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

点赞:18433 浏览:81628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02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是个内涵丰富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的课题.它反映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时代对思想及文化领域的要求.对于这个间题深入探讨与阐释,将会增强高举理论的伟大旗帜、认真执行《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的自觉性.

关 键 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文化建设

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的涵义

什么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江总书记在中国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说:"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就其主要内容说,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贯倡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乃是一致的.文化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精神文明相对于物质文明而言"①.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作为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概括起来有以下主要特征:第一,新文化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表现形式.第二,新文化吸收和改造人类思想文化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继承发扬优良传统和充分体现时代精神,立国而又面向世界.第三,新文化是属于最广大人民群众并为之怎么写作的文化形态.第四,新文化将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当作自己发展和变革的源泉与动力,反映了历史前进的方向. 第五,由于社会主义的性质及初级阶段的长期性,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的过程,也就是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同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作斗争的过程.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一)文化与经济、政治具有同等重要的战略地位,对社会发展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

任何社会都是一个有机整体、政治、经济、文化是这个有机整体的三个组成部分,它涵盖了人类社会生活的基本内容,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及结构对社会发展起着决定性的影响.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经济、文化三者之间既互相独立,又互相依赖,它们以经济为基础,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共同为经济怎么写作,可以说,没有二者的强制和非强制的作用力,整个经济活动就会陷人混乱之中.我国建国50 年来社会主义事业的胜利或挫折的经历,苏东巨变的教训都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二)社会转型时期,文化建设问题是关系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社会前途命运和前进方向的问题

当代中国正处于一个社会转型时期.社会转型必然带来强烈的文化震荡.中国历史上的几次社会转型都带来了文化上的几次大震荡.在社会转型中,当代中国社会面临三大文化矛盾.一是来自市场经济的文化冲击,表现在: 以经济为核心的价值观对传统文化精神的冲击,精神文化在市场经济过程中的商品化趋势,大众文化对精英文化的挑战,市场经济本身提出新的文化要求等.二是普遍的文化不适应--原有的社会结构已瓦解,新的社会结构未成熟,文化失去了统一性导致不适应.三是评价系统的不确定性--市场经济的冲击和文化的迅速融合与更新,使社会的评价系统失去了原有的支撑点,陷人一种多重化的,极不稳定的状态.面对这三大矛盾,建设一种适合国情的新的文化体系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解决好这三大矛盾,也是关系到国家前途命运、民族和社会发展向的问题,是迫在眉睫的长期而艰巨的时代使命.

(三)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人民的需要.是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保证

文化是人类社会的灵魂,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和凝聚力,是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样离不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支持,这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要求,是综合国力激烈竞争的需要.在信息社会,文化已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战略资源和财富.谁占领了先进的知识和技术,谁就抢占了未来社会发展的制高点.国家文化发达、人民素质提高,可以转化为巨大的创造力、转化为物质形态的竞争力量,是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保障.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历史阶段.

第一,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92年党的十四大召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恢复阶段,其特点表现为党的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的提出与发展.1979年l0月,叶剑英同志在国庆三十周年大会上提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一科学概念.1980年l2月25日,同志在工作会议上进一步阐述了精神文明的科学内涵.1985年9月24目,陈云同志在中纪委第六次全体会议上发表了《必须纠正忽视精神文明建设的现象》的讲话.他指出"忽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我们的整个事业就可能偏离马克思主义,偏离社会主义道路."②1986年9月,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对精神文明建设作了全面计划与部署.它是以同志为代表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在这个历史时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和实践进行探索和发展的成果集中体现.

第二,从1992年党的十四大召开到2002年党的十六大闭幕,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蓬勃发展与全面推进阶段.1992年lO月,党的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大会提出"两手抓,两手都要硬".1996年1月24日,同志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发表了《宣传思想战线的主要任务》的讲话,他指出"党的十四大以来,始终坚持两手抓,把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宣传思想工作,作为关系全局的一项重要任务加以研究和部署".1997年9月,中国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在为大会所作的政治报告中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纲领、政治纲领统一起来,作了全面的阐述.2002年l1月,中国第十六次代表大会召开.十六大报告详细阐述了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问题,强调全党同志要深刻认识文化的战略意义,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第三,从2002年党的十六大召开至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在广度和深度上全面拓展与深化的阶段.2003年l0月4日,同志在十六届三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发表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讲话.在这个讲话中,同志概括论述了经济、政治和文化的相互联系,提出了要统筹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重要思想.2006年10月11日,作出《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将建设和谐文化作为构建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在广度和深度上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2007年l0月l5曰,中国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同志代表党的第十六届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在报告中,同志详细阐述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问题,并就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谐文化等问题作了具体论述.

四、怎样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基础,也是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的精神纽带.在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新挑战下,在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面临的挑战也前所未有的新情况下,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内在的必然要求,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文化的论文范文资料 大学生适用: 学院论文、硕士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8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要落实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要从基本规范抓起,从具体事情做起.为此,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和落实,还要在三个转换方面多做工作:一是从理论体系到格言警句,使之短小精悍、形象生动、朗朗上口、过目不忘、耳熟能详、妇孺皆知.二是从理论界走向人民大众,从学术圈走向老百姓,使普通民众都能了解和把握.三是从知到行,从理论到实践,使之真正成为人民群众的生活规范和行动自觉.应当说,这几个方面的工作都相当艰巨,任重道远,我们需要继续努力.

(二)以弘扬中华文化与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基础

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这是一个很重要也很有创意的提法.理解"精神家园"有三个要点:一是文化认同;二是文化包容;三是文化传承."精神家园"的提法不仅突出了文化身份的认同,而且强调重新凝聚、整合和塑造.就如有的学者所提倡的"恢复记忆"、"重建传统"、"精神还乡"、"再中国化".

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必须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使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关于传统文化的现代性问题是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焦点问题和核心问题,传统文化与现代性的关系大体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契合性,比如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诚信为本的价值观念,可以成为现代化的内在动力.二是冲突性,比如传统的等级观念与现代平等理念,人治习惯与法治社会,群体至上与个性发展,中庸之道与社会竞争,中心原则与物质利益原则,都存在着矛盾和冲突.三是潜现代性或准现代性,比如传统文化中的民贵君轻、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等思想必须经过创造性转化,才能成为现代的"本土"思想资源.四是后现代性,在对工业文明负面效应和人文精神的弘扬方面,现代新儒学体现了某种后现代性,这是人类思想螺旋式发展的反映.

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还要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在继承与创新的结合中弘扬和光大中华文化.文化建设贵在积累,重在创新.传承是基础,是前提;创新是方向,是生命,两者不可偏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血脉,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记忆和精神家园,体现了民族的认同感、归属感,反映了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失去了民族文化传统,就如同浮萍没有了根,就如同人失去了灵魂,就如同流浪者失去了家园.文化认同与文化传承是民族赖以生存的基础和继续发展的前提,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人类已经进入了21世纪,如何应对全球化的冲击,如何在激烈的文化竞争中生存与发展,核心是文化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种文化生生不息的源头活水.即使是优秀的文化传统,也需要适应时代的需要,实现现代性的创造性转化,同时融人精神、科学精神、市场精神、法治精神、竞争精神、公平精神等新理念.

(三)以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目标

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正面临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十分艰巨的国内改革攻坚.特别是面对国际上的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面对国内思想文化、价值观念的多元并存,我们应当始终保持头脑清醒,增强创造既富有民族优良传统又有鲜明时代特点,既立足中国大地又面向世界,既正视国情现实又放眼未来的新文化的坚定性,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我们的文化是为人民怎么写作的,文化发展的成果应当由人民共享.以人为本就是以人民大众的利益为本,人民群众是文化发展的主体,也是文化消费的主体.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不仅要体现在文化发展的良好环境和氛围,文化发展出人才出精品,而且归根结底要体现在人民群众的文化消费数量增加,质量提升,内容充实,形式多样,人民群众呈现出良好的精神风貌和文化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