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演示实验的优化策略

点赞:33141 浏览:154995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10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科学》的演示实验,是激发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化解教学难点,提高课堂效益的有效手段;是培养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学科学用科学能力的有效途径.优化演示实验,应从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演示的准备、实验演示的过程和实验结论的得出四方面着手.

一、优化演示实验方案的设计

实验方案是课堂教学目的的替身,只有巧妙地设计出紧扣课堂教学内容的优秀实验方案,才能圆满地达到课堂教学目的.

1.设计思路的新颖性和科学性

演示实验的第一课堂效应是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设计演示实验方案时,要尽力结合初中学生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和“具体形象成份起主要作用”的思维特征,设计的思路要注重一个“奇”字,创设出既“平素罕见”或“逆反常规”而又直观明显的奇景.

实验是紧扣教学内容,达到一定教学目的的一种教学手法, 是探求新知的行为,在注重实验现象新颖性奇特性的同时,还得注重实验原理的科学性.设计方案时,现象产生的科学知识理论依据必须严谨,科学的东西不能象玩魔术那样弄虚作检测、花拳秀腿,也不能生硬凑合.要设计如何在实验现象中体现实验原理的知识点,将实验现象的新颖性和实验原理的科学性、知识性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促使学生完成从现象到本质,从感性认知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2.设计意向的灵活性和探究性

教师在设计演示实验方案时,要有相当比例数目的实验来着意引发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探究性,也可将原有的验证性与探索性实验进行灵活变通,用以促进学生开展换角度思维和多向思维及知识的活学活用.实验的设计越具有灵活的创意,越有利于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多向性和探究性.

《科学》演示实验的优化策略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课堂教学的论文范文数据库 大学生适用: 本科论文、专科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6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本科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3.设计方案的原则性

(1)直观性原则

演示实验是演示给学生看的,实验显示的现象应该直观明白,可见度要高,如演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的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实验.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因有碳酸生成,溶液颜色由紫变红不够明显,则可设计往盛有等量紫色石蕊试液的两支试管中的一支通入二氧化碳 ,与另一支进行对照,其现象变化就易于观察,学生印象明晰而深刻.

(2)生活化原则

设计演示实验选择的素材,力求富有生活气息,尽可能是学生身边的事和物,用贴近生活经验的素材设计出来的实验现象,学生容易理解.如①让太阳光透过三棱镜产生“彩虹”;③利用食用醋清洗热水瓶中的水垢等这些素材都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和物,巧加设计后就可以平中见奇,熟中见异,诱发学生在兴趣中活跃思维,陈中出新,获得新知.

(3)针对性原则

演示实验是为课堂教学内容怎么写作的,必须针对课堂的教学知识点,不能设计与课堂内容风马牛不相及的新奇现象激活课堂气氛,也不能滞后教学内容补做演示或把未教到后面内容提前来先演示.否则,教学效果不佳.

(4)可行性原则

自己设计的实验,要便于操作,便于器材的选取,要在现有的器材配备条件下设计出装置简单明了的方案,要针对学生当前的知识水平设计出以已知求未知,以陈探新的方案.复杂的实验装置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二、优化演示实验的准备

演示实验是一种直观的教学手段,演示的是否成功,关系到整堂课的教学效果.如果演示失败,会造成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怀疑和误解,如果有演示失败的情况下,还把原定的实验意图“强行”让学生接受,可能会造成对学生的误导甚至影响科学素养的成长.所以演示实验的准备应该纳入教师的备课内容,需要教师在课前认真地作好准备,包括(1)仪器、材料的准备(2)课前必须试操作,一则练习操作规范,二则看有否故障出现,可以心中有数;(3)考虑是否添加补充小实验;(4)考虑演示过程如何引导学生观察,什么时候提出问题,启发学生积极开展思维活动;(5)准备对意外事故的防范,如使用酒精灯的实验要准备湿毛巾,用到强酸强碱的实验要准备一盆清水等.

三、优化实验的演示过程

1.演示操作要规范

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学生的行为.教师在实验演示过程中必须一丝不苟地按规程操作,要在学生面前树立言传身教的典型形象,用自己的实验操作的规范性来潜移默化学生,使学生养成严谨求实的良好实验习惯.使用仪器、配装仪器、演示手法等动作都得准确标准.

2.实验用语要正确、准确

教师在演示实验过程中,介绍仪器、阐述实验过程、总结实验结论时,语言必须正确、准确、不含糊.教师如果实验用语不准确,对学生正确认识仪器、形成概念、掌握规律都会产生不良影响.

3.多让学生参与

演示实验不能先由教师做给学生看,再由教师讲给学生听,使演示与讲解脱节,这样做等于把学生当作被动接收的口袋.教师应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要边演示、边讲授、边指导学生观察;尽可能让更多的学生到讲台上来“帮助”老师一起做实验,有些简单的实验,老师可以站在旁边指导学生做.例如使用天平、量筒、温度计时可让学生来读数,蔗糖、食盐溶解时让学生来搅拌,这样可以增强学生对实验现象的可信度.学生参与做实验时,老师要边做边指导操作方法,边纠正错误动作,既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培养实验技能,又熏陶良好的实验习惯.

4.提高实验现象的能见度

教师在讲台上做实验演示,目的是演给学生看地,应让教室里的每个学生对实验现象都看得清清楚楚.所以教师要设法增大实验现象的能见度,不能只顾自己做,更应顾到让学生看到.

四、优化实验结论的得出

实验是利用当时的科学知识水平和技术能力,用已知探究未知,用表象探测内在规律,用量的反映探测质的结论的一种探求新知的手段.初中《科学》课堂的演示实验的总目的是运用实验所得到的结果来引入新课的教学内容,其企图是优化教学效果.所以这个结论不要轻易地从教师口中说出来,教师不应代替学生而应帮助学生摘这个桃子,应在实验演示的过程中,边操作、边引导观察,边启发提问,边诱导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思维、分析、讨论,充分透析实验现象背后的事物本质;适时指导和点拨,循循善诱地将实验的结论合情合理地推导出来.这样的结论,是老师和学生共同探求出来的新知,学生能够信服,容易理解,印象和记忆会更深,能最大程度地优化课堂教学效果.更有利于陶冶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能力.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优化好演示实验的质量,将会显著提高《科学》课堂的教学效率,对学生观察能力的提高,思维意识的拓展,探究创新潜能的发挥,科学素养的长进,都是将起到强有力的催化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