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警民关系,构建和谐社会

点赞:3323 浏览:8565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0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当今社会由于人力财力物力大流动的客观原因,一些群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以及求太平思想的影响,人民与群众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警民关系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现象,有违当代和谐社会和的时代主题,改善警民关系,构建和谐社会成为现今建设当务之急.

关 键 词 :警民关系;和谐社会;人民

作者简介:李莉、张振南、刘思,山东学院.

中图分类号:D6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2)02-202-02

当今社会由于人力财力物力大流动的客观原因,信息和一些群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以及求太平思想的影响,人民与群众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警民关系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甚至矛盾和冲突,给社会造成了不良的影响,有违当今构建和谐社会的社会主题.是国家维护社会秩序和治安的武装力量,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力量之一,警民关系也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因此,密切新时期的警民关系,营造良好的社会秩序,打造文明社会,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为人民怎么写作,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一、当今社会警民关系的现状

在众多复杂的社会关系中,警民关系因为涉及到社会治安和行政管理的方方面面,关系着党委、政府的形象,因而显得比较重要和敏感.

(一)部分民警存在特权思想

一名为RUNFOOD的网友在微博上说:辅警站在马路中间,呆若木鸡,无所适从;正规军的交警多在警车中开着空调”隔窗训话”另一个索性躲在车内不管不顾等我相信这才是真实的交警素质和真实的警民关系,正视问题,停止”检测大空虚”,老百姓在用心看.(有图有真相)这就是网民眼中的警民关系.

个别民警以特殊者自居,“宽以律己,严以待人”.2005年泉州晚报发表了一篇名为《谁来监督派出所民警的特权》的文章,文章中指出广州孙志刚案、河北聂树斌案、湖北佘祥林案、河南胥敬祥案、安徽高帅案、成都火车站警匪勾结案等等,这一职业从未像今天这样饱受争议.

(二)人民群众对民警的不信任

民警与人民群众的关系逐步增大,人民群众对民警越来越不信任,导致多种问题:一是群众面难见,基层民警到辖区,一般很难找到熟悉的群众;二是群众门难进,不少群众认为找上门肯定没好事,躲起来不愿意见民警;三是找群众了解情况难,不少群众存在恐惧心理,怕遭到打击报复,在场的证人不肯提供证据,甚至有些受害人自认倒霉不愿吐露实情.这就是所谓的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四难现象.

(三)民警缺乏较高的素质和业务水平

部分基层民警自身素质不高,包括科学文化水平,思想道德水平,语言文字水平,比如言谈粗鲁、举止不端等.其次,有些基层民警业务能力不精,理论水平不高,工作方法简单,粗糙,甚至不注意加强自身学习提高,心思全然不放在工作上,不注意警容风纪,极大的损害了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

福建省厅为了解目前的警民关系,进行了问卷式调查.截至时间到2010年12月10日,共有29名网民参与了调查.调查情况显示:参与调查群众20-30岁的16人,31-40岁的9人,41-50岁的4人;政府公务员8人,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6人,农民2人,学生2人,其他11人;本科8人,硕士1人,其他20人;认为怎么写作群众工作一般的15人,认为怎么写作群众工作做的很不好的14人;认为媒体对的宣传正面太多的19人,认为比较客观的7人,认为揭露问题太多的2人;当调查取证或需要您的帮助时表示愿意的22人,很愿意的4人,不愿意的2人,很不愿意的1人;对当前警民关系现状认为不满意的20人,认为很不满意的6人,认为满意的2人,认为很满意的1人.

二、造成目前警民关系紧张的原因

(一)警民关系是一种双方互动的关系,但是,主动权还是掌握在手中,是警民关系的主要方面,因此首先要从警队自身方面找原因

第一,民警素质参差不齐.近年来,队伍不断扩大,大量青年加入队伍,新老民警的文化程度不同,思想活跃保守程度不同,对工作态度不同,工作能力良莠不齐.还有少数民警思想政治觉悟不够高,忠党意识、公仆意识不够强,缺乏一定的职业道德,业务能力不够强,遇事不能从维护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怎么写作,而是私心膨胀,追求简单执法,甚至罔顾法纪,与人民群众对人民的期望和要求形成明显反差.更有极少数的民警为警不廉,有以权谋私、枉法、徇私舞弊等种种恶行,甚至发展到与犯罪分子同流合污的地步.案,青岛涉黑大案都是这类人的典型代表.这些问题虽然发生在极个别身上,但其性质的恶劣性,后果的严重性,影响的深远性,严重败坏了的整体形象,破坏了警民关系.第二,执法不严,管理存在弊端当前,民警在履行打击犯罪和管理职能工作时仍存在不能适应当今新形势的方面,在打击违法犯罪方面,仍然存在案件不破不立,追逃工作不到位,实际破案率较低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机关的声誉.此外,警务活动以静态为主,不积极主动下基层,所谓的大走访流于形式.此外各种带有行业特点的不正之风,以及为弥补办公经费不足,乱罚款收费,私分罚没款物,以罚代刑、以罚代法等问题在各级机关特别是基层单位不同程度地存在,令大失民心.

(二)人民群众既是警民关系的主体,更是人民的怎么写作对象,警民关系当然离不开人民群众.从群众的角度也有一定的原因

第一,对期望过高相当一部分群众对的认识是应该是万能的,既能侦察破案、打击犯罪,又得时刻帮群众排忧解难、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然而,一旦有一点小过失,就会产生消极看法,抵触情绪,加之媒体的大肆报道渲染,这种影响,就会被无限放大,加之群众的从流甚至可能转化为严重负面效应.因为少数民警的不良影响,造成人民群众以偏概全形成对群体的错误认识,对机关职能作用的怀疑;甚至对整个队伍的不信任.这些对机关来说有失公平的认识交织在一起,严重影响了警民关系的和谐.

改善警民关系,构建和谐社会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关系的论文范文资料 大学生适用: 学术论文、大学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6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第二,不同的身份地位,使群众不能很好的理解作为执法者,人民群众作为被管理者,由于其法律知识的缺乏,造成对正常的警务活动产生误解.例如刑事诉讼中的强制措施取保候审、保外就医、检测释、监外执行等正常法律措施,常常见到有'“犯人”被放出,由此无端猜测,认为有什么黑幕,误解为徇私舞弊的腐败行为产生不满和对立情绪.社会中出现了继仇富仇官现象后的仇警现象,极少数人对民警存有思想偏见.有些嫉妒民警,讥讽民警,认为民警执法是在耀武扬威,在民警执法过程中故意百般阻挠.再次,机关权力有限,但是一些地方党政部门却将机关认为是万能的,一味强调权威,通过行政命令使机关承担超出自己职权的工作,如房屋拆迁、坏境卫生、制止群众等,无形中扩大了机关的对立面,给机关的形象造成不良影响.还有,社会上越来越多的与警服类似的制服出现,人民群众一时很难辨别.很多矛盾并非由工作人员引起,却给的整体形象和威望带来损害.


(三)和谐警民关系的含义(界定)

当今中国的主题是和谐社会,我们所说的和谐社会,不是一种社会形态,而是一种社会状态.2005年2月19日,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从和谐社会的角度解析和谐警民关系,和谐警民关系的含义应该为:

和谐的警民关系是人民,公正执法的警民关系.是充分发扬社会主义精神,切实落实依法治国方略,广泛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以达到人民权力得到充分发挥,人人学法、懂法、守法、用法,公正执法的目标.警民关系和谐互动.

和谐的警民关系是与人民之间诚信友爱的警民关系.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不仅作为执法者,更作为一种社会成员而存在,警民互相信任,良好互动.这也是和谐警民关系的目标.

和谐的警民关系是一种能保证人民群众生活安定有序的关系.这是和谐警民关系的终极目标,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充分发挥自己的职能,实现自己的职责,切实保证人民生活安定有序.

三、如何改善警民关系,构建和谐社会

改善警民关系,机关必须正视当前影响警民关系的不和谐因素和原因,从处于主动地位的自身做起,不断建构和完善和谐警民关系:树立和谐警民关系理念;提高执法办案的能力和要求;正确行使权、严格规范非警务活动;从而真正建立起适应工作需要的、符合时代特征的“警爱民、民拥警、警为民、民助警”的和谐警民关系.

(一)加强队伍建设

坚持政治建警、从严治警、科教强警、文化育警,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使全体民警的思想统一到为人民怎么写作,构建和谐社会上来.通过多种方式,有针对性的对民警进行政治教育,忠诚教育以及形势政策教育,在实践中,切实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祖国,忠于法律.

(二)严格公正文明执法

机关的根本宗旨是执法为民,机关要转变执法观念,端正执法思想,实现执法文明.将执法为民的思想根治到每一位心中,明确机关是在为谁怎么写作为谁执法,从思想上解决好立警为公的问题,从执法目的上解决执法为民的问题,培养和增进民警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提高执法透明化,增加人民群众对机关的信任度,真正做到人民为人民.

针对当今执法不规范的问题,要求机关强化教育、加强管理、严格训练来全面提高民警的执法素质,增强执法能力,做到执法责任明晰化、程序公开化、行为规范化.使民警执法专业化,精细化,怎么写作化.

(三)构建良好的警民互动关系

加大普法宣传力度,使人民群众不仅了解刑法等实体法,更了解程序法及相关法律规定,了解的基本业务,做到知法,自觉守法护法,从的角度理解人民,信任人民,构建良好的警民互动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