 专科论文、学院学士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2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本科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Abstract: Basic puter course is very important for the college of basic education, especially puter education.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stops at multimedia presentation by teachers and independent practice by students. The passiveness of students makes it difficult to enhance students' programming ability. In order to allow the students to bee active, make the class lively and teaching effect better, diversified teaching mode is proposed, bining with the 271 mode, situational teaching, task-driven, hierarchical group teaching etc, flexibly applied in actual teaching. The results prove that it works well in improving students' puter application ability.

Key words: diversified teaching; 271 mode; situational teaching; task-driven; hierarchical group teaching

0 引言

计算机基础课程是大学里第一门计算机课程,在高校基础教育特别是计算机教育方面非常重要 [1].传统的授课模式大多停留在教师作多媒体演示和学生上机自主实践,学生学习较被动,很难达到综合培养的目标.

为了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跃起来,让教学效果好起来,笔者采用了多元化教学模式,把学习计算机基础变成一件快乐的事,让学生在轻松愉悦中掌握所学知识,提升计算机基础能力,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人生观及健康的生活态度.

1.多元化教学模式

多元化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将271模式、分层分组、情景教学、任务驱动等模式结合起来,灵活运用于教学.

⑴ 271模式[2]:对学生、内容、时间等按照2成、7成、1成这样的比例来划分.也就是学生按成绩优异,成绩中等,成绩一般各占2成、7成、1成.在内容上,2成是不讲就会的内容;7成是教师简单讲解引导、学生练习即可掌握的内容,这部分内容往往是重点;1成是教师采用多种角度讲解,学生经过练习、互相交流、思考讨论后才能掌握的内容,这部分内容也是重点.对一堂课的时间安排,2成老师讲解;7成学生练习,其间老师引导答疑;1成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交流点评.

⑵ 分层分组[3]:对学生分组,一般从学习成绩、认知能力等方面采取互补方式进行分组,使组和组之间大体平衡,以便在学习时互相帮带;在备课、讲解、指导时,根据学生不同情况进行不同处理.

⑶ 情景教学[4]:将生硬的学科知识以案例或情景为载体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消除学习疲劳,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从而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⑷ 任务驱动[5]: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使他们都能根据自己对当前问题的理解,运用共有的知识和自己特有的经验提出方案,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不断地获得成就感,更大地激发出求知,逐步形成一个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从而培养出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

2.多元化教学过程

本文以计算机基础的重点章节Excel中的图表创建为例对多元化教学模式进行描述.

在教学中,根据当今社会需求,将“自信比知识更重要、创新比技能更重要、学生间的交往合作比竞争更重要”作为育人理念,结合高职高专学生喜欢学操作性强--很快就会看到成果、善于发散思维、自信心缺乏等特点进行教学设计.

2.1 选好教材,做好学前准备

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重要资源.在选教材时既要考虑到科学性,还要考虑实用、贴近生活、具有拓展性.既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各有所得.

上课前教师不仅要充分准备好一节课的知识内容,还要检查教学环境,带齐教学资源,明确教学目标、分清重点难点,并对学生进行合适的分组.教师还要把自己积极饱满的情绪带进整个课堂,以带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2.2 教学实施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将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层次阶梯化、梯次渐进化,本着“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我们将教学过程划为几个环节,如图1所示.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选取 “管好你的零用钱”这样生活化的实例来组织教学内容,同时培养他们勤俭节约、体贴父母等良好的情感.

课堂从讲一个真实的例子开始,如:一名学生挥霍掉学费,以此引发学生对于大学生不良消费观和生活态度的思考.紧接着提问学生:你的零花钱主要都干了什么?心中有数吗?该如何管理?

教导学生面对新问题,尽量先试着用已掌握的知识能不能解决,提醒他们用EXCEL数据表格管理.这时,分层回顾已学内容,探求是否能解决得当.

给学生展示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效果,如某同学的零用钱数据统计表,让他们从中看到对数据进行清晰、明了的统计.但如果要进一步对数据分析,比如想知道该学生的某月份各项开支所占份额及直观的分析结果,从而引出Excel图表.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应及时展示几张图表效果,并针对数据分析结果进行不同角度的展示.要求学生通过此内容的学习,独立做一个相关同学的零花钱比对数据表,展示给自己的父母,一方面培养他们体贴父母的良好情感及正确的消费观,同时充分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环节:任务驱动,分组协作

将授课内容以任务驱动,使学生积极学习,同时指导他们将自主学习、学练结合、协作探究、总结交流等学习方法结合起来进行高效的学习.

将任务细分成三个子任务:任务1—图表元素的辨识,这个阶段是打基础阶段;任务2—利用向导创建图表,这个阶段要求学生能按部就班地做,也就是会做即达到目标;任务3—知识应用,不仅要求学生要会做,还要求做得好,要求他们正确地选择数据源,并根据具体的数据选适合的图表类型.这样分层任务,由浅入深,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要求学生协作学习,互帮互助,培养他们交往协作及沟通能力.

下面是具体任务教学的探讨.

首先是任务1—图表元素的辨识.在任务开始前,教师先下发材料,并对如何寻找图表元素,及右键弹出各元素的快捷菜单等方法进行简单介绍;并要求学生分组完成,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看哪组找到得多;然后给出具体操作要求,让学生通过此任务认识各图表元素.

任务2—利用图表向导来创建图表.这个阶段要求学生以个人为单位自学自做,组内互相帮带,教师在学生做前简单演示,其间主要是引导、答疑,及时鼓励.要求学生充分利用向导中的图表预览功能,观察不同的选项在图表中的不同表现.并且要求时间充裕的学生在完成额定要求的同时,多多观察题目中未提及的选项的作用.在学生做的过程中,教师对于易错点及时给予提醒.

任务3—知识应用.这个阶段将做的内容分成必做和选做.必做内容是重点.必做内容完成后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情况去选做一部分内容,选做部分往往是难点,比如:更改表中数据,观察图表变化;更改图表对应选择范围,观察变化;美化图表,使数据分析不仅直观而且艺术.

第三环节:交流点评,强化重难点

通过分享评价,集思广益,发现自己的不足、找到更好的解决办法.首先让每组派出代表展示各组成果,回答任务中要求思考讨论的问题,组内同学可以补充,组间进行评议,教师及时进行补充强调.通过交流点评,使学生对各知识点有进一步的理解,但此时还不够系统,接下来教师再对重点及难点进行梳理,总结强化.

第四环节:拓展延伸,总结反思

课后给学生分层布置作业.比如本例,可将作业分成三个层次:先是课本上的课后作业,利用题目给的数据,按要求绘制“用电趋势图”;然后思考并实践—有没有其他图表类型来表达数据,对比优缺点;最后是弹性作业,如让大家统计自己生活中感兴趣的数据,创建图表进行分析,并对图表进行美化,享受学习的乐趣.

课后学生可通过、、飞信、、短信等方式与教师进行单独交流,也可在群里进行交流、讨论,这样拓展了课堂,使知识得以进一步延伸.

课后教师对这节课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反思,以改进教学.在教与学上,坚持“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灵活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使学生学会、乐学;在知识上:发现所学知识直观、简洁、灵活,很容易掌握,而且也提升了艺术素养;在能力上:提升了信息处理技能、实践技能、创新能力、交流沟通和互相协作的能力;在情感上: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自信,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及健康的生活态度.通过这几方面反思发现,这样的教学方式达成了预期的教学目标,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2.3 教学反馈

我们从两方面对这种多元化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反馈.一方面,反馈学生的“学”,学生“学”的效果是衡量教学的最直接标尺,可通过任务的完成情况,课堂的问答情况,或者学生自评、互评,还有机试、笔试,作业,竞赛等,反映出教学的效果.与传统教学效果相比,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并且应用能力及素养都有了明显提高.另一方面,反馈教师的“教”,除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反馈,还可以通过量化考核、期末的学生评价,教学竞赛,同行评价,甚至社会评价等方式来进行综合评价.通过评价反馈,挖掘亮点、发现不足,使教师的专业水平不断提高,有效地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升.

3.结束语

计算机基础这门课是各高等院校非计算机专业的基础核心课程,也是培养大学生信息素养及计算机应用技能的必要课程[6],其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不仅掌握基本的计算机基础知识,而且提升计算机应用能力,以使他们在工作后能够灵活的应用计算机进行日常办公.如何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跃起来,让教学效果好起来,一直是教育工作者探讨的问题.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多元化教学手段和方法,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取得了很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