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务工子女学校青少年的社会交往

点赞:31602 浏览:145712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本文在中国城市化流动加速和城市流动人口子女增多进而催生出众多农民工子弟学校的背景下,应用社会互动的相关理论,了解外来务工子女学校青少年的社会交往状况和交往模式,分析其存在的利弊,探讨促进外来务工子女学校青少年社会交往和社会融合的创造性建议和举措.

关 键 词 :外来务工子女学校 青少年 社会互动

一、问题的提出与研究背景

(一)外来务工子女学校的发展

上海是典型的移民城市,依靠其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吸引大量劳动力源源不断地流入上海.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2010年上海青少年常住人口已经达到892.1万,其中,外来常住青少年为503.61万,占上海青少年总数的56.5%.流动人口中大量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青少年的出现,使流动人口随迁子女的受教育问题日益突出,备受关注.2011年,在沪有50.17万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其中13.28万人在政府托管的158所民办小学就读,占总数的26.47%.除了数量上的问题,很多制度和现实的限制使就读外来务工子女学校解决子女上学问题成了流动家庭不错的选择.

(二) 社会交往的重要影响

“交往是教育的存在方式”,1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与老师、家长、同学、周围人士等的互动都属于交往.外来务工子女想要真正融入流入地,也必须和流入地建立和进行良好的交往,如果没有建立起交往或者交往不足、交往过程受阻,教育就将出现问题,青少年的个人成长和社会化也将出现问题,那社会稳定也会出现问题.


据统计,上海市在押的未成年犯人中,外省市户籍所占比例急剧上升,在2005年达到7:3.如果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教育过程中存在社会交往的问题,又没有得到及时的关注和有效的帮助,会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和社会安稳.因此,笔者认为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社会交往进行研究十分必要.

二、外来务工子女学校青少年社会交往状况

1.与同伴群体交往人群单一,交往深度不够

笔者通过访谈发现外来务工子女的同辈群体交往是利弊共存的.一方面,外来务工子女学校学生成员的身份统一,青少年能够很容易融入到同学圈中,存在较少的关于家庭和地域身份的歧视和排斥.另一方面,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接触上海城市青少年的机会较少,不利于他们适应上海的交往方式,融入上海的社会生活.

2.与老师的交往方式单一,师生情感互动较少

通过个案访谈和团体访谈,笔者发现在外来务工子女学校,青少年和教师的交往仅仅局限在学校场域内,且主要是围绕着课堂和作业的学习交往,课下,同学很少主动找老师请教.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缺乏积极性.师生交往形式的单一会进一步导致学生角色的单一,和外来务工子女学生角色扮演的不足.

3.与父母交往的频次较低,缺乏有限的沟通

外来务工子女小学的学生大都是和父母一起生活在上海,父母工作较忙,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关注他们的发展和变化,主要集中在对他们学习上的关注.专门的外来务工子女学校承担了更多照顾青少年的责任(生活和学习),致使家庭交往频率较低,家庭教育作用发挥不足.

4.社区交往范围狭小,角色内涵匮乏

外来务工子女随父母进入城市,往往居住在郊区或者城乡结合部,那里往往也是外来务工者集聚地,上海居民较少.外来者聚居地通常人员复杂,管理不足,外来务工者子女容易受到不良风气的影响.外来务工者家庭与上海居民的交往只是一种浅层次的联系(比如房东和房客的联系),本地居民并未进入外来务工者家庭的核心交往圈.外来务工者家庭的社会交往较为封闭,也导致随迁子女难以有机会与更多的城市居民进行交往,社区交往的角色就不能丰富生动起来.社区管理的不足和社区活动组织的不足使随迁子女能够参与的社区活动不足,使得外来务工子女的社区交往不足,角色内涵匮乏.

外来务工子女学校青少年的社会交往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子女的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自考毕业论文、电大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7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技巧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三、外来务工子女学校青少年社会交往的促进:社会工作介入

1.介入价值一:优化心理素质,促进学生正常的交往心理发展

社会工作者重视的是学生良好个性的培养以及“ 整体人” 的成长.在工作手段上可采用社会工作的理念, 以平等的身份通过面谈或小纸条的形式开展个案工作, 或采用角色扮演、小组游戏等富有意义的活动开展小组工作, 通过与学生的真诚沟通从中发现学生的心理烦恼、个性不足并加以积极影响, 给予学生启发和开导,这些工作对于优化心理素质, 促进学生正常心理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2.介入价值二:提高教师、青少年两者的交往积极性和交往动机

社会工作者能够更为客观地了解教育事实, 站在中间立场促使师生双方换位思考, 相互理解, 加强师生间的良好沟通.同时, 学校社会工作者采用同理、尊重、信任等方式与学生沟通, 有效解决问题、被学生接纳依赖的过程本身就为教师起到了示范影响的作用.

3.介入价值三:密切联系家庭, 改善家庭教育效果

外来务工学校学生家长大多自身受教育程度较低, 在城市从事的多为“ 脏、累、苦”等收入较低且被城里人轻视的工作, 他们体验了由于社会身份、缺乏文化知识等而遭受的社会歧视.由于文化水平的限制和精力的不足, 他们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不免过于简单粗暴, 同时缺乏耐心教育与良好沟通, 致使孩子的逆反心理更加强烈.

社会工作者可以有效地在学生和家长之间进行沟通, 促进双方的理解, 增进家庭教育效果, 充分地利用各种环境资源以促进学生的成长.

4.介入价值四:创造人文社区生活环境,增强对城市交往的认同感,培养亲社会行为

学校教育和社区文化日益相互渗透、日益呈现一体化发展的态势,是当今时代的一大特征.2因此,学校应自觉寻求和社区的整合.社区环境对于农民工子女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是不可或缺的,并且它的好坏之车影响家庭教育的进行.

社会工作的介入可以与社区和社区组织合作,组织较为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营造较为和谐温馨的社区氛围,可以增加外来务工人员及其子女与上海本体城市居民交往的机会.可以帮助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树立一种社区归属感,客观地看待生活中遇到的歧视与偏见,支持他们学会用一颗包容的心接受城市的人和事,用真诚获取城市的接纳与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