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竟陵派《诗归》综述

点赞:4654 浏览:15530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1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诗归》是明代后期竟陵派钟惺和谭元春编选的诗集,代表了他们的文学主张.本文以新世纪为界限,初步整理了新世纪前后对竟陵派《诗归》的研究,归纳了关于《诗归》研究的几个核心问题,并对《诗归》研究的前景作了展望.

关 键 词 :竟陵派 《诗归》 综述 核心问题 展望

《诗归》是晚明竟陵派代表人物钟惺、谭元春编的诗歌选集.“自古逸至隋,凡十五卷,曰《古诗归》;初唐五卷,盛唐十九卷,中唐八卷,晚唐四卷,凡三十六卷,曰《唐诗归》”[1]《诗归》是反映竟陵派诗歌创作的纲领性文件,钟惺在《诗归》序中提到要“以古人为归”“引古人之精神以接后人之心目”[2]《诗归》的出现引起了当时社会的巨大反响,朱彝尊《静志居诗话》提到“诗归既出,纸贵一时”[3],钱谦益也说“承学之士,家置一编,奉之如尼丘之删定”[4]然而,对《诗归》的争议却很大,钱谦益称之为“鬼趣”、“兵象”“《诗归》之作,金根缪解,鲁鱼伪传,兔园老学究皆能指其疵陋”[5]《四库全书总目诗归提要》评价“于连篇之诗随意割裂,古来诗法于是尽亡”[6].

清朝乾隆以后,《诗归》被列为禁书,鲜为人知.五四以来,多是全盘否定竟陵派的观点.1984年竟陵派文学研究会成立,掀起新时期《诗归》和竟陵派研究的热潮.

一、新世纪前的《诗归》研究

二十世纪末对《诗归》的研究主要5篇,所涉及的学者主要有周子瑜、欧阳怎么发表、叶松林、王恺、刘建国等五位.

周子瑜先生的《从钟惺<诗归序>看他的诗学观》[7]认为《序》表明了竟陵派的诗歌创作主张.他认为,首先,钟惺明确反对前后七子的拟古主义,并力图纠正派一味趋新的偏失.其次,钟惺在《序》中明确要从古人诗作中探索正确的创作精神.再者,“幽情单绪”是钟惺极力追求“古人真诗”精神的集中体现.文章还对钟惺的诗论作了评价,认为竟陵派过分强调诗人自己的独特感受和情绪的抒写,没能引向广阔的社会现实,应坚持唯物主义的立场和观点.

欧阳怎么发表先生的《<诗归>文艺观探索》[8]和叶松林先生的《从<诗归>看钟、谭的真诗观》[9]都是从《诗归》探究竟陵派的诗论.欧阳怎么发表先生认为贯穿《诗归》的核心是“性灵说”,理论上竟陵派看到“灵”与“厚”的辩证关系,尽管实际上并未做到.叶松林先生则侧重从《诗归》所选的诗作中感受竟陵派的“真诗观”,指出竟陵派作诗的准则——求真.

新世纪竟陵派《诗归》综述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民间文学的文章 大学生适用: 本科论文、硕士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0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王恺先生的《关于钟、谭<诗归>的得失及其评价》[10]和刘建国先生的《简论<诗归>选诗与评价诗人的标准》[11]都是从评价的角度来看《诗归》.王恺先生的文章包括明清之际文人的评价及自己的评价,从选诗的题材、钟谭的评点、校勘、对后期诗风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考量,时间跨度较长,涉及面较广.刘建国先生则单从选诗的角度,主要包括选材根据和所选诗人的品次来评价《诗归》,面小而详.

张业茂先生的《钟惺谭元春评选<诗归>招尤原因初探》[12]认为,《诗归》的选取涉及对时政的批评,触犯了封建统治者的利益.王恺先生在《关于钟、谭<诗归>的得失及其评价》[13]中也提到了《诗归》被禁的根本原因是“党连之祸”.

新世纪前,对竟陵派《诗归》的研究较少,主要围绕《诗归》的创作主张、诗学理论及对《诗归》的评价、被禁原因等宏观方面,研究未形成系统,空间还很大.且这一时期对《诗归》和竟陵派的评价褒大于贬,研究中不乏以唯物或唯心的二元论观点来界定《诗归》的倾向,存在着一定的历史局限性.

二、新世纪以来对《诗归》的研究

新世纪以来,对《诗归》的研究有所深入.根据目前的研究状况,笔者作一个粗疏地归纳,大致如下:

(一)研究《诗归》中的某类作品

岳进先生的《<诗归>中的陶渊明——兼论明代复古派对陶渊明的评价》[14]以《诗归》选取的陶渊明的作品为视角把握《诗归》的编选宗旨.他指出“朴、深、浑、厚”是陶渊明诗歌入选的重要原因.

岳进先生的《竟陵论唐人七律——以<唐诗归>为中心》[15]通过与明代李攀龙的《古今诗删》的比较,罗列具体数据,指出《唐诗归》选诗上偏重中晚唐,罢黜初盛唐名篇,与《古今诗删》大为迥异.

誉高槐、廖宏昌先生在《从<唐诗归>看晚明诗学论争中的李白诗》指出,《唐诗归》注重寻找李诗中“雄而能厚、快中见深”的作品,着重解读李诗的“静远精出”之境,即“调厚、情深、境幽、法严”等方面,符合竟陵派“灵”、“厚”的诗学原则.

这些学者的尝试给我们提供了可供参考的角度和范式,我们可以根据《诗归》中选入的不同类型、不同诗人的诗作进行研究,通过分析具体的数据解读《诗归》涉及到的诗学问题和竟陵派的创作主张.

(二)研究古人对《诗归》的评议

廖正华先生的《明末清初士人论<诗归>评议》[16]归纳出,明清之际《诗归》多受抨击,认为《诗归》宗旨“以幽峭为宗,选诗立论偏狭”,内容上“有伤雅道,是亡国之音”,形式上多考据错误.在评点方法上,众人更是褒贬不一,廖先生站在比较客观的角度予以否定.廖先生认为,钟、谭的评点是对诗歌个性化的解读,无可厚非.笔者认为,廖先生的文章中还为我们提供了关于《诗归》研究的诸多问题,如《诗归》是否是“亡国之音”,可通过对比历朝历代的亡国之音求证.另外,还可专门考证《诗归》中出现的校勘错误,为后人阅读提供方便.我们可以研究《诗归》的评点方法对后世文学、特别是民间文学的影响.

陈勇先生《王夫之对明代诗歌选本的批评——以<唐诗品汇><古今诗删><诗归>为例》[17]指出,王夫之对《诗归》基本上是持否定态度的,批评《诗归》理论上追求古人之真精神,而实际上却沦入“暧昧”.这涉及到作品的创作和理论差距的问题,唐娜先生在《钟惺<诗归>文艺思想研究》第二章第五节中谈到过[18].笔者认为,我们可以结合时代背景,深入探讨《诗归》选入诸多诗的原因以及历朝诗派创作与理论差距的问题.

(三)从评点出发就选诗标准进一步论证

陈敏先生的《“灵”而“厚”的创作要求——从<诗归>看竟陵派之诗论》[19]具体论证《诗归》的编选如何体现竟陵派“灵”而“厚”的创作主张,以及通过概括钟、谭的评点,了解如何“求灵致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