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思维训练提高复习效率

点赞:25760 浏览:119208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一、以问题链为桥梁,实现知识链——能力链

思维离不开一定的知识,培养地理思维应以一定的地理学科基础知识为前提.进入高三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然而这些知识如果在课堂上由教师重新灌输、学生机械回顾,那么课堂会被教师的声音所占据,课后学生仍然会遇到很多做不出的地理问题.但是如果知识是学生思维的产物,那么对其运用就会灵活,不仅能从中和之后发展出更多的新知识,还能增强运用知识的能力.高三教师可以通过精心设问,以问题链为桥梁.搭建思路链,使学生通过积极的思维唤起和调动已有的地理知识,并经过产生认知矛盾不断地处于“发现者、研究者”的位置,随着问题的不断解决、发现和思考,不断获得理性认识并生成和巩固知识.


1.比较—综合性问题链

设计思路:通过一组设问,先提出分类比较的要求,再提出综合比较结果的要求.

例如,复习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可设计下面一组问题链.

例1:

材料一:

(1)比较两地的气候特点,说出两地气候特点的最大差异.

(2)分析产生这一差异的原因.

材料二:

(3)比较两地的气候特点,说出两地气候特点的最大差异.

(4)分析产生这一差异的原因.

(5)总结地形对我国气候的影响.

例1的两组材料中设计了两组比较的题目,对比厦门和昆明、齐齐哈尔和呼伦贝尔市的气候.其中对(1)、(3)两问题的回答首先需要学生调动描述气候特点角度的知识,有了这些角度,答题就有了思路,这是第一步的思维过程——审题.然后需要学生观察并解读材料中几地气候资料的信息,再通过对比的思维过程得出两地的气候差异,并最终表达成句.这一步,是更深层次的思维过程——描述地理事物特征(差异).随着问题的解决,发现(得出)新的现象(知识).训练了学生运用知识、获取并解读信息、描述事物三方面的能力.知识邝邛能力互换循环了两次.(2)、(4)两问题考查学生论证和探究地理事物成因的能力,也是考试说明中所指的第三层次的思维能力.需要调动的知识是影响气候的因素和有关的区域环境特征,思维过程是:调动知识1—明确思路—调动知识2—对比分析—得出结论.第(5)问的设计是由对比探究性思维转向总结归纳性思维,是问题链的终端、精华之所在.学生通过综合以上四问的现象获得新知——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气温年较差越小;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冬季风的迎风坡气温偏低,背风坡一侧气温相对较高.

2.归纳—演绎性问题链

设计思路:通过一组设问,提出对多种现象的归纳概况要求,之后提出推理性要求.

例如,复习地形对河流水文的影响可设计下面一组问题链.

例2:观察我国的河流并回答问题.

(1)说出其大致流向.

(2)找到: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分水岭;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的分水岭;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分水岭;我国印度洋水系和太平洋水系的分水岭.

(3)说出横断山区河流水系分布特点.

(4)总结地形对我国河流的影响.

(5)反之可得出哪些结论.

(1)~(3)三个问题的设计有两个作用,一是指导观察现象,得出规律.“观察是一种积累,观察才能发现”,这个过程是让学生在有了充分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得出理性的规律性结论,在实现科学的认知过程中,充分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二是从三个问题的关系看,观察河流流向—找出流域分水岭—说出水系分布特点,这三个任务的难度也是逐渐增大,与地形的关系也是越来越复杂,从而学生描述地理特征的能力也逐层得到锻炼.而“没有分析就没有综合”,在分析的基础上才有综合的可能;通过综合,才能将分析的结果上升为事物的整体概念,认识到事物的本质——第(4)个问题的设计是由分析性思维转向归纳性思维,是问题链的第一组目标结论.第(5)个问题“反之可得出哪些结论”的提出是由归纳性思维转向推理演绎的思维过程,是该问题链的终极目标——通过逆向思维的训练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知识链向更远方向的延伸——地形、地势影响河流的流向、流速、流域面积的大小、水系形状、流程长短等河流特征,反之从河流的特征可以推测出区域的地形、地势特征.同时,学生描述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又得到两个更深层次的锻炼.

加强思维训练提高复习效率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地理知识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专科论文、本科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7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二、以教师导学生探,实现思维入邝邛表达出

1.让学生设计,模仿是创新的起点

发现并提出问题的过程往往蕴含着丰富和复杂的思维环节.首先发现是基于观察的结果,即获取地理信息.之后,当对信息解读的结果印证了已有知识时,学生设计的问题将会是一种巩固性学习,当解读出的信息与已有知识发生冲突时,学生容易自然地主动探究问题结果,如果自行解答不出问题也可以让其他同学或者教师帮助解决.这种情况一方面能实现考纲中对思维能力的三个层次的要求,又能培养创新思维和生成新知.因此高三教学中可以多布置让学生设计问题的任务.而在学生设计问题之前,教师可以先示范,然后学生再模仿教师的设计而设计问题,在模仿设计的过程中,学生既会对比设问的思路,又会自然地先探究该问题的答案,而根据答案与已知的关系分析,还可能设计出不同于教师的问题,整个过程是通过思考在模仿中巩固和创新的过程.

例如,复习“地形对聚落的影响”时,教师先根据中国地形图和城市分布图提出两个问题:①描述我国城市聚落的分布特点;②分析影响我国城市分布的最主要区位因素.在引导学生分析并解答后得出规律:平原是聚落形成和分布理想的地形.接下来教师提供一幅巴西的地形和城市分布图,让学生根据该图设计问题.学生在看到该图之初,会先模仿教师之前的设计提出跟以上相同的问题,同时也会自然地将两组图片材料和答案进行对比分析,这样思考的结果是发现和之前得出的结论不同,即巴西的城市不是分布在平原为主而是主要分布在高原上,而在与已有知识发生冲突时,也会自主地探究新的答案,为什么巴西高原适合人居住.之后学生可能会设计出如下问题:①描述巴西城市聚落的分布特点;②亚马孙平原城市分布少的原因是什么;③影响巴西高原城市聚落分布的主要区位因素是什么.经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的过程,学生不断地思考,锻炼了获取信息、描述特征、运用知识、探究问题的四大能力,并获得了新的认识——聚落分布在平原地形只是一般规律;在不同地区气候也是影响聚落分布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