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文的写作提纲

点赞:19890 浏览:92504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0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会计论文写作的方法与要领

一、选择题目

选题是论文写作的第一步,正确的选题在很大程度决定着会计论文的成败与否,因而有很多原则要领,如必须为时而著,为事而作&rdquo,(白居易)等.作为会计论文的选题,除了需遵循一般原则外,还需要注意它的特殊性.这是因为会计学术论文对专业理论基础及实践经验都有一定的要求.有些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但无实践经验,阅历浅,有些学生有着较旨的实践经验,但专业理论基础不是很扎实,有些可能在这两方面都稍显不足.因此,必须慎重对待题目的选择.

(一)题目选择的一般原则

1.社会需要与学术价值兼顾的原则.会计工作具有较强的技术特征,不同的经济业务处在不同的环境其处理方法、会计政策选择等方面存在差异,这就要求会计的技术处理方法具有较强的适用性.现阶段,我国的会计活动就遇到了诸多挑战,急需解决.如:资产重组中新增固定资产的计价方法问题,管理会计在商业银行经营中的运用,企业合并中商誉的有关会计问题,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确认基础与计量原则,证券市场会计信息披露方式,等等.另一方面,由于论文是对学生会计相关知识和综合运用能力的一种检验,是一定阶段学习效果的总结,论文的选择要具备一定的学术价值.学术价值是会计理论研究和会计论文的生命.学术价值就是要求论文从理论框架、分析方法等方面能够写出新意,以揭示会计发展规律、促进会计事业发展.因此,凡是具有学术价值的会计问题,都是可考虑的选题范围.当然,学术价值有高低不同层次,但不管怎样,学术价值都是选题的着眼点.

2.量力而行原则.选题一定要充分考虑主观条件与客观条件,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量力而行.主观条件主要是指个人的兴趣与爱好,知识水平和科研能力等.如果论文选题连自己都不感兴趣,是不可能写好论文的.如果超出了自己现有的知识水平与科研能力,则最后不可能出成果的.客观条件是指占有资料的条件和指导老师的条件.该原则的基本精神是:(1)选题宜专不宜全,宜小不宜大,应扬己所长,避己所短.选题过大,会面面俱到,不着边际,什么问题都谈到,什么问题也说不清楚,难以将论题说深说透.选题过窄过小,发挥的空间很小,取得突破性成果十分困难.要根据自己的科研能力选择大小适中、难易适中的题目.(2)所选题目要有一定数量与质量水平的文献资料作为研究基础,借助这些文献资料可以了解所选题目应涉及的内容、历史和现状.拥有大量翔实、丰富的文献资料有利于高质量会计论文的写作.

通常将论文题目初拟印发,供学生选用,但这一般是参考题目,即使是确定的选题范围,具体题目是靠学生本人思考选择了.若选一个会计学科中关键问题的小题目,而且是自己有较容易取得所需材料的题目,只要抓住其要害,深入本质,科学地给予剖析,从各个角度对其精确论述,形成自己一定的独到见解,就可望成为一篇很有分量的论文.

(二)确定选题的途径

每个人从事会计研究的基本条件都有所不同,但必须在坚持上述选题的基础上,寻求适合自己的基本条件的选题、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确定选题主要有以下几种思路.

1.出于满足个个兴趣目的.即从自己的专长和兴趣入手确定选题.如果自己对会计信息的真实性问题比较有兴趣,或在实际工作中自己就从事检测账甄别工作,就可以针对会计信息真实性问题,从会计信息真实性的标准、现实经济中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解决对策等全方位或就某一方面展开论述.

2.热点问题追踪法.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对会计工作提出的要求是不尽相同的,也就是说,每一阶段都有该阶段的热点话题.如前一阶段的会计委派制问题、2001年上半年的会计准则制订权问题、现阶段的会计诚信问题,等等.选择热点问题的最大好处是比较容易取得相关的参考资料,而且选择途径较广,既可以是新闻媒介体,也可以是报刊杂志,还可以是专家研讨等.

3.边缘学科交叉法.即将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与会计学科相结合,利用会计学科自身专门方式方法,为其他学科和会计学科自身发展提供一个更广阔的视角.比如环境会计是将环境问题现代财务会计理论方法有机结合,以货币单位、实物单位计量或用文字说明等方式反映、记录、报告、考核资源和环境成本与价值,评价企业环境经济活动以及取得的环境效益对企业财务成果和社会价值形态的近期、长远影响的一门新兴会计学科.在这样的一门新兴会计学科中有许多问题是值得探讨的.

4.对比分析法.通过对几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几个方面的比较研究来认识事物.如我国借款费用准则与美国相关准则的比较研究、股份合作企业会计核算的差异、中美注册会计师管理制度的研究、企业合并的基本会计方法及其比较分析,等等.

5.延伸法.进一步加深对某个课题的研究,该方法要较全面了解已有的相关论文,并在那些论文所阐述观点的基础上能够进一步深化,避免泛泛空谈.如预算会计体系进一步改革探索对会计委派制新认识,等等.

6.补差法.对所研究的领域中尚未研究或研究不充分的问题进行研究.这些问题难度较大但学术价值也较大.

7.新角度法.即对同一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加以论述或改变大家都采用的方法而寻求新的切入点.如模糊财务评价问题、财务工程学初探、从财政和契约关系的特征看审计的产生和发展、论经济可持续发展与环境审计、信息不对称与审计,等等.

二、搜集与整理

一般来说,主题确立之后,就会自然地进入考察或搜集、整理资料的阶段.也可以说,这是论文写作的初级阶段&rdquo这个阶段的工作成效如何,直接影响论文的质量.有一位经济学诺贝尔奖金获得者说过这样一句话:作为一位演化的学科,经济学的进展方式是:考察资料、形成检测说、检验检测说、就经济运行情况取得有时是勉强一致的意见.&rdquo,这句话同样适用于会计论文的撰写程序.由此可见,在论文写作的过程中,考察或搜集资料的重要性.

有了资料,论文才可言之有物&rdquo其实,大家平时就要注意搜集、积累和占有材料:凡是你觉得特有利用价值的,就应反它搜集起来,积累材料要下大力气,花苦功夫,日积月累,占有材料应务求其多,力求其详.当我们选定一个题目后,再进行目的性、针对性更明确的搜集,紧紧围绕着自己选定的主攻任务,时时联系自己所研究的问题,去搜集那些有典型意义的与自己确定的中心论点关系最密切的材料.资料搜集与整理的主要工作是:

1.要围绕自己的论题,到各种会计期刊、经济期刊、相关论文集、会计报表、会计年鉴、政府文件以及其他文献资料中搜集资料,并结合自己的论文进行必要的调查研究.在这一过程中,要坚持要全方位&rdquo,的原则,即考察资料时,不仅要考察国外资料而且要考察国内资料,不仅要考察当代资料而且要考察历史资料,不仅要考察外国学者的有关资料,而且应该和必须同时考察中国学者写的有关资料.也就是说,必须围绕着论文主题要尽可能的考察和搜集相关的资料.

同时,尽量要上机&rdquo,即搜集资料时动用现代计算机设备来处理信息,如通过互联网寻找所需资料并下载.目的是最大可能地节省时间,节约成本.

2.对搜集到的材料认真加以鉴别,区别出直伪、主次、轻重,表面和实质,典型和一般,本义和旁义等,真正做到理解材料和吃透材料,以便有重点、有计划、有目的地加以利用.经过筛选,有的资料可用于总论点,有的用于分论点,有的用于叙述,有的用于论证,有的加以详细阐述,有的用于旁证补充,以使论文充实丰满.

3.消化搜集来的材料,即做到认真刻苦研究,实现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特别是对于他人的研究成果和见解,要采取严肃科学态度,合理借鉴或以此为起点开展新的研究.通过这一过程就可以对掌握的材料进行取舍,取舍的标准是能否为中心论点怎么写作.

4.数据处理.数据是会计论文写作的重要资料,对数据的处理主要包括:详细列出有关数据,对某些数据根据需要进行整理和运算,保留科学的有代表性的数据,运用图表显示变化的规律和在不同变化条件下的数据状态,对数据进行必要的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

三、提炼观点、精心撰写

(一)提炼观点或中心议题

论文观点或中心议题就是作者在文章中立起的靶子&rdquo,,是文章论述的对象,是文章的中心.中心确立起来后,作者是就应围绕中心展开论述,并由中心近一定的逻辑向外扩散思路,最终又要向中心聚集并总结出中心思想.文章的论说阐述不可脱离中心.

一般来说,在论文中提出观点或议题,不管采取什么样的形式:是直截了当,或是间接揭示,是反问,还是设问,是引证,还是归纳事实,这部分内容在文章中基本上一个相对独立的部分.

(二)精心撰写、独运匠心

在把握素材后,就应探索形式,选准论文的表现角度.通常有几种不同的表现角度可选择:(1)领悟精神、深刻剖析.即对一论题作前后左右的面面观&rdquo,,多方位地而又深入论证.如建筑施工企业流动资金紧张原因探析之类论题就可以采用这种形式.(2)抓住一点,重点阐发.即抓住某一薄弱环节,着重讨论,阐述己见,如论会计交接工作的不规范性问题、政府委派会计制不可取之类论题,可选择这种.(3)针对论争,解疑诘辩.选择有争论的论题,比较各种不同论点的优劣,树立自己的观点,如不要反会计职能无限扩大之类.(4)选准靶子&rdquo,,批驳陈说.即将某文或某书中的错误论点作为对立面&rdquo,,指出其不足之处,在批驳中表明自己的观点,如写与谈税务筹划&mdash,&mdash,与某某同志商榷&rdquo,之类.


1.拟定提纲

论文的表现角度选准之后,就要拟定提纲.提纲是论文的骨架,它起着疏通思路、安排材料、形成材料的作用.提纲有详略之分.我们一般要求尽量撰写详细的提纲,目的是:其一,通过拟定详细提纲,可以把自己的所思所想展现出来,同时也检验了所掌握材料是否充分,其二,通过详尽的大纲,指导教师更容易指导,其三,详尽的大纲通过后,成文就相对容易,只需反大纲在内容上按照一定逻辑结构添加内容就可以了.

拟提纲一般应先粗后细,先大后小,由略到详.即先把大的部分定下来,确定大段标题,再斟酌、明确每个大部分的小层次(即小标题),再依次深入,经过周密思考,反复修改完成,论文的提纲拟就以后,就应以纲统目,以说理为主,必须有虚有实,把抽象的道理与具体的形象的比喻以及典型事例有机地结合起来,即结合实际实例去作有步骤的层层逼近的科学论证.同时,大纲一定要实现:(1)明确论文的具体部局,要以总论点、分论点搭起框架结构,否则论文可能会显得三乱.(2)内容的表现上,要选择如并列式结构、递进式结构、分总(总分)式结构、综合式结构、散论式结构等.

2.精心撰写

提纲编写就绪后,文章的撰写就进入了写作阶段、即对研究成果进行具体描述阶段.会计论文的定作应达到如下要求:

(1)容易理解.会计论文是表明作才观点的,要想把论文所包含的信息无障碍地传递出去,必须做到观点明确,结构得当,叙述准确.对于中心论点,是文章要刻意用力的地方、给出结论的地方,一定要讲得很详细,要讲透.转述的、人所共知的地方可简明扼要地讲.论文质量高低取决于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有无真知灼见、有无新意,道理是否说得中肯深透,而不在地篇幅的长短,在基本达到对论文的字数要求的情况下,以行文简洁为标准.

会计文的写作提纲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会计信息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学校学生论文、专科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3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2)引用要得当,注释要清楚.为此,要讲究引用与注释的方法.引文与注释可以在页尾注明,也可以在文尾注明,并且尽量提供大的信息量,以便读者查找与核对.

(3)表与图的运用.由于表与图具有较强的直观性,借助它们常常可以使语言文字很难表达清楚的多种子要素间的定量或定性关系一目了然,而且可避免文章表述呆板,因此,要合理采用.

四、改稿与成文

高质量的会计论文是改出来的.当初稿写成后,往往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这时如果时间允许,可以采用一种效果比较好的方法修改文章:冷处理.先把初稿搁一搁,待脑子冷下来后,再去修改.

(一)改稿的基本内容与要求

1.中心观点论证的是否充分看论文所采用的例证材料是否充足,是否都能用来为论文的中心论点怎么写作,不充足的要进一步充实,是观点问题还是所选材料问题,是否达到论文字数的要求,对于高中心论点较远的内容应该删去.

2.论文结构和段落是否有利于中心观点充分表述检查论述的先后顺序是否得当,是否便于推理,各大段下的小段落是否需要小标题,有的是否应归属其他大段等.通过调整,使之合理、严密.

3.句子和标题是否符合语法要求要字句斟酌,捡查用诩是否准确恰当,是否合乎语言习惯,句子与句子之间的联系是否协调,合乎逻辑,语言要鲜明生动.

改稿的基本要求是:一要确切,题文一致,标题和内容吻合,二要简洁:概括得当,简练明快,三要生动:新鲜活泼,引入注目,四要适度:明确的科学态度.

(二)加工成文

按照规定要求加工成文.可以是手写,有条件的可以打印.成文稿子一般要包括封面、正文、其他说明等内容.标准就是:格式正确、标点符号规范、图表美观、数字准确.

提纲范文

一、引言

重要性是会计、审计理论与实务中的一个基础概念和基本原则, 在会计和审计中有着十分广泛的运用,以及重要性原则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二、重要性原则的内涵

(一) 重要性的判定

(二) 对重要性原则的进一步分析

1. 运用重要性原则是成本效益原则&rdquo, 的要求.

2. 运用重要性原则, 有利于把握住问题的实质, 抓住关键点.

3. 运用重要性原则需合理运用会计职业判断.

三、成本会计信息的成本构成及效益构成

(一)成本会计信息的成本构成

1.处理和提供成本会计信息的成本.

2.传递成本会计信息的成本.

3.诉讼成本.

4.竞争和谈判劣势.

5.管理和业绩评价的机会成本.

6.其他成本.

(二)、成本会计信息的效益构成

(1)降低成本.

(2)增加企业的利润.

(3)为企业战略提供支持.

以上成本会计信息的成本与效益分析的启示如下:

第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无论是企业的外部信息需求者还是企业的管理当局对成本会计信息的需求加强.

第二、成本会计信息的成本与效益大部分是难以计量的.

第三、成本会计信息是一个动态的、相对的概念

第三、重要性原则在成本会计中的运用分析

重要性原则在成本会计中的运用较为普遍,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账户设置

(二) 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

1. 直接分配法符合重要性原则.

2. 计划成本分配法按重要性原则可以简化核算.

3. 顺序分配法,充分体现出了重要性原则的思想.

(三)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分配

1. 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法.

2. 在产品按所消耗原材料费用计价法.

3. 在产品按年初固定成本计价法.

4. 在产品按完工产品成本计算.

5. 定额成本法计算在产品成本

(四) 联产品和副产品成本的计算

(五) 制造费用计划分配率分配法

(六) 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核算

四、结束语

重要性原则在成本会计中的运用是非常普遍的, 重要性标准离不开信息使用者的具体需要, 离不开每个企业所处的特定环境, 重要性原则在实务中的适度运用依赖于会计人员高度的职业敏感性与良好的职业判断能力, 可见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 增强职业判断能力已成为新形势下会计发展的紧迫任务.另外, 在成本核算中运用重要性原则毕竟会使得成本信息的准确性受到一定的影响, 因此加强信息披露是必不可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