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纪录片的现代成像

点赞:7587 浏览:30745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人们常说“百闻不如一见”.电视文献纪录片正是把历史事件中的“百闻”史料碎片加以梳理、整合,然后将与历史关联的现实景物有机的结合,构成真实呈现历史重大事件的“一见”,从而实现传播效果.文献纪录片《深圳解放》就是本着这个原则进行创作及后期制作的.但是,创作之初就如何再现历史的真实性,如何把事件、时间与现实景物贯通起来统一成像,是我们思考创意的首要问题.

《深圳解放》是为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的一个献礼片.播出后获得多个奖项.关于深圳的解放,我们更多的了解是从1979年开始.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深圳通过思想的解放和敢为天下先的拼搏创新精神创造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如今,深圳已成为中国发展进程的标志性城市,当我们重现这座城市繁荣背后的历史故事和人物时,不得不在时间跨度和空间跨度上进行思考与追索.最终,根据电视画面的需求,我们从众多零碎的资料中整理出几个故事作为全片的框架:深圳宝安第一次党代会;香港大营救;九龙海关起义;深圳和平解放.

文献纪录片的现代成像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历史的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本科毕业论文、大学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3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选题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围绕框架,导演组需要为其注入鲜活的生命力.《深圳解放》运用了多种方式将事件、时间与现实景物贯通起来统一成像.我认为最主要的手段就是“三影”的设计,这里的“三影”主要是指影像表达中的剪影、背影、追影.本文主要表述我们在“三影设计”运用中的思考.

一、开篇的剪影

《深圳解放》开篇,讲述的是全国最早升起五星红旗的“大鹏王母圩”.还原升旗的历史现场情境是我们首要的工作.当今的“大鹏王母圩”已楼盘林立,我们运用逆光剪影的影像呈现方式重现历史现场氛围.在此段画面呈现时,我们根据仅存的一幅油画、遗址中的一棵老榕树及亲历者的讲述进行情景再现,通过后期三维制作将油画、遗址、榕树、国旗等元素融合在故事情境中,让观众感受到当年五星红旗升起的庄严和神圣.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在祖国南海之滨的“大鹏王母圩”升起.拉开了深圳解放历史的序幕.小入口,大思想,“大鹏王母圩”五星红旗的升起时间比北京提早九个小时,深圳全境的解放是在此后的1950年4月18日,而升起的那面五星红旗,竟然和解放大军后来带来的国旗惊人的相似!对于故事开头我们有过多次调整,最终选择一个具有吸引力的开篇,通过一系列的疑问激起观众对事件发展的兴趣:是巧合?还是存在某种必然的联系?通过此角度切入,从节目一开始就抓住了观众,让观众顺着故事进入到纪录片主题.


二、人物的背影

人物,是本片故事的索引和讲述者.事件亲历者的回忆追溯成为导演追溯历史的入口和出口.我们需要亲历者的讲述及演绎将我们带入到他们回忆中的历史现场.在拍摄东江纵队北撤情景再现时,我们没有选择演员替代如今已经85岁高龄的老者何基(原东纵部队队员)来演绎这段历史,因为在采访接触过程中,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他重温历史时含着泪水的双眸投射出的激动、微微颤抖的身体中依旧的刚毅,更多的是感动他身上透露出的那份守卫家乡的豪气.我们希望老者也能给观众带来同样的感动.讲述这段历史事件时,我们选择老者的背影作为事件讲述的人出口.

东江纵队北撤情景再现中,85岁高龄的老者何基站在当年北撤地点大亚湾沙鱼涌海滩,透过老人的背影,风声、脚步声、海浪声,弥漫着一种复杂的情绪――抗战胜利了,可以重建自己的家园了,为什么还要离开土生土长的地方?透过老者凝望的海面,一幅幅处理过的北撤图片叠现,让我们感受到当年那股大义当前的动人情怀.

三、故事的追影

在拍摄“深圳和平解放”的事件时,我们以“故事的追影”方式作为再现人物和事件的贯穿线.细节的捕捉丰富了画面语言的情感氛围,冷冶夫曾用五句“化”概括了纪录片的创作手段:主题事件化,事件故事化,故事人物化,人物细节化,细节画面化.记录现场最能触动神经的每一个画面,哪怕是画面中一个很微小的细节、一个追影,也会给人以震撼的力量,给人以真实可信的感觉.

深圳的解放是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却暗藏着风起云涌的斗争.与其他城市的解放不同,深圳毗邻香港,考虑到当时香港的国际背景,为避免武装冲突,部队不能进入深圳,深圳最终以围城谈判、起义的方式取得和平解放.我们以亲历者讲述采访、演员演绎结合影视资料和图片佐证为画面呈现方式.我们主要以地下组织召开秘密会议、国民党连夜追捕、党组织处变不惊为主要的呈现,在演绎拍摄过程中,以跟拍为主要拍摄方式,以夜间会议的商议讨论迫影、国民党夜间追捕的追影、勇士的倒影等结合音乐、声效、环境音及史料,营造出逼真的情境.“真实再现”所要追求的并不是演员逼真的表演,也不是一种历史场景简单的还原,而是一种意向的表达,一种历史时空、历史氛围、历史心境的营造,一种历史沧桑和厚重意韵的书写.它不是形象素材的简单罗列,而是现代人的眼睛运用镜头语言在叙事、抒情和追忆.

冷冶夫说:“纪录片的故事不是说出来的,是用画面语言讲出来的.”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今天,画面的成像有着多种方式,《深圳解放》就是以情景再现、现场拍摄、亲历者采访、历史遗留图片史料结合后期的三维制作等成像方式来讲述这段历史的.作为一种不可或缺的影视艺术形态,从某种意义上说,纪录片承担了部分记录历史、还原历史的重任.画面语言是无国界障碍的,优秀的纪录片讲述故事是建立在画面语言基础上的,取决于画面成像手段构成,而“三影”的影像手段运用在历史题材纪录片的表达中将更加形象化,也将更深层次地反映历史演进过程的深刻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