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专业设置管理的历史与反思

点赞:20838 浏览:93819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1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校专业设置管理经历了3个阶段.新时期需明确政府、市场、高校在专业设置管理中的定位,专业设置管理的制度设计可从建立人才需求预测机制、专业目录发布机制、专业调整灵活机制、专业预警退出机制和专业成长有效机制等方面进行探讨.

关 键 词 :高校;专业设置;管理方式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124(2013)01-0078-04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校专业设置管理经历了计划经济期的管理高度集中阶段、经济转型期的权力逐步下放阶段和市场经济期的市场介入阶段,原来过于集中的管理方式正在转变为适当的权力下放.这种悄然变化,是我国高校专业设置管理改革不断深化的结果.同时,也预示着新时期高校专业设置管理,面对社会环境及高等教育自身发生的巨大变化时,需要做出新的改革与调整.

一、专业设置管理的历史沿革

1.计划经济期管理高度集中阶段

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这30年来我国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的权力主要集中在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对于高等学校设置、调整目录外专业和国家控制布点的专业,均要严格控制.特别是设置医学类(含专科)、类专业,还要由教育主管部门和卫生、门审核,报教育部,再由教育部与卫生部、中医药管理局和共同审批.这个时期,专业设置的指导思想是强调以行业为基础,强调“专业对口”,专业划分较细.专业设置具有强烈的计划经济色彩,教育资源的配置由国家直接调控,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对本科专业设置管理几乎没有权力.

高校专业设置管理的历史与反思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专业的论文范本 大学生适用: 函授毕业论文、专科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0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这种“计划式”的管理方式是与新中国建国初期的经济发展模式相适应的,在社会及高等教育体制转轨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计划经济时期,国家根据不同地域的社会经济布局与发展需要,设置不同性质的学校,再按高校属性进行专业设置,为这一地域的社会生产培养需要的人才.毫无疑问,这种按照社会经济布局设置高校、配置专业资源的方式具有高效、经济、对口的特点,较好地满足了当时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这一时期,行业部门与教育部门一同参与了专业目录的制定,不仅能够及时反映社会发展的需求,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2.经济转型期权力逐步下放阶段

1978年改革开放到20世纪末,20年来我国社会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高等教育事业也不断发展,开始从前苏联高等教育发展模式中摆脱出来.这一时期的专业设置的指导思想强调以学科为基础,专业口径不断扩大,过去以特定行业、特定技术为导向的专业设置方式得到进一步改革与调整,增强了大学毕业生的社会适应性.

虽然这一阶段专业设置管理方式仍然具有较明显的计划色彩,政府力量依然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但高校在专业设置与调整方面也取得一定自主权.20世纪80年代中期,政府主导的以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为突破口的高等教育体制改革,要求扩大高校的专业设置与调整权力;普通高校的专业设置可以根据情况由高校、学校主管部门和国家教委分工负责审定和审批;高校在专业目录中同类相近专业的范围内调整专业,或在本专业范围内拓宽专业、改用目录内业务范围较宽的专业名称,由学校自主负责审定,报学校主管部门备案,同时抄报国家教委.尽管这一时期专业的设置管理绝大部分仍然要通过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审批,但事实已经证明专业设置管理的权力已呈逐步下放趋势.

3.市场经济期市场力量介入阶段

20世纪末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完善以及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政府调控、市场引导与高校自主的专业设置管理模式初步显现.1998年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规定》中,明确学校、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和教育部分工负责高校专业设置的审定、审批和备案.1999年《高等教育法》颁布后,也要求专业设置权最终应放到学校,要逐步形成学校根据需求自主设置专业与政府宏观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模式.2002年7所试点高校拥有本科专业设置自主权,进一步推进了专业设置管理权限的下放.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正式确立使市场力量在专业设置管理中逐渐起作用.这一时期,政府调节市场,市场引导高校,并通过多种形式在专业设置与调整中产生重要作用.产业结构调整不断优化升级,经济社会需要具有较强综合素质、宽厚知识背景,又掌握高精尖知识与技能的人才,也对高校专业设置、结构调整、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如果高校专业设置不符合社会需要,培养出来的学生得不到社会的认可,该专业就没有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这一时期的专业设置管理同样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出现了“一放就乱、一收就死”的情况,造成了一定的混乱局面.同时,高等教育和行业仍存在一定的脱节,高校专业目录和专业设置管理显现出不适应市场经济时代社会发展的要求.

二、专业设置管理中的政府、市场、高校的合理定位

当前,从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管理体制来看,我国还是行政主导的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体制,其他权力都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就目前形势来说,我国高校专业设置管理改革方向应该是,明确政府、市场、高校的职责,逐步建立政府调控、市场引导与高校自主相结合的专业设置管理模式.

1.政府宏观调控到位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国家与地方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对高校将从直接管理转向间接管理,摆脱“行政化”的学科专业管理模式,尊重学科专业和市场需求的存在,充分发挥政府在本科专业设置管理中的宏观调控功能.

政府宏观调控可体现在对本地区高等教育学科专业布局的总体规划上,应明确建设重点,努力形成布局合理、优势突出、具有区域特色,既能适应人才市场需求,又能很好发挥规模效益的学科专业布局结构;引导高等学校根据办学定位,完善学科专业发展规划,避免大学盲目争上热门专业,造成教育资源的重复配置和浪费.

另一方面,对于高校申报的新专业,应建立明确的市场准入标准,严格专业设置审批和备案程序,改变过去重申报轻建设的状况,促进高校加大对申报专业的前期建设投入,从而保证增设专业的质量.对于高校现存的专业,则可加大对专业举办质量的评估,通过建立相关的专业评估机制和信息发布制度,引导学生和社会对专业进行选择. 2.重视市场导向功用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专业人才的使用需遵循一定的市场规律,因此,必须把握地方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对专业人才的需求,重视市场对专业设置管理的导向功用.

具体说来,一方面,高等学校的专业结构调整、专业建设,应与区域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与技术结构相适应.为此,需改变过去学科间界限分明、缺乏交流与融合的状况.通过市场发掘或学科交叉与整合,加强传统学科专业的改造和深化,大力扶持有广阔前景的新专业,不断深化专业调整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使高校专业能够积极、主动、迅速地对市场信息作出反应.

另一方面,要密切关注产业需求和市场需求,特别是产业界未来几年的发展规划和发展战略,并以此来对高校专业和课程设置提出建设性意见.高校需加强与社会、业界的联系和沟通,把社会实际需要的学科专业知识及时补充到教学内容中,特别是实践能力要纳入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来.行业部门也应该积极参与到专业设置与建设中来,为学科专业的发展提供意见和建议,从而使高校专业建设更具前瞻性与可行性.

3.发挥高校主体功能

发挥高校在专业设置和调整中的主体作用,是新时代赋予高校的责任和权利,也是专业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目前来看,专业设置与调整的最终决定权还是在政府行政权力的审批上,高校的主体功能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因此,高校在专业设置上主体地位的确定,不仅要在相关法律文件上得以体现,更要在权力多元的改革中得到落实.

高校要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主体地位,不断完善内部调节机制,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设置,加强专业的适应性.同时,要与社会密切联系,加强产学研合作,培养出市场所需要的复合型、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此外,还需要重视学校内部利益相关者(教学院部、教师、学生、家长等)对专业设置与调整的诉求,通过适当的激励机制和利益约束机制来实现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合作、参与管理,发挥他们在专业设置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三、专业设置管理的制度设计

在专业设置管理中,政府、市场、高校均应发挥其各自的功能,同时,要建立相关的制度规范,保障专业设置管理中各自权限的落实.

1.建立人才需求预测机制

伴随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现象的日益突出,高校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因此,加强人才需求预测预报也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国家应成立相应机构与国家和地方统计局相结合,构建相应的预测体系,负责全国宏观和地方微观的人才预测.同时,鼓励社会商业性机构的发展,使社会机构所做的预测能够很好地成为国家预测的补充.通过开发相关预测体系和系统的软件,结合人才需求预测实际,建立科学的人才需求预测指标体系和分析系统,保证预测结果科学性、准确性、及时性和有效性.并建立人才需求信息收集、分析、反馈和使用的畅通机制,构建人才需求信息网络系统和信息数据库建设系统.预测预报的内容不仅要着眼于近期、短期的,更要强化中长期的,对未来5~10年的人才需求情况及其趋势进行分析预测,并发布中长期综合预测分析报告.

2.建立专业目录发布机制.

学科专业目录是国家经济社会所处发展阶段在人才需求、人才培养方面的集中反映,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当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要求实施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对高校专业设置也提出了更多新的要求.

因此,要建立稳定的专业目录发布机制,及时从《国家高等教育专业目录》删除一些需要淘汰的专业,补充一些成熟、稳定的专业,规范专业名称,按照学科基础,结合行业需求调整专业设置和专业结构,对高等学校专业设置起领导作用.专业目录每隔几年发布一次,时间不宜太长.在体制上,宜逐步打破目录管理下直线式的归属关系对学科专业存在与发展的限制,更多的关注学科、专业存在的合理性,为交叉学科的发展提供弹性空间,允许和鼓励交叉学科及跨学科专业存在和发展.

3.构建专业调整灵活机制

高校专业结构的合理与优化,体现在专业能否及时、主动地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学生毕业后能否顺利就业.这就要求在专业设置与调整中淡化专业界限、拓宽专业口径、灵活专业方向,以增强大学毕业生的专业适应性和就业针对性.

构建专业调整的灵活机制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虑:第一,高校将相同或相近学科门类的专业合并,按学科大类进行招生.学生进入大学后,前两年的学习不分具体专业,之后再根据个人意愿进行专业分流.第二,在原有专业基础上设置一到两个专业方向,即在专业口径之内分化专攻方向,以活化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可以采取“学科基础课+专业核心模块+专业方向系列选修课”的方式,赋予传统学科专业以新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研究方向、教学方法、实验手段,使专业可以在不同方向上拓展,以适应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具体说来,可以采取3种方式来实现,一是开设双学位班,在原有学科基础上,增设一个不同门类的学科,拓宽学生学科基础,培养社会需要的宽口径、复合型人才;二是高校与企业、行业共同开发专业核心课程,主动适应市场,灵活专业;三是开设一系列的选修、辅修课程,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个人的志向来选择相应课程,增强自我竞争力.


4.建立专业预警退出机制

专业预警退出机制是市场人才供求关系的重要风向标,可以为高校调整学科专业结构、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供重要参考依据.建立健全专业预警退出机制,对社会认同度不高、就业率低、师资队伍薄弱、硬件条件不达标的专业,学校主管部门要加大指导和监督力度,提前向高校发出预警,帮助学校调减招生计划,进行专业重组和改造.对部分虽需求趋于饱和但仍有需求的专业,高校可以视学校实情实行间断招生,既可保持专业的连续性,一定程度上又避免了专业完全被淘汰.

此外,由于专业预警机制的滞后性和就业数据存在一定的不准确性,盲目淘汰一些专业可能造成原有师资、设备浪费的现象.高校可从现实出发,将一些处于萎靡状态的专业及时调整成相应的研究机构,既保留了原有的人、财、物资源,也可以使专业在社会有相应需求的时候能够迅速恢复.

5.建立促进专业成长的有效机制

专业自身的成长是保障专业质量的重要内容,高校应该积极建立相关体制机制,促进专业的有效成长.首先,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队伍结构,在数量上和质量上确保满足各专业教学的需要.建立科学的教师考核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促进优秀人才成长,逐步形成一支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专业教师梯队,真正做到由专家来办专业.

其次,高校要根据发展定位和优势,重点建设具有行业特色、区域优势和市场需求前景看好的专业,努力形成品牌和特色.通过发挥品牌专业、特色专业的带动和示范作用,促进专业内涵的发展.加大对传统专业的改造和转型,通过现代化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学科专业,发展新兴学科、边缘学科和高新技术学科专业.

最后,建立专业负责人制度,由专业负责人牵头加强师资、课程、教材建设,深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专业建设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同时,加强质量监控,建立和完善专业评估长效机制,对各专业尤其是新办专业进行定期的评估与诊断,促进专业的自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