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如何做好学生思想政治管理工作

点赞:14453 浏览:59732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1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高校辅导员应注重加强自身职业素质的提高,热爱和尊重学生,采用体验式教学法,因利势导,因材施教,让学生在实际中努力践行知行合一,成为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有理想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关 键 词 】辅导员;思想政治;管理工作;体验式教育

教育者必先受教育,正人者必先正己,教师的先受教育是有效的加强教师自身素养.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班主任和辅导员都是大学生在进行素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骨干力量,班主任负责学生思想教育学习和生活等方面,铺导员则是按照学校党委的部署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这就明确的表明班主任和辅导员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高校辅导员应具备的职业素质

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阵地,教师的主要职责就是教书育人,而作为高校学生的辅导员,则是要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要求铺导员必须具有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积极的、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高涨的工作热情和较高的文化修养.

第一、高校辅导员应具备良好的思想品质.辅导员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力量,是大学生学习生活中的良师益友,工作在第一线,与大学生朝夕相处,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和所需所求,同时,每位大学生都希望得到良师益友的指导,渴望自己是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因此,辅导员要有高尚的人格、良好的心理素质、稳定的情绪、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坚忍不拔的毅力和果敢坚定的精神.正如古语所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第二、辅导员必须热爱了解和尊重学生.在教育中要有仁爱之心,对待学生辅导员首先应有爱心、对学生的诚心,在日常工作中做到热心、耐心.现在的大学生思想活跃,对许多问题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这就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思维力和创造力,深入了解学生,进而理解学生,防止逆反心理,赢得他们的信赖,这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如鱼得水,得心应手.

一个称职的辅导员,一个优秀的辅导员应该是一个能起到人格示范作用的教育者,热爱学生工作、扎实推进工作、积极研究工作的人.在《大学生辅导学——基于辅导员视角》一书的序言中,山东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谭秀森这样写道:“学生辅导员必须能够在工作中不断学习、不断思考、不断总结、不断探索,进而不断推动工作迈上新台阶.”

高校辅导员如何做好学生思想政治管理工作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辅导员的论文范文检索 大学生适用: 专升本论文、学院学士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4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二、体验式教学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行合一的有效途径

美国现代著名的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1859─1952)认为:“道德是教育的最高和最终的目的.”“道德过程和教育过程是统一的.”;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在20世纪50年代,布鲁纳提出了认知结构理论,其倡导的“发现法”提倡学习过程的体验,强调内在的动机,注重信息的提取,这些都成为体验教育中“体验”、“感悟”等诸多心理过程的理论基础,也为体验式教育提供了心理学的依据.“体验式”教育的完整理论是由美籍大卫库伯(DAvid Kolb)在20世纪80年代初的时候提出的,他指出“有效的学习应从体验开始,进而发表看法,然后进行反思,在总结形成理论,最后将理论应用于实践”[1]是教育者依据德育目标和学生的心理、生理特征以及个体经历创设相关的情景,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体验、感悟,通过反思体验和体验内化形成个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品质,在反复的体验中积淀成自己的思想道德行为.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提高道德认知、陶冶道德情感和磨练道德意志是基础,但关键是养成道德行为的自觉性,并在实际生活中自觉践行.传统德育教育以理论说教为主,收效甚微,在平时工作的经验总结中发现,高校辅导员可以创新的德育教育模式——变说为做,变说教式德育教育为体验式德育教育.在实际的体验中,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亲身经历、体验、感受、感悟,在体验中选择新的理论观念来丰富自己内在的精神世界,淡化消极影响,并最终实现道德教育的内容内化及情感升华.大学生在各种体验中主宰自我,修正自己,在与人交往中,在日常行为中去体验、去感悟、去构建社会与时代所希望他们拥有的爱国情感、民族精神、集体意识及历史使命感.[2]体验式教育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在做中学.杜威在《主义与教育》中说道,“所有的学习都是行动的副产品,所以教师要通过‘做’,促使学生思考,从而学得知识.”科尔伯格在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中,采用道德两难的故事,让学生不断形成和培养自己的道德品格.同志曾说过:“实践出真知”,由此可见躬身实践,在体验中受到教育也是我国传统道德教育理论的精华之一.有一次在班级开展《思想道德修养及法律基础》第五章之培养公民素质学习时,改变以往的教学方法,这次让学生课下做现实生活中公德缺失及时代榜样人物的小调查,做成PPT形式的调查报告,结果这堂课的教学效果非常好,大量的公德缺失现象及时代榜样的人物在学生面前产生很大的冲击,让原本飘渺的培养公民素质的理论变得生动鲜明、印象深刻了,在每个学生站在讲台上倡导大家以后要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同时,自己把自己的榜样目标也就建立起来了.

其次,培育良好道德环境.皮亚杰在《儿童的道德判断》中指出“同伴交往是儿童道德发展的最主要的途径.”在学生道德形成的过程中要经历社会依从、社会认同及最高等的社会信奉.社会是一个大环境,大学生的道德内化需要良好的道德环境,辅导员老师在平时的工作中一定要注意做到赏罚分明,扬善抑恶,这样学生间就会形成良好的道德环境,利于道德品行的持续性发展.

最后,慎独自守防微杜渐.《中庸》说:“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君子戒慎恐惧自己有什么状况没有看见与听见,内在的盲点常会在阴暗处更鲜活,细微处更显著,因此君子更要慎重承担自己具有独立性的生命,不要怀着攀附心态而自毁自弃.辅导员在进行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时,要以点概面,以小见大,努力培养学生不因恶小而为之,不因善小而不为.


辅导员作为主要的引导者首先要有不断地加强自身道德的修养,同时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也需要亲身经历,亲自验证,才能获得科学知识,养成道德品质,掌握技能,所以需要辅导员老师积极顺势利导的采用体验式教育法培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逐步形成自己有个性的,对个人来说有建树的,对国家来说贡献的观点和做法,为人才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帮助.

【参考文献】

[1] DA库伯著,王灿明,朱永萍译.体验学习:让体验成为学习和发展的源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2] 赵世怀.试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思考[J].徐州工程学报,20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