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行为优化选择的相关

点赞:3121 浏览:8376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1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脚步,中国会计行业也正在进行不断的改革,包括推出新企业会计准则、审计准则等.这既是中国会计与国际会计接轨的重要契机,也对会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熟练使用各种相关准则的同时,还要对解决复杂会计问题中各个步骤的具体会计行为优化选择有一个非常清晰的思路.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自己的职责.

企业会计实践过程中,财务人员在解决相对复杂的会计问题时,要么没有具体的思路,完全按照自己的主观经验办事;要么生搬硬套书本上的东西,导致会计目标不能实现.因此,从实践中总结经验,制定合理的会计行为优化原则,可以为实践提供科学的依据.

一、会计行为优化的目的与具体问题


(一)会计行为优化及其目的

优化,“是指采取一定措施,使某一项事物变得优秀.”

会计行为优化选择的相关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会计工作的文章 大学生适用: 学术论文、电大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3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会计的优化是会计行为主体在优化会计行为观念的指导下,遵循会计行为规范的要求,采取优化的手段和优化的组织结构,以尽可能小的行为投入与耗费生产出数量尽可能充分,质量尽可能高,让相关利益集团满意的会计信息” .

由此可知,会计行为优化的目的是在考虑经济性的情况下,使企业会计行为合法、合理、和合情,是指导和约束会计行为向着合法化、合理化、有效化方向持续发展的路标.

(二)会计行为优化在实践中的体现

而在具体会计实践中,会计行为优化的选择存在很多具体问题,其中最重要的问题是前期成本不清.会计对于每月“主营业务成本”、“存货”、“生产成本”采取的预估成本入账的会计方法,而且年末不调整,从而导致会计报表里的成本利润失真.则会计目的是采用一种合理的成本模式,使计算更加准确.以图书销售成本核算为例,采取以下措施,以实现会计行为优化的目标:

1、将2008年里发生的每一笔关于图书销售收入的业务统计出来,根据增值税后面所附的批销单据来统计收入――由那个年度的发货(批销单)产生,同时统计出相应的码洋、实洋.这样就可以知道2008年度产生的收入是由哪几个年度的多少码洋的产品构成的.

2、将所有发生成本归集齐.将2004年至2008年生产成本按照会计明细账中的书名归集到每一本书上(含期初的成本),然后进行必要的调节,从而形成这本书的全部成本.

3、统计出2004年初库存数和2004年――2008年成品入库数,两者相加.这样就可以得出单本书的数量,成本/数量等于单本的成本.

4、通过发行系统统计出2004――2008年每一年每本书的出库数量、码洋.这样得出单本成本×出库数量等于单本出库总成本将同一年所有的单本成本进行累加得出 总成本÷将同一年所有的码洋进行累加得出总码洋等于当年成本率通过这样的方法即可以得出各个年度的成本率.

5、结合第一个步骤中得出的2008年度收入是由以前年若干批销单组成的,找出每一个年度码洋数,再结合当年的成本率,可以得出当年的成本.各年成本累加,即是2008年与收入对应的总成本.

通过以上具体问题的解决,目的是总结解决问题的具体思路和基本原则,实现对实际问题的指导,以实现会计行为优化的目标.

二、会计行为优化的原则

(一)目的性原则

目的性是首要考虑的问题,也是进行会计行为选择的方向.当问题逐渐展开的时候,相关人员不断加入,利益集团也是不请自来.会计人员会在一个时段内对自己的工作目的不清楚,这时就需要事前制定好相应的目标来提醒其应该做什么,这样会计在纷繁复杂的问题中就不会迷失方向.同时也能提高会计的效率.在上述的会计行为过程中,确保会计信息质量的真实、有效是首要的目的,也是重中之重(既准确计算成本、利润).而其他的目标如果影响主要要目标的时候,自然要让位于主要目标、甚至放弃其他的目标.

(二)合法性原则

合法性是全程都要考虑的问题.在整个的会计行为选择过程中,如果存在违法法律、法规的情况,那么势必影响会计信息质量既会计报表(成本、利润)的真实性.同时也会给企业、会计带来相关的法律风险.在上述的会计行为过程中,主要存在违反企业会计准则的风险以及不能如实缴纳企业所得税的涉税风险.实践中,在进行整个会计过程之前可以与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就相关问题进行沟通,将相关风险尽可能降到最低.同时,在过程中聘请会计师事务所的人员全程参与.这样即对合法性有了切实的保证,同时也和年底的年审、税审相关联,提高了工作效率.

(三)合理性原则

合理性是整个会计行为过程中对会计方法进行选择的依据.在众多的会计方法、会计准则中,要选择企业最需要的、最适合的会计方法、会计准则,必然要涉及到合理性.哪种会计方法适合企业的现状,则由具体的会计人员进行职业判断.

(四)经济性原则

经济性贯穿于整个会计行为优化过程中,是完成会计工作的重要保障.会计工作的实质是企业内部的一种商品,是商品就要有成本.如果会计工作不计成本,那么执行起来将很困难.在上述业务过程中,涉及到成本的地方很多.比如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费用、大量基础数据处理所需要的人工费用和相关软件的升级费用等等.这些费用都是会计人员所要事先考虑好的.审计费用,可以将专项审计与年度审计、税务审计结合在一起,这样既可以简化相关的审计程序也可以节约审计费用.基础数据处理的人工费用,可以通过接收实习人员来完成.这样既降低了费用,也给她们提供了实习机会.软件升级费用,通过减少购写不需要的模块来降低费用.

(五)关联性原则

关联性是会计工作完成时得到的其他具体工作结果.这里的关联性不同于会计原则中的相关性.这些工作结果与会计有关系,但是不是会计的主要工作结果.它们对企业的会计环境的改善是有益处,同时又反作用于会计工作本身.在上述会计工作过程中,核算成本、利润是首要目标.但是为了今后能够准确、便捷地核算成本、利润,需要前期与相关领导沟通.为了使会计核算常态化,需要制定相关管理规定.如:《关于使用、维护新软件系统的若干规定》、《关于财务管理的若干规定》、《出版社与合作单位结账的相关规定》等.为了使业务流程模式化,需要上新的管理系统(ERP)等.

以上五个原则是实际工作中对会计行为选择所要重点考虑的方面.全面综合地考虑上述五个原则,并形成实际的操作思路,这样在具体工作中就可以做到有的放矢,并且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并在实践中要全面遵循以上原则,不能顾此失彼.

三、完善会计行为优化的机制建设

当然,仅仅靠着五个原则是难于解决问题的.还需要从建立制度入手,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

(一) 加大教育力度,提高会计主体行为的职业道德

会计信息质量失真的产生,会计人员是主要实施者,若没有会计人员的具体参与,会计查重就不可能最终出现.提高会计主体行为的素质和职业道德,是杜绝信息失真的保证之一.

(二) 加大会计规范体系建设,提高会计主体行为的规范力度

会计规范体系是会计行为执行业务的规范标准.政府作为制定方应使市场经济的“规则”科学、严谨、系统、协调统一,保证会计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体现政府的强制监管作用,让查重者的损失远远大于查重收益,杜绝查重的发生.

(三) 加大激励机制和监督实施机制的建设,实现会计人员行为的优化

会计行为的优化是在交易费用可以承受的条件下,会计信息质量的优化和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要实现这一目的,必须采用科学的会计行为手段和合理的会计行为方式,运用适当的激励机制和监督实施机制,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

(四) 强化会计行为主体的责任体系,加强会计监督力度

目前我国会计信息失真必然涉及一系列部门高管人员和诸多会计人员等相关人员,而《会计法》、《公司法》、《证券法》等法律法规对会计查重、会计信息失真打击力度明显偏弱,而且对查重责任人的界定不明确,使得处罚成本与查重获取的暴利相比微乎其微.因此应该建立一个充分体现法律法规、政府监管、行业自律的有效的会计监管体系,并通过立法的形式,将会计行为主体的责任明确界定,以使追究其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对查重行为加大处罚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