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线无战事》中战争对那代青年的毁灭

点赞:6991 浏览:23491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雷马克的《西线无战事》,作为反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杰作,深刻表现了青年士兵的迷惘情绪.本文试图揭示战争对那代青年的层层毁灭及其过程.战争首先使那代青年的原有价值体系崩溃,其次摧毁了他们的肉体,但最根本的,是毁灭了青年的精神世界.战争对精神的毁灭,体现在人性扭曲、对未来绝望等方面.

关 键 词 :《西线无战事》;战争;那代青年;毁灭

一、前言

第一次世界大战摧毁了人类文明,给人们遗留下了难以磨灭的记忆.它不仅带来巨大的物质、经济损失,还摧毁了人类的精神世界.作为反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杰作,德国作家埃里希马里亚雷马克的《西线无战事》,通过对主人公保罗等人的描写,不仅揭示了战争虚伪残酷的本质,而且展示了战争对那代人的摧毁.

“这本书既不是一种谴责,也不是一份表白.它只是试图叙述那样一代人,他们尽管躲过了战争,但还是被战争毁灭了.”[1]

这里所说的那样一代人,是指像主人公保罗等人一样,未满20岁,被欺骗而参战的青年.他们亲身经历了一战的残酷,身心也被一战摧毁.

那么战争是如何毁灭那代青年的呢?首先,战争通过残酷的现实,使那代青年的原有价值体系崩溃.当他们困惑时,战争又通过对肉体的摧毁,进一步让他们对生死感到迷惘.但最根本的是,战争不仅占据着现实,还剥夺了他们的未来.那代青年的精神的被毁灭,是最彻底的,也是最后的毁灭.本文以保罗等人为例,揭示这个过程.

二、青年原有价值体系的崩溃

保罗等青年,参战前还是学校里的学生.他们天真、单纯,在价值观上还信任前人的权威.以班主任坎托雷克为代表的教育,向他们灌输所谓的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于是全班青年在坎托雷克的带领下,兴高采烈地到区司令部报名参军.他们满脑子都是模糊的观念,这些观念把生活和战争理想化了,而且几乎给它们赋予了一种浪漫主义的色彩.

值得一提的是,在真正上战场前,十个星期的军事训练已经第一次动摇了他们的这种理想观念.

这里的军事训练是严厉的、腐败的.有繁琐的敬礼、立正,有千百种辱骂、故意刁难.保罗是怀着良好意愿来当兵的,但残酷的军事训练让他明白,学校教育没有一点价值,所有的个性必须被抛弃.面对这种奴隶似的训练,保罗等青年尽管产生了不满情绪,但是,他们很快习惯了,甚至理解为,这些事情中有一部分是必要的.可见,上前线前的军事训练,虽然没有完全使他们清醒,但至少已经使这代青年原有的价值体系有了一个缺口.

与真正的前线相比,军事训练对青年的冲击,还是轻的.战场是的,死亡是蛮横的.战场上直接呈现给他们的,是雨点般的炮火和死亡.这是一种巨大的心理落差,一下子猛烈冲击了他们的价值体系.他们看到的第一个死者.是同学贝姆.炮火和死亡,粉碎了他们的观念,曾经的世界观土崩瓦解.他们开始感到失望、困惑,进而觉得孤独的可怕.

《西线无战事》中战争对那代青年的毁灭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战争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自考论文、专升本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3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保罗这代青年是可悲的.他们被欺骗着,把命运引向死亡.坎托雷克鼓动他们参军,父母也希望他们参军,所有人都逼迫他们参军.可见,当时整个社会都处在一种不理性中.他们的悲剧,是时代造成的悲剧,已经不可逃避.

三、战争对肉体的摧毁

保罗等青年在原有价值体系崩溃后,面对战争时,心里充满了困惑、恐惧、冷漠等情绪.此时,战争又通过对肉体的摧毁,进一步让他们绝望.对肉体的摧毁,分为两种.一种是战友个体的毁灭,另一种是场景式的毁灭.前者让青年的心灵受到颤动,后者让他们的心灵麻木.

小说里的八位青年,五个在战场上阵亡,一个被截肢后遣送回家,另一个因为潜逃被送上军事法庭,可以说,几乎全军覆没.

战友个体的毁灭,能极大地颤动青年的心灵.因为他们之间是有深厚感情的.这种感情是在战争这样一个特殊的环境中培育出来的,所以有其深厚性.因此,看到战友痛苦的毁灭,无疑是可悲的.

小说对克默里希的死,描写得十分详细.“他看起来很可怕,气色蜡黄又苍白,脸上出现了从未有过的皱纹,这样的皱纹我们非常熟悉,因为我们已经看到过数百次了.其实那并不是皱纹,而是一种征兆.在他的皮肤下面,已经没有生命的搏动.”“他的形态变得模糊不清,仿佛一张相片的底片拍摄了两次.”[2]这样近距离直面队友的死亡,可想而知心情是恐惧的、沉痛的.而且就在不久前,他们还一起吃马肉.可见战争对肉体的毁灭是如此的不可预料,人只能胆战心惊地等待.

连长贝尔廷的死,突出了人的无能为力和渺小,他们根本帮不了战友.“贝尔廷起来,用两只胳臂支撑着,血冒得非常快,没有哪个人能够帮助他.几分钟后,他像一根流光的软管一样瘫痪了.”

还有保罗在失去最后的朋友卡特时,整个人完全崩溃了.他机械地行走,一直重复:“只是卡特死了”这是含泪的语言,蕴藏着说不出的痛楚.

以上战争对战友个体的毁灭,从肉体上毁灭了那代青年.

除了个体的毁灭,小说里还多次提到场景式的死亡.战场上的毒物硝烟、断肢残骸、战壕中的血泊、墙壁上的脑浆、树枝间的肠脏等等死亡场景.“榴弹,一团团毒烟和一群群坦克――压碎,捣烂、死亡.痢疾,流行性感冒,伤寒――窒息,烧伤,死亡.战壕,野战医院,群葬墓――不再有别的可能性.”这许多场景式的肉体毁灭,全方面向这代青年展示了死亡画面.这让他们的心灵变得麻木,不知道生命的珍贵.

通过以上两方面,战争充分利用死亡这一事物,摧毁了那代青年的肉体.

四、战争毁灭了那代青年的精神世界

雷马克在一次谈话中说过:“对于这一代青年人来说,战争的亲身经历并没有过去,它将会继续影响着这些人,继续存留在梦魇中,在不安、怀疑、艰难或者是不稳定的迷茫的状态中.那代青年在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年龄段,经历了一场分不清对错的,不正义的帝国主义性质的战争,他们的精神世界被战争毁灭了.战争不仅占据了现实,而且剥夺了他们的未来.那代青年对未来的绝望,是最大的悲剧所在,也是战争对他们最彻底的毁灭. 战争对青年精神的直接摧毁,是让他们产生了恐惧、迷惘、冷漠等情感.更重要的是,战争扭曲了他们的人性,他们被迫抛弃了真善美,在对错的泥潭中,找不出出路.

这些二十岁不到的青年,本来拥有善良、单纯等美好品质,但战场让他们知道,世上只有敌人,不是你死,就是我亡.他们的人性变得冷漠、异化.在未上阵前,他们是人.但一上战场,他们就是野兽,只会杀人.保罗曾说过:哪怕跳进战壕的是我父亲,我也会毫不犹豫的刺过去.”他们被训练成了杀人机器.

对人性的扭曲,还表现在对敌我的困惑.小说两次重点提到所谓的敌人,一次是保罗看守俄国战俘,另一次是保罗杀了一个法国兵.无论是俄国人、法国人,还是德国人,他们都是普通的士兵,而且在保罗眼里,都是普通人.他们彼此都不熟悉,本来都清白无辜.但国家领导人一道命令,却让这些默默无言的身影互相成为了敌人.保罗对此很怀疑,如果没有这道命令,结果会怎么样?又或者说,这道命令根本就是错的,那我们还应该遵守吗?以保罗为首的青年,尽管对此很困惑,但不敢再想下去.因为这样会陷到深渊里.之所以会困惑,是因为这些青年的人性正在被扭曲,但他们还没有完全,所以他们必然是要痛苦的.


五、当然,战争对青年精神的毁灭,最根本的,是摧毁了他们的未来.

这代年轻人,还没有把根扎牢,战争就像洪水一样把他们卷走了.对于其他人,那些年纪稍大的人,战争不过是一个中断,因为他们有职业,有家庭,在社会上有自己的位置.他们可以回到先前的环境中去,把战争忘却.[3]但保罗等青年不行,他们对此是束手无策的,只能活在战争的阴影里.

小说为了说明这一点,还安排了保罗回家休检测这一情节.小说明显指出,经历过炮火的保罗,对于自己的过去,已经彻底成了一个局外人.战争侵蚀了他的思想,他无法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去.故乡的人和景物,没有给他安全感,反而是陌生感.他觉得父母、姐姐都不能理解自己,他想和他们对话,却悲哀的发现,他们的思想和认识相距太远.

在保罗自己的房间里,面对熟悉的玩具和书籍,他努力回忆,希望回到过去那种情景.但是他再也找不到那种感觉.他向它们请求,竭尽全力,可结果只是,它们没到达我的心里.他已经无法找到回归的路,绝对不可能做到.

“从地域上讲,他已经回到了过去,但是战场上炮火的洗礼又让他的心理被束缚到现在,他被困在这两者中间挣脱不得,撕裂的身份导致他最终丧失了身份,在社会中如同缺失根基的浮萍,只能作为生活的局外者,不仅再也回不到过去,对未来的生活也失掉了信心.”[4]

战争毁灭了青年的未来,也最终毁灭了那代人的精神世界.精神世界最后的被毁灭,也标志着战争终于彻底毁灭了那代青年.

五、结语

战争使那代青年原有的价值体系崩溃,继而摧毁了他们的肉体,还剥夺了他们的未来,摧毁了其精神世界.这是通过这层层摧毁,战争最后毁灭了那代青年.我们应当警惕战争,珍惜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