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乡土社会

点赞:19512 浏览:91165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2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乡土中国》是费孝通老先生的经典著作,他针对西洋社会的“团体格局”提出了“乡土社会”的概念.费老先生在书中针对这个建立在“面对面”基础上的特殊的社会空间,提出了差序格局和礼治秩序这两个中国乡土社会的独特特征,讲述了当时中国基层社会尤其是农村的历史面貌.

[关 键 词 ]乡土社会;差序格局;礼治秩序

《乡土中国》是费孝通先生的经典著作,在文中,他用简易的语言较为全面地展现了当时中国的基层社会尤其是农村的历史面貌.并针对西洋社会的团体格局提出了乡土社会的概念:“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我说中国社会的基层是乡土性的,那是因为我考虑到从这基层上曾长出一层比较上和乡土基层完全不同的社会.”纵观全书的内容,费老先生所指的乡土社会是指在中国与王权相对的社会空间,其中既包括乡村又包括城镇.此书共包括十四个方面的内容,如乡土本色、差序格局、维系着私人的道德、礼治秩序、无讼、长老统治等.其实概括起来大致也就是两个方面的内容,即外在的差序格局和内在的礼治秩序,我认为这既是乡土社会的本质特征又是费老先生本书的中心内容.

一、差序格局

费孝通先生在书中写到:“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这种以个人为中心,像波纹一样一圈圈推出去形成的一个个相互交错的同心圆就构成了乡土中国的社会关系结构.“一个差序格局的社会,是由无数私人关系搭成的网络.”因此,在中国乡土社会中,社会关系的结构特点是:(1)在由无数私人关系形成的网络里,人们所有的是“自我主义”亦即一切以“己”作为中心的主义.(2)在差序格局中,人们的感情是有亲疏远近之分的,人们在社会交往中讲求的是“攀关系、讲交情”.“在差序格局中,社会关系是逐渐从一个一个人推出去的,是私人联系的增加,社会范围是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


二、礼治秩序

“在以自己为中心的社会关系网络中,最主要的自然是克己复礼,这是差序格局中道德体系的出发点.”乡土社会维持秩序的方式是礼治,乡土社会是一个礼治的社会.费老先生认为人治和法治的区别不在于“人”和“法”这两个字上面,而是其在维持秩序时所依据的力量和规范的不同.礼治的社会是以传统可以有效的应付生活问题满足人的需要为前提的,而乡土社会满足了这一前提,所以乡土社会的秩序是可以靠礼治来维持的.中国乡土社会的社会关系的结构内在地表现为乡土社会维持秩序的礼治方式.他在此所讲的“礼治”指的是一种贯穿日常生活的传统.作为一种传统的力量,乡土社会中的“礼”是一种无形但有力的力量.当社会所积累的经验――传统过多时,就会形成一种巨大的约束力量,迫使人们的行为合于礼.在乡土社会中,负责维护地方秩序的父母官的理想手段是教化而非“折狱”.礼治的教化方式使得中国的乡土社会中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现象:无讼.如果发生了矛盾,出现了问题往往是地方父母官或者是地方上有威望的人来评理亦即调解.

乡土社会的差序格局和礼治秩序的独特性使得中国的农村社会的关系表现出“私”特征、安土重迁和以和为贵的特征.

1、乡土社会中的公私群己关系.乡土社会中的人与人的关系时由无数个“己”所推出去的,是有亲疏远近之分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一个群己、人我界限如何划分的问题.乡土社会是一个“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是一个“熟人”社会.在“熟人”社会里首先由“己”推出去的关系是父母、子女的关系,也即血缘与地缘的关系,其中血缘关系尤其重要是形成乡土社会的基础.费老先生认为中国乡土社会基本的社群是小家族,这种依托于血缘关而成的团体,对于他们而言“公和私是相对而言的,站在任何一圈里,向内看也可以说是公的.”

2、乡土社会的安土重迁.乡土社会中的人是直接靠农业来谋生的,他们几乎是附着在土地上的,并且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在乡土社会以农业为生的人认为世代定居的是常态而迁移的则是变态,人们固着在土地上而产生的这种不流动性被千百年来中国人民固化为一种“安土重迁”的价值观.但是,这种对经验的死板遵循也致使中国乡土有一种因循守旧、食古不化的弊端.

3、乡土社会的以和为贵.中国的乡土社会维持秩序的方式是礼治,礼是社会公认的合适的行为规范.因此中国乡土社会中的人在礼治的秩序下形成了一种“遇事忍耐,以和为贵”的性格特征.尤其是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讲求的是一个“和谐”,在处理矛盾、争执时讲求的是调解和劝解,针对此费孝通先生提出了“无讼”的概念.

《乡土中国》是费孝通老先生的经典之作,笔调严谨,内容深邃.全书字里行间体现着费老先生对社会学、历史学、政治学的独到的见解.他在深刻把握中国社会和西方社会的本质区别上提出了一种独特的、生动的“乡土社会”的类型,解释了传统中国农村社会的特点,是一部在调查农村社会基础上来剖析中国传统社会结构和道德的经典著作.他的有关中国乡村社会的研究,是我国现在学者研究中国农村社会的重要借鉴.但是,当前中国的乡村社会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有的可能已经不存在“乡土性”.因此,我们在研究中应该是借鉴和批评相结合、过去和现实相结合.

中国的乡土社会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社会关系的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大学毕业论文、函授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2 写作解决问题: 毕业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毕业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