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华文文学“由外到内”

点赞:8360 浏览:32879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13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第九届东南亚华文文学研讨会于10月21日至22日在厦门文联宾馆召开.10月23日至25日移师绍兴继续研讨并闭幕.

厦门市东南亚华文文学研究会会长周宁教授总结近年来的的研究工作,并提出今后的努力方向.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泰国等东南亚国家代表作了主题发言.以厦门大学为主体的厦门地区的东南亚华文文学研究者联络中外华文文学学者,自从1987年召开第一届东南亚华文文学研讨会以来,东南亚华文文学研究迄今已有二十五周年,并取得骄人的成绩.

本届研讨会在探讨东南亚华文文学特点较之以前的研讨会有了新的气象,可谓打破成规,新辟路径.如果说,以往几届研讨会讨论东南亚华文文学特色侧重于从东南亚诸国华文文学与中国新文学关系入手,那么这次提交会议的论文在探讨东南亚华文文学特点时,注重围绕自身的内在联系,从中发掘创新价值.如马华文学的历史地位与现状,东南亚华文作家新文体研究,近百年来文学理论批评衍变等崭新课题,都是围绕东南亚华文文学形成、发展的内在线索开展讨论的.

马华文学的系统研讨

研讨会的主要议题之一是对马华文学更全面系统的探讨.马华文学在东南亚华文文学中形成较早,成绩斐然,以往虽然作过探讨,然而未曾系统深入地研讨过,这次在马华作家及支持马华文学人士的共同推动下,成功举办了研讨会.会上对马华文学的历史地位及现状,对重要老作家及新生代作了较为全面系统客观的评述.这是大会的重要收获.

对马华文学的历史、现状及前景作了全方位跨时空的讨论,研究者提交了数十篇论文,并展开热烈研讨.马华作家驼铃在《马华文坛的现状》中扫描了马华文坛的现状,冀望当英语文学独领,法语文学、西班牙语文学在世界各地滋长繁衍的同时,华文文学应该随着中国的崛起有一番引人注目的表现.马华文学离不开中国文学的中心,要努力前行,突破现状.马来西亚代表莫顺生(潇枫)从近体诗创作的继承和发展谈及马华文学的历史地位与现状,提出对近体诗创作的继承和普及,则需要为初学者,尤其是中学生,举办“近体诗入门”之类的课程.近体诗的未来发展会对马华文坛有不可忽视的影响.马来西亚拉曼大学的曾维龙在《简论马华文学和副刊研究的关系及意义》一文中,讨论了马华文学副刊研究对马华文学研究的贡献及作用.马华文学研究虽然在世界华文文学研究板块中备受瞩目,然而对马华文学的内部研究依然匮乏.该文仅从副刊的沿革和马来西亚华文媒体生态的变化,讨论当下副刊研究的局限性.马华作家爱薇对新一代的作者还是抱有极大的期许,认为在个人视野和社会条件改善下,他们具有很大发挥才华的空间.同时建议,对于那些筚路蓝缕的马华前辈、资深作家的生平、作品,可以做有系统的整理、评析、汇印成册或制成电子书,供人借阅、参考.她说,从事文艺工作,并不像其他行业,可以立竿见影,一蹴而就,而是必须持之有恒,坚定信心,更重要的是,要耐得起孤独、寂寞等诸位论者从各个角度全面展示了马华文学的历史发展、现状忧思及未来走向,提出了颇有见地的见解,这在历次研讨会中实属少见.

东南亚华文文学“由外到内”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华文文学的论文范文检索 大学生适用: 学术论文、学年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7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除了对马华文学的整体论述外,对具体的作家作品也给予应有的关注.方北方、韦晕、伍良之、甄供、吴岸、杰伦、驼铃、孟沙、煜煜、王涛、林独步、张贵兴、李永平、温梓川等马华写作者及作品进入研究者的视野,讨论的作家作品之多可谓蔚为大观.归侨作家萧村提交论文介绍了方北方的长篇小说《树大根深》,这卷雄文向新、马及全球广大读者,展示一幅真实、生动的历史画卷,再现了马来西亚华人的血泪史、奋斗史与成就史,洋溢着作者爱国爱乡爱家真挚热烈的情操,显示出珍重民族和睦与多元文化共济的高瞻远瞩思想,寄托了时代号手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和对未来的坚定信心.长篇不仅反映历史的面貌,而且达到高度的艺术真实.新加坡论者李选楼论述韦晕的小说特色,认为韦晕通过小说的描绘,体现了新马早年穷困的社会生活面貌.小说中的众多小人物,代表的正是散居各地,过着穷困生活的南来移民.作品以渔村和海上生活为主要的场景,地方色彩浓重的语言和叙述手法,喜欢使用长句的叙述手笔,以及怪异的标题,都构成其作品的主要特色.还有不少代表论及马华文学的各类体裁,小说、散文、诗歌、戏剧、文论等等兼而有之.涉及的主题也五光十色,有关于“民族主义”和话题,也有关于理想情结和精神维度,还有问题小说和雨林书写等等不一而足.对马华作者作品深入深刻地研讨也为此次大会掀起一片热潮,使研究走向纵深.

《爝火》刊物的研究也首次成为研讨会议题之一.本着发扬马华文学的优良传统,1999年7月梁冠中(伍良之)、甄供、杰伦发起创办了《爝火》文学季刊,一年出版3期,至2012年进入第13年,总共出版了38期.每期印数1千本左右,主要读者是一般的文学爱好者、中学生、学院生.投稿者,除了马华作家,也有新加坡、泰国、印尼、中国等地的作家.《爝火》自创办以来对马华文学也有相当的影响.《爝火》出版社社长梁冠相似度检测绍了刊物的创办与艰难的维系过程,表达了对马华文学的热爱与执着精神.厦大中文系王仁凤发表《用“爝火”照亮马华文学》,对于刊物给予高度肯定和赞誉,这本杂志是为了维护马华文学的纯洁性与独特性,捍卫非功利性创作的优良传统,倡导客观公正的文学批评,给处在漆黑之中、频遭侵犯的正派文学一点火光以照亮着她继续前行.文学刊物对于华文文学的发展至关重要,这些研究只是一个良好的开端,相信今后的相关研究还将继续下去.

重视中国作家与马华作家的相互影响也是此次会议的亮点.不但大陆的研究者,而且马来西亚的学者也逐步以交互的眼光,评论着鲁迅、郁达夫、茅盾、余光中等著名作家与马华文学的深厚渊源及重大影响.厦门大学中文系学者李城希在《星洲时期的郁达夫与鲁迅在东南亚的传播》一文中强调,郁达夫在《星洲日报》时期对鲁迅在东南亚的传播与接受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东北师大学者韩晓芹在《论云里风五十年代散文中的“鲁迅笔法”》开宗明义地指出马华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鲁迅对马华文坛的影响尤为深远,其反抗绝望的韧性战斗精神、批判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等多为马华作家所师法、推崇、继承,云里风即是其中比较典型的一位,这种影响不仅体现在其小说中,亦体现在其五十年代创作的一些早期散文中,都有着鲜明的“鲁迅笔法”.马来西亚拉曼大学中文系学者李树枝在《马来西亚“本地”的余光中——余光中的文学观点与评论对温任平之影响研究》文中则以独到的眼光赞赏道:“温任平积极推动马华的现代文学活动、现代文学典律建构及创作文本形式与内容的现代化三方面文学进程时,余光中的文学观点与评论成为温最重要的参照泉源.”将中国作家与马华作家有机地联系起来考察和评述,展示了研究者开阔的视野和心胸.东南亚华文文学内在发展规律之研究

研讨会秉承了往届的传统,对于东南亚各国如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越南、缅甸、老挝等国家的多种体裁作品展开生动的探讨和争鸣.同时还出现新的气象.

东南亚华文文学具有重大和独特的价值,有着内在的发展规律.既有别于璀璨悠久的中国文学,又有别于北美、澳洲、新西兰等地日益被关注的海外华文文学,具有无可替代的“独特性”.菲华作协副主席柯清淡在题为“一方水土生养一方文学”的发言中,举“菲华文学”例证“东南亚华文文学”之独特及不可取代性.他认为中国大陆的文坛及从事于研究海外华文文学的学者群,已逐渐把其研讨的对象及目标,集中于属第一世界的美国为主、加拿大次之的北美洲及澳洲的华文文学.属于第三世界的“东南亚华文文学”,便自传统上的受重视至近乎独尊的地位,贬降到使人对其油然产生陈旧、停滞、保守,以至没落的感觉或错觉.更甚者,颇多学者对其传统上所具的“独特性”,加以忽略忽视,转而下意识地认为及同意把海外华文文学中的这东南亚“旧板块”,划拨去成为由美、加、澳组成的“新板块”之附属或支流、支脉,或甚至索性就由后者来代言及代表之!纵观情势的发展,这“旧板块”不久将被这后起之强劲且多产的以美华文学为首的“新板块”先边缘化,而后并吞、取代之等可事实上,这种种存在于蕉风椰雨下的属东南亚模式国家社会之人、事、物及其互动,必不会发生或存在于属“新板块”的美国,及属第二世界的加、澳.这就说明了所谓的“一方水土”所萌生及培养出的文学思潮及创作,有异于“他方”水土所生养的同种文类.两者之间具有独立而不互相取代的性质.如若混淆或边缘化,无异会对文学发展的多样化及多元性造成伤害.这个观点引起与会代表的强烈共鸣,关于东南亚华文文学的自身发展规律探讨一直贯穿了始终.今后的研究依然任重道远.

东南亚华文文学大系的编撰工作迫在眉睫又艰难重重.尽管近年来的东南亚华文界出版的作家作品、文集、年度文选、评论集等数量不菲,但是国别化文学大系的编撰工作还未面世,但在大会上的呼声很高.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杨松年教授作了题为《我心目中理想的文学大系》发言,提出如何更科学地编纂文学大系的重大问题,对于一个国家、一个区域的文学发展如何梳理、科学把握,文学社团、文学刊物应有地位的肯定与阐释,从历史感到现实意义,涉及到文学资料的收集、成就的肯定、意义与影响阐述,必然要求按照文学内在规律开展文学研究,其学术意义不言而喻.这篇论述对于东南亚华文文学大系的编纂有启示和抛砖引玉的功效.回顾东南亚华文文学研究走过的25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东南亚华文新文学史》(庄钟庆主编),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东南亚华语戏剧史》(周宁主编)、《东南亚华文文学研究》无疑是里程碑式的成果.这次会议中缅华文学界带来颇有分量的两部著作,分别为《缅华散文集》和《缅甸华侨年鉴》,为以往研究较薄弱的缅华文学送来珍贵的第一手资料.这些都推动东南亚华文文学研究迈向新的台阶.

新文体的提出与讨论,也是前所未有,并与时俱进的.传统体裁的研究热潮尚未退去,新的文体样式又应运而生并引起注目.譬如“隽语”的讨论,不同观点纷呈.有代表认为“所谓隽语其实就是通俗的诗”,应该浅白易懂、有寓意,但又区别于现在泛滥的现代诗,是一种新的诗歌形式.也有代表认为“隽语”就是“小诗”,用简短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思想.还有些代表表示异议,认为隽语是一种意味深长、富有哲理的格言,比诗歌的要求更高.近几年来,或许是为了追赶快速的时代步伐,短小凝练的文字愈发成为文学界新宠.于是千多字的微型小说演变成500字以下的“闪小说”,对应了流行于西方文坛的“FlashFiction”.新加坡的林子在《21世纪小说新文体——闪小说》对于“闪小说”的界定及特点都作了论述,短小易读的小说可以通过互联网络和手机传来传去,增加了创作和阅读的乐趣.“闪小说”在香港和东南亚等地开始流行起来.当然也有不同看法,认为“闪小说”的文体没什么特色.对此研究和讨论还比较新鲜有趣.代表们就相关的学术问题引发争鸣,进行学术思想的碰撞,使研讨会更加生机勃勃而又趣味横生.

打破学科边界研究领域的新突破

东南亚华文文学研讨会已举办过八届,对东南亚各国主要作家的专题研究基本都有所涉及,摆在研究者面前的难题是,如何在原有研究的基础上向纵深方向拓展?这次研讨会又一新特点即是提倡以多学科交叉方法研究东南亚华文文学,力求避免研究方法单一化.如探讨东南亚华文文学与华文教育与教学的关系;又如运用比较文学的方法,研究东南亚华文文学与世界华文文学的区别及特色.为此,厦门市东南亚华文文学研究会与绍兴文理学院优势互补,研讨会举办地分别在厦门和绍兴两地举行,以上便是绍兴会议的主要议题.

(一)文学与教育联姻

华文教育、华人社团、华文报刊一直是东南亚华文文学发展的三驾马车,在历次研讨会上都会得到或多或少的重视,但是以华文教育和华文文学作为专题研究的尚属首次.这种打破学科界限的方法也是一次尝试和飞跃,在华文文学研究道路上另辟蹊径,独树一帜.

华文教育是海外华文文学存在和延续的根本,已是共识,问题是华文教育的现状和问题如何有效解决,需要深入探究.会议中既有对过去华文教育的巡礼,又有对现行华文教育的审视.中国现代文学馆许建辉研究员的《张静淑记忆中的吉隆坡华侨华文教育》,为研究1920年代后期华人华文教育事业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第一手史料,回顾了当年华文教育的艰难历程,也为现在的华文发展提供了历史的参照.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孔子学院的胡维娜老师分析了新加坡现行的中小学华文课程标准,说明华文教育正在与时俱进,在培养华语能力的同时,强化人文素养的提高,文化认同的意识,使国际化视野与本土化特色有机结合起来,这才是华文教育的发展趋势.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副教授王治理谈及中国寻根之旅与文化认同及华文教育之关系,揭示寻根之旅在培养青少年的族群意识、促进华族文化认同、加强华族文化传承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华文教育如何更科学地发展,如何通过本土化等途径既能得到华人社会的重视,使之生生不息,为华人文化精神提供语言保证;同时又能积极促进各国政府对华文教育的认同、理解与支持,为华文教育的健康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尽量要避免忽视所在国的要求及担忧的口号或提法.厦大海外教育学院连志丹副教授通过《论华文教育的本土化》一文,呼吁华文教育的发展,必须走本土化的道路.海外华文教育具有明显的地方区域性特征,已不再是孤立于所在国教育体系之外的一种教育.发展海外华文教育,必须充分考量华文教育在各个国家不同时期的具体情况,做到因地制宜,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而教师、教材、教法的本土化则是我们目前亟待研究和解决的,是提高各地汉语教学水平、促进华文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华文教育对于华文文学发展的影响也是会议代表们热议的课题.福建社会科学院文学所萧成研究员提出华文教育与印华文学持续性发展之关系,延伸了多个问题:华文教育与华文文学如何定位?华文教育与华文文学发展过程中的困难和障碍如何解决?其持续性发展前景怎样?都是值得研究和实践华文教育与华文文学的专家、学者共同关注与探讨的重大问题之一.江苏社科院刘红林研究员由马来西亚儿童文学协会的成立引发思考,认为该协会的成立是华文教育的重要一环,肩负着国家、民族、人类的希望,华文文学组织的成立有利于推动华文教育的向前发展,这是一种良性的互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南治国倡议在新加坡的华文文学教学中导入比较文学的视域,使华文教育与华文文学的分析有机结合,改变学生小说赏析的定式和惰性,培养开放性的视野和发散性的思考能力.代表们的讨论虽然没能形成最后的结论,但由此不难理解,华文教育与华文文学不是单向的关系,而是双向的互动,可以互相促进.这类研究还将随着华文的环境和实践道路之变迁而成熟完善.

(二)比较文学的方法

把东南亚华文文学置于中国文学、世界华文文学比较的视阈下研究.可以说跳出东南亚华文文学本身,放在更广阔的空间维度和更漫长的时间维度来考察,才能更全面地显示东南亚华文文学的独特地位、社会意义、美学价值.

东南亚华文文学与中国文学特别是与中国现代文学的比较.东南亚华文文学与中国文学的渊源深远,不少国家的华文文学是在五四文学的滋养下萌芽和成长的.现当代文学中的大家,比如众所周知的鲁迅、茅盾、郁达夫、巴金、老舍、丁玲、余光中等都对东南亚华文作家有着深刻的影响.这次研讨会的一大特色就是对中国作家与东南亚华文文学关系的探讨.旅美作家、伤痕文学代表作家卢新华在绍兴会议上的发言表示,正是鲁迅那种对社会人生的关注与思考,那种思想的穿透力激发了自己的创作,所以才写出了《伤痕》.东南亚华文文学也亟待出现有思想厚度,更深刻、更丰富、更博大的作品.上海鲁迅馆乔丽华详细论述了鲁迅与东南亚文化界千丝万缕的关联,上海交大姚旭峰、厦大李城希都对郁达夫在东南亚华文文学的动向和贡献条分缕析,厦大红谈及茅盾对东南亚华文文学的影响,厦大海外教育学院研究生姚晓玲论及老舍在东南亚的创作,马华学者李树枝关注余光中对于马华作家温任平的影响.华侨大学华文学院副教授涂文晖论述中国抗战时期文学对初期越南华文新文学的影响.诸如此类的论文不一而足,说明研究者的研究领域在扩大、延伸和交集.


此次研讨会的另一个重大突破是,将东南亚华文文学与世界华文文学作比较.首先是区域文化和区域方法的提出.新加坡作家韦西认为文学作品有自己的地域文化,反映在不同时间、不同地域的文学作品中,很容易看出这种不同的地域特征,也就形成了具有不同地方特色的文学作品.既然有地域文化的差异,不同板块的文学将会形成何种差异,会有高下吗?福建师大的学者周云龙在《东南亚华文文学研究:区域作为方法》中批评目前的多数东南亚华文文学研究在一种僵化的民族主义想象和文化相对主义的模式中讨论东南亚华裔作家的身份认同,其研究具有明显的主体镜像特征.“区域”作为一种替代社群的研究方法,不仅更符合当前移民成为常态的现象,在讨论华裔的身份认同时,其内涵的灵活性可以超越固有的僵化论述模式中暗隐的种种弊端.还有代表探讨了新世代东南亚华人文化属性及身份认同之关系,冀能加深对海外新世纪华裔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不少学者认同区域文化和区域方法的同时,还出现不同的声音,认为这种划分不科学.有些代表文章中提到“新移民文学”,并与东南亚华文文学作了比较:北美新移民文学这几年被认为是海外华文文学的宠儿,因为以中文为母语进行写作,从故事内容、表达方式和写作技巧都比较接近中国大陆文学,容易被祖国读者接受.这个状况引起了东南亚华裔中文已成为非母语写作者的不平,认为几代人坚持在华文文学中耕耘,因北美新移民文学的华文写作一下子被冲击到了边缘.事实上,海外华文文学的母语和非母语写作是两个不同的板块.也就是说,华语水平和文化表达才是决定文学高下的决定性因素,而非简单的地域之争.这倒是非常具有冲击力的见解!

来自欧美、新西兰的作家却现身说法,带来新的体验,谈到海外华文的生存之道.德国华文作家谭绿屏介绍了改革开放以来德国华文报刊与新秀,一些德国没有参加“欧洲华文作家协会”的写作者,包括德国三家主要报刊和主编,说明了海外文学的现状.荷兰华文作家池莲子报告了《关于西欧华文文学和东南亚华文文学的文化差异》,文化差异主要体现在,一是语言种类之差别:东南亚各国之语,大多数属东语系,包括华语在内;而西欧各国的语言属西语系.很多东南亚国,还视华语为第二语种.二是文化之差别:东南亚国家的文化,除个别国家之外,其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还是大同小异,均属东方文化范畴.华人在西欧,是要从东到西把两个极端不同的文化融在一起,产生并发展.还有生活背景,职业差异,儒商文化,华文教育,华文媒体等不同.这篇论文揭示了欧华文学比东南亚华文文学距离中国文学的差异要大得多.新西兰作家林爽分享《我在海外研究毛利文化及双语写作》,在移居纽西兰后,如何克服重重难关,积极研究原住民的文化传统及历史的心路历程.作者突破华文文学创作的一般性题材,独辟蹊径写自己原本并不熟悉的人与事,终于获得移居国认可.并鼓励海外华人作家应多关注所在国的主流文化,挑战自身勇敢走出舒服圈,开拓更广阔的领域;为海外华文文学开创更多新颖题材.这些话题在本届会议被首次铺展开来,以后的研究必定更加深阔敏锐.

本届会议在绍兴闭幕,浙江万里学院文化传播学院院长、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理事於贤德教授作了总结发言,高度评价了此次会议的特色:“这次会议视野开阔而议题集中形成了对立统一的良好格局,学术研究的科学态度与探索精神的良性互动”,是一次少长咸集、群贤毕至的成功盛会.举办地点分为两处,依次为美丽的海滨城市厦门和历史文化名城绍兴,为大家带来丰厚的文化盛宴.举办地点的跨地区性是最大的亮点,也是一次勇敢的尝试.

参加会议的有研究者、作家、教授、编辑近二百人,国内有北京、上海、吉林、辽宁、陕西、江苏、湖北、广东、浙江、福建、安徽等省;国外有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菲律宾、印尼、新西兰、荷兰、美国、日本、德国等.骆明、杨松年、伍良之、柯清淡、陈扶助、江一涯、曾心等东南亚著名作家、文学活动家、理论家应邀出席,旅美作家卢新华等也应邀与会.

研讨会由厦门市东南亚华文文学研究会、厦门大学东南亚华文文学研究中心、厦门市社会科学联合会、厦门大学中文系、马来西亚华艺董事会与爝火出版社、厦门城市职业学院、泉州师范学院、绍兴文理学院等单位联合主办.

(责任编辑:黄洁玲)