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会计教学中存在问题的

点赞:3754 浏览:10814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15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会计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经济管理学科,作为中职学校的会计专业不仅要进行基本理论和方法的教学,更要重视专业操作技能的培养,要懂得分析企业财务状况,为企业经营决策做好参谋.会计人员就要具备较强的知识应用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并具备创新意识和能力,而在现有的教育模式下存在着很多问题值得探讨和研究.

关 键 词 :中职;会计教学;问题;策略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特别是现代怎么写作业的迅猛发展,为高素质的财经人才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背景下,职业教育发展迅速,作为中职学校的会计专业,其目标就是培养素质高、技能强的应用型会计技术专业人才,经济发展的越快,会计工作就越凸显它的重要性.而会计专业的学生,不仅要掌握会计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还应具备良好的业务操作能力,用掌握的理论知识,通过实践来提高自身的知识应用能力、问题处理能力.但不容忽视的是,作为传统专业,在中职现有的教育模式下,会计专业无论在教材设置,教育内容,方式和手段,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都略显滞后.因此,需要对传统的会计教学模式进行调整,侧重培养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创新精神、创新思维以及获取知识的能力,提高中职学校会计专业的教学质量.

1.教材设置和课程体系的不适应性

多年来,会计类教材没有实质性的改变,在编排上仍然是准则加定义、加解释,这样的教材设置使学生从一开始就对会计学习陷入具体描述之中,实践性教学课时数偏少.课程体系上以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实践环节四大部分组成,这种偏重于理论知识,教材中又多以文字表述的方式来代替企业经济业务的发生,所以,导致学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学生很难理解各种会计处理背后的内在规律,对没学过的经济事项的帐务处理一筹莫展.例如,某年某月某日填写支票从银行支取1800元备用.要求学生做出相应的会计分录,这样的表达方式也常见于会计专业的练习和考试中.久而久之,学生只会对已经经过文字加工过的“经济业务”做出反映,而失去了对原始凭证的阅读和理解,对于语文知识并不扎实的中职学生,甚至不懂得对原始凭证的内容进行简短的文字叙述,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和实际操作能力,实际上也有悖于素质教育的整体培养目标.

针对这一现状很多学校也加强了实训课程,任务就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使学生能够亲手操作,以练习原始凭证的审核、记账凭证的填制、账簿的登记、报表的编制以及审批签字等.这样虽然一定程度上缩短了从理论到实际的距离,但由于教材设置,学习形式,课程时间安排等原因,效果并不理想.如果想改变现状,要真正在教材和学习形式上下功夫,创造一套适应中职学生特点,能够激发学习兴趣,仿真效果极强的按照规范的业务流程和操作规则进行的“实战”演习,才能真正提高他们的职业意识,强化实际操作能力.


2.理论知识与具体仿真实践衔接系统性的缺乏

会计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方法源于社会实践,又运用于实践.从实践到认识到提高然后到再实践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是会计教学应遵循的基本规律.由于会计理论和基本知识的形式和内容都比较抽象,加上近年中职学校普遍出现了生源素质下降的情况.招入学校的学生基本知识普遍较差,学习能力差,理解能力较弱,社会经验也不足,综合素质较低.会计专业的专业课对于他们来说太深太枯燥,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性.而对于中职教师来说做好正确引导,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至关重要,这是上好这门课的关键.其实,如果能使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相结合,使模拟实训真正做到直观逼真,让学生能够产生兴趣,手脑并用、做学合一,从实际操作中获取快乐和享受成功地喜悦,就能弥补以叙述为主的课堂教学的不足,并能很好的巩固学生已学知识,最大限度提高学习兴趣及热情.但是,现行的教材理论和实训无法系统衔接,而模拟实训教材也存在很多问题,使课程无法达到理想效果.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2.1 教材修订不及时

近几年,我国会计制度在不断改革、完善,而有些教材仍未修订,特别是会计科目和相应的账务处理未能及时修正,不利于学生按新会计制度及准则要求进行模拟实训,不能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2.2 不够贴近实际工作

有些教材仍然是以文字表述方式来代替企业经济业务的发生,没有使用真实的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原始凭证不能单下来,表格代替记账凭证,造成学生还是不会看原始凭证,在填写记账凭证后也不会在记账凭证后加附原始凭证.

2.3 会计实训资料内容单一

有些教学资料只是将企业某一个时期的会计资料毫无遗漏地照搬,没有对这些资料进行分析、加工、整理,使学生学起来难度较大,而有些资料则是完全靠几个老师编造出来,与实际情况相差甚远.这种过于真实或过于虚检测的资料都影响了实务教学及训练的可操用性.

2.4 实训教师实践能力不够

目前,中职学校的会计教师一般都是高校财会专业毕业后直接到学校参加工作,缺少相应的专业实践经验.大多数中职学校专业理论与实践能力都具备的“双师型”教师为数不多,缺少专门的会计实践指导教师.

3.学生学习兴趣的缺乏及培养目标和定位的不准确性

大教育家孔子曾将学习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知学、好学、乐学.认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三个层次一层比一层高级.“乐学”是一种最高级的学习热情,只有进入到“乐学”这一层次,才能使人做到在学习上自强不息.知学、乐学、好学三个阶段,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知学是铺垫,好学是关键,乐学是目的.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情感交流、情感运用,使学生沿着知学、好学、乐学的道路,培养起热爱学习、热爱知识、热爱科学的情感,从而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效率.

会计学科知识抽象,学生来校之前几乎没有任何会计基础知识,对企业的业务流程没有感性认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讲得多,演示的少,使学生听得多、看得少、动得少,因此,学生只凭空记忆,感到枯燥无味,容易失去兴趣,想达到乐学状态几乎是不可能的.比如,在讲解企业主要经营过程的核算时,教师一般是在黑板上采用简单的“T”型账,先说明各个阶段主要账户借贷方的核算内容,而后采用例题讲解的方式说明账户的运用、会计分录的作法.但是,对于没有企业实践经验的学生而言,通过这种方法很抽象,即便能听懂老师的表述,学生也难理解,久而久之就失去了学习兴趣.但是,如果有良好的会计模拟实训教程配套学习,就使理论变得很容易理解.分步骤、分阶段的实训操作使学生如同当上了企业的会计人员一样,感觉新鲜、好奇,因此,也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中职的目标旨在培养符合现怎么发表展和需求的技能型人才.做为中职学校普遍开设的会计专业,必须从会计专业培养目标的实际需要出发,注重对知识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掌握会计人员的基本技能,达到会计理论与实务的统一,提高毕业生的岗位适应能力,使学生一毕业就能胜任会计工作,培养出具有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技能型会计人才.

中职会计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会计电算化的论文例文 大学生适用: 学院学士论文、硕士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5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4.存在问题的相关策略

4.1 做到教学现代化

首先要让学生了解所学课程,知道它的重要性和在实际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以此明确目标.还要树立他们的信心,以典型事例和学习经验启发他们,讲课时也要注意尽量把问题联系实际且简单化,不能让他们还没开始学就已经放弃,打消他们的疑虑.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校的网络教育、多媒体教室、幻灯、电脑、VCD、录像机等先进信息技术,制作电子教案、电子课件,为学生提供图文声像并茂、丰富多彩的人机界面.按照文本结构组织的大规模知识库与信息库,融音响、动感、视觉、知识于一体,使学生通过感觉器官、视觉器官、听觉器官,全方位地学习知识,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尽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思维,并为学生实现探索式、发现式学习创造有利条件.其次,就是一定要有切切实实的实操学习,要他们了解会计机构的构成,真实地看到原始凭证,记账凭证,账簿及报表等,可以从最初的观摩到自己的体验,让他们觉得自己能做到而且能做好.

4.2 高度重视实训教学

首先,改进会计实务教学模式,解决学生难以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问题,为学生以后更快适应工作打下良好基础.将学生在校所学内容根据教学进度分成若干阶段,并在不同阶段安排与之相适应的实务训练.以技能训练为主要目的,与学科教学紧密联系,各学科除完成课堂授课任务外,还必须完成相应阶段的实务操作.在课时上,将其学科总课时分解成授课课时和实务操作课时两部分,授课时用于该课程的知识和技能教授,实务操作课时是专门用于技能系统训练.这样一来就克服了等到所有课程上完才安排训练的缺点,更好地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对该学科的兴趣.

其次,在会计电算化进一步普及的今天,掌握相关的会计知识及计算机知识和操作技能已经成为会计人员的基本要求.现在,各个学校的会计专业都开设了“会计电算化”这门课程,教学中要求学生把通过手工操作的模拟实务资料,在电算化实务操作中利用财务软件再次重演,从而加深对整个会计核算流程的掌握,进一步了解和体会到实现会计电算化的意义,同时,训练了学生掌握和运用计算机进行会计处理的能力.

最后,实践性课程教师要精通本专业的基本技能,具体的业务环境也要亲身经历.教师在担任实践性课程前,应该先到企业或注册会计师事务所进行为期三个月到一年时间的实践锻炼,不断地对实践感悟进行归纳总结,然后把典型个案归纳提炼运用于实训的教学工作.这样可以及时给予学生最新的知识与信息,使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教师没有实践就没有提高,应当把社会实践当作是教师的一种进修,作为专业水平提高的重要途径.

4.3 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时代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会计制度的不断完善,这就要求会计人员不但要能写会算,而且要懂得分析经济形势,企业经营的优劣势等宏观与微观的分析,善于捕捉和把握企业发展的机遇,为企业做好决策参谋.特别是新会计管理软件不断出现,会计手工录入的程序不断减少,或者在各个职能部门中自动生成,使得专业会计人员的工作重心有了实现转移的可能,即从原来纯粹的记帐、报账等工作为主转移到以分析财会状况,为企业经营决策进行参谋等工作为主上来,这就要求会计人员必须具备综合分析的能力,具备创新的意识和能力.而传统的会计教育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非常匮乏.这对于中职会计教育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对于中职教育工作者也是一个有待继续探索和研究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