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区角活动规则的制定与实施

点赞:16178 浏览:70482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1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幼儿园教育活动应为幼儿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活动机会和条件,支持幼儿的自主选择.区角活动作为幼儿喜爱的、生命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而且又是集体教学活动的延伸,为幼儿提供了大量的自由活动和自主选择的机会,但在实际开展中,如何建立适宜而有效的活动规则,并让幼儿在活动中自觉去遵守来保证区角活动的正常开展?下面就此问题浅谈一下个人的几点看法.


一、区角活动的规则制定

区角活动既是幼儿的一种学习活动形式,又是教师所组织的一种教育活动形式.因而,指定区角活动规则的主体应是教师和幼儿,所以,在实践中我总结出师幼共同制定活动规则的三种方法.

1.在活动矛盾中自主商议和制定

幼儿在活动中遇到了影响该活动正常进行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又是幼儿无法解决的,如,在角色游戏“烧烤吧”中,幼儿看到很多逼真的投放材料时,蜂拥而上发生争抢现象等这时,教师可以及时地组织幼儿就此发生的“问题”展开讨论,通过讨论,让幼儿清楚地明白活动正常开展需要共同商定活动规则,如“烧烤吧”中必须有专门的烤串师傅、怎么写作员、收银员、钱币.怎么写作员是专门招呼客人入座、点菜、收拾桌椅的,烤串师傅是负责为客人烤出香喷喷的烤串的,收银员是负责收取客人吃烤串费用的等.由于采用幼儿自己商议的活动规则和要求,而且这些规则和要求都是孩子们切实需要的,因此,幼儿较能接受并能在活动中自觉地遵守.

2.在活动过程中尝试、探索和完善

活动规则是活动的一种行为规范和准则,不同的情况需要不同准则加以规范,所以,活动规则往往不是一步到位,而是逐步完善的.而幼儿在活动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教师不应急于把解决问题的“答案”告诉幼儿,而是应该引导幼儿自主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措施.我们主张让幼儿在不断地尝试探索中去建立起相应的活动规则,这不仅会让幼儿深刻地体验到规则的重要性,增强幼儿遵守规则的自觉性,同时,有利于培养幼儿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如,编织拖鞋区域活动中,幼儿玩得非常尽兴,但却没有像样的作品呈现,为什么呢?我把这个问题抛给幼儿,得到的答案多种多样:“只顾着编忘了老师的要求”“编完又拆了”“别人给我拉开了”等那怎样才能让老师看到你们的作品呢?经过幼儿的反复实践、总结自主得出:活动中要牢记活动要求,做事要有耐心,要爱护其他幼儿劳动成果等,这不仅使幼儿自觉地遵守自己制定的规则,还有利于培养幼儿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活动前,教师参与制定

有些活动规则具有一定的强制性,要求幼儿在活动中务必遵守,对于这类规则,我们一般在活动前就明确地提出来.比如,一些社会行为准则,约定俗成的规则.又如,使用学具的卫生常规、安全问题、收拾整理等;进入安静区应保持安静;与同伴合作要友好;投放材料要归类整理等.

二、区角活动规则的实施

如何让幼儿在区域活动中,自觉遵守,自觉实施游戏规则是保证区域活动正常开展的关键所在,虽然有了规则但幼儿毕竟是小孩子,他们自控能力较差,需借助一些外在因素引导他们,通过实践,我得出以下几种方法可有效引导幼儿.

1.暗示法

所谓暗示法,是指将区角活动规则蕴涵在环境中,让“环境”来告诉幼儿活动规则.如,“编辫区”只创设四个活动位置.为防止拥挤现象,我就在每个活动位置上画一双小脚,提示幼儿,每个活动位置只能有一个幼儿,位置占满就不能强行进入;在班级区角同时开展时,我们可用插牌来提醒幼儿某区角参与人数,使幼儿看插牌就知道能否进入区角活动;我们还可利用“小脚丫”提醒幼儿进入区域要有序地摆放鞋子,在绘画区我们也可创设彩笔宝宝穿衣服,引导幼儿归纳物品等.

2.图示法

规则的掌握与遵守不能只依靠环境暗示,有些规则也可通过图画、文字的方法提示幼儿,如,在“逛超市”“开医院”中我们还可利用箭头图标指示幼儿游戏方向、顺序等;“开医院”中,我们可以用醒目的“安静”(配有图片说明)提醒幼儿走路轻轻、说话轻轻等.图示法还特别适合提醒幼儿操作材料的使用和收拾规则.如我们在每个分类盒上贴上相应的标记,这样不用老师说,幼儿自然明白应按颜色分或形状分,还是按大小分等.通过图示法的引导,不仅提高了幼儿自主参与的意识,同时还减轻了老师的负担.

幼儿园区角活动规则的制定与实施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幼儿相关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函授论文、学校学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6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3.提醒法

幼儿常常在活动中会忘记规则,所以,我们老师采用适当的提醒是必要的.提醒可以是老师,也可以是同伴,提醒的方法可以是语言,也可以是动作提醒.比如,在游戏过程中,某一幼儿无意干扰了其他幼儿活动时,老师可用温和的语气提醒他:“你站在这,医生怎么给病人看病啊!你的位置再空着,就被别人占了”“娃娃家的妈妈不见了,如果娃娃被人抢了怎么办?能不能离开啊?”等等.这种“介入”方式既纠正了孩子不当行为,又丰富了游戏情节.

总之,在不同情况下教师应灵活运用,只有我们在游戏活动中,不断实践、总结,才能摸索出更有效的区角活动开展方法.

(作者单位 甘肃省山丹县幼儿园)

编辑 王团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